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与美 [复制链接]

1#
   近又喜闻蓝典捷报连连,美国ECHOBOX也过来洽谈业务,据说“唯美8”大箱子也煲出一定水准,不由得怀着期盼的心情,欣然前往,畅赏一番。
  听音室搭配的还是原来的系统:
  蓝典监听一号书架箱,
  蓝典A2放大器,
  蓝典M3高清数字播放器,
  蓝典解码器,
  蓝典自配的电源处理器及各种线材。


  上一篇听后感我已经大赞了蓝典系统的“真”,说到在中国古典审美标准中,“自然”、“化境”为第一等境界,高素质的音响就是让听者完全忘记器材的存着,只剩音乐本身。
  比如说播放小提琴,阿卡多使用的琴多绵柔温润,谢林的琴清扬俊朗,柯岗的琴则老辣劲道。一套优秀的音响设备,发出的第一声,听乐者就应能清晰分辨出这是谁拉的琴。而后又进一步表达这些琴声的高贵质感:阿卡多柔润的琴声下有一层薄雾般的旖旎;谢林的琴声则如利剑削开一张白纸般,那种“沙沙”质感精妙无比;柯岗的琴则仿佛能看见他一招一式的腕部运动,他是如何贯全身之气,通过手腕揉入那弓丝,再揉进那钢线。我曾建议学习中国书法、绘画的朋友从柯岗的运弓法中获得启发,来驾驭手中柔软的毛笔。而这些并不需要图像,只需一套优秀的音响设备,它播出来的声音就可以获得信息。是不是很妙呢?

公司外景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26 20:45:26 上传)

公司外景_副本.jpg

试音室全景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26 20:45:26 上传)

试音室全景_副本.jpg

最后编辑深兰 最后编辑于 2015-12-26 20:47:22
分享 转发
TOP
2#



  今天在听音室里有一张古典吉他女演奏家杨雪霏新出的专辑《心弦》。古典吉他只能说是一种沙龙乐器,他音量较小,不适合大场景演出。他的特殊魅力在于音色的细腻丰富,这就对录制和播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许多古典吉他大家宁可减少观众数量,缩小场地面积也不愿使用放大器。可喜的是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寻常百姓现在也能够欣赏到逼真细腻的吉他演奏,比塞戈维亚那个时代是好太多了。
  古典吉他演奏对左右手动作要求很高,非常容易产生杂音,也容易造成混音。左手的揉、敲、勾、滑,右手的推、拍、扫、轮,各种钟音、颤音、连音、倚音、鼓音,发音点离音孔的远近效果等等,实在是太精微细腻了。这些细节的精准表达,对音响系统的要求极高,不得不叹服,蓝典系统“精准”的特点,拿来播放古典吉他真是太棒了。



心弦.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26 21:03:11 上传)

心弦.jpg

TOP
3#



  记得THE EAGLES乐队一首《加州旅馆》前面一段吉他独奏,经常被作为检验器材声音分离度的示范录音。我想杨雪霏指下的法雅、阿尔班尼兹,她独有的一些改编的中国古典名曲如《渔舟唱晚》等,通过低音弦的滑动来模拟古琴的音效,通过敲、拍来模拟鼓音,通过点、勾来模拟钟音。。。这些不仅可以检验声音的分离度,还可以检验精确、质感等指标,而这些细腻的东西,蓝典音响系统都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了。“真”本来就无法用语言描述,借用《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当然,我不是江州司马,衫也没湿,感动赞叹是有,赞叹有这么多人在努力、在进步,使我不用像白居易一样,坐到演奏家面前,才能听到这么动人的音乐,移步蓝典听音室即可。
监听1号扬声器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26 21:16:03 上传)

监听1号扬声器_副本.jpg

TOP
4#



  如果说蓝典系统是“真”,那么监听一号旁边的“唯美8”就真的是“美”了!
  接上线一开声,最显著的变化是三频衔接的完美度,这种美感犹如我们站在山巅遥望前方群峰叠染一样,是如此的交融无瑕。这也是二分频小书架箱的天生缺憾,不比没感觉,一比就出来了,中间像折了条缝一般。
  其次,“唯美8”的音色有一层特殊的美感。如果说谢林的琴声如利剑削开一张白纸,那“唯美8”则像缓缓撕开一张棉帛,质朴、柔和、稍带暖调。这种感觉有一点点像TAD单元。如果说TAD单元像一张高档精致的色纸,那“唯美8”则像一张质朴的牛皮纸,“返璞归真”可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精华哟。




