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些年我所盲从的发烧天碟! [复制链接]

1#
一直以来,但凡是什么老烧,音响杂志,CD圣经推荐的碟片,我等凡夫俗子只有仰慕的份儿,无论好听与否,或者是否适合自己,总是要想办法搞来听听,人云亦云,附庸风雅一番,即便最后觉得听不下去,也是责怪自己资质鲁钝,水平有限,或者器材太低档不够班,以致无法聆听领略圣曲的全部,于是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一轮又一轮的打摩升级中去,耗时耗力分外纠结……然而,在历尽苦难艰险之后,我们发现一些所谓的天碟圣曲依旧无法接受,有些只听了一半,有些只听了一遍,有些则永远压在箱底,成为一种安慰,嘲讽,代价亦或者是精神寄托,只是不知不觉中已化身为岁月的一部分……

1.中文名称:童话
英文名称:Fairytales
发行时间:1986年
地区:挪威
语言:挪威语
简介
唱片编号:ODIN NJ 4003-2
专辑介绍:

☆香港CD圣经99推荐
☆影响杂誌第一期推荐
本碟被"CD圣经"誉为八十年代最伟大的录音之一,北欧挪威的录音。不知为什么,它有别于一般的发烧碟的夸张和浮躁。
人声和钢琴音色通透度实在太好了,完美,一尘不染!钢琴的晶莹剔透象一颗颗珍珠跌落你的心房; 甜美清纯的女声,如炎热的夏天往心田注入一涓涓清澈透明的冰雪水,没听过此碟怎能称发烧友。由知名音乐人Steve Dobrogosz钢琴伴奏,Radka主唱的这张大碟,Radka那缠绵动人、沾糖裹蜜的歌声,总是彻头彻尾流露出几许淡淡的忧愁,在晶莹剔透、和谐丰满的琴音背后,隐匿着的是一份浑然天成的音乐感染力,闻者不由暗自神伤、泫然欲泣.....色不迷人人自迷,顶极的录音效果,赤裸裸的呈现在偶门眼前,真实到无以复加.....

看介绍十分的赤裸裸,事实上除了录音稍好之外,旋律上实在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第一首1.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被较多引用提及之外,其他的9首,几乎被人遗忘,我没有丝毫不敬的意思,只是它不适合我。


在开启下一段评述之前,需要再次明确开帖的目的,并非针对碟片本身的存在进行批判,戏谑甚至颠覆,天碟还是那个天碟,不会因为我个人的几句言语而变了性质,我只在意你的看法,或许这可为你提供一个视角,审视一下自己关于天碟——那些个赋予天碟以极其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的介绍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其背后是否存在厚重的功利主义?当你在顶礼膜拜这些夸夸其谈的“学术权威”殿堂级言语有没有重视你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一味的人云亦云,趋同附和或者一味的压制自己的内心委曲求全,沉默无语中竟然成了他们的帮凶?


如果你心中尚存一丝的犹疑,那么试问:你真的喜欢么?你究竟喜欢什么?你是在为自己还是在为谁听音乐?你有勇气大声说不么?

2评 (31F)

3评  (79F)
4评 (……)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2-20 02:38:13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3/9 9:14:2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靠,早上发帖,晚上都27楼了,罪过!
TOP
3#

原帖由 战羽 于 2012-2-16 22:0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席音 于 2012-2-16 14:32:00 发表
一直以来,但凡是什么老烧,音响杂志,CD圣经推荐的碟片,我等凡夫俗子只有仰慕的份儿,无论好听与否,或者是否适合自己,总是要想办法搞来听听,人云亦云,附庸风雅一番,即便最后觉得听不下去,也是责怪自己资质鲁钝,水平有限,或者器材太低档不够班,以致无法聆听领略圣曲的



久仰,正好补充一点,潜水论坛发现用《童话》测评的还真几近没有,兄的热帖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7841.aspx可算一个,重温一下:

SVETLANA声音表现一如其外表一般俊朗清雅,扎实,紧致,开杨,健康爽朗,极富韵味,显示出了较高的音乐素养!

