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原因让烧友误入歧途的——以360烧友为例? [复制链接]

1#
说白了,看到360帖子是年尾最终的日子,太晚了,也来不及劝阻,现在该案例只能当做反思的材料。
自2012年起,我希望能新开帖子,来聊聊这个帖子里的问题和认识误区,让大家以此为鉴,一方面提高认识水平,另一方面看清部分马甲或JS的丑陋嘴脸。
希望360的帖子里,那些马甲们不要再自行修改“原话”,因为你们的建议已经导致了360烧友的百害而无一利的结果。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
1,360的购机配置问题
2,商家的销售问题
3,论坛马甲的推荐问题
4,试音问题
5,360的判断力问题
6,论坛ID的判断问题
最后编辑闲聊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2-01-02 00:20:07
分享 转发
TOP
2#

简单引用一下楼主的原话,来说明这一事件的基本事实: 360  
康巴汉子



组别论坛博士后 性别男 生日19720110 积分816 帖子809 注册时间 2005-01-03  360 2011-11-17 21:10 显示全部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148 #


引用:
原帖由 lkj 于 2011-11-16 20:45:00 发表
好久不见楼主了,现在系统的声音调成如何了?  

为了消除我系统高频刺耳现象,在各烧友推荐及翻阅各种音响杂志等情况下,先后更换了音响架子、插座、插头插尾及信号线,改善和消除我系统高频刺耳现象,同时提高声音质量。目前至少消除了我系统80%的高频过亮刺耳,同时声音变的有血有肉,润泽,低频下潜较好。 今天又收到热心烧友寄来的瑞宝旗舰喇叭线、银彩6G电源线和一对天仙配信号线,免费借给我试听。听感只有过几天奉上,可惜我鉴赏水平和表达能力差,就怕到时候词不达意。
附件
TOP
3#

从楼主的陈述中,我们基本可以得出这一事件:

1,楼主的疑问是:系统的“高频有刺耳现象”。

2,楼主听从别人的推荐是:购买和更换了“音响架子、插座、插头插尾及信号线”(包括电源线?)。

3,楼主目前阶段的结论是:至少消除了我系统80%的高频过亮刺耳,同时声音变得有血有肉,润泽,低频下潜较好。

4,楼主还在继续试验中。。。
最后编辑闲聊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2-01-02 00:45:04
TOP
4#

我今晚先将事件摆在台面上,具体分析的想法按照上述的几个要点来阐释,现在等烧友360的回复意见,看看下面如何展开话题。

这里也给烧友360一个评估的立场,否则,会产生打搅该事件主人的不便影响。

个人希望,对这个事件的评价与观点,能起到纠正错误,提醒烧友的建设性用途。不希望落入口水战的沼泽地。
TOP
5#

回复 16# bluelancer 的帖子

个人是希望大家在讨论和反思的时候,能充分尊重事件主人360烧友的形象,所以在此等待他的答复,以表明一种客观立场,要么是拨乱反正,提升知识和判断力。要么就是一种表演——不得不带着一种猜疑,烧友360是否在这个事件中纯粹是一位自助表演的“影帝”呢?
TOP
6#

看起来,烧友360未能及时答复和表态。
从照片上看,360是爱读书之人,那么,我们就先从读书与实验的结合来谈烧友自身的素质配置。


假设音响器材是烧友的宠物宝贝,万一有什么病症,烧友求助的是谁?是那些所谓久病成良医的宠物主人,还是宠物医生呢?也许,个别小毛小病,大家相互取经,抓个药方就能治愈。可是,当宠物的毛病持续未愈,主人应该继续找谁来治病呢?是继续试验那些江湖郎中开出的一个一个“万金油”、“跌打丸”?银子烧到烫手为止。

显然,我们按照常理判断,无论宠物的毛病有多轻重缓解,合理的选择应该是——对症下药。寻找宠物医生开药方,同时,自己也要判断一下,自己是否知识储备能力充足,有没有相关的资格来充当医生的现场助手?
如果自己连最基本的打针下药能力都不具备,那么,可靠的治病条件应该让位于专业或职业环境为上策。

这里举个简单的课程例子,来借以说明,什么是音响发烧的知识门槛。
个人印象中,在高中生阶段,我们就可以翻看各类无线电知识与高保真音响产品介绍的普及刊物,但是,除了那些能真正动手的人之外,大多是当做商品广告来理解的。我们无法判断各类花哨的枪手文章有多少真实含义?

