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建民同志在2008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 [复制链接]

1#
转自:http://www.cea.gov.cn/news.asp?id=26798
中国地震局门户网 www.cea.gov.cn  2008-4-22   来源:中国地震局办公室
分享 转发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2#

1-3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7年、研究部署2008年防震减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2007年防震减灾工作回顾
    2007年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地震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防震减灾工作全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部署,坚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全年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和任务。

    (一)抗震救灾工作成效显著。
    2007年,全国发生5级以上地震17次,其中大陆地区6次,有3次致灾,造成3人死亡、28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0亿元。

    一年中,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防震减灾工作做出批示达24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防震减灾工作高度重视。我们共对13次地震突发事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反应,妥善处置。特别是2007年6月3日云南宁洱6.4级地震后,胡锦涛总书记对抗震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也多次作出批示,并亲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地震局成立了地震应急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派出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与云南省现场应急工作队和紧急救援队密切协作,迅速有序地开展震情趋势判断、地震监测、灾害调查、损失评估、医疗救助和防震避险知识宣传等工作,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国家防震减灾规划落实工作稳步推进。
    以《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为核心的防震减灾规划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目前,已有26个省(区、市)、260多个市县防震减灾规划印发实施,《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部署的发展战略和重点任务在各级各类防震减灾规划中得到细化和落实。

    编制完成了《全国防震减灾2020年奋斗目标实施方案》,明确了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强调各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提出了“房屋基本不倒,社会基本稳定”的总体要求。

    12月18日,地震局、总参测绘局、中科院、国家测绘局、气象局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共同实施的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国家地震安全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发改委,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工程和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两个子项正在按程序进行立项评估。辽宁、福建、山东、广东、陕西等地防震减灾“十一五”重点项目已开始实施。

    在全力抓好规划落实的同时,还着手开始了“十二五”防震减灾发展战略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了13个专题的调研、专题报告编制和专题验收工作。

    (三)数字地震项目建设即将胜利完成。
    2007年是数字地震项目决战之年,局党组要求全力以赴,一鼓作气,打好最后的决胜之战。按照局党组的部署,局机关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关键技术和管理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组织协调工作,解决了概算调整、项目集成等难题。各建设单位认真履行项目法人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把数字地震项目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精干力量,创新管理方式,加大执行力度,全力推进工程实施。

    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新建和改建测震台1032个、前兆台375个、强震动台1154个,数字地震技术系统运行稳定,已实现由台站到区域中心、由区域中心到国家中心的联网和实时数据传输,达到预期标准。6个分项建设任务总体上全部完成,项目投资完成率已超过95%,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投资全面达到设计要求,目前已完成47个单位工程和6个分项的验收,4月份将进行项目整体验收。数字地震项目的实施使我国防震减灾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跃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已在地震监视跟踪、地震速报、应急处置、国土规划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效益。

    数字地震项目的全面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地震系统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首先,必须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理清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式。机关各部门、系统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组的决策,各司其职,形成合力,表现出了很强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第二,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充分调动建设单位的积极性,加强招投标管理,发挥监理作用,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第三,严肃基本建设程序的刚性要求。

    (四)震情监视与跟踪工作成绩突出。
    按照全国一盘棋思想,确定了国家台网、区域台网布局原则以及地震监测工作发展的重点领域。积极推进地震监测系列标准编制,研究制定新建台网运行细则,规范台网运行管理。举办了首次全国地震监测质量评比与质量周活动,开展了地震监测系统运行效能评估,促进了台站科技人员的技术交流,保证了基础数据资料的质量。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地震速报流程,明确速报责任主体和时限,加强新技术集成与整合,地震速报时效明显提高。

    继续大力推进地震新参数应用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深化对地震孕育发生的认识,探索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新方法。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专题研究,基本上把握了全国地震发展趋势。2007年,我们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圆满完成了重大活动的震情保障任务。

    (五)社会防御地震灾害能力不断增强。
    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通知》,对行政许可实施、职业资格和资质管理、报告评审、行业协作与自律、执法监督与检查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制定《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评审要点》,明确安评报告应把握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问题。召开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单位负责人研讨会,加强交流协作,引导行业自律,促进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健康有序发展。面向社会组织实施了首次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共有1265人参考,210人通过考试和审核。组织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质量检查,对11家存在质量问题的单位进行了通报并责令其限期改正。组织完成了江苏第二核电厂、北京地铁八号线等百余项国家重要工程、2300余项省级重点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和相应抗震设防要求的批复。

    城乡抗震设防能力进一步提高。2007年,我们在12个城市开展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试点工作,涵盖活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震害预测、避难场所建设、地震应急管理、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农居工程、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三网一员”等九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通过试点,促进了当地防震减灾工作,为在全国进一步加强重点监视防御区工作积累了经验。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继续扎实推进,云南、甘肃等还出台了有关管理条例,将农居工程纳入法制化管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成农居地震安全工程示范点3000多个,近200万户农民住上了地震安心房。

    多样化的宣传模式逐步形成,公众防震减灾意识逐步增强,科学素养得到新的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各地共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6200多次,发放宣传品200多万份,展出展板10000多块,在各种媒体发表文章1500多篇,举办地震科普夏令营近200次,建成各类地震科普教育基地400余个。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建设进展喜人,山东省已达到165所,实现了每县一所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的目标。市县防震减灾工作进展明显,机构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管理不断规范,已经成为防震减灾事业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防震减灾法》修订工作进展顺利,已列入国务院2008年重点立法计划。地震标准化工作加速推进,发布实施了1项国家标准和6项行业标准,目前国家标准共有16项,行业标准共有30项。

    (六)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继续提升。
    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联动机制建设。与民政部等16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建立了应急组织协调工作机制。印发了《关于推进地震应急协作区域联动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做好区域联动工作做出部署。成功组织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首次应急演练,33个部门和单位参加了演练,促进了各部门协同配合和职责落实。福建、陕西、广东、辽宁、云南、海南等省和有关直属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有力地推进了联动机制建设,提高了地方各级政府应急指挥、协调和处置能力。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7月31日至8月3日,国家救援队派员参加在蒙古举办的亚太地震演练,队员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各方好评,同时,还协助蒙古开展了演练的筹备和组织工作。今年1月13日,国家救援队及时派出小分队赴天津蓟县实施了山体滑坡搜救行动,为协助当地政府紧急处置这一突发事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救援队“一队多用”的又一次成功实践。省级救援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2007年又有河北、内蒙古、安徽、河南、湖北、湖南、西藏等7个省(区)建立了救援队,目前省级救援队已达26支,总人数超过3000人。市县地震紧急救援队和城市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蓬勃开展,全国志愿者总人数已达10万人。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预案工作明显加强。印发了《关于加强市县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意见》,市县地震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已达17300多件,比2006年增加近1倍。制定印发了《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开展了预案信息平台建设。

    (七)地震科技创新工作呈现新局面。
    2007年,我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地震科技大会,回良玉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大会对全面实施《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进行了部署,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地震部门以此作为推进地震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推动相关配套政策的研究制定,积极组织相关科技项目的申请立项。很多地方的地震部门与科技部门联合召开会议,结合实际提出了鼓励支持地震科技创新的有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地震科技投入稳步增加,地震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地震电磁卫星项目已进入综合论证阶段。在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地震科技创新发展的环境实现了从维持生存型向支持发展型的转变,迎来了地震科技创新发展新的良好机遇期。

