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金属乐回顾之 EXTREME
出处:摇滚帝国论坛
这又是一支以吉他为主的乐队,很多人都认为Extreme 是吉他手Nuno Bettencout 的个人乐队,以至于每当人们提起Extreme,总是将Nuno Bettencout一个人挂在嘴边,乎视了乐队中的其他三人,这样虽然有些不公,但也绝不是信口说出,从1986组队到1996乐队解散的十年中,Nuno Bettencout带领着Extreme创造了三张非常经典的唱片,而且《Pornograffitti》中的单曲More Than Words更是成为每个吉他爱好者的必弹之作。
1986年,流行金属之火已烧到旺季,但很多的乐队摆托不了传统金属乐的套路,而使得一大批没有个性的乐队听起来都雷同一般,一些乐手抱怨金属乐的所有已被那些出道较早的乐队玩滥了,使得自己再没有可发挥的空间,但就在这些抱怨声不断之时,一支名叫Extreme新乐队消消的成立了,他们是 Gray Cherone(vocals), Nuno Bettencourt(guitar), Patrick Badger (bass), Paul Geary (drums)。应该说他们是有备而来的,在他们的音乐中你可以听到除重金属以外的音乐元素,BLUES,JAZZ,FUNK等,但这些看似已经很土气的东西却被Extreme演义的得华丽无比,有所创新的乐队会永远的走在别人的前边,这句话说的一点不假,没过多久他们就与著名的AM公司签下合约,并在1989年推出首张专辑《Extreme》,出于对乐队的极大欣赏,AM公司破天荒的为这支新乐队花大力度作喧传工作,当然力气是没有白费的,由于这张唱片不像别的乐队那样,老是不愿放下那些已经不知用了多少遍的金属合玄给听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乐队明显的溶FUNK风格使得他们的音乐轻快无比,优良演奏的技术,过人的音乐理念,都成为乐队成为乐坛霸主地位的法码,但更令乐迷们惊奇的是,往常的一些技术和理念都很好的乐队都是打伴得放荡不羁和满口的粗话,但Extreme的小伙子们却正好相反,帅气文静而且很少言语的他们令乐迷不敢相信这四个人就是Extreme的缔造者,所以他们也赢得了乐迷对他们十分完美的印像。
第一张唱片发过之后,乐队与LA GUN,RATT,POISON等乐队一起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巡演,回来后,他们进行乐队地第2张专辑的制作,1990年这张被称为流金史上永恒精典之作的《Pornograffitti》和乐迷见面,一经发出就引起美国金属乐坛的极大震动,特别是那首名叫More Than Words的歌曲仅仅是由一把吉他伴唱而成,而且毫无单一之感,主唱 Gray Cherone在这张专辑中的表现也绝非一般,在鼓和BASS的编排上能明显的听出FUNK对他们的影响,而且乐队在延续了他们第一张风格的同时又勇敢的加入了更多的音乐元素,比如在When I First Kiss You一曲中就加入了钢琴的伴奏等等,这时一些固执的金属党开始怀疑乐队是否为一支真正的金属乐队(本人就属这一类人,所以这些年一直对他们的1,2,4专辑提不起极大的兴趣),但一些思想前位一些的乐迷却将这张唱片视为难得的宝贝,单曲More Than Words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冲到了BILLBROARD排行榜冠军的宝座,唱片的销量也轻松的突破三百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吉他手更是对这张唱片倍加喜爱,Nuno Bettencourt在这里华丽而又流畅的演奏使得一些GUITAR FANS成为他的忠实乐迷。
成功的喜悦并没有使乐队骄傲,他们这一次陷入了长达2年的沉寂,用来安心准备他们的第三个“孩子”,1992年《III Sides Of Every Story》这个个性十足的孩子终于出世和大家见面了,说它个性十足是因为这是一张典型的概念专辑,在这之前很少听到有金属乐队出概念专辑的消息(当然他们一直也不是一支很纯的金属乐队),只是像Pink Floyd , Yes等这样的摇滚老炮才时不时的将他们脑中怪异的音乐理念以这种前位的音乐路径传达出来,而像Extreme这样成立才6年的年轻乐队却将这张专辑演义得十分完美(这也是本人十分喜欢的一张唱片),熟悉他们前两张专辑的乐迷们不难听出,在《III Sides Of Every Story》中,除了主唱的嗓音是无法改变的之外,别的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更准确的说是在音乐上有了很大的升华,唱片分为“Yours”, “Mine”, “The Truth” 三个乐章,以金属味很足的WARHEADS开章,再以交响乐伴奏的WHO CARE结束,在这大气的76分钟里,即有对世间不公与战争的担忧,又有对未来的美好倡想,即有暴风骤雨般的快速吉他华采,又有处于摇蓝之中般的管弦合奏,全部14首歌中没有一点拖蹋,这实实在在的证明了他们高出同时期乐队的优秀音乐理念和对乐器熟练驾驭精蘸技术。但这张唱片在销量上却没有获得更大的成功。
由于垃圾之风席卷乐坛,Extreme也和别的同时期乐队一样遭到很大的影响,在沉寂了三年之后,乐队又在1995年推出了他们的第四张正式专辑《Waiting for the Punchline》,这时乐队的鼓手也换成了Mike Mangini,应该说这是一张更加自我的专辑,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张花不起大价钱去精心制作的唱片,而且片中几乎找不到一些可称得上商业的段落,又赶上金属之风大减,所以销量真的少得可怜。
也许这张专辑已经决定了Extreme的命运,吉他手Nuno Bettencourt在1996年底推出首张个人专辑《Schizophonig》后乐队也随之解散,主唱Gray Cherone也投到VAN HELAN阵中,成为VAN HELAN的第三任主唱,并完成了《VAN HELAN 3》的工作,但由于音乐理念上的不同,在专辑发过之后就与乐队分道扬飙。
直到今天Extreme已解散了9年,但他们的音乐,犹其是那张《III Sides Of Every Story》听起来却毫无过时之感,现在看来应该称Extreme是一支很成功的FUSION(溶合)乐队。这些辉煌的过去也将永远留在支持Extreme乐迷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