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音箱为什么那么贵? [复制链接]

查看: 18472|回复: 113
1#
              近日在富盛看到了展示的信心系列喇叭单元。丹拿的单元举世有名,富盛把他的单元单独展示除了吸引客人外,也是对此有信心。一向对丹拿的高音很推嵩,很小心的观察了一下,入手很沉重!拿在手上手感很好。一块带有黑色光泽的丝模,后面就是电磁铁了,(或者有其他东西我不懂)但结构也真的没有想像中那么复杂!看完后实在有点迷惘。就这几个东西加上分音器和箱体就值7万啊!本人是搞经济的,对成本特别敏感。喇叭和分音器加箱体是音箱的主要构成部分。按材料成本来看:喇叭是钢、和铝为主要材料,分音器就是线和电容之类的(或者还有其他我不知道)箱体就是纤维板而已。这些材料就是用到目前地球最好的也不用人民币一万啊。哪怕有庞大人工费和研究开发费用。但也是在所有产品中摊销的啊,以丹那全球那么大的产量,摊销到每个产品上去也不会有人民币五万吧。高档音箱的毛利在我看来实在是太高了!只是全世界卖这个价格的还有很多厂家,好像他们之间的竞争几十年来却没有打成价格战(象中国的vcd机),实在是发烧友的不幸啊!(大款和想借贵器材露身家的除外)
分享 转发
TOP
2#

那微软的正版WINXP的光碟成本多少???

微软挣多少你看盖磁的身家就知道!
TOP
3#

NZII说:
不要误会!有些东西数字是算不出的。

我看这个世界除了感情没有什么用数字算不出来的!包括我们发烧友对音响的感情!你没看现在什么都数码化吗?这正是hifi器材高利润的一个原因!
TOP
4#

fengni70说:
我是搞销售的,其实定价考虑的因素很多,象HIGH-END级的音响属奢侈商品,其销售策略要考虑相应客户群,在价格高低和销量多少上要找一个利润最大化的最佳点,其间还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和市场信息

    这条我绝对同意!而且出于纳税方面考虑,低档产品销售量大,多分摊成本有利于企业消化当年利润!从而从高档产品设计开始所有企业都会将研究开发费分摊到每个系列的。
TOP
5#

enrique说:
楼主忽视了一点阿,好的音箱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品。


此话搞笑!音箱就是音箱,哪里是艺术品!最多只能说象艺术品!好音箱卖的贵而且有人买,这就是合理的,因为他存在。但无可否认高档的音箱挣的太多!从经济学来说当竞争不充分的结果!
TOP
6#

天神说:我不觉得音响就是单单的技术,如果单是技术,世霸、卓丽、声韵、思奔达等这样的厂家的存在岂不多余?声音的好坏又能用金钱衡量吗?

呵呵,天神兄,我一向是很佩服你的,也很多谢你为我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再次多谢!但现在的社会任何企业都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存在的!我都说了:他卖的贵我们也愿意买,这就是合理的。老毛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嘛!只有期待以后再多点HIEND产品,竞争充分了,价格下降,所有发烧友都受益!
TOP
7#

爱乐168说:丹拿自己说了,材料成本2成多,其他是各种人工。在丹麦这样的国家,估计工人的工资比材料贵多了。


     我考虑过这问题,人工和研究开发费是分摊到每个产品的。再高的费用按丹那的销售量分摊下来能有多少啊!这话骗得了其他人,骗不了搞会计的。主要是高档产品之间没有形成竞争!每个名牌都拥有自己比较固定的消费者!不象低档产品那样,价格往死里压。好像都形成默锲。现在HIFI 界在走极端。要么是几十万的,要么是几千的。其实真正为厂家挣钱的是几万的器材。
TOP
8#

胡敏强说:
发烧发烧,往往多的是十分钱一分货的事。但的确比三十分钱一分货好些。所以我们还是认为是“一分钱一分货”。


这是实话,我这贴想说明的是别人用了一分钱的成本卖了一毛钱回来,而用一毛钱的成本就要卖一块钱回来了!不冲突的!
TOP
9#

          看来为丹那卖高价说好话的人还真不少,呵呵,其实我也是丹那用家,也是主动伸出脖子被人砍的那类。现在的音箱名牌不少,但象英国箱里大多是小作坊,产量小,维持高价是小规模产家最喜欢的。真正能拥有喇叭单元的自主开发到生产高质素音箱并且形成规模的产家不外:丹那、德国的意力,英国的b@w,法国的劲浪几家,而柏林之声之类的就超班了,他一年也不会卖千台以上,维持高价是必然!我可以预言,当再多几十家同样规模和素质象劲浪这样的厂家,现在中高档音箱的价格能下降30%以上!可是音箱虽然构造简单,但没有雄厚的基础很难长盛不衰,这也是这些厂家敢卖高价的真正理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