    地震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地震系统内局所合作不断深入,省局和研究所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局校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与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地震科技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推进,与23个国家举行了地震科技合作双边会晤,与有关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合作进一步加强,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援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台网全部建成,援助印尼、巴基斯坦、缅甸、老挝、蒙古等地震台网建设进展顺利。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年初,我局开展了2007年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活动。经过单位推荐和中国地震局科技委的评选,其中“全国地震科技大会召开暨《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发布”、 “地震监测的自动化、网络化、集成化与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全面完成”等入围。这项活动是我局首次开展的科技进展评选活动,对于展示我局的科技创新成果和实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八)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扎实有力。
    地震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及早研究准备,制定详尽计划,营造氛围,形成系列,突出重点,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宏伟目标上来,凝聚到防震减灾各项任务中来。

    各单位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防震减灾事业总体布局中,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加强规划指导和组织保障,注重挖掘行业资源,积极培育特色文化,为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和谐文明的环境。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中国地震局先后在四川局、防灾科技学院、江苏局、宁夏局等4个单位开展了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各单位通过实行竞争上岗、干部公示和试用期制度选拔中层干部,既拓宽了用人视野,又进一步落实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细化完善了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并在北京局、西藏局进行了试点,增强了干部考核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制定了《中国地震局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干部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制定了我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已获人事部的批准。

    中国地震局继续教育网站开通运行。防灾科技学院本科专业增至15个,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地震台站培训专项计划正式启动,新疆、甘肃、云南、四川等地震局共举办13期培训班。中国地震局和直属单位两级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形成,全年培训达7700人次。继续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28人入围“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修订了地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量化评审标准,24人通过评审获得研究员资格。

    各单位高度重视并着力改善干部职工生活,努力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许多单位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部分老旧台站面貌焕然一新,一些影响职工切身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认真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中国地震局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建立,带动了全系统老年教育活动的开展,老干部活动场所面积比2005年增加了一倍,离退休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二、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回顾
    2007年,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转变领导干部作风,全面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深化拒腐防变教育,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大监督工作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一)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
    地震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联系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征求意见,对照检查,查找出存在8个方面的较突出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局党组成员和机关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就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反腐倡廉等工作,听取意见,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各单位、各部门从思想教育入手,强化制度保障,增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性。通过用正面典型鼓舞人、激励人,用反面典型教育人、警示人,形成了作风建设的良好导向。有的明确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用制度规范权力运作,使民主集中制落到实处;有的完善了绩效考评办法,促进了干部职工开拓进取,认真履职;有的制定了限时结办制,提高了工作效率;有的制定了问责制,实施了责任追究;有的以多种形式搭建领导和职工的交流平台,听取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有的加强对科研道德和学风教育,规范科研管理,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严谨治学。通过抓作风建设,地震系统广大干部敬业精神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更加深入,服务态度明显改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扎实开展。
    廉政文化建设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实施纲要》的有效途径。中国地震局党组高度重视,监察司牵头精心谋划,人教科技司、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发财司等部门密切配合,结合地震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2007—2008年地震系统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按照局党组的部署,各单位专题研究,认真策划,精心组织,掀起了地震系统廉政文化建设活动高潮。有的讲党课,举办演讲比赛和先进事迹报告会;有的建立宣传专栏、廉政网页、廉政博客,观看廉政影视片;有的组织参观访问,编发廉政短信和卡片,开展“家庭助廉”、“读书思廉”、“廉政建设大家谈”系列活动。京区单位还组织了“庆七一迎十七大”廉政歌曲汇演,全局系统8000多人参加了廉政文化知识答卷,47支代表队参加了廉政文化知识竞赛,8支代表队刚刚结束了决赛活动。各单位还认真组织开展了廉政文化建设征文活动,地震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在参与中受感染、受触动、受教育,在参与中明是非、知荣辱,共同营造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秉公用权、清正廉洁的工作环境。对此,中央政府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监察》等媒体都进行了专题报道,树立了地震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到位。
    中国地震局党组从自身做起,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把反腐倡廉和防震减灾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局属各单位党组(党委)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监督检查,狠抓落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的在学习、讲座、考核时加入廉政内容,做到廉政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两促进、两受益”;有的把落实责任制情况列为干部选拔条件;有的把落实责任制列入台站观测质量体系考核内容;有的进一步修订完善党风廉政量化考核体系;有的向个人通报述职述廉考核和测评结果并存入个人人事档案,对结果不理想的进行单独谈话,提出整改意见;有的派出检查员和兼职监察员采取上门调查、听取意见建议等方式加强了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一年来,绝大多数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身体力行,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做到业务工作管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就抓到哪里,积极推动本单位反腐倡廉工作健康发展。

    (四)制度建设和监督制约工作力度加大。
    2007年,中国地震局党组建立完善了《中国地震局党组议事规则》、《中国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学民主决策制度的规定》等制度。局机关印发实施了《中国地震局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中国地震局机关工作人员从政行为规范》、《政府采购管理细则》等制度正在征求意见。多数单位修订完善了党组(党委)议事规则、干部选拔任用、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政务公开等方面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促进了权力的规范运行。

    中国地震局派出巡视组对安徽、宁夏、内蒙、山东地震局开展了巡视工作,对2006年被巡视的上海、重庆、河南、西藏地震局和物探中心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共召开16次座谈会,与400多名干部职工进行个别谈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解核实,向被巡视单位提出整改建议,有的派出审计组进行专项审计,有的对个别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谈话。同时,对反映不实的问题,及时予以澄清,支持敬业肯干的领导干部,总结表扬被巡视单位的工作成绩,旗帜鲜明地支持被巡视单位领导班子的工作。

    中国地震局党组组织专题会议,听取了部分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纪检组长(纪委书记)的述职述廉报告。党组成员与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谈话30多人次。多数单位在干部职务变动时,都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对个别干部在选人用人、经费使用、项目管理、政府采购、招标投标以及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廉政谈话;针对个别领导干部不认真履行职责,不遵守劳动纪律,群众意见较大的,经认真核实,进行诫勉谈话。据不完全统计,各单位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谈话367人次,任前廉政谈话258人次,诫勉谈话31人次。通过不同方式的谈话,给一些领导干部打了招呼、提了醒,防止问题由少积多、由小变大、酿成严重错误。

    局机关及多数单位及时召开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分析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了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人教科技司还会同监察司对部分单位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情况进行检查,对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不规范、破格提拔干部没有按规定上报审批、超职数配备中层干部等问题,予以批评纠正。

    各级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加强了对数字地震项目资金使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和工程结算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十五”数字地震项目审计追踪达10亿元,共完成审计项目231个,审计金额24.9亿元,对55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有的单位监察部门通过与财务部门联网,跟踪了解资金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发财司还会同监察司、直属机关党委对部分单位数字地震项目执行和财务工作进行专项稽查,要求限期整改项目资金支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此外,监察司还会同人教科技司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对局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教育监督的方法和途径,采取点面结合、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题调查研究,组成3个调研小组分赴9个单位广泛听取意见,在全系统46个单位共3072人中开展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情况,向局党组提交了专题报告。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充分表明:反腐倡廉工作必须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地震系统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围绕防震减灾中心工作提要求,抓落实;突出重点,加强教育,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筑牢广大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意识;联系实际,建章立制,规范权力,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的运行机制;发扬民主,公开透明,群众参与,加强监督,促使领导干部秉公用权,廉洁自律;领导重视,身体力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两手抓两手硬。
最后编辑梁溪人家 最后编辑于 2008-05-18 23:49:11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3#

2-3

三、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
    去年,中国地震局党组系统完整地提出了“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切实加强‘两个能力’建设,建立健全‘3+1’体系,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的基本思路。

    这一思路是立足于实现防震减灾2020年奋斗目标和三大战略要求,在深入分析防震减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集中了地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集体智慧,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地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充分肯定。这一思路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要求,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战略部署,符合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已经在指导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呈现了统筹发展、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思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