整体能够撑起一个较为宽阔的音场,高频不属亮丽,柔和温润,自然亲切,中频美艳实在太有特色了,听人声绝妙,呈现一种俄制胆管的特有品调,干净,洪亮,不加修饰,没有丝毫音染,人声天碟《童话》(Fairy Tales)RADKA TONEFF的声音就像是北欧神话中的仙女,美丽而遥远。尤以第一首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那不着纤尘的声音,仿佛是彼岸世界的所属,而你我,只有聆听!Svetlana(斯维特拉娜)EL34的气质无疑非常契合Radka那空灵,清新,淡雅并弥漫着淡淡的忧愁的歌喉,在晶莹剔透、简单干净的琴音背后,隐匿着的是一份浑然天成的音乐感染力。
TOP
4#

2.Rehearsal /The Latest in Digital Experience 试音天碟:打烂玻璃
专辑简介:
名闻遐尔,口碑载道的试音天碟 REHEARSAL[打烂玻璃],全碟的像真程简直惊人,如果哪位发烧友不知道《打烂玻璃》为何物,估计也就算不上发烧友了。 由于录音实在太逼真,而高频动态又大得惊人,惨死在这张碟下的高音喇叭也算是“石榴裙下鬼了”。这张号称HI-FI录音史上最惊人的CD,其第一段的玻璃与第二段的雷声时常被烧友们提及,而其它各段也经常是试音的首选。
track 1 仅仅四十三秒音效,却让你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不曾听过此段录音真不知道Hi-Fi可以真实到什么程度。现场一样的音效,劲抽的爵士,确非一般天碟可比。

烂玻璃出碟比较早了,起先的介绍,看笔锋像是港人操刀,叙意同音效一样夸张,很受人追捧,事实上,绝大多数除了放放玻璃破碎之外,几乎没有人记得后面的14首都是什么内容,似乎还有些风声,雨声,雷神马的……或者可以理解为,玻璃破碎的声音太过逼真闪耀,以致光芒万丈遮蔽了后续的内容,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近年已经不再听到这类夸张的音效,我之所以顿悟还源于一次偶然敲碎了一只“强尼走路”蓝牌苏格兰威士忌酒瓶,那声音之悦耳动听,带着苏格兰西南部的康贝镇特有的烟熏气味,醇厚饱满,闻之犹如置身苏格兰草原,只觉得那声音仿似红宝石般色泽的酒液诱惑至极,想象一下舌尖轻触那滑润液体的一刹,流入口中的,便不仅仅是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琼浆玉液,而是一段历史,一层品位,一个地位昭然的显赫映照,一个超然睿者不断行走于天地间雄浑的气魄。扯淡!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2-17 00:05:19
TOP
5#

粗浅文辞,竟又是加精,又是置顶,真让哥有些HOLD不住了!

再次感谢各位坛友的支持与厚爱!



在开启下一段评述之前,需要再次明确开帖的目的,并非针对碟片本身的存在进行批判,戏谑甚至颠覆,天碟还是那个天碟,不会因为我个人的几句言语而变了性质,我只在意你的看法,或许这可为你提供一个视角,审视一下自己关于天碟——那些个赋予天碟以极其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的介绍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其背后是否存在厚重的功利主义?当你在顶礼膜拜这些夸夸其谈的“学术权威”殿堂级言语有没有重视你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一味的人云亦云,趋同附和或者一味的压制自己的内心委曲求全,沉默无语中竟然成了他们的帮凶?


如果你心中尚存一丝的犹疑,那么试问:你真的喜欢么?你究竟喜欢什么?你是在为自己还是在为谁听音乐?你有勇气大声说不么?

正真需要批判的是那些个虚伪的,不懂装懂,自私地时刻用众多天碟装点自己孱弱无知内心的JS,枪手,伪大师,伪小资们!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2-18 08:32:12
TOP
6#

原帖由 细钊 于 2012-2-18 19:38:00 发表
那些过分注重音效的唱片,把它当成是一件测试工具好了,这样就不会太过失望。
这个帖子气氛很热烈,不过好象越来越跑题了。


只要能引起关注与思考,善莫大焉!想起了战羽兄博客的话:
要知道,没有任何一对喇叭系统可以重播与现场相提并论的音乐,大部分的系统听起来都很乏味,如果你不能听到音乐的细节,或是感受到藏在音乐里的情感,那都要归咎于系统的搭配与调教。一直奇怪,当我们都在比较各类器材的技术规格时,却没有人质疑其实音乐听起来好不好,那才是选择器材的关键!