到了要踏实的阅读和借鉴在行业领域里的专业刊物或资料时,比如“电声技术”类专业期刊与工程文献。我很清楚,起码已经拿过一些必备的课程学分。


比如:除了高等数学(包括工程数学)、外语等工具之余

一,基础理论:电路基本理论、电磁学理论(包括微波与传输线理论)、计算机原理(包括微机硬件技术)、程序设计语言等


二,专业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包括电子管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原理、信号与系统、信息论(数字编解码原理)、光通信原理等等。

三,工程技术:除了上述的学院课程之外,结合职业工作的对象,我们还需要随时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文献,比如,电视技术原理、视音频测量技术、光电材料科学等等。


以上述知识体系为基础,我们才能拜读各类电声技术与产品的相关文献与资料、论文。


也就是说,同样是在论坛上口水泛泛的闲聊音响话题,同样是翻看各类高保真音响产品与技术的期刊与广告之前,人与人的区别之一,就是其知识平台上已经建立了上述课程名目的思想与知识库存,而另一些人(在论坛上常见的江湖郎中们)在随心所欲的为别人开药方时是毫不在意这些知识前提的。两者的差别,难道不存在一种技术与思想门槛内外的差异性?

烧友360是爱读书之人,这里的简单道理难道会忽视吗?有精力和时间去翻看刊物之外,有多余银子去烧去折腾之外,是否想过应该补充和吸收上述相关的知识原理呢?打个比方,三五年之后的读书与思考,足以拿个专业学位了,何必像这里的论坛老烧们ID虽然有长达十年之久的注册年份,但其真实的电声知识水准又达到多少高度呢?
反思一下,还来得及吗?




最后编辑闲聊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2-01-03 13:00:19
TOP
7#

回复 20# wangziyuang 的帖子

呵呵,兄弟的比方不够恰当,烧音响等同于配置,好比是组装车,懂点造车的道理是有益的。

我打的比方则是治病,应该学医出身,显然是常识。除非有的人烧银子不觉得心痛,当然无所谓。烧到十万元以上的系统水平,心痛多少程度只有烧友自己明白。

360烧友有没有表演成分,要看他的认识程度,否则,真的引人起疑心啊。
TOP
8#

前面之所以例举相关的课程知识,目的也是为了让烧友360明白:在他的身边,虽然看不见烧友的影子,但是未必没有具备上述知识体系的工程师人员,未必没有拥有电子技术专业学位的高校毕业生。如果烧友360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结识身边这样的朋友,完全可以求助于他们的判断力和技术探索的能力,从中获益,避免上当受骗。这才是读书使人明智的道理嘛。

所以说,烧友与其自己局限于知识结构的不足,不如广交朋友,听取专业相关人员的合理建议,这样自然而然的拓展了共同兴趣,壮大了烧友圈子。不亦乐乎。
最后编辑闲聊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2-01-04 00:45:50
TOP
9#

原帖由 wkf_1 于 2012-1-3 22:04:00 发表
那楼主给把把脉,他的系统问题出在哪里?

烧友360的系统是否有问题,有怎样的问题,要按照与他的交流来识别?他若无心参与讨论,我们无法强求。但是,从他的帖子中可以发现,他和别人交流的观点中有误区,他自身的判断力也有缺陷。
说最直观的现象,就是他和那些咸菜推荐者们都没有按照基本正常的“调音次序”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这一点是令人质疑的。其次,他们之间的交流也没有一个补充和后续的过程,这显然违反了市场上的“售后服务”原则,也证明了那些推荐者们的低劣人品(私信交流的不计)。
我们看到这样两点怪相,还能怎么相信他们的所作所为符合“情理”要求呢!
一般来说,遇到系统器材的问题(不管是主管听感,还是客观现象),合理的调音手段必须遵循基本的实验次序来解决,也就是——实验者的操作能力(包括听音水平)、系统各个单元的环节评估(从节目源开始,到喇叭终端输出,以及室内声场的环境条件)。而线材、垫板、脚钉之类的“辅助件”作用只有在系统单元的评估之后,才能参与其中。
因为就实验原理上说,对系统单元的效应评估,是以传输线(非信号激励与响应系统)理想化的恒定模式作为基本前提的。
TOP
10#

原帖由 远去的村庄 于 2012-1-4 0:56:00 发表
楼主逻辑性很强,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一鸣惊人!新年明星我想是您的了。最好能成为168打假专家,感觉您学识很丰富,偑服!但请问您是出自真心想帮360,或者您是想竞当版主?


