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场与音响的录音比较 [复制链接]

查看: 31705|回复: 116
1#

用心的玩家,把器材玩到极致了!再次证明,声音是玩出来的,不是买回来!
最后编辑典型器材 最后编辑于 2016-03-16 08:43:30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6/3/20 0:09:17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9# 烧到残废 的帖子

能听出7成的效果。不信?你录一段上来,大家都在一个平台上。
TOP
3#

回复 12# 烧到残废 的帖子

高档一点用小型录音器材、还可用相机、再低的话用手机。7成效果是听出你录的音响器材的效果。传输方式应该都一样吧,用优酷。
TOP
4#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6/3/16 11:48:00 发表
手机拾音的最明显缺陷是高频段易失真、低频段不易收录。所以在小一些的空间,比如二、三十平米;近一些的听音距,比如三米,手机能录下系统空间声音大概的样貌,也能听出些系统重播的音色取向,混响及驻波反映在听感上的大概状况。可以自己试着录一下,如果录音能感动自己,让自己都佩服自己,说以声音调的挺合理、合适了。
如果录下来的声音自己都不忍耳闻,那答案只有一个:离玩到位还远着呢!
实际上是让手机在听音位以第
分析相当到位
TOP
5#

回复 23# zjj007 的帖子

能否录一首张学友的《分手总在雨中》?
TOP
6#

回复 28# 超强悍制箱 的帖子

听录音还真不怎么样!感觉这首歌可试中频的厚度,你的系统中频差一点,高音又过亮,人声有一点刺耳。
TOP
7#

回复 30# 超强悍制箱 的帖子

只想听男声。这段曲,也是两头。按理说,书架箱表现人声是强项,你的系统搭配有问题。
最后编辑典型器材 最后编辑于 2016-03-17 09:55:18
TOP
8#

原帖由 zjj007 于 2016/3/18 8:52:00 发表
原帖由 典型器材 于 2016/3/16 16:57:00 发表
能否录一首张学友的《分手总在雨中》?

车上一张盗版合辑CD中有一首张学友的“不后悔”,可以简单感受下,哪天找张正版再听听[url=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wMzA5NTUxNg==.html]http://v.youku.com/v_sho
再次证明:古典好播,人声难播。调好人声,古典就更好了!
最后编辑典型器材 最后编辑于 2016-03-18 09:51:30
TOP
9#

原帖由 zjj007 于 2016/3/18 23:24:00 发表
重新录了,应该有变化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wNDE2NDcwOA==.html?from=y1.7-1.2
张学友厚实的声音出来了。估计你的古典音乐整体密度也提高了。再次说明,谦虚使人进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