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DSD之谜:Andreas Koch对DSD的论述 [复制链接]

查看: 11301|回复: 31
1#
DSD究竟是何物?多阶Delta-Sigma是DSD吗?
希望Koch先生(DSD标准制定者)的权威性论述,能够为你揭开谜团。

摘要其中一些主要论点:
1. DSD就是Delta-Sigma Modulation(以下简称SDM);
2. SDM被应用于SACD的A/D(录音)及D/A(解码)环节;
3. SDM可以是1-bit DSD或m-bit DSD;
4. DSD-to-PCM或PCM-to-DSD转码过程,对音质有很大影响;
5. BrickWalls是PCM的典型频率特性,这是鉴别DSD的分水岭......

原文:http://www.dsd-guide.com/dsd-new-addiction-andreas-koch

此外,Wikipedia对DSD词条的最新注解,与Koch先生所述不谋而合:
1. DSD是存放SDM调制信号的具体方法;
2. SDM电路是产生DSD数据(信号)的物理器件;
3. m-bit DSD也称为DSD-Wide(宽带DSD),与1-bit同属DSD域。

注释:DSD-Wide,由SONY设于英国牛津大学的Pro-Audio R&D中心研制,全兼容1-bit DSD。
AES国际音频工程协会文献:http://www.aes.org/e-lib/browse.cfm?elib=9998

Koch先生所揭示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
m-bit SDM = DSD (Wide)
m-bit SDM ≠ DSD to PCM !


所有DSD录音都来源于SDM。同理,SDM也用于所有SACD回放。
DSD是商业名称,SDM是其技术术语,DSD的真正含义。


那么,DSD是否会主导未来的数字音频呢?Koch的回答是:
Today it may be a combination of high rate PCM and DSD, tomorrow it may be mostly DSD.
最后编辑Artt 最后编辑于 2014-12-29 12:22:05
分享 转发
TOP
2#

下面看看SDM的具体应用:
A/D(录音) - 通常是8-bit/5.8M,便于SACD母带编辑。
D/A(解码) - 3~8-bit/2.8M。

SDM是否PCM?其实,不看Koch的文章,用常识就可以判断:
3-bit的PCM是失真且没有动态的,也没有2.8M的PCM标准。
此3bit的含义,是指Sigma(积分器)的Order,而不等同于PCM之2的三次方。

So,
m-bit SDM ≠ DSD to PCM !

DSD名称的由来又是怎样的?

DSD是个商业名称,SDM是个技术术语,二者是同一个东西。
SDM原理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60年代完善,70年代实验成功,80年工业化出现在第一代(1-bit)CD机上。
SONY为了Make Money,玩弄1-bit Magic,DSD就包装出炉了。

根据Miska的分析,DSD的真正原始定义是:Direct Sigma-Delta or Delta-Sigma Digital
TOP
3#

Sigma-Delta M. 的疑惑算解开了。但是,仍然留下一些悬念......
那么,是否按1-bit方式及SDM架构的所有DAC,都能听到Pure DSD呢?

回到1楼Koch论点的第5条,无论前端流程如何,最终由模拟输出的频谱特征来判断。
根据Koch的论述,这个取决于DSD滤波器的设计和算法。

对于商业1-bit DAC,Direct模式下DSD信号直通,交到模拟域处理。这时,主要看具体的1-bit模拟设计了。
而SDM架构的DAC芯片,每家都有区别。一方面看DSD滤波,同时看是否有DSD2PCM介入。
从频域来判断,PCM to SDM ≠ DSD-Wide
TOP
4#

原帖由 eric 于 2014-12-24 14:38:00 发表
高手,谢谢科普。

谢谢版主关注。
TOP
5#

如何验证Koch先生所述?告诉你一个简单方法:
Foobar插件的PCM to DSD,就是DAC芯片中SDM核心算法的PC移植。
至于HQPlayer,Miska直接定义为SDM(DSD)了。
为了验证,直接播放PCM音轨。FB或HQP将实时PCM to DSD转码,并输出SDM包。
接上DSD DAC,看DSD灯是否点亮?

