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D是否能完美复制(终结版)!不要再作无谓的扯谈了! [复制链接]

查看: 13144|回复: 111
1#

沙漠之鹰 在 2005-12-13 9:56:37 发表的内容
明天早上的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也没什么好谈的!除非你在外星。


这个好像差太远了.太阳从东边升起是客观物理现象,而音频CD要能完美复制,要符合各种条件,才能实现.
分享 转发
TOP
2#

It's possible when properly done.
最后编辑Raxel
TOP
3#

enrique 在 2005-12-14 10:10:50 发表的内容
碟片的确是有jitter的,不过那个一般不叫“时基误差”,而是激光打坑位置和理想位置的差距。一般以百分比来衡量。我这样说是因为我和PHILIPS公司的工程师一起工作的时候,用他们的专用伺服监控软件看到的。刻录CD-R/DVD-R就是用激光在碟片上“打坑”(实际是用激光改变碟片染料晶体的结构,原理同)

一般这个刻录过程的激光打坑都无法在理想位置,所以重播的时候会造成jitter,这个没办法的,因为读出来的数据虽然是0, 1,但是时间间隔不是绝对相同的。

普通刻录良好的情况下,激光打坑位置和理想位置相差在3%以下,一般刻录数据碟只要相差10%都可以被正确读出。


音频CD激光头读取信息,输出bit,的时间间隔,并不是由bit坑道间的距离决定的,事实上音频信息,也就是WAV里面连续的bit位在光盘上并不都是是一个一个坑连续存放的.音频信息的存储以frame(帧为单位.最小的存储单位是一个sector.每个帧里面存放6对信息(左右声道为一对) 6*16bit*2 =132bit,然后前面后面还会放置C1,C2校验位等其他信息.
最后编辑Raxel
TOP
4#

在纯理论范围,jitter是不存在的.因为时钟肯定是应该100%精确的.但在现实世界,电子的东西都会有个误差,一个偏差范围.所以模型究竟有没有我不清楚,但我相信这个模型做成实物就不可能是Zero delay, Zero Jitter.
TOP
5#

沙漠之鹰 在 2005-12-14 10:18:30 发表的内容
嘿嘿,不知道你是否用USB,USB就是一个jitte free的接口。
你再看看这个模型吧。
http://www.sigcon.com/Pubs/edn/jitterfreeclocks.htm
enrique能否继续讨论一下"Jitter correction"?


Jitter correction和jitter free是两回事情.

USB是异步工作方式,我不清楚你说是jitter free的接口,和是否有zero jitter的设备之间有什么关系,或者你可以介绍几个市场上的产品,哪些是zero jitter的CD机,或者解码器,这样我们讨论会比较方便一些.
TOP
6#

沙漠之鹰 在 2005-12-14 10:46:06 发表的内容
USB可以选择工作于异步方式,也可以选择工作于同步方式,呵呵。
Jitter correction和jitter free是两回事情,这一点没错!
市面上有没有zero jitter的CD机,或者解码器,我也不知道,估计没有。
我只是想开阔思路,把jitte说清楚,因为jitte不仅限于音频。它广泛存在于数字产品中。专业音频领域中有专门的设备进行Jitte correction。为什么我们的资深发烧友从来不提及?反而很多不懂jitte的人在拼命挥舞jitter大棒?


USB工作方式是可以选择,但现在的外置声卡USB接口都是异步工作方式.

Jitter correction这里聊是没用了.因为涉及了大量的电子知识,不可能在家里制作出来.所以说实话,个人觉得这里聊不出个所以然,而且现在已经有这样的芯片,benchmark里面就用了.但像这种研究,已经超出了一般DIY的范围.作为个人,还是买个高级一些的时钟,替换机器里面的时钟,简单方便多了.

而且correction也无法达到zero jitter,否则esoteric那个几千美元的原子钟卖给谁去?
TOP
7#

上面说的好啊,那么请问这句话

我认为是压制中材料的不同、压制机器的不同,可以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张盘,而这种种不同导致盘的Jitter的不同


请问什么是"盘的jitter"和上面图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请问上面图片的jitter是由于不同盘片造成的,还是由于机器的时钟误差造成的?

using a Plextor drive and good software will almost always give perfect extractions.


这句话缺了一个最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原始CD的物理状况.是状况良好的CD,一张全新的CD可以用EAC抓轨都是100%,给你一张表面划痕很多的,你能做到吗?
TOP
8#

enrique 在 2005-12-14 15:21:57 发表的内容
个人认为终极解决之道,只有重新制定声音技术规范,传输的数据流中间一半的数据是时钟同步信号,



DVD-A和SACD不就是重新制订的.
TOP
9#

当时制订标准的时候Philips要用14bit标准,因为他们当时已经有14bit D/A converter.是Sony坚持要用16bit标准.否则现在的CD就是14/44.1khz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