    在今后贯彻落实中,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把握这一思路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用这一思路指导防震减灾实践。同时,还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更加扎实地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贯彻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必须坚持“四个把握”。
    防震减灾是社会公益性事业,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贯彻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必须基于国情、社情、震情,把握经济建设的新形势、把握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把握应急管理的新趋势、把握防震减灾的新经验。

    第一,必须把握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GDP超过24万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今后十几年,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将继续加快,重大工程特别是生命线工程、新型结构不断出现,地震灾害潜在威胁将更加突出,经济建设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必须把握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一方面必须把防震减灾工作放到经济建设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另一方面必须紧紧围绕为经济建设服务,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扎实工作,不断提升防震减灾能力,切实发挥防震减灾在经济建设中的减灾效益。

    第二,必须把握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追求将更加广泛而全面。在诸多幸福追求中,安全的生活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将越来越成为其中最重要的追求。同时,随着家庭财产的普遍增加,人民群众要求更好地保护财产。而地震灾害却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可以说,广大人民群众对减轻地震灾害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必须把握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把防震减灾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着眼社会发展的全局,来审视和思考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努力提高防震减灾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开创全社会共同抵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第三,必须把握应急管理的新趋势。去年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所确定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对于明确地震部门履行好地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职责提出了具体要求。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暴露出应对雪灾准备不足、基础设施防灾能力薄弱等问题,给地震灾害应急管理以重要启示。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从这次特大自然灾害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因此,必须把握应急管理的新趋势,加强对现代条件下地震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加强大震巨灾的应对准备工作,不断提升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能力。

    第四,必须把握防震减灾的新经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经验的过程。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就是在不断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并将在不断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完善。在防震减灾工作实践中,新的经验会不断涌现。近年来,我们在加强“两个能力”建设、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拓展公共服务、推进地震科技创新,以及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创造和积累了很多很好的做法和经验,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把握防震减灾的新经验,既要及时总结全国各地在防震减灾实践过程中积累和产生的好经验、好做法,也要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在防震减灾管理、技术、措施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更好地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贯彻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必须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第一,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科学发展观要求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必须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立足当前,就是立足实际、立足发展的重点和当务之急,抓紧解决当前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推动发展、加快发展。着眼长远,就是要以超前的意识,着眼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长远考虑,在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过程中留有足够的余地,防止急功近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是抓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防震减灾工作而言,全局与局部关系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利益上。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大局意识,要从讲大局的高度,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统筹兼顾好各方利益,使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相互协调统一。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是衡量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把握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是提高地震部门执行力的必然要求。

    第三,好与快的关系。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要求,其中,“好”是第一位的。“好”应该包括:要保持发展的稳定性,大起大落不是好的发展;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不是好的发展;要提高发展的效益性,成本过高、代价过大不是好的发展;要实现发展的持续性,一时快速但难以持续不是好的发展。必须清楚看到,在我们实际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效益不高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把握规模与效益的关系,也是没有很好地领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第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继承基础上的突破和超越,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的统一。现在的关键是要自觉地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不能一讲到继承,就什么都不能动,一讲到创新,就什么都可以丢。在继承与创新中,必须充分遵循事物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绝不排斥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也不能抛弃过去的优良传统,而要充分吸纳,为我所用,为我服务。在新时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继承优良传统,也要结合实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新的视角,探索新途径,提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

    第五,勤政和廉政的关系。将廉政建设与勤政建设结合起来,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对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全党同志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廉政和勤政,是对各级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达到的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目标。廉政建设搞好了,有利于广大干部发扬优良作风,规范从政行为,正确使用权力,为勤政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勤政建设搞好了,有利于广大干部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恪尽职守,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为廉政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我们既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廉政建设,又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勤政建设,支持广大干部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奋发有为,不断创造实绩。

    (三)贯彻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必须在“四个方面”见实效。
    第一,必须在提高自身能力上见实效。提高自身能力对于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自身能力不断提升,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们自身能力与经济社会需求的矛盾仍然突出,必须切实加强防震减灾专业基础设施、技术系统、条件平台等硬件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地震监测预测能力、地震灾情获取能力、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和综合技术保障能力。同时,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意识,提高管理能力。

    第二,必须在加强社会管理上见实效。认真履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是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能力的重要保证。要努力形成依法管理、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的良好局面。要积极谋划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思路,制定落实发展规划,把防震减灾的工作部署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大力加强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用法规和标准来规范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行为。要充分发挥市县地震部门在管理社会、动员社会、宣传社会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

    第三,必须在强化公共服务上见实效。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找准防震减灾在公共服务中的定位,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手段。加强防震减灾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完善震情与灾情信息发布、应急救援、灾情评估、抗震技术、农居地震安全、科普教育等服务体系,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普惠性,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地震安全需求,努力为全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防震减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第四,必须在地震科技创新上见实效。地震科技创新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要认真落实好《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谋划好地震科技创新的整体布局,抓好项目顶层设计,增强科技项目立项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前瞻性,保证《纲要》提出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问题优先得到经费支持。要抓住地震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在地震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地震预测研究方面早日有新的突破。大力加强防震减灾实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使用,提升地震科技在减灾领域的贡献率。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4#

3-3

四、2008年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还要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等,做好今年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强气象、地震、测绘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这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做好2008年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围绕防震减灾2020年奋斗目标,实施《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推进地震科技创新,加强防震减灾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一)努力做好地震监视跟踪和预测工作。
    要继续加强地震活动大形势的分析研究,努力把握震情发展趋势和动态,提高预测准确性。各单位要做好监测系统的维护与技术保障,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台网运行管理和观测质量管理,保障台网稳定、可靠地运行。有关单位要切实做好遭受雪灾地震台站的灾后恢复修建工作,保证监测台网尽快恢复正常运行。要认真整合新老监测网络,充分发挥新建台网建设成效,努力提高地震速报的质量和时效。

    (二)切实提高地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切实做好各项应急准备,高效、有序地处置地震突发事件。抓好基层预案建设的指导,积极开展预案信息平台建设、评估机制建设和地震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推进大震巨灾应急预案编制和相应工作机制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开展地震应急联合检查,大力推进部门间、军地间、部门与政府间的协作联动,深化地震应急区域联动工作机制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积极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志愿者队伍、社团组织和基层组织等广泛参与的社会动员机制建设。

    强化地震灾情信息的收集报送能力。要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三网一员”的作用,以各级地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和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为基础,拓展为政府和社会服务功能。推进全国一体化的地震灾情速报呼叫中心和地震应急短信息平台系统建设,拓展巨灾状态下应急救援信息获取、通报和发布手段。

    强化各级应急救援与志愿者队伍的培训、演练和考核,提高实战能力。要认真组织中日合作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推进国家应急体系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应急指挥系统和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培训基地的作用。继续开展国际国内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与交流。做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获得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的评估准备工作。

    加强对市县地震部门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不断完善市县地震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市县应急指挥平台、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物资保障建设和灾情信息接报工作。加强基层社会应急联动,促进各类地震应急救援资源的整合统筹,加大对基层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和培训力度。

    (三)全力做好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的组织筹备工作。
    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今年10月将首次在我国召开。预计将有3000余名国内外代表参加本次盛会。这是我们承办的一次规模空前的国际会议,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力协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将其办成一届有特色、有水平、高质量的地震工程领域国际盛会。同时,要通过这次大会扩大我国地震科技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水平的提升。

   (四)加快推进规划落实和“十一五”立项实施。
    《全国防震减灾2020年奋斗目标实施方案》即将由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颁布实施,实施好《方案》是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这对增强全社会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实现2020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明确实施的方法和步骤,确保方案得到有效落实。

