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朋友讨论数字播放器的主板选型的问题,尤其在欧博发布新一代电池数字播放器套装RDS1系列后引发了一些争论。有人认为数字播放器不应该使用成熟的SBC而应该定制开发。
先不说SBC这些单板电脑是否比独立设计的数码版要好,就道理讲,我们选择音响设备是为了更好的声音,到底厂家用什么方法实现的并不重要,条条大路通罗马,声音好才是最重要的。从质量管控来讲我赞同欧博使用成熟的SBC产品,在大规模电路高度集成的当下,大批量生产的SBC一般比小批量供货的定制产品有更好的成熟性和稳定性,因为大量的用户应用也会反哺,让厂家发现更多的问题进行完善,而定制的数码板会由于出货量较小难以得到大厂的订单,小厂的生产工艺一般也很难达到标准。
从实践的角度上,SBC的选型确实非常重要,由于针对的细分市场不同,厂家的设计和用料也都不同,这也体现在最后的价格上差距很大,一块华硕的tinker board几乎是普通rock64的2倍,而性能其实是差不多的。对于hifi领域而言,性能并不是最关键的,否则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更强大的x86PC,之所以第二代数字播放器选择了SBC,更多是因为,在一般播放性能够用的情况下,SBC的功耗更低,随之而来的音质杀手EMI干扰也更低。所以对于hifi市场来说,数码板的选型更多的应该在线路设计以及做工带来稳定性上。
我自己也接触了几款SBC,其声音表现千差万别,最好的也是欧博DS1里使用的华硕tinker,声音细腻、柔顺优美。其次是odroid c1,声音完成度也很好。然后是树莓派,树莓派的声音虽然给人一开始很猛的感觉,但是听几分钟会有燥的感觉,耳朵会累,这一般是由于电路板设计导致EMI干扰在10-20khz频段串入模拟部分,最后是原本平滑的曲线变得坑洼带来的存在感,这就是数码声。没有干扰的声音就像在开车在平坦的道路上,你几乎感觉不到道路的存在,而是顺滑的前行,这样的旅途是舒适的,久听而不累。而有了干扰之后的音乐曲线是坑洼的,你在道路上行驶,能够明显的感觉到道路的存在感,这会让你误以为是信息量增多了,但实际上是干扰叠加后的介入注意力的结果。这样的声音一开始听上去很爽,很炸,但是你很难坚持听10分钟。对于rock64是我体会的最差的,信息量很小,高频细节和微动态少很多。这应该是rock64追求性价比所致。如果你拿着tinker、树莓派、c1、rock64在手上对比一下的话,能感觉到tinker的用料和做工。这些东西体现不在性能上,而恰恰是hifi需要的抗EMI干扰和稳定性。所以tinkerboard的声音是最好的。从做工上看C1也不错。而树莓派和rock64则简陋了很多。
除此之外数字播放器不仅仅完成了SBC的选型就可以出好声音的,包括我自己,也尝试了很多DIY设计的tinker的数字播放器,声音千差万别。这差别主要来自于供电、晶振、固件、避震的设计总成。供电方面,使用线性电源的比使用开关电源的更好,这是由于开关电路稳压的过程会产生很强的纹波,LDO则要好很多,当然这跟他们的设计目标是有关系的,开关电路更加注重转换效率,而LDO则更加强调更低的干扰。近年来还有厂家开始使用电池供电取代市电为数字播放器供电,这点我也是赞同的,传统的线性电源的干扰主要来自于市电干扰+稳压电路纹波。而电池供电后,市电的干扰被天然消除,但是也并非电池供电一定比线性电源好,这还要看,电池的选型和稳压电路的设计。这方面如果设计不好会带来动态的压缩和更大的干扰。
综上所述,是我对数字播放器数码板的一点观点,欢迎大家更加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