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153|回复: 807
1#

大家有考虑过吗?:对于声音来说,就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而言,对于信号误差的控制,模拟要比数码来得容易?!
分享 转发
TOP
2#

dr kuang 在 2005-11-19 23:43:37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5-11-19 20:04:28 发表的内容
大家有考虑过吗?:对于声音来说,就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而言,对于信号误差的控制,模拟要比数码来得容易?!


这个说法可能很难得到认同,比如说在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和模拟移动电话系统的比较?因为模拟系统传播的讯号频带一定要比数码系统宽。
或者可否这样表达:对于声音来说,模拟讯号对误差的“耐受力”比数码系统强?
又或者可否这样说:对于人的听觉系统,对模拟讯号的误差不如对数码系统的误差敏感?

哈哈,赞同的,声音总是对人的听觉来说的嘛,
TOP
3#

重起 在 2005-11-20 15:53:52 发表的内容
许多网友说SACD缺少质感。
我听过一些SACD是有觉得太斯文了(too civilized)柔化了,不知是否和SACD一秒钟28.8M级的动态有关?并不一定是动态不足够,而可能是DSD这种录音方式去掉太多“噪音”?
对SACD和DVD-A有比较过的大侠觉得DVD-A在这方面有优势吗?

老朋友,原来您也有这样的听感,不过,我以为是高频部分精确甚至准确了,但是,往往是我们现用的低音系统一直是在cd条件下出来的,他对精微信号基本上“无法考虑”所以,足够细致的低频信号在我们的系统并不能表现出来,而人的听觉往往在高低对比中产生“高下”差异。这样,高音的改善太明显、低音的改善不明显的话,听感上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TOP
4#

嘿嘿,sacd何止于高频精准,从信号来说,其低频同样是精准的,然,我们的系统重播,特别是扬声器就难以乖乖就范听话地播其低频信号了..........这就是技术领域的进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是可以理解的现实,更是sacd有机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但是,录音的源泉如何?的问题同样值得探讨!我倒是为sacd烦恼:没有模拟化水平的考量机制下,大大超前于所有模拟设备的发展,跟声音本质(模拟化)还是没有接近..........
TOP
5#

面对音响,我们曾经谈了很多音乐性和音响性,其实是模拟性和无机性,音乐性和音响性这些词应该应用到对音乐或音乐演奏领域的形容。
TOP
6#

回重起兄,我的音响系统取向是cd!——客观原因使然,我可还是时间、金钱的奴隶啊。我的听音取向是彻底的现场了。我的“音响”取向吧?应该是模拟“音响”。没办法,我始终认为:模拟才是声音的本质——从音源到最终的声音,无论采取什么技术手段,都为了模拟的声音服务。
    对 Raxel兄的建议:讨论最好还是公开进行,私下统一可没有什么意思喽噢?
TOP
7#

指标?——肯定需要,可是,现在很难找到“以人为本”、“以声音为本”的指标,尤其是缺乏了信号是否已经模拟化的指标,哼哼
TOP
8#

kentryfo 在 2005-11-22 10:07:05 发表的内容
嘿嘿,sacd何止于高频精准,从信号来说,其低频同样是精准的,然,我们的系统重播,特别是扬声器就难以乖乖就范听话地播其低频信号了..........这就是技术领域的进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是可以理解的现实,更是sacd有机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但是,录音的源泉如何?的问题同样值得探讨!我倒是为sacd烦恼:没有模拟化水平的考量机制下,大大超前于所有模拟设备的发展,跟声音本质(模拟化)还是没有接近..........      

噢,其“信号精准”是指“数码信号”啊。
TOP
9#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22 11:05:54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5-11-22 10:07:05 发表的内容
嘿嘿,sacd何止于高频精准,从信号来说,其低频同样是精准的,然,我们的系统重播,特别是扬声器就难以乖乖就范听话地播其低频信号了..........这就是技术领域的进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是可以理解的现实,更是sacd有机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但是,录音的源泉如何?的问题同样值得探讨!我倒是为sacd烦恼:没有模拟化水平的考量机制下,大大超前于所有模拟设备的发展,跟声音本质(模拟化)还是没有接近..........      


的确是这样,但有的人听惯了CD就有点不适应了。。。

是的,也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也许是“人机互动”的效应?所以,客观标准还是需要现场或说是自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