    做好十五项目验收和运行管理工作是“十一五”立项的基础。数字地震项目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圆满完成项目验收任务。项目通过验收不是最终目的,要高度重视项目运行和维护管理,切实把项目建设成果转化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与此同时,救援基地项目、台网中心工程项目要加快实施进度,尽快完成验收工作。

    全力组织好国家地震安全工程项目的立项工作。要在深入总结十五项目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十一五”项目的组织管理模式,制定项目管理办法,为项目实施做好充分准备。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项目是地震局牵头、多部门共同实施的重大项目,要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扎实推进项目实施。

    省级地震部门要积极争取本地区财政、投资主管部门的支持,全力推进本地区“十一五”项目的立项工作。已经开始实施的单位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项目投资、质量、进度协调统一,稳步推进。

    (五)不断增强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继续加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试点工作力度,推广试点经验,制定完善有关政策保障措施,切实提高综合防御能力。加快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深入实施,不断提高农村防震保安能力。

    开展城市地震安全社区示范工作,进一步提升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继续推进城市活断层探测、震害预测和小区划工作,为城市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基础依据。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研究。完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推进新一代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研究编制工作。充分发挥市县地震工作机构的重要作用。精心组织防震减灾文化产品“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活动,提升公众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大力推进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六)大力推进地震科技创新。
    近几年,我局的地震科技项目经费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紧缺状况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现在的关键是把资金投入到亟需解决的问题上,把重点项目管理好,取得一批成果。要做好重大科技项目申报与管理,组织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抓紧开展地震电磁卫星工程立项综合论证,按有关单位要求完成上报工程立项工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组织力量,全力推进。要建立科技项目评价体系、追踪问效制度、科研项目库及科研人员信誉档案。要全面落实人才规划,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培养。加强科研道德建设,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激励、保障机制,逐步形成地震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一支引领地震科技发展的高水平科学家队伍。

    (七)扎实推进防震减灾法制和标准建设。
    全力推进《防震减灾法》修订工作。各省(区、市)地震局在关注《防震减灾法》修订工作的同时,也要密切配合省级人大和政府,积极推进地方法规、政府规章制定修订工作。积极开展法制监督检查活动,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组织开展地震系统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法制观念。

    地震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以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为契机,建立健全责任制,完善行政许可事项的管理,将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地震部门政务公开,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战略,加大地震标准化工作力度,加强地震标准化基础研究和标准体系研究,加快制定急需的技术标准,努力推进地震标准计量管理工作。

    (八)着力抓好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通过中心组示范、专题研讨、主题实践、宣传交流等有效形式,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贯穿到全年各项工作中,把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根据中央的安排部署,切实组织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关于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局党组高度重视,根据学习培训计划,在前期学习培训基础上,这次会后还将安排一次专题培训。
加强地震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强化齐抓共管,强化典型宣传,强化目标要求,创新思路和举措。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科学发展和形成风正劲足、团结和谐的生动局面为重点,以“讲文明、树新风、展风采、作贡献”和“创建文明机关、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为载体,扎实开展创建活动。

    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主线,以提高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主要领导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继续推进领导班子副职竞争上岗,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方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建立健全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施《中国地震局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各单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补充后备新力量。建立健全公平的竞争机制、民主的运行机制、实效的教育机制、全程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考察机制。

    大力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工作。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其核心内容是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是打破身份管理的关键步骤,是实现人员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重要条件,是搞活用人制度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是今年的一件大事,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科学运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岗位,通过岗位设置管理,建立科学的用人导向和合理的用人机制,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同时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关于这项工作,明天上午会议还将进行专门部署。

    领导干部要不断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对老干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要真心、真情、真诚为老干部服务,尤其要为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解燃眉之急,努力让他们过一个幸福、安宁、保持尊严的晚年。

   五、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任务
    2008年,地震系统要全面贯彻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廉政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为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服务和保证。

    (一)加强督促检查,推动科学发展观和防震减灾重大部署的贯彻落实。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落实到防震减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加强对各单位、各部门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严肃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行为,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防震减灾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中央和中国地震局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做到令行禁止。

    加强对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开展对《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等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地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积极开展效能监察,加强对项目管理特别是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资金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强管理、健全制度、规范运作、堵塞漏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勤政建设。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围绕提高行政效率、经济和社会效益、工作质量等问题,进行督促检查,促使各级干部增强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加大对失职渎职行为的追究力度,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贻误工作、影响效绩,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实施责任追究。要关心群众生活,关注群众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各单位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对损害群众利益,以各种理由拖延解决群众合理要求的,轻者批评教育,重者追究有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

    (二)加强教育防范,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
    地震系统的反腐倡廉教育,要紧密结合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以推进《实施纲要》贯彻落实为主线,以建立思想道德防线为目标,以廉政文化建设为载体,在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教育我们的干部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的“如果不加强管理和监督,有些原来被认为是清水衙门的部门和单位,也很可能成为案件多发地带。”中国地震局党组十分关心地震系统广大干部的成长和进步,我在这里恳切提醒大家,地震系统的党员、干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腐败问题上没有天然免疫力,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朽落后思想同样会侵蚀我们的党员、干部,如果思想道德防线不牢、意志不坚定,就很容易受到腐败病毒的感染,甚至跌入腐败的泥潭。因此,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继续抓好廉政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今年要在组织征文、巡回演讲、经验交流、创先争优评比上下功夫。要拓宽思路,创新载体,注意形式和内容、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做到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中国地震局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要调查研究,掌握动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加强指导。局属各单位党组、党委要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大家的参与意识和接受教育的自觉性。要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形式多样,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在地震系统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要认真执行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继续抓好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以及以赌博和交易等形式收受财物、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等问题;清理纠正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多占住房的问题;坚决纠正领导干部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等问题;继续治理领导干部违规插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谋取私利的问题;巩固财务稽查和治理商业贿赂成果,进一步加大治理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力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规定,严肃组织人事纪律,坚决反对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反对奢侈浪费、互相攀比,禁止超标准改造台站、超预算修建办公用房,加强出国(境)管理,防止公款出国(境)旅游。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机制。
    中国地震局党组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工作。近年来,无论是局机关还是局属各单位,从工作需要出发,研究制定了一批重要制度。这些制度在加强制约、规范管理、提高效益、堵塞漏洞,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有的单位制度不健全,办事无章可循;有的单位制度、规定偏多,空洞无物,缺乏刚性,可行性和操作性不强,亟待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清理整合和修订完善。为此,中国地震局党组决定2008年作为制度建设年,以此为契机,加大制度建设工作力度。一是制度不健全的单位,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关的制度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二是对现有制度,特别是涉及反腐倡廉方面的制度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重点整合和完善党组(委)议事规则、民主决策程序、干部选拔任用、招录工作人员、项目管理、招标投标、大额资金审批、政务公开规定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在认真总结前五年落实《实施纲要》工作基础上,结合防震减灾规划,研究制定《中国地震局惩防体系实施纲要工作规划(2008-2012年)》。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要逐步形成地震系统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学习制度,自觉遵守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对违反制度,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要追究责任。

    (四)加强监督制约,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我们的权力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中国地震局党组要加强对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有关规定,努力提高监督质量和水平。

    坚持述职述廉制度。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年年底要向中国地震局党组报送本年度述职述廉报告。同时,安排部分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向中国地震局党组述职述廉,5年内轮流述职一遍。各单位纪检组长(纪委书记)每年要向监察司提交述职述廉报告。同时,安排部分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向监察司述职述廉,5年内也要轮流述职一遍。此外,监察司、人教科技司和直属机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要有选择地参加京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会议。

    坚持检查考核制度。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每年对部分单位反腐倡廉工作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进行检查考核。领导班子成员要在干部职工大会上述职述廉,监察司、人教科技司组织相关测评,干部群众对领导班子成员评议监督。

