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尝试玩惰轮(301,124,PROB,930,丹麦DELPHON,美国ROK惰轮) [复制链接]

查看: 135952|回复: 337
1#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0-9-27 20:43:00 发表
经过漫长的等待,GARRARD 301和ALPHASON唱臂都到位了,上图。

你这支唱臂的设计有些不合理,无法调整唱头方位角(Azimuth),也就是常说的天顶角.
如果唱臂满足唱头VTA的要求时,唱臂不在水平位置的话,则唱头的方位角无法满足唱针完全垂直于唱片.
我接触过不少万元以内的唱臂,设计较为合理,制作比较精致的话,audio-technica的AT-1100应占其中的一位,关键是他的价格不到万元的1/5。
如果具备动手能力,更能把他玩到翻天.
P929022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0/1 14:41:03 上传)

P9290220.jpg

最后编辑阿杰 最后编辑于 2010-10-01 14:41:03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9/27 22:15:1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MHDT 于 2010-9-28 16:08:00 发表
不愿花太多金钱、时间与精力,有什么比较简单又好声的机子?请各位黑胶玩家推荐推荐!

玩黑胶需具备动手能力,至少身边要有懂黑胶的朋友,否则的话,太折磨人了.
兄台如果在广州的话,或许有救.
TOP
3#

有,但要来干什么呢?倒不如听CD.
我举个例子:现在使用胶片的照相机几乎都是手动的,我看现在没有人再去使用胶片的傻瓜机了吧?
最后编辑阿杰 最后编辑于 2010-09-30 23:12:14
TOP
4#

原帖由 MHDT 于 2010-9-30 23:14:00 发表
现在的卡片机就是傻瓜机,光线好的环境下成像效果也不错的。

你是指是数码相机吧?
我说的胶片机是指使用菲林的照相机哦.
TOP
5#

原帖由 KCC123 于 2010-9-30 23:17:00 发表
而很多的能換唱頭架的唱臂的原厰唱頭架也不能調整Azimuth,一般唱頭的唱針也不是絕對的垂直。

audio-technica有几款唱头架是可以调整azimuth的.
另外旋松接口或者臂管下面的固定螺丝,也可以调整azimuth,不过比较麻烦.
TOP
6#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0-10-1 10:17:00 发表
KCC兄,阿杰兄谈到的这款唱臂不能调节方位角的确是有诸多不便,但是通过在唱头和唱头盖间增加垫片等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有些参数不一定要量化,在大调节的基础上,凭借听感还是很重要的。例如上面提到的方位角,很多人用镜片,小型水平珠调节,实际听感未必是最佳的,主要是针杆比较幼细,很容易产生细微的不可观变形,但是听感上就容易感受到......


正因为要通过听感来调整,更需要微调方位角来满足要求,但通过在唱头与唱头盖之间加垫片的方法非常麻烦,而且还不容易满足微调的要求.
既然有许多设计合理的唱臂,为什么不去优先选择呢?
TOP
7#

原帖由 Wilmer威馬 于 2010-10-1 11:59:00 发表
可惜我一叫人找 AT-1100 都给人笑。。。。就是因为不够贵,外观也不够猛。。。。  

除非笑你的人是一掷千金的富豪,否则应该反笑他们不识宝.
P9290220.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0/10/1 16:54:10 上传)

P9290220.jpg

P929022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0/1 16:54:10 上传)

P9290225.jpg

P929022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0/1 16:54:10 上传)

P9290226.jpg

TOP
8#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0-10-1 16:37:00 发表
MARKH兄的底座挺漂亮的,就是唱臂和底座连接处用了家具门的不绣钢合页,应该是可以活动的,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玄机。看图是应该抬放直切唱臂的,这个设计有点意思。

这支直线臂是我安装的,我要检举揭发!!!
1.使用不锈钢合页是MENN发明创造的,我一直认为不够发烧,可MARKH说听感过得去就行了.
2.安装唱臂的位置虽然是靠医用听筒选择出来的,但木工师傅将唱盘孔开反了,只好选择打斜来安装唱臂了.
TOP
9#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0-10-1 17:01:00 发表
诸多因素吧,有的调节方便,但是质素差些。

有的调节方便,质素也很高,价位也高。我个人觉得唱臂或者唱盘的设计,每个品牌都各有特点,尽量发挥其潜在质素就好啦。刚接触黑胶的朋友,往往更在乎各个部位的设计功能,这的确是个考虑的因素,其实简单也有简单的好。SME在参数的调节上设计比较合理,但是显然也不能独步天下。一个唱臂的质素,还是要看它的整体效果和性价比。正如KCC兄所言,没有调节方位角的唱臂还是不

恰恰相反.
在cd尚未发展之前,LP成为了听音乐的主要手段,许多使用者对声音并没有太多的要求,而且大多数人也不具备动手的能力,于是那些功能欠缺,设计简单的唱臂才可以大行其道.
君子的唱臂够简单了吧?而且无论是生产量还是使用量都相当大,但他有具备什么质素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