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并非HI-FI产品,更与HI-END产品扯不上边! [复制链接]

查看: 10291|回复: 74
1#
1.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机械方式读取信号。因唱头有重量,读取信号时,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惯性,导至还原信号时出现时滞性不真实和读取微弱信号时造成跨越性信号缺失,犯了HI-FI大忌。

2.微弱信号的微小坑道,早已被静电粉尘所占据,唱针读取的已不是原本的信号,这与追求完美的HI-FI思想格格不入。

3.唱针对唱片的不可逆磨损使LP与HI-FI越行越远。

4.LP技术物理性瓶颈所限,动态范围过小,不能进一步真实还声音,明显不存在HI-FI因子。

5.唱针读取唱片信号时,因圆周运动,离心力等的作用,导致唱针遁迹性(力)左右不一,造成左右声道声音事实上的不平衡,内圈与外圈差异更大,这是HI-FI所不容之缺陷。

6.唱头读取信号的线速度不停地变,同一单位长度线段所记录的信息量也不停地变,使音质前后有差异,这是HI-FI之大敌。
最后编辑阿泰
分享 转发
TOP
2#

ztl8 在 2004-1-5 14:51:48 发表的内容
无聊、搞事

引用——
ztl8 在 2004-1-5 14:53:13 发表的内容
脱裤子放屁
TOP
3#

有缘有份
有缘无份
无缘无份
无缘有份^_^
TOP
4#

科研级旗舰 在 2004-1-7 10:39:15 发表的内容
LP毕竟已经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尽管有些人乐此不疲,令我想到那些把玩单片眼镜的老朽


嘿嘿嘿嘿,LP机+胆机+柜式花布网罩音箱,情调天下无敌。
但切记,不宜在此格调氛围下与新新代MM调情:)
TOP
5#

无知 在 2004-1-6 23:10:52 发表的内容
呵呵,阿泰兄早两年发表此“高见”还情由可原,但l老兄已在发烧圈滚打了不少时间还讲此话真是太那个啦....!

无知兄想l兄讲假话?!真是太那个啦......:)
我又请问阿泰兄听过什么档次的LP??又和什么CD比??听过比过再说好坏不迟.

我只用过一部不知名的来佬留声机:)
有时现实的东西用理论是无法解释的!问个幼稚的问题:一斤棉花重还是一斤铁重?答:肯定是一样重。我又问你:既然是一样重,你拿一斤棉花打我,我拿一斤铁打你,谁着数??
我旁边有个MM说:阿泰着数:)
TOP
6#

amati 在 2004-1-6 22:29:39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http://aiyue.001.com.cn/amati/file0003.jpg[/upload]
“雷明灯”!!!怎一个劲字了得:):):)
TOP
7#

红叶舞秋香 在 2004-1-6 19:50:35 发表的内容
再提几个小意见——:)           (谁叫我是工科出身)

1。惯性是给予一个物体而言的,力本身没有惯性这种说法。所以第一点——无法理解。

2。现代工艺下面的唱针材料选择的时候(例如-钻石)用的是和黑胶碟相同极性的材料,两者之间是不会产生静电的。就算有静电灰尘,那么同样的CD上也有可能出现,而且CD的面积小,理论上同样大的灰尘CD的影响更大。

3。这一点,无法回避,LP的确有这个毛病。磨损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而加大。

4。这一点,就完全错了,好像谁已经说明了,我就不再多嘴了。

5。首先唱针不运动,是静止的。再有,物理学中完全没有离心力这种说法。圆周运动的时候只有向心力和惯性。而且对于黑胶碟而言,在转的时候由于惯性产生的变形是微乎其微的。而且这种变形对于每一点都是一样的。

6。的确,唱针的线速度是一直在变。这一点极具物理常用语知识。但是要知道,黑胶碟在灌制的时候也是依照这个线速度灌制出来的。所以——虽然LP是模拟灌制,模拟输出的,但是难能可贵的是——模拟,是连续的信号。我们在听音乐会的时候,依靠的是声波的连续波动传播的。也是模拟的。


当然,楼主是堂堂的博士后,我只不过是一个无级别的小字辈,不用计较的。:)

当年在北大的时候,身为博士的胡适不是也没有理会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毛泽东提出的问题么。:)

多谢指点!!!

1。物——唱头
2。空气中、生活中的粉尘。
3。:)
4。你抽空翻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吧:)。前面amati网友的贴图(文)你也可以参考一下。
5。一个小物体,放于旋转中的盘上,为什么会甩出来?
6。所以从灌制开始前后差异就存在了,玩过LP的朋友都知,前边的曲比后边的曲要“好听”一点。
听到的是模拟信号是毫无争议的。这个LP模拟信号再可贵,但HI-FI水平依然是不行的。

在论坛是不存在阶级之分的,再次多谢你的指点!!!
TOP
8#

红叶舞秋香 在 2004-1-6 19:22:09 发表的内容
凝听过现场小提琴独奏的就知道。LP在这个方面要明显胜出CD。虽然有一些音箱的音色很美——但那也只是数码美化的效果。
有点矛盾:)

当然不可否认——LP有自己的弱点——而且是无法克服的弱点。但是也不可以全盘否认啊。我非常喜欢《梁祝》,所以一直保留了一架老古董——当然也只有这么一张黑胶碟——实在是太难买到了。抗婚、梁山伯死的那几段,当然表现的有一些含糊——但是十八相送、化蝶等等却不是CD机能比拟的。

个人感情觉得LP好听,外人很难说什么,但你描述的LP明显的不HI-FI啦:)

当然……新手+穷人我用的是ROTEL971的机,而且也没有听过更好的机子对这张碟的表现。


新手+穷人???
哈哈!LP好贵的吗?:)
TOP
9#

红叶舞秋香 在 2004-1-6 14:58:22 发表的内容
呵呵,如果这么说的话

——CD也好,DVD-Audio也罢,都是把连续正弦的音频信号分割成无数的台阶数码数据(2的16次方也好2的24次方也好)再记录成数码数据,再由激光头读出——送给解码器输出。在这其中——无数的细节早已经消失。单就这一点怎么谈Hi—Fi。(以上基于你的观点来说)

有麦皮!
山中无老虎,CD做大王。
在没有新的产品否定CD们(包括XXD、XXXD)最HI-FI的情况下,现在就数CD们最弓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