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玩LP,能够把薄膜唱片播好,播黑胶自然会有更优秀的表现 [复制链接]

查看: 24523|回复: 111
1#
前些时间,当唱头放大器刚刚开声的时候,我曾经拿出这些薄膜唱片回味,说实在话,可真没找到什么感觉,如果叫别的朋友,恐怕一分钟都听不下去吧。
经过两个月来的不断改进完善,较之刚刚开声的时候,声音表现可以说上了好几个台阶。想想,这些薄膜唱片曾经给我留下过充分的感动和美好的回忆,曾经感动我的声音难道就是那样的水平吗?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06-13 12:50:45
分享 转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

回复: 玩LP,能够把薄膜唱片播好,黑胶就不在话下了

今天再次拿出些薄膜唱片回味。
这是一张1961年录音,1978年出版,由沈榕  演奏小提琴,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队协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开声,我想,我找到了曾经有过的感动,勾起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06-13 17:37:39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

回复:玩LP,能够把薄膜唱片播好,播黑胶自然会有更优秀的表现

楼上兄弟说的,正是我在两个月前的疑问:难道立体声唱头播放这些单声道唱片真的不如中华206吗?不论从机械性能、电声技术指标、包括唱头工作原理,那个方面立体声唱头播放机系统不比中华206强?我们的功率放大器和箱子,也比“红灯”收音机强啊,为什么就没有那个感觉呢?难道是唱片的问题?

我现在感觉,唱片没有问题!不能把薄膜唱片播出该有的水平,应该从现在自己的系统找原因。大多数情况是我们系统中的某个环节还不够平衡、或者不够HIFI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

回复:玩LP,能够把薄膜唱片播好,播黑胶自然会有更优秀的表现

可别奢望在音质(HIFI)上会带来什么惊喜,————
这话说的非常对!
但是,那种感觉也很好。我以前的压电陶瓷唱头放大器对高频是进行了补偿的,初听还行,听久了那种“补偿”出来的高频是不对的。三个字:不自然!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

回复:玩LP,能够把薄膜唱片播好,播黑胶自然会有更优秀的表现

这些薄膜唱片的频率范围大约在40~8KHz之间,已经包括了最重要的声音频段,虽然指标不怎样,感觉却不错的,和一些四十年代老录音的CD很接近,有的方面(特别是中频)可达到五~六十年代的录音效果,别有一翻风味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

回复: 玩LP,能够把薄膜唱片播好,播黑胶自然会有更优秀的表现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6-13 14:21:00 发表
这些薄膜唱片的频率范围大约在40~8KHz之间,已经包括了最重要的声音频段,虽然指标不怎样,感觉却不错的,和一些四十年代老录音的CD很接近,有的方面(特别是中频)可达到五~六十年代的录音效果,别有一翻风味哦。


这种没有对高频进行“补偿”的声音,应该才是薄膜唱片真实的声音。
以前的压电陶瓷唱头放大器对高频进行了“补偿”,初听比较HIFI,恰当“补偿”还可以,过分“补偿”就令人讨厌的很。
真实的薄膜唱片的声音,比压电陶瓷唱头放大器对高频是进行了“恰当补偿”的声音更有味道,也更耐听。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

回复: 玩LP,能够把薄膜唱片播好,播黑胶自然会有更优秀的表现

原帖由 老哥 于 2007-6-13 14:53:00 发表
一直想找台78转的


中华206就有33  1/3;45;78转三种转速啊。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

回复: 玩LP,能够把薄膜唱片播好,播黑胶自然会有更优秀的表现

原帖由 guoki8 于 2007-6-13 17:31:00 发表
呵呵 这张碟应该是沈榕演奏小提琴,樊承武指挥的。


对极!谢谢指正,已经改过来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9#

回复: 玩LP,能够把薄膜唱片播好,播黑胶自然会有更优秀的表现

这张唱片是1980年出版的,潘一鸣 钢琴独奏贝多芬的《月光》、应诗真 钢琴独奏舒曼的《蝴蝶》,钢琴声的质感也还有点模样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