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场与音响的录音比较 [复制链接]

查看: 31722|回复: 116
11#

原帖由 超强悍制箱 于 2016/3/19 15:04:00 发表
Try this one too, please!
http://www.miaopai.com/show/iJx6aM73geAu-9vjkxkezg__.htm
残疾的设计必然会出残疾的声音,建议大家都不要打开听啦!
TOP
12#

回复 55# 超强悍制箱 的帖子

我不想在别人的帖中与你“奇葩”,也不想再听你上传的残疾录音。要传,请另开帖传,不要沾污了楼主的帖。
TOP
13#

回复 61# 超强悍制箱 的帖子

你这超强##,不要给你脸你自己不要脸!张学友的人声就不是人声?真TMD扯蛋。不要会几句英文就把自己当贵族,乞丐吧!有几张烂黑胶想与我讲古典,要讲也没看见你在“音乐唱片”栏发飚呀!穷鬼喜欢显摆你是最恰当了。
TOP
14#

原帖由 zjj007 于 2016/3/19 18:27:00 发表
谢谢,一楼增加了大提琴比较和低音倍大,可以感受下
听了,非常好了。我的器材比你的贵,但没有你调校的好。请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把张学友的人声调“厚”的?通过摆位?
最后编辑典型器材 最后编辑于 2016-03-21 16:44:56
TOP
15#

原帖由 zjj007 于 2016/3/22 13:18:00 发表
就是换了根稍厚声的电源线,其实要想声音厚一点、薄一点,高音多点、低音多点,甚至分析力、层次等等
都很容易,关键是音乐感染力要有现场的感受,激情柔情、快慢起伏控制到位,音乐一定要有精气神才是最高境界。那种平平淡淡,有气无力,高八度上不去、低八度下不去,拖拖拉拉没有生气的声音,根本不能表达音乐的内涵和本质。能抓住你的心,心随音乐而动就是好声音,所以多与现场比较才是根本。
呵呵,换线是直接了当的事了,我还以为老兄有什么高招传授一番。非常赞同老兄对好声音的描述,听音乐没有韵味,就象吃鸡没有鸡味啃布碴一样无味难咽。
最后编辑典型器材 最后编辑于 2016-03-23 10:01:43
TOP
16#

听了这段女声。估计电源线又换回原来那条了,声音干净,泛音少了一点。我的口味还是喜欢厚实一点的。
TOP
17#

效果不错。
TOP
18#

楼主能否介绍一下环境和摆位的情况?(音箱有否内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