唯美8-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26 22:18:48 上传)

唯美8-2.jpg

TOP
5#

回复 4# 残剑831 的帖子

残剑兄好!我个人觉得蓝典音响系统的”风格“就是我所理解的声音的相对准确,各种声音发出来时候符合我个人对这个声音的认识,没有多余的修饰。这有一定主观成分。
TOP
6#



  用“唯美8”来播放音乐,给人的感觉就是柔和、细腻、舒缓、内敛,尤其在播放一些发烧碟,这些碟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大多会放大某些指标,就像一碗汤味精放多了,刚开始一口很抢嘴,多喝两口就口渴了。“唯美8”的特点恰恰抑制了这些夸大的东西,使音乐变得耐听许多。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瑞鸣出版的“伶歌2”中关栋天唱的一首《大江东去》,我在很多系统的播放中都觉得这首曲子收不住,无论是背景音乐还是人声拉到高处时候,整个有点变形,一股气不能镇住,都飘散了出去,“唯美8”则像打太极一样把它裹得刚刚好。
  据说日本人喜欢在小小的屋子里玩巨大的JBL,我觉得“唯美8”也适合这一风格,他就是求美,为了达到设计者所追求的美感,他可以舍弃一部分“真”的东西,这种美,就是要让人舒服、惬意,偷得浮生半日闲,享受一种缱倦慵散的感觉。






TOP
7#



  一个声音通过层层环节被再播出来,就已经没有绝对的“真”了,只能是无限逼近“真”,而这个“真”也是听乐者自己的理解,喜欢“真实的声音”或者“美化的声音”只是个人喜好而已,这本身并无什么高低对错,爱乐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合适的产品。

  而驱动“唯美8”的“蓝典A2”放大器,确实也让人刮目。这对“唯美8”是一烧友放在这里试音的,他在音响城试了大多数高级进口放大器,什么马克、贵丰等,仍然找不出理想的搭配,最后抱着一丝希望放在蓝典试音室,没想到这个小小的玩意儿竟然控制得游刃有余。不过这也不稀奇,那么多西湖TOWERJBL66000用户不也纷纷转用蓝典A2这个小玩意么。



唯美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27 20:32:37 上传)

唯美8.jpg

TOP
8#



  当被告知“蓝典M3高清播放器”现在促销价880元的时候,我又再次瞠目了。如果拿CD机来比,价格一万五千元以下的CD机就靠边站吧。其他的国内主流品牌的高清播放器,一万元左右的价格,大概水平相当。这里面的因素呢,我想是HI-FI产品已过了厚利时代,其次大概跟产量有关吧,一个花了许多经费研发的产品,一个月卖几十台和几千台,成本当然完全不同。苹果iphone 6S如果全世界一个月只卖几百的话,那一部可能要卖几十万。蓝典M3播放器每月出货量数千台,真是大大造福烧友呀!

  每次来蓝典听音室,都要为蓝典团队的努力、追求而赞叹,正是有这些辛勤严谨的工作,才使我们这样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能够低门槛享受如此美妙的音乐,度过人生一段美好时光。



M3高清数字播放器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27 20:51:41 上传)

M3高清数字播放器_副本.jpg

TOP
9#


这几天在论坛里学习了许多发烧前辈的高见,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啰嗦几句题外话:
1、
我个人认为在购置、升级音响设备的时候,要稍微给自己定一下位:是偏向器材爱好者,还是偏向音乐爱好者。这会影响我们的判断、选择。如果是器材爱好者,除非已经富裕、经济相对自由的人群,其他人要努力赚钱,要有足够的资金准备、计划,不要因为购买音响器材而过分影响家庭、事业。
TOP
10#

