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D是否能完美复制(终结版)!不要再作无谓的扯谈了! [复制链接]

查看: 13159|回复: 111
11#

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JITTER BUT WERE AFRAID TO ASK

http://www.digido.com/portal/pmodule_id=11/pmdmode=fullscreen/pageadder_page_id=28/


Jitter and Digital Copies
The key is in the playback, not in the transfer
TOP
12#

大家在继续讨论下去之前,是否先统一一下,是否在讨论同一个问题.具体是什么话题

像世界上没有两张相同的CD这类的哲学话题,不说是否能讨论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结果,就是有了结果,恐怕和这里hifi讨论也没有多大关系.如果两张CD,上面具体的物理坑坑洼洼有差别,但如果读出来的信息是相同的,那对我们普通玩家来说就是相同的,是不是?否则CD,作为一种数码产品,和LP的差别又在哪里呢?如果每张CD都是不同的,那么去买CD的时候,不变成了摸彩了.

正版压片厂,一个模具可以压片多少,都是有规定的.说明2个问题.1模具是有物理磨损的,2.这个磨损范围是受控制的.第一张压出来的片子和最后一张压出来的片子,就是有差别,也是在控制范围之内的.更何况,如果在购买CD的时候,拿起两张相同的专辑,我们普通玩家怎么知道这两张是紧接着下线的,还是一张是第一张下线,一张是最后一张下线呢?更何况,完全有可能是不同的机器上下来的.那是否还要讨论这两台机器之间有多少物理误差呢?

而作为我们一般家用复制CD,那么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音频CD可以完全复制,但符合一系列的条件,才能获得.你原盘的状态如何,如果本来已经表面磨损,恐怕EAC的时候就不能获得100%正确的数据.现在就是假设各个条件符合,一切皆如人意,你数据能够复制正确,但是CD-R本来就是和商业CD的制作原理,材料完全不同的.虽然CD是数码产品,但读取方式等仍然是模拟方式,需要光的反射等等.片子的厚度,片子的材料,照射点的材料等等,都会影响读取效果.

其实不能否认现在在hifi领域有许多目前科技不能解释的情况.有些可能是玄学,有些也可能不是.人类也是先发现太阳从东边升起,然后发现地球转动.Jitter也是在80年代中后期才被发现是劣化CD音质的原因之一.那么80年代前期,jitter这个现象就是玄学吗?
TOP
13#

沙漠之鹰 在 2005-12-14 9:25:04 发表的内容
我确实不懂什么叫作“盘的jitter”,请指教!CD盘上每个bit允许的公差是0.8%,不知道你是不是说的这个误差?


对不起,我把你和wvwvwv搞混了.我只是想告诉wvwvwv,没有"盘片的jitter"这个概念.而jitter也只会在数模和模数转换的时候才会发生,当时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jitter就是那么定义的.

其实有一些电脑玩家把音频CD的误码问题也说成是jitter.而且把一些自己解释不清的问题,都统一说成是jitter问题.例如为什么刻录的盘片音质不同,许多人就会回答是jitter的原因.本来jitter是很科学的,是可以测量的,现在jitter反而被少数"讲科学"的朋友搞得像玄学一样,说不清,道不明.

Jitter无法消除,只能减小.
TOP
14#

wvwvwv 在 2005-12-13 17:47:09 发表的内容
强烈反对!!!!

什么是数字技术?就是无论你复制多少次,其数据都不会和原版有任何差异!纠错技术是完美复制的保证!否定这一点是可笑的!

那么差异何在?我认为是压制中材料的不同、压制机器的不同,可以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张盘,而这种种不同导致盘的Jitter的不同,最终导致声音不同!
同样,在纠错技术的帮助下,刻录的CD与原板CD数据不会有任何差距(读取纠错+刻路纠错)。


如果还有疑问,建议去看关于CD-DA(Digital Audio)的红皮书规范。


红皮书定义了光盘的物理指标,数据格式,容错方式等等,唯独没有提到的就是Jitter.既然你看过红皮书,我们就来谈谈CD究竟有哪些物理指标如何?例如CD读取的时候线速度是多少?音频CD上面的数据究竟是如何存放的,音频CD和数据CD究竟在数据存放格式上有什么不同.