您老高看了。我这里的发言,不过是基于知识理性的自觉性罢了(道理未必没有讲错的漏洞)。就好比是习武之人,一招一式力求规矩,却未必有杀心或歹意。交流交流,就当思维健脑的游戏吧。
TOP
11#

回复 29# 神农 的帖子

烧不烧,是花费银子玩不玩的问题。但知识对不对路子,是思维走向的问题。两者未必交集。但如果有心人愿意做正事,总比无脑人玩乐子要有点效率吧。
TOP
12#

原帖由 bebear 于 2012-1-4 0:54:00 发表
原帖由 bebear 于 2012-1-3 23:34:00 发表
一百张唱片就有一百种录音风格,哪有通杀的道理,丹拿箱虽偏亮,总体说也算靠谱,系统没问题,是人出问题了。

并不是所有录音都是针对HIFI系统的,对于廉价系统(如电视机伴音系统),典型在8-10KHZ之后便大幅衰减,不少通俗录音会大幅提升高频作补偿(如麦当娜的录音),那HIFI系统出


兄弟指出了一个事实:许多廉价的流行乐唱片是不适合作为HIFI器材试音碟工具的。
理由之一是,录音师在制作碟片的过程中存心打破曲目里高低音调的平衡感,以弥补大众市场上普及型器材的播放缺陷,从而突出和强化了一些特定的音乐要素。
尽管HIFI器材的追求目的是忠实还原节目源的内容素质,但这个理想仅仅适合于录音质量平衡的目标。
最后编辑闲聊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2-01-04 01:33:02
TOP
13#

回复 41# abc1234 的帖子

找到了——始作俑者!!!
最后编辑闲聊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2-01-04 22:03:40
TOP
14#

回复 49# 富盛 的帖子

作为商家,还是将重心放在售前售后服务上吧。

像这种录音后转播的效果(请问什么质量的数字文件?要声场没声场,要信噪比没信噪比的东西),完全不靠谱!拿出来晒,等于坦白自己的想法太弱智嘛,还怎么让人信服?
TOP
15#

回复 54# 富盛 的帖子

难道这就是商家的售前宣传?

既然不能保证录音文件达到HIFI水准,又如何来宣传HIFI器材的好处呢?岂不是“丑化”效果嘛?
TOP
16#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2-1-5 23:29:00 发表
那年同学搬新家,要置办一套音响,找了一位校友帮忙买。这校友是纯种的电子技术专业学位的高校毕业生,还是电子技术专业的高材生,还是当年学校里的音响专家。出去一个下午,消费了几万块,搬回家一套名牌音响“爱浪”!  

哈哈,换个角度来看,人家高材生能够理论结合实践,将爱浪品牌的器材搭配出“令你同学满意”的好声,也是一种消费选择。只不过,没有和你来比较HIFI水准(或性价比)而已,有什么奇怪的?
要知道,大多数人的购买心理是“花钱听好声”即可,并不是要求HI-END的音效。
TOP
17#

回复 75# 富盛 的帖子

人家摆事实讲道理,说话有根有据,够MAN。

你却挂羊头卖狗肉(做点实验也做不像),吐吐口沫,玩矫情,才是娘娘腔。
TOP
18#

原帖由 hownolulu 于 2012-1-8 12:35:00 发表
这帖子真是又长又臭,楼主你要说什么请一口气说明白点,别绕圈子说一通什么“理论”,说话大喘气,大家都很忙,都是挤时间来网上看看。


兄弟,这个说来话长,一波三折。
本来以为,这个帖子从三个方面入手——听音者的知识素质+系统单元的各个环节+调音手段,可以解析许多发烧友们的认知误区。
可是,事不如意,一方面是烧友360未必敢“以身试法”的诚意反馈和交流,而帖子中的众多咸菜党马甲又未敢曝光;另一方面则是,销售商本身素质过低,不学无术。加上还牵出坛子版主的卖弄噱头。。。俗话说,打狗还看主人面。
你说,能一针见血的分析下去吗?岂不要惹火烧身!
倒不如,冷眼旁观这个坛子里装神弄鬼的种种笑话吧。毕竟,玩音响入迷的大鬼小怪们也喜欢凑在一起发发羊角风,这也是一种超级“自由”的境界啊!哈哈。
TOP
19#

回复 103# 富盛 的帖子

我对你倒是够一针见血了,你倒是不痛不痒!

比如说,你企图用“现场录音”的手段来证明音响器材的HIFI高品质,但你却不能保证“录音文件”的高技术要求,这岂不是一个玩笑?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你的基本素质如何水平(又怎能不误导消费者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