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CD格式里的几点总结和几点容易理解错的概念 [复制链接]

查看: 72244|回复: 613
1#

所以就象CD不能代表数码录音的技术水平一样,LP系统也不是最“发烧”的模拟声源。
而且,这种左右串声的特点会不会更符合现场的情况呢?在现场环境下,人的每只耳朵之间距离非常接近,而不是象录音麦克风那样分得那么开,人的两耳所接受到声音差别其实非常少,如果用两支无指向的麦克风摆在人两耳的位置上来录音,我们甚至无法分辩出那个录音是“左耳”那个是“右耳”。
我甚至怀疑这种串声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可能是LP听感比CD好的原因之一。
分享 转发
TOP
2#

yyy9 在 2005-11-22 20:51:42 发表的内容
兄弟听过现场吗,在现场,乐器的定位比听LP好,所以串音不是接近现场,而是破坏了音乐的现场感觉.


我现场听得不多,但也不至于没听过,而且按照老兄的说法好象就有个问题——现场乐器的定位比CD好,所以怎么样了?现场的乐器定位比SACD好,是不是就可以说高分离度的多声道录音破坏了现场感觉?
TOP
3#

松香味 在 2005-11-22 20:57:56 发表的内容



是的,模拟人头的立体声麦克风。
最后还是无法真正的“模拟”成功,问题多多。


早期最简单的立体声设想就是两支麦克风来模仿人耳,结果效果不佳。两支离得开,声场中部就有空洞感;两支太接近,乐团边缘的又太模糊。于是,最后很多公司比如说RCA,CBS,MERCURY就采用了“三点式”录音,两支分开,中间加一支——人为地进行左右串音。
至于这三支麦克风录制下来的三个单声道母带,还需根据监听,把中间声道按照一定的电平“串音”到左右声道中去,最终做成两声道立体声母带。在这之后的录音技术仍多以此为蓝本加以改良,比如说为一些特定的乐器组加入“补咪”。
总之,在录制真实演奏的立体声录音时,多数的已经进行了“人为的左右声道串音”。
当然,完全各个分开录音后混音,或者外加电子合成器的不在此列,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出现完全的左右声道分离的效果,而这是在真实演奏中做不到的。
TOP
4#

重起 在 2005-11-22 22:42:15 发表的内容
所以我曾讲过这个想法
偏爱LP的发烧友他们喜欢的是LP的“味道”,无论这种“味道”令他们更觉得身历现场或更有音乐感,这并不表示LP重播出来的更接近原来的信号,相反我想如果纯粹用数学方式比较重播信号和原始信号的话,CD会比LP真。发烧友不也觉得数码录音的LP都比CD好听吗?这也证明问题不在于数码录音的失真,比较夸张的例子还有,某些烧友觉得把CD录到磁带上重播或经过电台FM播放都比原CD好听。我自己也觉得某些AAD的录音更有“味道”,这是不是意味着数码录音的基本问题是它太“干净”了,加一点“噪音”,声道之间加一点“干扰”会不会更好?
当然这样就变成了追求LP声,而不是追求高保真。


对于器材而言,忠实地还原和放大讯号就是高保真。
但对于录音和唱片而言,则很可能应该是“给人的听觉系统还原现场感”,而不是“全部还原麦克风收录到的声音”。
有个比较极端的例子,环球前段时间推出过MERCURY的一批SACD,这批唱片特别说明了是“把原始三轨母带直接转制成三声道的SACD,而没有为这三个声道进行混音制作。”而且,工程师还特别说明“这批SACD的声音更接近原始母带的声音而不是LP的声音。”但很奇怪的是,发烧友们并不是如想象中这么接受这批唱片的声音,有不少发烧友还觉得这批三声道SACD的“听感”不如两声道的旧版CD。
TOP
5#

大家不如查一下资料
DECCA的立体声录音技术是怎样的?
喇叭花是用什么录音技术的?
早期DG是用什么立体声录音技术的?
TOP
6#

yyy9 在 2005-11-23 11:25:04 发表的内容
我在北京音乐厅,第三排正中间,听过中国歌舞团去维也那金色大厅演出节目回国的汇报演出,这样的精彩演出,这样的听音位置,什么高档的器材,什么出色的录音都无法相比!
相对而言,出色的SA CD录音与这样效果的接近程度是最接近的,而LP与出色的CD录音相比都不如.


上一个完全赞同。
第二个请说明比较用的唱片和器材:)因为在我自己的聆听经验中,并不支持这个说法。
TOP
7#

还真有用在非常接近一个点上设置不同角度麦克风的录音技术,而且还比较发烧呢:)
TOP
8#

felixcat 在 2005-11-23 12:12:01 发表的内容
并且假如他这样干,更害苦了使用高级唱头的用户——是人都知道越高级越Hi-End的唱头,声道分离度也就越好,串音现象也就越小,那岂不在重现音场上高级唱头比不上那些有较严重串音现象的中低档的唱头?



初看是这样,但在实际使用时,用家还可以在音箱摆位时作一定调整。换一支唱头或唱臂,需对音箱摆位作些微调已是使用高档LP器材的常识了,虽然并不一定是分离度的原因。
TOP
9#

enrique 在 2005-11-23 9:36:49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楼主并不是说谁好听的问题,而是说谁更保真,就是谁更HiFi,而后面跟贴多半说LP更好听。有点偷换概念。

录音的问题因素太多,和本题不符,不如说CD和LP哪个更接近母带? 这才是谁更保真的说法。至于母带是否和现场一致,那是另外一种说法了。没有的东西你变不出来,母带上没有的细节,LP更无法变出来。所以LP和CD都比母带差是肯定的。

如果母带上的左右声道分离度是90db以上(母带当然能做到),那么CD至少可以保持这个分离度,而LP就衰减到 40db,可谓大大的偏离了母带记录的信息。


看来还要再详细点说明一下。
以最简单的三轨母带为例,当录音师要把这个三轨母带制作成两轨母带时,需把中间声道的声音分别加入左右声道,那么“每边需要加多少呢?”。如果需要制作的是一条供CD使用的立体声工作母带,那么就要按90dB的分离度进行制版;如果需要制作的是一条供制作LP使用的立体声工作母带,那么录音师就要按LP唱头的分离度来制版。这样就明白了吧,同一个原始录音,在制作CD和LP时所用的可以是两条不同的立体声工作母带。用制作LP的工作母带直接来做CD,效果变差的例子并不少见呢。
“接近母带”有很多指标,甚至还有很多目前还未能精确测试或被忽略的指标,而一切检测结果如果要有说服力,必需能在实测中被证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