    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各单位党组(党委)要按照中央和中国地震局党组的要求,认真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努力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水平。会前要广泛听取意见,会上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会后要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每人每年参加1-2个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深入群众听取意见,调研检查有关领导班子执行民主集中制、队伍建设、落实中国地震局重要工作部署和廉洁自律等情况,同领导班子成员谈心,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提醒帮助,对民主生活会进行指导。

    坚持谈话制度。建立任职廉政谈话制度。从今年开始,监察司会同人教科技司对新任司局级干部进行任职廉政谈话教育,相关内容和程序等由监察司拟定。局属各单位也要建立相应制度。继续坚持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同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谈话提醒制度。对群众反映或监督检查中发现领导班子成员中的问题,在弄清是非的基础上,谈话提醒,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问题突出的,进行诫勉谈话。

    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原则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财务、开发工作; 纪检组长(纪委书记)不分管计划财务、开发等直接与大额资金管理相关的工作。有上述分工情况的单位,应创造条件,尽早调整到位。

    坚持巡视工作制度。要不断总结巡视工作经验,规范巡视工作程序,提高巡视工作质量,重视巡视成果应用。从今年开始,中国地震局每年对6-8个单位进行巡视,并加强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对各单位领导班子任期内巡视一遍。

    坚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对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逐步建立纪检监察审计与财务部门内部联网制度,随时监控经费使用状况、资金流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加大政务、事务公开力度。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研究制定《中国地震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中国地震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等有关规范,切实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办案工作。认真对待信访举报,注意发现案件线索,拓宽案源渠道,增强办案意识,提高办案能力。要严肃查办违反招投标规定、挪用项目和科研经费、收受贿赂、违反人事、财经和外事纪律等案件。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力度,坚决查处不正当交易行为。加强案件分析研究,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这里,我想强调指出,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是我们防震减灾工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我们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忠于职守,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脚踏实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地震系统的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讲加强监督,并不是不信任大家,加强党内监督是我们党的传统和法宝,加强教育和监督是对大家的关心爱护。我们会把监督干部、保护干部、激励干部统一起来,注意发挥和尊重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局党组会客观地对待干部,充分信任干部,要创造条件,让我们的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工作,知难而进,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成绩,创造新经验。

    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中国地震局党组的部署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把反腐倡廉工作纳入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在工作中要注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加强制度建设相结合,加强廉政建设与勤政建设相结合,加强对干部的监督与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与加强对项目、课题监督相结合,使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做到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督办。要经常听取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汇报,为纪检监察部门履行职责创造条件。要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健全机构,选好配齐纪检监察审计处长。要切实重视、关心和爱护纪检监察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提高创造条件。在过去的一年里,地震系统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恪尽职守,认真贯彻中央和中国地震局党组的决策部署,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去年,我对纪检组长(纪委书记)提了几点要求,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繁重,希望各位组长、各位书记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增强党性,严于律己,秉公执纪,做党的忠诚卫士。


    同志们,2008年防震减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08年3月26日)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5#

回复: 陈建民同志在2008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感受大海,陶冶情操,调整充电,蓄势待发

——首届地震台站观测质量活动周侧记
 
中国地震局门户网 www.cea.gov.cn  2007-8-29   来源: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链接:http://www.cea.gov.cn/news.asp?id=16665&classID=11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6#

内容

8月正值暑期旅游的旺季,坐落在黄金海岸的中震科教培训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有的来自新疆天山脚下,有的来自黄土高原,有的来自西南边陲,有的来自宝岛海南,有的来自大兴安岭,有的来自塞外草原,还有的来自东部沿海、中原大地和水乡江南。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岗位——地震监测,时刻警惕地监测着来自地球内部的信息;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品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他们此行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到黄金海岸,参加2007年地震台站观测质量周的活动。

    (一)对象明确,主题鲜明
    为巩固和提高地震台站观测质量成果,在中国地震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监测预报司组织了2007年全国地震台站观测质量周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代表基本上来自在2006年度全国地震观测质量统评中取得前三名优异成绩观测项目的单位。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全面提高地震台站观测质量,相聚在黄金海岸中震科教培训中心。本次地震台站观测质量活动周是首次举办,2007年8月12日开始至25日结束,来自全国地震监测预报一线的150余名代表,分两批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质量周活动。可以这样说,地震台站观测质量活动周是专门为在地震监测一线做出显著成绩的同志举办的。前来参加观测质量周活动,既体现了组织的关怀,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充电,放松调整身心,重新积蓄力量的机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由于平时少有出差机会,到过海边的更是门可罗雀,望着浩渺的大海,兴奋和喜悦之心情无以言表。

    质量周活动得到中国地震局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国地震局岳明生副局长亲自出席质量活动周开幕式,并指示一定要办好这项活动,要精心安排,讲究效果,同时要确保各方面的安全。监测预报司李克司长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地震观测是监测预报工作的基础,观测质量是地震观测工作的生命,开展质量活动周活动体现了中国地震局党组对台站工作、对监测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局党组对台站同志的关心和爱护。他希望,要充分利用活动周的机遇,做到休息好,达到放松调整的目的;做到学习好,达到充电的目的;做到交流好,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最后他强调,“震情”永远是地震部门第一位的工作,回到工作岗位后,要继续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做好地震观测,服务于整个监测预报工作。活动周期间,李克司长、宋彦云副司长以及监测处余书明处长等与代表进行座谈,认真倾听了大家的心声。

    (二)报告精彩,交流热烈
    质量活动周是精彩的。专门邀请了地震系统钱家栋、付子忠、赵家骝、高景春、陈志遥、杨冬梅、刘耀炜、孔令昌、江在森、王庆良等专家分别就测震、形变、电磁、流体等学科的现状与发展,从观测技术的发展与标准化进程,从观测数据分析处理与地震预报新方法等专题做了精彩的报告。对专家的报告大家反响热烈,感受颇多,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

    质量活动周是热烈的。质量活动周也为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代表们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在大会上踊跃发言。紧紧围绕提高观测质量,交流了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优化完善观测技术系统和设施、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全身心做好观测工作、团结一致争创一流创建和谐台站等方面介绍了经验和心得体会;畅谈了下一步做好工作的设想和打算;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目前台站监测一线职工在工作、生活和个人发展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会下,代表三三两两就在观测工作中遇到的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与切磋。学习交流的气氛火爆、热烈。

    (三)亲近大海,休闲调整
    质量活动周是美好的。昌黎黄金海岸是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昌黎黄金海岸的黄沙、绿树、碧海、蓝天。中震科教培训中心毗邻大海,坐落在黄金海岸的中心地带。站在窗帘,湛蓝的天空、浩瀚的大海、金色的沙滩、翱翔的海鸥和飞溅的浪花一幅美丽的画卷立即映入眼帘。远处帆板运动员掌控着彩色的风帆正在进行刻苦的训练;近处遮阳伞把海滩点缀得五光十色,为度假者遮住一片荫凉;海上高傲的摩托艇翘起艇首,风驰电掣般地划开海面,激起串串白色的浪花;空中不时传来马达的轰鸣,旅游飞机伸展着彩色的翅膀,掠过浴场的上空。度假者们兴致勃勃从四面八方涌向大海的怀抱,尽情地沐浴着阳光和海水,体验着冲浪的兴奋和喜悦。海浪从大海深处向岸边涌动,抵达岸边时海浪撞击着海岸激起巨大的浪花,掀翻了在浅滩和岸边戏水的孩童,顿时引来一片嬉笑和喧哗。大海的美景令人陶醉和神往。

