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bay一资深黑胶唱片卖家的大骗局,今日得以揭穿,贴以大家警示 [复制链接]

查看: 94330|回复: 204
1#
前些日,1000多欧元买下ebay卖家 musicsgeneva_cd_lp_outlet_classic...  两张黑胶唱片。第二张Martzy拍卖当日最后一分钟,美国正值飓风,系统出问题,无法出价,不然预计拍卖价格远远超过1000欧元。后来与卖家联系后,卖家表示还有几张,于是网下交易买下另外一张。

http://www.ebay.de/itm/271087154894?ssPageName=STRK:MEWNX:IT&_trksid=p3984.m1439.l2649

http://www.ebay.de/itm/271089569960?nma=true&si=kzS%2FgYUY38tqWobZMLTnl1LMu5Q%3D&rt=nc&_trksid=p4340.l2557&orig_cvip=true

此卖家 musicsgeneva_cd_lp_outlet_classic...  网上评价3700多个,基本都是好评,动态评分也上佳。以前一直就注意到过他,经常出售所有的new old stock,即全新的老货。已经卖出许多的有

1. ANDRE NAVARRA UNACCOMPANIED BACH SOLO CELLO SUITES CALLIOPE 3 LP BOX MINT RARE
2. KAMMERMUSIK MIT JORGEN SCHMIDT VOIGT JOHANNA MARTZY E MAINARDI PRIVATE LIKE NEW
3. BACH CELLO SUITES 3&4 HENRI HONEGGER VALOIS NEW OLD STOCK MINT!

以上三张盘,收入粗略一算也在1万多欧元。

先给大家欣赏一下到手的两张唱片。

头一张是DGG Anja Thauer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白版测试碟,从Ebay描述和照片看不出任何端倪。





后一张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Belvedere所谓Martzy 1950年的一个录音。Belvedere的包装十分讲究,布面烫金,卖家描述中提到盘芯纸上的有个印刷错误,即Martzy印成Marzty,因此当年Belvedere大概是取消了出版。Martzy 1950年的小无录音再世,那还了得。正巧拍卖当日当时,ebay出现故障,买家在最后时刻无法竞价,显示飓风影响,服务器有误之类,否则,估计会拍出天价。






今天唱片到手,下班后马上上手观看。顿生疑惑。先看Martzy一张,外表布纹精装烫金,没毛病,非常讲究



看至盘芯



立时感觉颜色不对。Belvedere的盘芯颜色深,饱和度更高。下图是Belvedere的盘芯实例和比较




右侧为普通Belvedere盘芯。

再看封套内部,纸板比一般Belvedere厚许多,纸张经过漂白,完全没有年代自然轻微泛黄痕迹。文字两处提及1950年录音。后一处以假乱真,故意写上1950年Bach Jahr,即巴赫年。当时购买前,网络查过,1950年确实是巴赫逝世200周年。

再看Thauer一张。封套捏在手里,感觉和普通DGG 60年代唱片不同。纸质更厚,但反而更软,重量当然也有轻微差异。找出Thauer同一张唱片,进行对比,细看正反面字体,印刷明显粗糙,字体粗,分辨率低。左侧的排版宽度相差将近1厘米。



找出DGG 60年代139编号的白版测试碟盘芯纸比较,见下图



Thauer这张纸质差,字体粗,分辨率低。盘芯纸纸张异常白,有许多明显的圆圈形纹路,真品非常平滑,自然轻微年代泛黄。

于是确凿唱片都是伪品。

速写两信对卖家威胁逼迫,1小时内卖家已退回所有款项。

论坛里,据我所知,也有别的朋友购买过这位老兄的一张所谓Private record的Martzy/Mainardi唱片,须再上手确定真假,否则请速写信要回款项为上。

写此帖,以作警示,大家谨防再受骗。

乐友老徐
最后编辑乐友老徐 最后编辑于 2012-11-17 07:16:26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3/1/14 16:52:56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古典留声二手黑胶网址:gudianliusheng.com
TOP
2#

找几张非常罕见,价格昂贵的片子,最好是小公司的或者是private records,找印刷厂和压片厂重做,然后自称是收了某某名家的档案收藏,老唱片,全新品相,出售牟利,往往唱片单张都是很昂贵的。反正唱片极其罕见,买家拿到手,如果无法比较,往往只能怀疑,

这位老兄就是这个路数。



原帖由 蓝铁矿 于 2012-11-14 12:45:00 发表
哪位能从技术上解释一下LP作假是咋回事?求科普。
古典留声二手黑胶网址:gudianliusheng.com
TOP
3#

黑胶作假,目标就是高价唱片,卖几张就收回成本。

Soundstarton公司80年代出版过Metzmacher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一套三张,价格也是很贵的。一个月前,该公司原录音总监Van Berger老先生告知我,某某人(有名有姓有地址)刚刚向他买了该唱片的一套母盘,说是要出版200套限量版黑胶片。


老先生信任别人,可没想那么多。假如,过段时间,Ebay突然出现此套唱片的mint全新片,到时候,诸位爱收藏的乐友可别上当了,呵呵。


还不止这一张,Soundstarton公司cd年代出版的一张Stross四重奏唱片,那哥们也买了张母盘,大家也要小心了。


Metzmacher的一张Brahms大提琴奏鸣曲,那哥们也要重新出版了,看看是假冒80年代原版,还是标作re-issue。呵呵。





原帖由 ADWS 于 2012-11-14 13:52:00 发表
就黑胶作假的来说,几乎没有可能性,他不是CD可以任意克隆,我认为楼主多虑了,往往失去了捡漏的机会
古典留声二手黑胶网址:gudianliusheng.com
TOP
4#