上述实验,是一个对SDM概念的直观理解。
实际上,Saracon、AudioGate...等所有P2D转码都是建立在SDM算法基础上。P2D程序把SDM转存为DFF文件,而Foobar、JR、HQP播放软件把SDM数据包发送到USB DAC。
TOP
6#

1-bit在理论上展现了美好的前景,而实践中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Koch先生说,DSD可以向bit和Sample两维延伸。这样,DSD-Wide应运而生。
不过,SONY不会告诉你背后的故事。1-bit DSD的烙印深深植入我们的印象中,固化在静态的层面。

那么,1-bit和m-bit二者有何区别?
1. 1-bit量化噪声会劣化性能指标,而m-bit不存在这一问题;
2. 1-bit要克服性能缺陷,模拟电路设计难度大、成本高。m-bit方法简洁,SDM成本较低;
3. 1-bit不可编辑处理(除了罕见的DSP),m-bit可编辑处理;
4. 1-bit主要应用于SACD发行数据存储及少数DAC,m-bit多用于DSD录音及DAC。
注:上述信息摘要自Wikipedia。

1-bit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增益:它的模拟输出,比PCM要低6dB。
要达到同等的响度,你得把前级音量开大。可问题又来了,烦人的底噪出现了。

按1-bit做D/A的设备,主要是EMM Labs、PlayBack两家。
不过,EMM和PB哥俩貌似不公开指标的,你可以想像难度之大。实际上,EMM也有机器用4-bit或5-bit/5.6M。
对于非专业厂商,在有限技术和成本内,同时解决好1-bit性能与增益问题,通常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TOP
7#

原帖由 wvwvwv 于 2014-12-25 18:37:00 发表
DSD-to-PCM或PCM-to-DSD转码过程,对音质有很大影响;

请详细解释下!

DSD-to-PCM要重新编码,这个过程是有损的,数据不可移转。当然,PCM-to-DSD亦然。
按照Koch的说法,这是数码声的来源。
相反,1-bit DSD to 3-bit DSD是无损的,过程可移转,无任何数据、精度的丢失。
TOP
8#

原帖由 900900 于 2014-12-25 21:43:00 发表
我只想看楼主的结论

本帖只是抛砖引玉,有关DSD的争议不会停止。
通过Koch大师的介绍,使我们能够从SDM这一新的视角,从动态的过程去认识DSD的本质。
TOP
9#

Koch先生认为,DSD作为一种存档格式将长期存在,而DSD D/A技术将随时代发展而变迁。
除了传统1-bit D/A技术,Ring D/A技术也值得关注,新一代的1-bit Pure DSD。

关于ES9018,做一个概略性的介绍,供参考。
这个是Michal、John...等人提供的ES9018内部流程:
DSD 1-bit -> Digital 1-bit DSD filter -> 6-bit SDM output -> (8x8) 1-bit D/A -> Analog signal

再借用PS官网第三方ES9018流程略图:
无法贴图,见这个帖子21楼:http://www.hd199.com/thread-603633-1-1.html

可见,Michal等人的描述与PS基本吻合。
ES9018是一块特殊的D/A芯片,不是传统Delta-Sigma。
普通DAC通常只能50% SDM调制,而ES9018可达100%调制,常人无法想像。
DSD与PCM分别走不同的流程,采用1-bit DSD滤波。
D/A级,采用1-bit D/A (MESH)阵列架构,结合Random ESS-RV控制(与Ring DAC类似)。

可细化为以下流程:
1-bit DSD信号输入-> DPLL -> 1-bit DSD滤波 -> 6-bit SDM调制 -> RV -> 8x8 1-bit D/A -> 模拟输出

根据BenchmarkMedia的技术资料,它把HGC定义为1-bit DAC。
ESS的技术细节全在Martin手里,除非大客户能了解一些内情。
看到PS-A上面那张图,你知道张工错在哪里吗?
最后编辑Artt 最后编辑于 2015-01-03 15:53:5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