TOP
7#

3.片名:平克佛洛伊德 月之阴暗面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演唱:平克佛洛伊德 Pink  Floyd  
公司:EMI 
编号:7243 8 29752 29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这部1973年出品的巨作,为Pink在摇滚乐史上找到“艺术摇滚乐队”的地位。这一专辑编排尤为紧凑,是关于偏执狂和精神分裂的呐喊声集大成碟但专辑具有独特而完整的构思,使的声嘶力竭的喊声颇具音乐美感,是有内涵的艺术品,是艺术摇滚的颠峰之作,也是太空摇摆的经典作品。华丽复杂的音乐结构,各式音效的频繁使用,高超逼真的录音技术,平克·弗洛依德运用了当时所能接触到的最先进的音乐科技,在宏伟广阔的音乐空间里编织了一个声迷影幻的未来世界,代表了70年代整个唱片业的综合水平,也使摇滚乐在专辑中达到了形式主义的顶峰。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系是有史以来音效最佳的两大流行曲录音之一,DARK SIDE数十年来声名和销量不衰,除了音效靓到出位之外,其歌曲内容言之有物和表达方式充满创意也是主要原因,正好让比较年青一代的发烧友领略此伟大流行曲录音的骄人魅力和超卓音效,录音中有听不尽的音乐细节,低频和动态都有最高层次的表现。





73年出品的时候,似乎动荡还没有结束,国人还不知摇滚为何物,我第一次接触时,已是身处九十年代初,还只有磁带,被国内一干伪乐评,电台DJ鼓吹而膜拜,以近乎纯洁的虔诚逼迫自己的听完,整张专辑内容阴暗,晦涩,艰深,被狂躁和不安包围,充满不确定性,独树一帜且不易被人接受,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仔细聆听才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专辑包含6首歌曲加4首背景效果音乐,采用不停顿的方式连续演绎,可以被看成一首完整的曲目而不是专辑里所有歌曲的简单集合,给人沉重的压迫感和连续不断的摧残折磨,要听完这样一张唱片,光凭借勇气显然是不够的,唱片的部分段落几乎超越精神病人的梦呓,极具压迫,偏执。 我的理解似乎它主要针对转瞬即逝且充满罪恶的人类生命,进行无情的嘲讽,鞭打,事实上其中的《Brain Damage》正是通过惊世骇俗的“声效”刻画了一个“精神病患者”与众不同的行为,借以讽刺那些所谓的“正常人”,这个实际清醒的人为世俗所不容,只能在“月之暗面”才能看见他,这是整张唱片的精神所在。

超越精神病人的梦呓我把它定义为漫无目的的混沌,令人狂乱,状态极不稳定,至今国内对于此碟的阐释大多流于表象,那些曾今的将其奉为圭臬的叛逆者,伪乐评,伪摇滚们,现在对此碟再也提不起兴趣,实际上印证哥的一句话:中国没有摇滚,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2-19 10:18:17
TOP
8#

原帖由 liuxn001 于 2012-2-19 21:38:00 发表
拜读好帖,讨论激烈,颇有收获,耳听为实,原来如此,相为心生!




多谢论坛,多谢关注!
TOP
9#

纵观回复,各抒胸臆,这实际可以作为一种剖析,审视或者反思。

不难看出个别层面对于童话还是相当执着,从什么头版CD到黑胶LP,从HIFI组合的 “ 泛音 ”到“在最密集和最大动态的刹那间会出现极微的瞬间拆声现象”的分析,这些近乎吹毛求疵的纠结已然脱离音乐的本质,离本帖的主旨已渐行渐远,决定童话是否好听的唯一要素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即旋律和内涵,而不是什么版本重播出的什么音质,音质固然重要,但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即便器材可以播到女伶重生,也是枉然,同理,只要内心真正喜欢,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乐声响起,心已悄然融化在那柔情的旋律里(引自战羽诗)。

完全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会是怎样的感觉----

清晨醒来,打开收音机,轻轻传来你最钟爱《童话》的歌声,那份空灵与飘逸即可充盈心田……

又或是----

午后慵懒的时光,点一杯清咖,独坐一隅沉思,忽然耳边传来的背景音乐即是最为熟知《童话》的旋律,那份简单,那份幽怨,弥漫着淡淡的伤感,如苦咖啡般缠绕郁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听童话是要融合心境的,还不为什么器材重播所左右,时刻惦记唱片是否是头版,部分高音似乎有拆音,等等,如此纠结,如此浮躁,如何才能真正走近女伶,走入她那隐匿于冷漠外表之下炽热的怕受伤害的敏感而丰富内心世界!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2-21 10:25:48
TOP
10#