Jitter究竟是什么?盘的jitter不同?这本来就是没有这种说法的.Jitter是在数模,或是模数转换过程中由于时钟的误差产生的畸变.如果你说不同的盘,jitter不同,那请问具体某张盘上面的jitter是如何度量的?如果不能度量,你又如何比较呢?
TOP
15#

大烧 在 2005-12-15 17:57:23 发表的内容
撇开纯数码技术不谈,从HIFI角度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CD机的数字部份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动态等方面;而模拟部份影响声音的音色,质感等,并最终决定音质。
执着于数字技术的朋友往往只从“0,1”的角度看问题,因此认为数码技术没有差别性,而忽略最终达到人耳的声音要通过模拟部份的转换放大,而影响模拟电路的因素和数字电路在频率,磁场干扰,等等方面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讨论一个问题不代表就是忽视另外一个问题,其实这个讨论串里面,除了你提到过,其他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过jitter是影响音质最重要的因素.但这个讨论串如果是讨论CD复制,或是jitter,就集中话题.没必要,讨论一个话题,一定要带上其他,已表示认识问题的全面性.更何况CD机的音质好坏不是用jitter值高低来衡量的.实际上,大多数CD机的jitter如果不是由stereophile等杂志测试,一般用户根本无法知道.
TOP
16#

enrique 在 2005-12-15 13:11:14 发表的内容
简言之, 如果你的DAC足够好的话,转盘烂一点没关系,只要能正常工作. 而且刻录的碟也能完美再现所有音乐.

前提是, DAC足够好.


我想这个是方向,例如DVD播放机,高档的机子都是以解码部分,和模拟输出部分著称.而CD,转盘部分的影响太大了.例如MBL的转盘1521,和解码器1511,就是一样的价格.如果新的音频格式,DVD-A,SACD能够摆脱对转盘部分的依赖,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至少一台机子的价格可以下来很多.
TOP
17#

1.CD能否完美复制,和jitter完全是两个问题,不说复制,就是同一张CD在不同的机器上也会受到jitter的影响.所以我觉得把两个独立的问题放在一起讨论,恐怕会有误解,因为题目是说CD复制,结果讨论了jitter.

2.不同的CD,包括一张原盘,一张是复制品,如果在同一台机器上播放,音质有差别,那就是因为jitter的问题?这个我也想知道,希望多听听各位的高见.一张原盘,一张复制盘,在电脑上面读取可以获得相同的信息,但这是否代表在CD机上播放的时候也是这样呢?

3.电源对音质的影响是多种途径的,首先影响时钟的精准度,从而间接影响到jitter.同时还影响CD机里面的模拟部分,从而影响到最终音质.

4.jitter correction和jitter free是完全两回事情,上面有位朋友说一回事情,我不能理解.不论从字面意思,还是实际情况,我都不明白怎么可能是一回事情.Benchmark DAC1的jitter correction是降低数码输入的jitter影响,但它仍然不能解决解码器自身由于时钟误差造成在解码时候产生的jitter.而这应该才是主要问题.
TOP
18#

高档转盘机芯和普通/低档转盘机芯,原版盘和复制盘(信息相同).具体差别表现在读取音频信息的时候,输出流量稳定性的差别.高达转盘机芯,好的原版盘,读取顺利,流量稳定,不会有很多突发流量等.从而改善后面的解码效果.

如果低档转盘,用RAM做缓存,类似于蓄水池,这样输出就主要受到时钟控制,而不是转盘输出流量的影响.(当然溢出或者空的情况不考虑)

既然同一个转盘或是CD-ROM.读原盘和复制盘,信息相同,但音质可能仍然有差别.那为什么绝大部分听到的都是复制盘的音质差于原版盘呢?是我们普通家用刻录机的精准度差于工厂标准,或者电脑时钟的精准度差于工厂标准,或者CD-R本身条件(材料等)就差于工厂压出来的成品盘.有没有人试过拿一张质量差的盗版盘,EAC,然后刻录后,刻录盘的效果反而好过源盘?

SCSI接口的硬盘或者光驱效果好过IDE是因为SCSI接口本身有微处理芯片,有时钟.而IDE用的是电脑系统时钟.我想这可能是原因之一.
最后编辑Raxe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