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复制链接]

查看: 125150|回复: 574
1#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和喇叭口径无关?此话有点绝对了。

6.5寸的你用什么系统也不可能比推好了的12寸宽松。
不管大喇叭,小喇叭,要毫声,一律要喂饱,这一点是对的。
但是你若听过喂饱了的大喇叭,就知道什么叫宽松了,也会明白小喇叭还是不要说宽松二字为好。

我在没有玩大喇叭之前,也想当然的认为,大喇叭有气势,有动态,但是细节、解析力肯定不如小喇叭。
其实全错,推好了的大喇叭细节和解析力完全超过小喇叭,很多复杂的层次感、空气感、声音的前后纵深是小喇叭更本没有的。

我这里指的大喇叭是普遍的大口径落地箱,不是特指古董箱。
最后编辑kevinlove 最后编辑于 2008-10-07 13:02:13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我觉得你的立论就有一点可以值得商榷的地方。
宽松的声音本质上是由于,在推好的前提下,大口径喇叭能够推动更多的空气传播声波。
但是,如果系统控制力好,单元素质高,那么相对小的口径,也可以获得相对宽松的声音。
但是,同样的单元,同样的系统,同样都被喂饱了,那么大口径毫无疑问可以获得更加宽松的声音。这一点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

是否可以改成这样,通常认为宽松的声音主要和喇叭口径有关,其实也和系统总体控制力和单元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最后编辑kevinlove 最后编辑于 2008-10-07 13:10:05
TOP
3#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7 13:26:00 发表
关于立论, 不需要那么圆滑和面面俱到. 也不是严谨的论文, 只是把个人的观点说出来让大家讨论和参考. 说得太圆滑了, 反而抛砖引不出玉.

关于上面"大口径喇叭能够推动更多的空气传播声波" 这个问题. 我的看法是用两个或三个相对小口径的喇叭也能出这种效果. 这对生产工艺的要求就非常高. 但一旦搞好了, 除了同样宽松, 还会有其他一些优势.  


严谨和圆滑是两回事,重不重要,这是各自的观点,不能强求,呵呵。
两个或三个相对小口径的喇叭也能出这种效果,这一点是对的,做好了的都是旗舰天价系统。其他大部分一溜6.5寸单元的都是AV箱。
TOP
4#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7 14:47:00 发表
大喇叭的瞬态是弱点, 对实现浑然一体等高目标会拖后腿. 它容易搞出"好声", 但系统HIFI性很难非常完美.


你真的没有听过好的大喇叭系统,我这里的大喇叭不是指单体,是指大口径音箱。
大口径音箱推好了,速度、瞬态、细节、解析力没有一处会比小喇叭差。

这世界真是奇怪了,难道同档次的系统,小口径反而比大口径好?
TOP
5#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SMERT 于 2008-10-7 15:19:00 发表
小喇叭的宽松是弱点,为了实现宽松的声音,功放的投资十分巨大。 [/


SMERT兄,你这样说是客气的,如果把标准定的较高的话,小喇叭是不可能出宽松的声音的。如果哪个6.5寸推好就说宽松的话,那是要被15寸用家笑话的。(不要偷换概念,我不是说15寸一定比6.5寸好)
TOP
6#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若飞公子 于 2008-10-7 17:34:00 发表
大喇叭的宽松和胆机的悦耳有着差不多的本质性问题,都是美丽的错误。现有的电指标无法准确评估音响系统的失真问题,更无法准确描绘耳朵的感觉  


公子啊,我不能同意你的观点。
在推好的大口径系统里面,有很多细节是小喇叭里面根本听不到的,不要以为喇叭大就粗糙,喇叭小就细腻,恰恰相反,同样推好的系统里面,小口径单元吃掉的细节太多了。

我相信任何听到过较好的大音箱系统的人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当然可能有点偏题了,这里不是争论大喇叭好还是小喇叭好,其实这也根本不需要争论的。

对于系统的宽松度,音源、功放、喇叭都是相当重要的,难以区分哪一个更加重要。

在喇叭的因素里面,也有单元素质、材料、结构和最基本的单元大小等影响因素,但是要说和口径完全无关,那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
TOP
7#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嗬嗬,有意思。
现在明白了为什么经常老浦东的帖子可以被顶上几十页了。
TOP
8#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appleblue2000 于 2008-10-11 13:13:00 发表

说到控制力,,确实,,,其实很多大箱子听起来宽松,,实际上是控制不好,,不信你大小作品都听听,看看能不能兼顾大作品的气势规模瞬态力度变化 ,,又能放好小作品的精致,优美.灵动..

很多宽松是假宽松,,真正的宽松应......


你说的大口径控制力不好,是系统的问题,不是音箱的问题。哪一个品牌的旗舰不是大口径落地箱?为什么?因为不仅要对付小作品,还要对付大作品。而且不管大、小都比小口径系统好。
而小口径永远都是妥协,打死都出不了和同一档次大口径的宽松度。

小音箱较容易控制,与其要大音箱控制不好的宽松感,还不如要小音箱控制好了的宽松感,这样表述还差不多。
最后编辑kevinlove 最后编辑于 2008-10-11 13:48:47
TOP
9#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请大家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注意一点。我觉得我们不是在讨论单体,而是在讨论音箱。
很多人都说小口径单元瞬态好,解析力好,我一万个同意。
但是,大音箱有没有小口径单元呢?

大部分小口径都是2分频,较为高级的落地都是3分频,为什么要多一个喇叭,多一个分频?

一个音箱2分频,高音一寸,低音6.5;
同一个品牌,同样的单元,3分频,高音一寸2个,中低音2个6.5,为什么?
上一级,同样单元,3分频,高音2个,中低4个?
厂家为什么这么设计?

丹拿C4播放小作品,难道比C1缺少细节,缺少瞬态?
C1只要系统控制力好了,就能够和推好的C4有同样的宽松感?
那我为什么要买C4呢?

我觉得很奇怪,这根本不需要争论的问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