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低温 在 2006-1-18 10:21:58 发表的内容
简单说两句, 首先要相信吴立定律是没错的,其次是驱动力和功率是一个概念,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通常被忽略就是失真度。
音响上所有功率的给出都和失真度有关,尽管通常只是最简单的正弦波失真度THD,只要带上失真度,发烧土话里“驱动力”和音响的输出功率就是一回事。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玄机就是标准,不同的标准,失真度的约束不同就会出现标称功率大的干不过小的现象,比如JIS标准和DIN标准,前者的定义的有效正弦波输出功率的失真度是8%甚至是10%,而后者是3%,自然前者标称的输出功率大,但实际听感上后者会更胜一筹。日本的有些厂商为了跨大宣传,甚至闹出了PMPO功率,小小的机器,电源变压器不过100W,却号称输出1000W,这是一个完全不计失真度的计算值,纯属闹剧。但是有一点是千真万确的,就是在相同失真度约束标准下,标称功率越大的功放,线性段越长,出现失真畸变的功率点越高。
一个驯练有素发烧友评价音响的第一指标是失真度,第一畸变点是评价的极限,以此为据来调节电平等等操作,尽管事实如此,但很多人其实忽略了这一点,发烧友对失真度是高度的敏感。
因此,学会正确辨别指标,读懂各种名目的"功率",是发烧的基本功课。
至于同等指标之下、同等输出功率的功放表现不同,除了前面几位烧友谈得很透的电源内阻、输出内阻等之外已个重要的因素是负载的相位问题会导致功放输出畸变,特别是晶体管机,对负载的相位非常敏感,通常功放给出的是以纯阻性负载测试的指标,但实际情况却要坏得多,在80年代初,一个日本工程师和一位澳洲的工程师联手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完全解释了这个问题。
说的好!就像天龙的3805标称每声道190瓦的输出,实际真实的输出只有30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