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点迷惑:驱动力和功率的关系 [复制链接]

查看: 11444|回复: 71
1#
我们有这样的知识:功率等于电流和电压的乘积
                  功率等于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
                  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

那么对于同样是4欧姆的单元,是不是意味着标称功率越大的放大器驱动力越强呢?显然不是这样的。许多标称功率大的放大器的驱动能力往往不如一些功率标称值小的放大器,什么原因?是不是因为喇叭是感性负载,在通过交流信号的时候除了自己的阻抗以外,感抗的变化影响了总阻值的变化,应该有这样的原因,那么决定放大器对喇叭的驱动能力的都是那些因素呢?
分享 转发
TOP
2#

MBL1521 在 2006-1-14 9:48:15 发表的内容
循物理学理念是玩不好HI-FI的,在我接触到几个当物理老师的同学、朋友、邻居虽喜欢音乐听FM调频台也常到我处听听,但都不上HI-FI之途,且认为发烧是误入歧途。


我觉得这里的道理应该是可以讲清楚的,只是需要丰富的电子线路知识和大量的hifi经验,不知道168中有这样的高手没有?拟或是大家共同讨论讨论,把问题搞清楚一些,我本身是学电子工程的,只是知识搁置太久了,不知道都躲到哪个角落去了,惭愧!!
TOP
3#

www.www 在 2006-1-14 10:34:20 发表的内容


先明白喇叭的换能道理,就可理解功率和控制力的关系了


大侠现身,正点!!有劳老兄讲讲如何?洗耳恭听呀!
TOP
4#

松香味 在 2006-1-14 11:44:14 发表的内容
[等、、、、、、等等。
到我这里的一些发烧友就常常问我的功放到底(调到了)多少瓦?我回答:A类30W。大概很难让他相信。但是的确就是A类30W,可是AB类200W的也经常不是对手哟。
解决好了上面那些问题,标称功率就等于驱动力了。


对于甲类放大器和甲乙类放大器,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交越失真,这个失真是甲乙类放大器声音不好的一个顽症,而对于甲类放大器,就是要一个比较大的静态偏流使得放大器的Q值偏离而且在整个放大过程中不会有交越失真,而这个偏流也就造就了热气腾腾的甲类放大器
是不是正是这个偏流使得:“A类30W。大概很难让他相信。但是的确就是A类30W,可是AB类200W的也经常不是对手哟”
TOP
5#

松香味 在 2006-1-14 11:44:14 发表的内容
[
这个问题非常好。
首先,音响器材的“标称功率”不等于驱动力;为什么?
1、瞬态不好,标称功率将大打折扣;
2、电源功率储备不足,标称功率将大打折扣;
3、输出内阻不足够小,不足够稳定,标称功率将大打折扣;
4、电路设计中级间存在不“匹配”问题时,标称功率将大打折扣;
5、电路存在“图版设计”不合理时,标称功率将大打折扣;
6、电源内阻不“平衡”时,标称功率将大打折扣;
还有频率响应范围的影响等等、、、、、、等等。
因此,你所说的现象“许多标称功率大的放大器的驱动能力往往不如一些功率标称值小的放大器”就经常发生。到我这里的一些发烧友就常常问我的功放到底(调到了)多少瓦?我回答:A类30W。大概很难让他相信。但是的确就是A类30W,可是AB类200W的也经常不是对手哟。
解决好了上面那些问题,标称功率就等于驱动力了。


是了
1.电源储备问题
2.内阻问题
TOP
6#

Bill290 在 2006-1-14 19:50:56 发表的内容
物理定理绝对没错!扬声器的输出声压只与馈入扬声器的电功率有关,这里说的“放大器驱动力”实际上是一个误导人的概念!“驱动力”是非常主观的东西,是耳朵对声音响度变化的主观感受,这很大程度上跟馈入扬声器信号的功率谱分布有关,还有声频信号的群延迟特性(经放大后)与听感有很大关系,我们对放大器考虑得最多的是频域,时域考虑较少。对于加有深度负反馈的放大器,一般是具有单极点特性,其极点频率通常仅为几赫~几十赫,负反馈只能改善频幅特性,是不能改变延迟特性的,因此对信号群延迟特性的影响可想而知。但这种改变是如何影响听感,至今仍然是很神秘而难以知晓。



我说的驱动力不是一个严肃的概念,把它理解为大家常常说到的功放对扬声器的控制能力如何?如果功率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的话,那么那些又是影响控制能力的因素呢?我发此帖的意图也是在不可能听遍天下名器的同时,通过互联网的资源共享,了解功放和扬声器的匹配问题,好好琢磨琢磨还是可以基本上理出思路的,可惜我的教科书10年前就交给收破烂的老头了,大家多交流交流,不要逼我去买教科书呀,哈哈
TOP
7#

极光 在 2006-1-14 18:01:57 发表的内容

扬声器的额定阻抗完整的说是标称阻抗,是扬声器输入端的阻抗,对纸盆扬声器来说是在阻抗曲线上低频共振频率以上的第一个阻抗最小值,通常是阻抗曲线上没有显著峰值的1khz的阻抗.扬声器的阻抗是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在最低共振频率附近急剧上升,在高频部分随音圈电感增大而增大.不能用简单的纯电阻电路计算公式考虑.正如以上dx所述,您的问题涉及到扬声器设计的多个方面,不能简单这么说.


谢谢!我提到了感性阻抗的问题,看来真的需要学习一下扬声器的发声原理才能有的放矢地分析清楚了
TOP
8#

天神 在 2006-1-14 16:46:20 发表的内容
还有一个重要参数——“持续电流”。


还是电源储备问题,同时是否不同放大器静态偏流的设置也不同,而这个偏流和功率的大小是无关的!!却会影响驱动的能力!!比如pass lab的放大器静态偏流指针就有1/4的指示
TOP
9#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1-14 16:33:46 发表的内容
很多厂家都不会把一些具体参数标出来的。光是失真度这个指标就可以罗列一大串。。。。


失真度会使得声音变差,但是失真度的微弱差异还不至于影响功放的控制力吧?
喇叭的发声原理是根本,那位大侠来讲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