感谢无难兄的分析,我一一做个回答。

1. 关于纸质自然泛黄问题,我上手的唱片不少,5万-10万总应该有了,全新包括未开封的几百套应该有的。当年纸质是否也漂白成这样,我首先是怀疑的。另外,即便未开封的唱片,保存得再好,过了几十年,也不会是漂白的颜色。我是昨天下班后在台灯下拍的照,不尽完美,无难兄质疑得对。


2. 印刷技术上,一定要拿来和当时的唱片比,最好是同一唱片公司的。Thauer这张的印刷和着墨,和同时代DGG的统一工艺,相差太大。


3. 胶质问题,今天早上,我出门上班时,也想到了,临走前看了一眼,两张唱片的胶质非常类似,在台灯下微微泛棕色。正品 Belvedere的没有这个现象。今天下班后,我再仔细对比一下,早上有点仓促了。无难兄,这点提得非常到位。


4. 我虽然有Thauer的原版唱片,可以做一比较的,但我觉得没有必要了。凭外在已经能够确定的话,就不需要上机了。


Thauer的这张唱片,我上手的一瞬间,就感觉是假的。一只手,捏过相当多的原版同时期大荷花封套,拿着新仿的封套,在手里一感觉,一抖动,基本百分百就知道封套真假了。
Martzy的这张唱片,上手时候,只是觉得封套异常新,没有玻璃纸密封,过几十年保存成这样的片子,不太可能。然后看盘芯饱和度那么差,色彩淡,原来的黑胶公司做这样一张布面精装的唱片,成本可是非常高的,这样的劣质加工,基本是不可能的。另外,这张唱片是个折页装,等到往搁置唱片的内封一瞧,雪白崭新,那就没有什么疑问了。


对无难兄再次表示感谢。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2-11-14 18:45:00 发表
个人感觉证据似乎还不够确凿。。。。
1、单纯讲纸质的泛黄问题如果保存条件好的话应该不明显;
2、至于印刷问题应该从50年代的印刷技术和现在的印刷技术上来分析,不能从粗糙角度分析
3、个人认为还应该分析胶质情况,如果是现在压片的话应该是不可能和5、60年前的胶质一样的,楼主应该再比对胶质情况。4、既然楼主有相同的2张唱片,请问听感上的区别呢,如果是仿品听感上的区别就应该非常大了
个人看法哈
最后编辑乐友老徐 最后编辑于 2012-11-15 00:39:26
古典留声二手黑胶网址:gudianliusheng.com
TOP
5#

确实如此,我也见过类似的印刷错误。纸张的质感,厚度,柔软度等等,其实倒是很难模仿的。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2-11-14 19:15:00 发表
从印刷的粗糙角度看我这张唱片真的是仿得极差极差的了,但这的确不是仿版,以下大家看到的绝对不是你眼睛花了,也不是我的手抖了,这个印刷它就是这样,我估计如果带上立体眼镜绝对是张立体感极好的图片,哈哈哈
古典留声二手黑胶网址:gudianliusheng.com
TOP
6#

黑胶是否造假,直观的感觉往往就足够了,因为造假者自己的经验也不足,也无法投入太高的成本,所以漏洞往往不是一两个。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2-11-14 22:26:00 发表
原帖由 ADWS 于 2012-11-14 20:14:00 发表
我还是那个观点,老黑胶根本不可能造假,没有那个技术,没有那个能力
理论上讲造假的可能性也有,还是70兄的说法比较靠谱,关键在于这个造假的成本......
古典留声二手黑胶网址:gudianliusheng.com
TOP
7#

有母板,做新的LP并不难的,费用也没有想象那么贵。

原帖由 老范 于 2012-11-14 23:14:00 发表
理论上是可以的。找一张不知道是谁拉的五十年代单声道小无,把盘标去掉。然后粘上假冒的盘标和封套。号称是一套大家都没见过的唱片(卖家宣称是盘标印刷错误,没发行过)。如果盘标和封套做得比较像的话,还是会有人信的。因为你只能仔细看dead wax上的压片号才能分辨,但是人一般不会那么仔细去看地。
找一个录音,告诉你是Martzy拉的,谁听得出来?
如果是DG的唱片,我是能比较容易看出区别出来的。今年八
古典留声二手黑胶网址:gudianliusheng.com
TOP
8#

不会退给他的,留着做作伪证据,以防止他再出售同类唱片。

要是唱片是真的,等着他来告我吧,呵呵。



原帖由 ADWS 于 2012-11-14 12:06:00 发表
楼主多虑了,这个属于印刷问题,怎么会有假,你便宜拍的,捡了个大便宜,居然又退给卖家,卖家正求之不得呢,呵呵
古典留声二手黑胶网址:gudianliusheng.com
TOP
9#

无难兄这张印刷时候套色没套准,只是印刷失误。

再看Thauer这张



上面为正版,下面为伪造。



取一区域
正版的黄色部分用的是专色印刷,颜色过渡平滑,没有印刷网点。
伪造的黄色部分用的是普通四色印刷,颜色过渡不平滑,有四色印刷网点。

所有DG的黄标正版用的都是专色印刷,手头有DGG大花或者小花唱片的朋友可以对照一下。用放大镜看不出蜂窝状的点。

诸位手里有近年复刻DG的话,也可以看一下,是不是“投入高成本”了。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2-11-14 19:15:00 发表
从印刷的粗糙角度看我这张唱片真的是仿得极差极差的了,但这的确不是仿版,以下大家看到的绝对不是你眼睛花了,也不是我的手抖了,这个印刷它就是这样,我估计如果带上立体眼镜绝对是张立体感极好的图片,哈哈哈
古典留声二手黑胶网址:gudianliusheng.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