    质量活动周是轻松的。中午和傍晚时分,与会代表三五成群或漫步海边,或到浴场冲浪,习习的海风吹来为人们送来阵阵清爽,一扫酷暑引起的躁热,使紧张的心境得到释放。为了有个好的收获,天不亮起床,三五成群到海滩捡拾海水退潮后滞留在滩涂上的贝壳;观赏日出的人们,早早就来到海边翘首以待,当红日从东方跃出海面,顿时霞光万道,用相机快速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质量活动周是多彩的。代表们来到万里长城的东起点——老龙头,在长城与大海的交汇处,感受了碧海金沙、天开海岳的大气磅礴;来到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领略了雄关高耸、长城蜿蜒、烽台险峻的宏伟壮观;来到我国七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翡翠岛,寻觅了沙漠与大海的吻痕,坐在滑沙板上,从几十米高的沙山呼啸而下体验了一把滑沙带来的刺激和失重的感觉;来到华夏葡萄庄园——长城葡萄酿酒公司,参观了亚洲第一酒窖、葡萄种植园和罐装流水线,并举起高脚杯品尝了长城干红葡萄酒的甘醇。

    (四)时间短暂,主题永恒
    7天的质量活动周转眼逝去,但活动周丰富多彩的场景和轻松愉快心情,却长久驻留心中。代表们在专家的报告中,汲取了新的营养,恰似打开了心灵的一扇天窗,更多地了解了地震观测技术发展的动向,探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利用活动周搭建的平台,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得到新的启示;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使大家疲备的身心得到调整,紧张的心境得到放松,从而重新积蓄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精力去迎接更加艰巨的征程。质量活动周为老朋友再次重逢提供了机会,为新朋友的结识带来机缘。离别之际,大家依依惜别的场景令人无法释怀。大家相互勉励,表示不辜负局领导的希望,继续努力勇创佳绩,并举杯相约下次观测质量活动周再相聚。质量活动周的时间是短暂的,但质量活动周的主题——“感受大海,陶冶情操,调整充电,蓄势待发”成为永恒。(陈金林)
阅读1853次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7#

再转一篇,增加知识

全国跨断层形变场地监测网及2006年度运行报告(节选)

——大地形变测量技术管理部 尹荣珍
 
中国地震局门户网 www.cea.gov.cn  2007-10-15   来源: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链接:http://www.cea.gov.cn/news.asp?id=18221&classID=11
最后编辑梁溪人家 最后编辑于 2008-05-19 00:05:43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8#

内容

简 介
    跨断层形变场地观测是根据大地形变测量原理,在断层上进行断层垂直、水平活动的直接观测技术,观测量是断层两侧的相对位移量,其物理意义明确,观测信息直观,观测手段成熟,在我国已有40余年历史,已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观测资料,在地震预测研究、地质探测、地球运动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发挥了作用。

    在断层附近采用直接的物理监测技术测定断层活动特征是国际上一项传统的观测技术,是地壳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我国地域辽阔、强震活动频繁等特点,在断层两侧布设机动灵活的跨断层流动监测场地,视震情需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断层活动性监测,是开展地震短临跟踪、地震现场应急监视、地震趋势动态监测和监视活断层运动的最便捷、经济、实用的手段之一。

    一、形变场地监测网分布
    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23个省局及直属单位先后开展过跨断层场地流动形变监测,目前在测的有21个省局级单位。监测场地主要分布在以下六个主要地震活动带或区域。即(1)首都圈地区;(2)郯庐断裂带;(3)东南沿海地区;(4)南北地震带南段(川滇地区);(5)祁连-贺兰-渭河盆地;(6)北天山地震带。目前共有在测场地274处,800余个测段(边),水准测线总长度250km左右。跨断层形变场地监测网的布设原则:①根据断层的展布和板块边缝,因地制宜布设成独立的群体监测场地。②监测场地应布设在第四纪以来活动的断层或断裂带上。③依据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程度、历史地震的强度和频度布设密度不同的监测场地。④监测场地以布设水平和垂直形变量并举,能监测断层的三维动态变量为主旨。目前监测网的布设现状是:(1)首都圈地区(北京、山西、河北、河南境内)主要沿山西带、太行山山前带、张渤带以及相关区域内的断层上布设有41处水准测量场地,其中10处为水准、基线测距共点观测场地,复测周期多数为1-2个月;(2)东部地区主要沿郯庐断裂带布设有33处水准观测场地,复测周期为1-2个月;(3)东南沿海地区布设有19处水准观测场地,复测周期大部分为2-4个月;(4)南北地震带南段(川滇地区)主要沿鲜水河断裂及川滇块体等布设33处水准观测场地,其中20处为水准、基线共点观测场地,复测周期为2个月;(5)祁连-贺兰-渭河盆地,该地区共布设有85处水准观测场地,2005年以前,大部分场地复测周期为4个月,2006年开始,根据有关单位“十一五”监测规划,该地区多数场地复测周期改为2个月;(6)北天山地震带,目前布设有16处水准测量场地,复测周期为6个月。另外华中地区布设有5处水准测量场地,复测周期1-12个月不等。

    二、形变场地监测网技术系统(仪器、环境)
    1.垂直形变测量(水准测量)
    目前用于跨断层场地水准测量的仪器主要仍为Ni002系列的光学水准仪,部分Ni004和Koni007仪器及Dini系列电子水准仪。目前用于水准测量野外记簿的主要仍为PC-1500计算机,由于使用年代较长,主机及配件已严重老化,记簿器更新问题亟待解决。目前,解决该问题技术上不存在困难,关键是管理职责的明确及相关经费的支持。
    2.水平形变测量(测距、基线)
    目前用于水平形变监测的有测距和基线两种手段,测距及基线测距采用DI2002红外测距仪;基线测量仍采用24米线状因瓦基线尺(法国生产)进行丈量。
    DI2002激光测距仪主要技术指标:
    ◆标准测量模式〔DIST〕精度:±(1mm+1×10-6D),D<3km
    ◆长距测量模式〔LDIK〕测量范围:5~9km,有效显示1mm
    ◆最小计数   2km内为0.1mm,≥2km为1mm
    ◆使用温度        -20~+50℃
    ◆电源电压        DC12V
    ◆倾斜范围        约±65°
    目前用于水平形变测量野外记簿的为PC-1500计算机和HP-100LX微型计算机。
    根据目前情况,近1/4场地因受各种干扰需要进行技术改造。