我有两个朋友,业余喜欢古典吉他,其中一个初入门,说:“哎,最近有点钱,想买把5万块的琴。”另一个说:“我建议你先买把5千块的,然后花3万块请专业老师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训练,保证你弹得比现在拿5万的琴好得多。”
我觉得如果是偏向音乐爱好者,应该规划一部分资金出来广泛聆听音乐,最好是现场音乐,知道各种声音大概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心里有数一点,看到、发表各种听感、评价什么的,也可以大概有个依据。
TOP
11#

2、
确立自己的审美观。比如一条鱼,有人喜欢吃鱼生,有人喜欢清水煮,有人喜欢清蒸,有人喜欢红烧,有人喜欢煎炸。比如广东人做的菜,江西湖南人可能会觉得没味道,江西人做的菜,广东人又觉得太咸太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喜好,不是一时听听别人的说法就能改变的,遇到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争论时,也不必太往心里去。
TOP
12#

我个人不喜欢过分修饰的东西,比如图片,我不喜欢经过PS的,这并不是反对PS,而是PS高手太少了,高水准的PS,是让人很难觉察那是经过PS的。我更喜欢“纯影派”,没有经过后期处理,完全通过构图、过渡、透视、高光、暗部的精微细节等,来呈现图片的美和作者的高超摄影技巧。
但我们现在打开网页、微博、微信,几乎所有图片都被夸大了对比度、饱和度、锐度,可能大部分人觉得这样美,才会这样去处理吧。
当我们听到音响评论所提高的“空气感、光泽感、肌理、深度、密度。。。”,这到底要多少才合适呢?是越多越好吗?我觉得有人喜欢多一点有人喜欢少一点,都属正常个人不同审美观。
TOP
13#

3、
发现美的喜悦感。或者说发现符合自己审美观的喜悦感。
比如说喜欢喝红酒的人,他的喜悦之一可能是在于发现,而并非一定要贵价酒。偶然间喝到一瓶2、3百元的酒,竟然觉得非常有feel。喝茶也是一样。1万元的酒并不一定比1千元的好喝,70年代的青饼也不一定比90年代的好喝。但一万元的酒、70年代的茶很稀有,它们能满足人们“拥有稀有物质”的成就感,这也是另外一种价值。
我想音响器材也一样,所以才有各种欧洲声、美国声、日本声、古董声、现代声,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人们会发现这某个声音很符合口味。但人的观点会不断变化,这个过程也就有折腾升级的乐趣。
我个人则相信科技的发展,能更大程度再现原声,我的审美变化也在于不断淡化器材的“味道”。
TOP
14#

欢迎各位朋友发言讨论!
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大烧们使用的各种国外大牌HIFI系统,我也听过不少;国内的音响企业、设计者我也认识、了解一点。在这些个音响系统上,我很少听到表达各种类型音乐的全面均衡、自然、真实。往往是听到一个曲目不错,很有烧友津津乐道的“**感”、“**感”,但播放下一不同类型曲目就不行了,这是一件令我感觉懊丧的事情,难道我总是要为听某首曲子而配置不同的系统,整天换来换去吗。国内音响,我感觉是有需要的用户找不到适合的产品,有能力的作者又找不到需要的用户。这里面的原因。。。。 商家有时并非不能制作“优质”产品,而是市场。。。
至于价钱,几十万一件的器材不贵吗?它不贵是因为它贴着一个“大牌”的标签吗?就像最近人家说股市,说3500点很低啊,洼地啊。听了就好笑,怎么2000点的时候没人说低,3500点却老说低呢?这些都是不以事实为依据的心理作用。
上面有说过区分“音乐爱好者”和“音响爱好者”,是听音乐为主,还是听声音为主。听音乐的话我个人认为是表现多种音乐的全面均衡性为基础,其他的各种“美感”在这个基础上再来适当修饰美化。蓝典系统全系列2-3万元的价格,适合音乐爱好者。从我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来看,投资2-3万元来欣赏音乐,对于人生来说绝对超值,10年后你会非常感动做了这个选择(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我个人经验,如果一个没有电声知识的音乐爱好者,想尝试自己去搭配系统,要花的钱,交的学费,远远不止这个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