原帖由 细钊 于 2012-2-21 11:18:00 发表
一套音响,有人追求效果,有人讲究旋律,有人两者兼顾且都高要求,更加有人两者都能做得到。
“听童话是要融合心境的,还不为什么器材重播所左右,时刻惦记唱片是否是头版,部分高音似乎有拆音,等等,如此纠结,如此浮躁,如何才能真正走近女伶,走入她那隐匿于冷漠外表之下炽热的怕受伤害的敏感而丰富内心世界!”
此话我深表同意,但是为什么就不能在某个时间环境下通过它来考究一下器材重播、考究一下唱片版本,或者更深



欢迎探讨!

真若想听,我又如何会听不懂,听不下去,但是,我选择倾听自己的心声,不去触碰那深远的迷离。

我只是希翼探讨不要陷入了歧途,有感觉的音乐无论何时何地响起都可以打动你,何必拘泥执着于版本,器材,环境,试问我如果听的是盗版,用的是廉价的不上台面的器材是否永远也领略不了音乐的神髓!

当然我最在意的还是你的感觉,如此深挖,如此剖析,你愈是激烈,愈是证明你的喜爱,希望你是真的喜欢,没有盲从,这就够了!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2-21 21:17:59
TOP
11#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21 20:3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席音 于 2012-2-21 9:40:00 发表
纵观回复,各抒胸臆,这实际可以作为一种剖析,审视或者反思。

不难看出个别层面对于童话还是


在开启下一段评述之前,需要再次明确开帖的目的,并非针对碟片本身的存在进行批判,戏谑甚至颠覆,天碟还是那个天碟,不会因为我个人的几句言语而变了性质,我只在意你的看法,或许这可为你提供一个视角,审视一下自己关于天碟——那些个赋予天碟以极其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的介绍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其背后是否存在厚重的功利主义?当你在顶礼膜拜这些夸夸其谈的“学术权威”殿堂级言语有没有重视你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一味的人云亦云,趋同附和或者一味的压制自己的内心委曲求全,沉默无语中竟然成了他们的帮凶?


如果你心中尚存一丝的犹疑,那么试问:你真的喜欢么?你究竟喜欢什么?你是在为自己还是在为谁听音乐?你有勇气大声说不么?
TOP
12#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21 21:44:00 发表
您好!
先生想表达的事情小弟当然非常清楚加明白。但先生已明知其事,又何必苟同于那些所谓的什么什么天书推介呢?

小弟买唱片从来也不看那些所谓的推介天书,都是从自己一向已来的亲身聆听与体现得出,以曲目为主,演、录好的就留,不好的就不留,就这么简单!这样当然就要先训练好自己的耳朵、大脑和品鉴能力了。呵呵




赠你一首战羽大侠的小诗,个人很喜欢
最近的距离
不是唇与齿的相依
不是光与影的紧密
不是昼与夜的更替
不是苦与甜的交集
而是,每当乐声响起,
心已悄然融化
在那柔情的旋律里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2-21 22:06:49
TOP
13#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21 22:1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席音 于 2012-2-21 21:5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21 21:44:00 发表
您好!
先生想表达的事情小弟当然非常清楚加明白。但先生已明知其事,又何必苟同于那些所谓的什么什么天书推介呢?

小弟买唱片从来也不看那些所谓的推介天书,都是从自己一向已来的亲身聆听与体现得出,以曲目为主,演、录好的就留,不好的就不留


呵呵,千万息怒,我的回复为图便捷是复制的,未深思,容易引起歧义,甚为不妥,正编辑中,先生开炮了,果是性情中人,不敬之处多多包涵!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2-21 22:46:02
TOP
14#

真的喜欢一样事物,就要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去尽量做好。

哈哈,兄,你已经表态了,无须再证明,我的路也无需你担心,那些年我盲从,现在我听自己的,就这样简单。
TOP
15#

原帖由 细钊 于 2012-2-21 23:44:00 发表
“那些个赋予天碟以极其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的介绍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

还是那句话:一样米养百样人。就算人家是真的发自自己内心的喜爱来介绍,只表示他很喜欢这张碟,他愿意向你推荐这张碟,并不代表你一定就会喜欢、就要喜欢这张碟。

“其背后是否存在厚重的功利主义?”