    三、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积累情况
    全国跨断层形变观测网,就现管理组所掌握的数据资料大部分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997年以后数据已有电子版数据可提供,1997年以前数据还只限于纸介质,更早的数据存档在各监测单位。除已停测的部分场地外,大部分场地资料连续。
    2006年度运行报告
     一、运行基本情况
    2006年度全国共有21个省局及直属单位按计划完成了本年度的跨断层形变场地监测任务,共获得4个手段的近4600个有效监测数据,全年完成水准测量测线长度达1500KM左右(按测线单程计算);用于水准测量的观测仪器主要为Ni002系列光学水准仪,近几年有四个省局先后用DiNi系列电子水准仪;测距(含基线测距)和基线分别采用Di2002红外测距仪、24米基线尺测量;用于野外记簿的主要为PC-1500计算机,少量其它类型的掌上电脑。
     二、技术系统运行情况
    跨断层形变场地监测技术系统主要包括:监测所用的仪器、记簿器,
    监测场地基本情况,监测工作所产出数据的传输状况,数据的处理、使用情况,从事监测工作的各级有关技术人员结构等。
    (一)仪器使用情况
    目前,水准测量中绝大多数单位使用的仍是光学水准仪,这些仪器使用已有10~20多年,尤其是用于野外记簿PC-1500计算机,老化现象十分严重,故障率逐年升高,而且耗材难以购置,仪器更新问题迫在眉睫。
    虽然光学水准仪在水准测量中的应用比较成熟,但该类仪器已停产,给仪器维修等工作带来不便,电子水准仪正逐步在水准测量中面得到应用。在2006年,跨断层场地监测共有4家省局已用DiNi系列的电子水准仪替代了传统的光学水准仪,4家单位平均观测精度已达到每公里中误差±0.22mm,甚至优于整体±0.25mm的平均观测精度,证明电子水准仪可用于跨断层场地监测。
    目前在水平形变测量中,保持用传统的24米基线尺进行水平形变监测的只有云南、四川两个省局,鉴于水平形变监测在地震科学研究及地震预测预报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水平形变监测不仅不能因手段或观测仪器的落后而削弱,而需要积极寻找新的适合水平形变监测的新思路、新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基线测量。搜救中心和第二监测中心在这方面已进行了用精密测距替代基线测量技术的探索与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试验研究,通过多年实际应用,取得了用激光测距替代基线测量的经验,收到很好的预期效果,结果证明完全可以用测距替代基线测量,并可实现两种监测手段的“无缝”衔接。目前该项工作的场地改造及仪器更新等已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只要购置相关仪器,监测场地稍加改造,可继续使用。
    用于记簿的PC-1500计算机,急需更新换代。目前,无论针对传统的光学水准仪,还是未来需要推广的电子水准仪,引进新的记簿器,其记簿程序的开发研制在技术上基本不存在困难,关键是管理职责的明确及相关经费的支持。

    (二)监测场地基本情况
    目前全国跨断层场地的布设现状是:(1)首都圈地区(北京、山西、河北、河南境内)主要沿山西带、太行山山前带、张渤带以及相关区域内的断层上布设有41处水准测量场地,其中10处为水准、基线测距共点观测场地,复测周期多数为1-2个月;(2)东部地区主要沿郯庐断裂带布设有33处水准观测场地,复测周期为1-2个月;(3)东南沿海地区布设有19处水准观测场地,复测周期大部分为2-4个月;(4)南北地震带南段(川滇地区)主要沿鲜水河断裂及川滇块体等布设33处水准观测场地,其中20处为水准、基线共点观测场地,复测周期为2个月;(5)祁连-贺兰-渭河盆地,该地区共布设有85处水准观测场地,2005年以前,大部分场地复测周期为4个月,2006年开始,按“十一五”规划,该地区多数场地复测周期改为2个月;(6)北天山地震带,目前布设有16处水准测量场地,复测周期为6个月。另外华中地区布设有5处水准测量场地,复测周期1-12个月不等。
    根据统计数据,近1/4场地因受各种干扰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另外,20处基线测量场地需要改造,以便用新型仪器替代传统的基线丈量。

    (三)产出数据的传输及使用情况
    鉴于场地形变监测的现状及特殊性,自动传输条件尚未成熟,目前数据产出单位一部分采用纸质信件传递形式报送,有条件的单位也可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报送。拟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统一格式后一律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报送。
    目前,由搜救中心管理的有关监测数据主要提供给一、二测监测中心、地壳所、预测所、搜救中心等直属单位的地震分析预测人员。

    (四)监测技术人员状况
    目前全国大约有200~300名各级专业技术及技术管理人员从事跨断层形变场地监测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老同志的知识、技术更新及年轻同志的业务能力的培养提高等问题。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能组织必要的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本专业的整体水平,促进跨断层形变学科的健康发展。

    三、观测资料状况评估
    2006年全国21个单位产出共274个场地800余个测段(边)观测资料,绝大部分数据稳定可靠,观测资料连续,能满足地震科学研究及地震预测预报的需要。对有明显异常变化的数据我们尽可能及时向作业组或省局业务主管部门了解情况,以保证数据的客观真实、利于应用。2006年度水准测量平均精度为 ±0.25mm,远远高于规范要求的 ±0.50mm;基线和测距的精度也均满足规范要求。
    所有监测资料的检查验收及资料的保存归档等工作,均由各省局及直属单位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完成。



阅读1015次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9#

回复: 陈建民同志在2008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刘玉辰同志在2008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中国地震局门户网 www.cea.gov.cn  2008-4-22   来源:中国地震局办公室

转载:http://www.cea.gov.cn/news.asp?id=26799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10#

刘玉辰同志在2008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这次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闭幕。受局党组委托,我对会议作一简要总结,对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提几点要求。

    一、关于会议的总体情况
    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对防震减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的重要会议。为开好这次会议,局党组专门进行研究,召开了务虚会议,听取意见和建议。党组有关负责同志还带队赴吉林、黑龙江、广西等地进行专题调研,听取一线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为会议筹备做了充分准备。

    昨天上午,陈建民局长代表党组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回顾总结了去年的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刻阐述了实践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必须坚持“四个把握”、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取得“四个实效”。部署了今年防震减灾和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工作和任务。

    今天上午,陈建民同志就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人教科技司就具体实施工作做了说明。

    本次会议还安排9个单位进行了书面经验交流,介绍了工作中取得的有益经验,各有侧重,特点突出,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代表们集中了两个半天的时间,围绕陈建民局长所作的报告,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习讨论,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5个组的召集人分别介绍了各组讨论的情况。

    二、这次会议的主要收获
    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全国地震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防震减灾事业新局面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会议,是一次统一认识、求真务实的会议,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进一步增强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信心和凝聚力。
    大家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加强地震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以及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今年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同时也对做好2008年的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殷切希望。

    大家在讨论中认为,在中国地震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各单位以“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切实加强两个能力建设,建立健全3+1体系,始终坚持四个面向”这一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为指导,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基本把握了全国地震发展趋势,协助地方政府很好地开展了抗震救灾工作,出色完成了党的十七大震情保障任务,全面取得了数字地震项目决战胜利,开创了地震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有力,为促进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防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大家一致认为,陈建民局长代表局党组的工作报告哲理性强,立意高,通篇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实在,抓住了重点和关键。报告中提出的“四个把握”、“五个关系”、“四个实效”,是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的发展,体现了辩证法、方法论,对2008年和今后的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展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大家备受鼓舞,进一步激发了开拓防震减灾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信心和凝聚力。

    (二)进一步明确了实践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的新要求。
    大家普遍认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提出一年来,对指导各地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的开展。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地震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观和防震减灾工作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思路。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提高了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指导地位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准确把握和深刻领会其内涵和本质要求,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这一思路,坚持用这一基本思路指导防震减灾实践。

    大家反映,实践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对许多单位来讲还是一个新课题,陈建民同志代表中国地震局党组关于贯彻落实基本思路必须坚持“四个把握”、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取得“四个实效”的阐述深刻而具体,科学回答了实践防震减灾事业基本思路迫切需要解决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几乎涵盖了当前防震减灾工作领域的所有热点、难点问题,对各地各单位进一步推进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家感到深受启发。

    讨论中大家充分反映,“四个把握”论述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分析了应急管理和防震减灾工作领域新的经验认识,进一步明确了防震减灾工作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五个关系”的论述,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思想,剖析了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等5对辩证关系,从具体操作层面细致地回答了如何实践好基本思路的问题。“四个实效”则客观分析了地震部门在防震减灾管理方面亟待加强的工作,对“两个能力”和“3+1”体系建设、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这些论述是中国地震局党组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按照国务院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要求,结合防震减灾和地震部门实际,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防震减灾事业新局面的重要理论思考,是对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思路科学内涵的丰富和完善。

