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果书架箱被迫放在工作台上。。。 [复制链接]

查看: 10880|回复: 102
1#

监听扬声器与民用最大的却别就在于它的说明更为翔实,几乎所有你想要得到的指标都会提供!不过关键在于自我的善用与经验。
    反放、打横放,随便你怎么放;关键是为找出那条本已存在但不得而知的最佳聆听轴线!因为只有处于此轴向相交的位置上才会有最为平直的频率响应与尽可能低的相位失真……
最后编辑menn
分享 转发
TOP
2#

LBZ 在 2005-11-15 21:10:32 发表的内容
哈哈.................你没听过?我说的是功放在推动音箱发挥到离箱以后,在后墙形成的声场.小环境一般比较难,因为空间小.声场一般比较难控制,,想摆位也让人无从下手.所以必须先要功放控得好,才能更容易摆位.但也不是你说的一正一反都行.


    先别急着哈哈!就按您的说法“小环境一般比较难,因为空间小.声场一般比较难控制,,想摆位也让人无从下手”,这也是讲环境对音场形成的正负两面的影响啊!您又再后面补一句什么“所以必须先要功放控得好,才能更容易摆位”?怎么您这因为与所以里没有丝毫的逻辑关系呢?
  因为“环境”,所以“功放”呢?还是因为“功放”,所以“音场”?仅是觉得希奇才作探讨,不必过于认真;也不要再自圆其说了。因为网络,所以即便说错也没有必要承认与负责!是吗?
TOP
3#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15 11:38:22 发表的内容
当然和耳朵平齐了。


    先不要内拗、也不要忙着加什么垫片!近场最忌讳的就是什么高音与耳朵平齐了!何况还是自己瞎砌的音箱,也许连最佳聆听轴自己都弄不清楚是在音箱的上面?下方?左或右呢!
    试着摆平先——尽最大可能的拉开——把音箱反过来高音近抬面,听听、讲讲感受再出主意。
TOP
4#

    “声场控得好”?有这样的功放吗?愿听高见!若按您这种“说法”,扬声器一正一反的摆着也行?
TOP
5#

    “功放在推动音箱发挥到离箱以后,在后墙形成的声场”?那您干脆说投影在后墙上算了!象看动画片一样,这才叫石破天惊呢!

    还什么“发挥到离箱”呢?那是该扬声器的相位失真小,再加上位置适合时因两耳离发声源之距离差在脑中所感知并形成的虚像所致。这可跟您号称那可控好音场型的放大器一点儿干系都没有。
TOP
6#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16 14:50:46 发表的内容
   我自己的全频单元箱的最佳摆位就是锐角三角型,难道是相位问题?不对,没有分频器不会有相位问题。近场监听箱有什么特别的设计么?


    这并不是相位问题造成的!这是因为您的全频单元之高频指向性狭窄所致!!!
    也没什么特别的:频率响应近可能的平直!阻抗特性尽可能的平直!相位失真近可能的小(转换成曲线就是扭曲时间要近可能的短暂)!
TOP
7#

LBZ 在 2005-11-15 21:47:40 发表的内容
    先说一下这个,我不知你平时玩什么器材.但我所听过的器材播放声音的声场定位是用眼晴可以看得到的.至少我可以知道弦乐部是在那边,大提琴是在那里发声.歌星是站在那里唱歌的.功放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能有这个效果吗?我只是给这位楼主的一点意见,可不可行要他试过才知,但我的经验告诉我确实是这样.


    您的言论可是越来越奇怪!“眼睛可以看得到”?那请您把耳朵捂住再看看!!!
    好!就算是“看”到了,也仅是说明您现正使用着的扬声器系统在避免相位误差方面的强而已。可即便是重播之内容能当电影去“看”,这也与功放没有直接的关联!间接的关系也只是证明了使用某功放驱动该扬声器在某一特定空间内,所呈现的音场拟真程度高得可用“看得到”去作借喻罢了。功放好在此充其量也就是个搭配得宜的问题呀!
TOP
8#

LBZ 在 2005-11-16 23:24:58 发表的内容
还要说一下小日本的小空间玩大音箱也是靠摆位.晕!


    那是鬼子洋房太贵,和室又受木梁长度的限制;没办法,迫不得已就当大箱是大耳机算了,去直接享受如那现场前排中央的直接声(以爵士乐重奏为佳,可感知如现场小号活生眼前的动力与火辣)!!!即便是M.F A1 + 4344也能摆平这类聆听习惯。
    不懂没有人会责备的,但不懂装懂就一定洋相百出;如您……
最后编辑menn
TOP
9#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17 15:32:44 发表的内容
吊装不可取---太繁琐了
如果用一3cm厚的高密度木垫垫在箱子底下,再把箱子拿大顶如何?不过这样低音单元轴线就略高过人头了


    那这一方法会较为复杂!在每只扬声器与台面相接触的一面设置一陷波滤波器;箱体通过这一陷波滤波器再与台面进行耦合,这样子应能较为完善地解决低频干涉所造成的缺失。
    名称很吓人,但做法并不算难——用六厘(6mm)胶合板为基材,制作一个表面积为1.5倍以上于音箱拟与台面接触的面积;厚度至少要等于或稍大于次台面的厚度。最后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薄皮扁盒子!!!在盒子与音箱相接触的那一面要挖一个孔,这孔的直径等于此箱低频反射孔的直径;若为Seal Box?则孔径等于低音单元音圈防尘罩的直径。盒子与台面接触的一面则必须穿刺密孔(这就是麻烦)!唉,反正又不是太正经的一项录音棚工程,那密孔就算了。还是把这一面在此盒子的任一对称的边缘处留两条能道通至盒子内部的,宽约一公分的槽即可。盒子的内部还须填充物,但具体多少、密度还是得实际使用后在决定!至于材料,最好当然是长纤玻璃棉啦!怕有害则普通的吸音面也还凑合。
    最后就剩此盒子与台面相互耦合的问题了,必须让此盒子与台面间保持平行而不相交(到了考验做工精度与板材形变的时候了),要求:1mm - 3mm,用东西垫在盒子四角上就能把它架起来的,建议使用质地偏硬些的橡胶类制品以防承箱后被压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