音响唱片杂志市场如此小众且竞争激烈,作为杂志写手,肯定要考虑商业利益,但是更要考虑职业操守和声誉。推荐本土作品还可以说是扶


即便逐字剖析,何惧之有!只希望万勿断章取义,或者激愤起来,伤了和气。
个人开帖,并非针对个别,如有得罪,还望见谅!

作为一种剖析,审视或者反思,只为抛砖引玉,如今愈辩愈明,正是我论坛
之福!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2-21 23:56:05
TOP
16#

原帖由 细钊 于 2012-2-21 23:56:00 发表
这个题目其实可以好好地讨论一下对那些天碟的感受的,象对《童话》的探讨就很有意思,带出很多闻所未闻的内容。
唱片版本和器材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LZ没必要如此反应,期待LZ重回正题,有时间的话我也发表一些天碟的听感。
我要说的题外话都说完了,最后建议LZ改改题目,比如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天碟”之类的,用了“盲从”,别人很容易产生其他意见。
片面之言,不足为挂。


欢迎探讨!

可是标题是:那些年,我,所盲从的发烧天碟!是我在那些年盲从了,至今我依旧不喜欢,没办法!

真若想听,我又如何会听不懂,听不下去,但是,我选择倾听自己的心声,不去触碰那深远的迷离。
TOP
17#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2-22 0:10:00 发表
想听≠能听懂;自己选择≠正确、客观;方向→叩问不喜之因。


一个“叩”字尽显前辈修为,折煞晚生!
不喜欢是因为太抑郁了,喜欢不起来。
TOP
18#

原帖由 lipton 于 2012-2-24 13:18:00 发表
请席兄继续, 你的经历与很多烧友类似,由此而来的感悟也心气相同!


原本只想简单聊聊,居然发展到如此复杂,由此而带出了许多新的论点和未曾了解的内容,拓展了反思的深度与广度,将回帖点击推向高潮,也算为论坛建设尽了些许绵薄之力。
TOP
19#

原帖由 书架箱 于 2012-2-27 17:4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细钊 于 2012-2-21 23:44:00 发表
“那些个赋予天碟以极其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的介绍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

还是那句话:一样米养百样人。就算人家是真的发自自己内心的喜爱来介绍,只表示他很喜欢这张碟,他愿意向你推荐这张碟,并不代表你一定就会喜欢、就要喜欢这张碟。

“其背后是否存在厚重的功利主义?”

音响唱片杂志市场如此小众且竞


果真通篇读了么?又读懂了些什么?我看浮躁恰是你自己!可笑!


都还没有搞清楚什么状况,便在那里断章取义,还枉称什么听得懂童话,你以为童话如你理解的那般简单?!你若单独开帖,我便由头至尾将童话一首首分析给你听!



若真的展开关于童话的深入探讨,我决计不会输你丝毫,但是我不喜欢这种类型的音乐,又干你何事?难道这就是你所谓的我的浮躁?



是不是发烧友一定要听童话,而且必须喜欢,必须听懂领悟,所有听不懂的不喜欢的,就一定是浮躁,不配发烧,拜托!是谁规定的?!非常可笑?


需要再次明确开帖的目的,并非针对碟片本身的存在进行批判,戏谑甚至颠覆,天碟还是那个天碟,不会因为我个人的几句言语而变了性质,我只在意你的看法!!!或许这可为你提供一个视角,审视一下自己关于天碟——那些个赋予天碟以极其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的介绍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其背后是否存在厚重的功利主义?当你在顶礼膜拜这些夸夸其谈的“学术权威”殿堂级言语有没有重视你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一味的人云亦云,趋同附和或者一味的压制自己的内心委曲求全,沉默无语中竟然成了他们的帮凶?


如果你心中尚存一丝的犹疑,那么试问:你真的喜欢么?你究竟喜欢什么?你是在为自己还是在为谁听音乐?你有勇气大声说不么?


正真需要批判的是那些个虚伪的,不懂装懂,自私地时刻用众多天碟装点自己孱弱无知内心的JS,枪手,伪大师,伪小资们!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2-28 01:58:5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