    (三)进一步增强了对防震减灾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起抓重要性的认识。
    大家认为,中国地震局党组把地震局长会议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合在一起开,充分体现了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高度重视。当前,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很快,地震部门承担的项目多了,掌控的经费多了,接触的范围广了。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就能推动工作的前进,事业的发展。头脑不清醒,放松了警惕,就会犯错误,栽跟头,更重要的是事业遭受损失。大家一致表示,陈建民同志关于勤政与廉政关系的论述是局党组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大家深有感触,纷纷表示一定要把“两手抓、两手硬”这一经验坚持好,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同时按照党组提出的新要求,既要一刻不放松地抓好廉政建设,又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勤政建设,正确把握好勤政与廉政的关系,把廉政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勤政建设之中,通过加强勤政建设促进廉政建设。

    (四)进一步明确了防震减灾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
    讨论中大家普遍认为,这次会议讲清了道理,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陈建民局长在主报告中不仅明确提出了取得“四个实效”的要求和奋斗目标,还就防震减灾工作部署了八项具体任务,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明确要求。这些工作任务有的阐明了总体要求,体现了对全局工作的宏观把握,为各单位根据各自实际制订具体工作计划留下了足够空间,有利于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则提出了明确的刚性要求,体现了行政管理的严肃性,有利于各单位操作和执行,也便于监督和检查。

    分组讨论中大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确立后,应及时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标准和保障措施;要高度重视数字地震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要加大对市县地震工作的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力度;要统筹考虑省局、研究所、直属事业单位的定位和协调发展;要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要加强对科研项目和开发的管理和监督,等等。党组对这些问题高度重视,将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认真梳理和研究。

    三、关于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的三方面要求
    第一,统一认识。大家回去后,要认真组织好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重点学习领会和把握好会议提出的必须坚持“四个把握”、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努力实现“四个实效”这一要求。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在带头学习,把握精神实质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好本单位的学习贯彻,及时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市县地震工作部门和基层台站。通过学习,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新一届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新要求上来,统一到局党组关于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的总体部署上来。工作中,我们既要看到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大好机遇,增强做好全年工作的信念,也要充分认识到今年工作任务的艰巨性,特别是面对复杂严峻的震情形势,务必保持头脑清醒,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忧患意识。

    第二,明确任务。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按照会议要求,通过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和任务,认真研究落实的具体措施,把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落实到各项工作措施中去,大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提高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能力,强化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着力推进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在狠抓“四个实效”上下功夫。陈建民局长在会议主报告中提出了2008年防震减灾工作的八项任务和党风廉政建设四个方面的要求,这些任务和要求既涵盖了防震减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方方面面,又突出了需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既有定性要求,又有定量指标。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对照会议关于2008年主要任务的安排和部署,分解落实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细化完善本单位、本部门的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措施,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对于一些需要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要结合工作实践,实事求是地制定阶段目标和相应举措。

    第三,抓好落实。今年地震系统防震减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已经明确,陈建民局长对做好2008年的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并且明确指出实践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本思路的关键是要取得实效。这里我就今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的落实讲几点要求。

    一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各单位和各部门要按照会议的部署,认真开展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活动,把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穿到全年各项工作中,把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按照局党组的安排,这次会后,我们还要组织专题培训,大家要认真学习。

    二是重大活动地震安全保障工作。监测司要牵头做好这项工作的组织实施,机关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成重大活动地震安全保障工作。与此同时,也要全力做好全国的震情监视跟踪工作。

    三是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的组织筹备工作。人教科技司要主动与建设、外交等部门密切协作,完善细化会议方案,现在就要着手制定倒计时的工作安排,有关单位和部门要给予密切配合。

    四是《全国防震减灾2020年奋斗目标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这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国家防震减灾规划落实的一项重要任务,机关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加强指导和监督。各省局要细化落实的措施,主动配合地方政府抓好方案的实施。

    五是“十一五”的立项和实施工作。发财司要全力推进国家地震安全工程项目的立项,同时要为项目的组织实施做好充分准备。各省局也要抓紧推进“十一五”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工作。

    六是地震突发事件的应对准备工作。机关职能部门和各单位都要认真研究这次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切实加强现代条件下地震灾害规律和特点的研究,不断提升应对地震灾害、特别是大震巨灾的能力。

    七是《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人教科技司要牵头加强项目立项、配套政策制定、经费投入以及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等工作。各省局也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狠抓《纲要》在本地区的落实工作。各研究所要充分发挥地震科技创新主力军的作用,务求今年在地震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八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这是今年涉及全局工作的一件大事。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岗位设置工作和推行聘用制度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序地推进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建立和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2008年内各单位要完成岗位设置工作,基本完成聘用制推行工作。

    九是《防震减灾法》修订工作。震害防御司要密切配合做好有关修订的基础性工作。

    十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单位党组(党委)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层层抓好落实;要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监察司要重点抓好“创先争优”考核评比和组织协调工作,各牵头部门要抓好后续的有关活动,各单位要认真完成好“规定动作”,结合实际,选好“自选动作”,务求取得实效;各单位要按照局党组关于制度建设年的要求,做好有关制度的清理整合和修订完善,10月底前将修订后的制度报监察司及有关司室备案;今年党组加大了巡视工作力度,拟对6至8个单位进行巡视,继续对去年巡视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各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使巡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关于这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的第一责任人,要在对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做出全面部署的基础上,转变作风,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善于发现和解决新问题。要善于把握工作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部署的工作要一抓到底。各单位要将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情况于4月底前向中国地震局作出书面报告,中国地震局办公室要协助党组抓好督促检查,确保会议取得实效。

    同志们,2008年防震减灾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十分繁重,请大家回去后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狠抓落实,开拓进取,为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08年3月27日)

阅读674次
最后编辑梁溪人家 最后编辑于 2008-05-19 00:18:18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11#

回复: 陈建民同志在2008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帖由 海涛123 于 2008-5-19 8:25:00 发表
梁溪人家兄,您的君子P3玩的还好吧?


最近把P3的玻璃转盘换成了铜盘。主轴添加了润滑油。
给剑桥640唱放 买了一个55W的R牛 然后DIY了一个12VAC电源。

声音觉得有进步,铜盘声音比较稳重,玻璃盘声音活跃一些。
待有空还要继续提高P3的水平,如增加调速器,改进底板的避震。。。
虽然P3是个入门盘,但是当前玩玩练练手很有味道。

谢谢海涛兄关心,您也玩LP吗?请多指导。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12#

回复: 陈建民同志在2008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帖由 凡曲 于 2008-5-19 9:49:00 发表
要不要如此冗长?


刘副局长发言开头就说了:对会议作一简要总结。
应该算短的了,不是充分的发言。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13#

回复: 陈建民同志在2008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帖由 海涛123 于 2008-5-19 15:40:00 发表
铜盘不知道在哪里买,多少钱?请问您换下来的玻璃盘呢?因为我的玻璃盘刚好有点小缺口,谢谢!


哈哈,您也用P3。
铜盘是求朋友帮忙做了一个。黄铜浇铸,然后机械加工到尺寸。
您如有朋友搞机械加工就可以做。用铸铁或钢板会便宜方便很多(而且重量相对黄铜也比较适当),依照玻璃盘的尺寸。

玻璃盘有时候还需要放上去用的,声音特点不同。
缺口对转动平衡不利,建议请玻璃店加工一个新的,或者换成金属盘。
别忘了给中间的主轴加一些润滑油。
再交流。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14#

回复:陈建民同志在2008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哈哈,老相识了,我也觉得ID很熟悉。
玻璃盘约4.5斤,同样尺寸的铜盘约14斤,铁盘我觉得在10斤以上。

我觉得盘要质量均匀,平衡才好。
材料上的其它要求应该不用太高。供参考。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15#

回复:陈建民同志在2008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想应该没有问题,但声音可能有所变化。
盘的重量和均匀性对转动的平稳肯定是有影响的。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