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也谈巴哈,《一次听感记实》 [复制链接]

查看: 42410|回复: 226
1#
                            我听巴哈
       年轻时学音乐,常接触一些巴哈的作品。对于这个常使我烦恼的老头子, 可以说怨恨多于喜欢。由其是做赋格习题,掐着指头写音符。常常不由地骂道:死老头,咋这么多清规戒律
        后来,自从当了一名发烧友后。对音乐之父的音乐渐渐喜欢起来,小提琴、钢琴恊奏曲、勃兰登堡、组曲、康塔塔、B小调弥撒、马太受难曲,林林总总也收了不少LP与cD。隨着年令的增加,听他音乐的时间也逐渐多了起来。
       上网之后,看到许多关于巴哈音乐的帖子。不由地令我大吃一惊。由其是谈到关于十二平均率与大小无的感想时,那些难以捉模的词句: 什么宇宙之真谛、神之言谈、上帝的启示………哇呀呀!看来俺的赶紧学习了,左听右听,连个上帝的影子也感受不到。不由地心里暗暗骂起来:让你牛,整个一个猪耳。
        常言道:虚心使人进步。活到老,学到老。于是,择一良日,待老妻去进行砌长城时,独自一人,拉上窗帘,坐于皇帝位上。决心参悟一番。
        当古尔德的平均率从我那不菲的音响飘散出来时,那独到的触键力度,分句、呼吸。把一个用于教学的曲子弹的如此可听,令人叹服。而米尔斯坦的小无,又把我吸引到他那靓丽、松驰的发音上。大师呀,大师!人家把这么简单的音符拉的如歌般,岂是常人所能!而大无那充满质感,深厚的胸腔共鸣cello声也使人心绪平静。……
     唉……这样听,怎能触及到这些神品的内涵。要从形之上去感受才是正路。我边自言自语边点燃一斗英国原味烟草。隨着枭枭的青烟,想使自已八境。在不紧不慢,上上下下的音流中,渐渐有些犯困。……
      平均率呀平均率,大小无呀无。忽然,脑中闪出中学时上物理课时牛顿的力学,均速运动。对!牛顿描述了一个多么平衡的世界。那么纯静优美的万物,各自划出彩虹的轨道,永不停息地转呀转呀………大小无呢?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E=mc2。浩渺宇宙之始便是遵循这个简洁的公式。那大爆炸一刻不就是大无的结束?而这个公式的最终结局不就是黑洞中的奇点。那就是小到了无?我暗自沾沾自喜起耒,由巴哈的这些音符引我进八了科学的暝想中,我似乎感到了宇宙真谛,上帝………
     “咳!吃饭了。老头子。”老伴不知何时回来,又在何时做好了饭。“你=眼发直,魂不守身,发烧烧坏你了!”老伴的呵斥声终于让我回到了这个世界上。嘿嘿……我咽了口白饭,又夹起一块牛肉。“你说说,刚才那音乐怎么样?”我忽然想听听老伴的看法。
      “不难听。” 她轻描淡写地嘟浓了三个字。啊!庸俗的妇人之见,竞这样评价俺心中的圣乐。可俺这个六根未净的人,真的感受到了什么?总结了这次的发烧听感后,思来想去,说句实话,除了胡思乱想一通之外,真真切切地感受也是三个字:
     挺好听!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2/13 16:22:29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在G弦上……
TOP
2#

回施兄:

     施兄上面这段文字真诚、有理有据。令人感动。这是讨论音乐最好的心态与角度。

   巴哈的音乐,作品甚丰。他的教堂音乐,应该不难理解。倒是那些由精湛周密的技法所做的各种乐噐与乐队的曲目成为所有时代的人类所喜爱的精品。
   从9世纪起近千年间的复调音乐,终于在他手中写完了。巴洛克音乐的终结者。想想都该回头再去探究其奥秘。
   贝多芬、勃拉姆斯等古典、浪漫派的作曲曲家继续运用他的对位法,即使勋伯格、兴德米特等现代派也常有借用。
    施兄提及的魏策尔所说的那段话确实也实实在在地点出巴哈音乐的精髓。概括地说,这也是俺理解巴哈音乐的所到之处。再向前一步。看来要真的入禅了。
在G弦上……
TOP
3#

     神明兄好!
  超欣赏你的激情文字。 一百个不解之惑:一个学哲学的,具然对音乐有超级感悟力。
  不拘于形。在形而上的境界中神游。叹!叹!叹!
在G弦上……
TOP
4#

发个图,与同好共赏巴哈。

古尔德:
P100023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13 17:00:53 上传)

P1000239.JPG

在G弦上……
TOP
5#

回江月兄:

   江兄怎称俺老爷,年令虽有距,爱乐的心无途呀。
  
  江兄向以中肯为首,可本回帖老纳且不敢苟同。科学与艺术是人类认识感知世界万物的二条道,如山脊阴阳两面的登顶之路。殊出同归。谈不上谁高谁低。

   还是回到巴哈吧。
在G弦上……
TOP
6#

5177兄又来馋人。

      B老师的古尔德都是Lp吧。

   如果巴哈的音乐真能通神的话“人类很幼雅,几千年了,有没有神也稀里胡塗。”那么古尔德有可能是通过巴哈在和神谈话了。
在G弦上……
TOP
7#

回23楼施兄。

     这方面你的知识是我要了解学习的。在版本的问题上,我没有发言权。
在G弦上……
TOP
8#

37楼行者行:

      你是第一个谈巴哈运用了东西方文化视角的人。
   对于一个文化现象的审度确实要广开思路,从多层面多角度才可得以全貌。

   华人是泛神的民族,不似西方中世纪近千年政教合一。我们的农业文明至今仍很强大。农业文明在艺术上的代表“红楼梦”体现的是佛的色空观。
   西人中世纪文化虽有“但丁神曲”,却以为还是巴哈的音乐终结了这一段以神为核心的文化历史。
   一个“静”字,耐人寻味。
在G弦上……
TOP
9#

38楼江月:

      同样的问题,不止是你一人哟。

   艺术是良方?未必吧,有道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不过是一时的避风港。
   身边亦见各色人等男女老幼开始每星期上教堂了。也去过高低不等的唱诗班。天哪,他们居然把圣咏唱的如猪嚎般。还是专业合唱团的康塔塔唱的让人肃穆。不管合唱队员们心中是否有宗教的虔诚。起码音准、节奏、和声还是准的。
   如有幸来一个世界高水准的乐团演出巴哈的康塔塔,或许我们还能见一面呢。
在G弦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