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憋不住了我也发:伟大的钢琴协奏曲 [复制链接]

查看: 10098|回复: 42
1#
很多人听音乐大多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先是见什么买什么,榜单上说什么好买什么,结果买了一大堆东西,这个阶段可能也是最浪费钱的时候,但是买的唱片里面不一定全是自己最喜欢的.在古典音乐迷之中,可能有的人喜欢管弦乐,有的人则喜欢室内乐,有的人则喜欢歌剧,在先前的疯狂之后大多数乐迷便进入了装门收集自己最心仪的音乐类型的阶段,这时候购片是有计划的,也是很节省的.有的人这一阶段来的早些,有的来得晚些,我就比较早,那是因为我过早地就感觉到了自己财力极度匮乏,得赶快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然后再这一快好好收集,于也是为了省钱,我就把自己收集的重点先放在钢协之上,同样是为了省钱,我现在绝对不在收集不同版本上花工夫,这些事情就等我以后工作了挣钱了再考虑也不迟,现在最主要的事情是不断扩大自己的口味,尽量多听一些曲子,但是由于购买渠道比较狭窄,古典世界中的钢琴协奏曲也是浩如烟海,在国内也就只能找到有限的几种,不过它们也代表了钢琴协奏曲中的最高成就,非常优秀的钢协其价值不亚于一部重量级的歌剧或者交响曲.

    我喜欢钢琴协奏曲并不是我对于钢琴有先入的感情,我小时侯并没有弹过几次钢琴,也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相反我是因为听了多种乐器之后才开始喜欢上钢琴的,并且有受钢琴教育的欲望(希望能够实现).小提琴及大多数乐器的声音是流动的,刚琴却不同,它的声音是跳动的,但是通过钢琴家的高超的触键,同样能够表现出独具一格的流动的旋律,这种旋律充满了天使一般的色彩,即使最悲伤的钢琴曲,同样是那么的可爱动人,永远象一个清纯的少女一样.此外,钢协的另一方面在于钢琴和乐队的配合,在非常优秀的钢琴协奏曲中,乐对和钢琴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它们都有自己的使命,不是简单的你来我往,而是紧箍咒之于孙悟空,有时看起来孙悟空带着它就是帅哥一个,有时候两者就干起来了,看最后谁服谁,哼…….钢琴和乐队有时侯是和谐的整体,有时侯是对立的两方面,有时侯共同协作,有时则互相斗争,于是形成了钢琴协奏曲.而且钢琴是一个非常阳钢的乐器,它也可以演奏十分柔和的旋律,但是一旦和乐队你争我夺,那时候听者会感觉到热血沸腾,奇爽无比,用什么词形容都不为过,(我是这么感觉的).

    假期我没有事情的时候便听自己收藏的钢协,的确感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不过作曲家们写的钢协并不多,写的多的人如巴赫海顿录制的少,最牛比的是莫扎特,现在他的全集数目很多且很火,其他人都不太爱写钢协,一辈子只写过一首刚协的人比比皆是,很多以写钢琴曲著名的音乐家如肖邦李斯特也仅仅分别写了两首,数目真的很少,不过也是好事,我可以在短时间内用很少的财力听那些著名的钢协,不象马勒布鲁克纳的交响曲,买一个人的都得我暂半年零花钱,不过很多应该很好听的钢协因为作曲家名气不大或者录音公司在国内不常见,还是很难收,因此我也只是说说自己听那些最著名的钢琴协奏曲(一般乐友都听过)的心得,还有如果会推荐版本那可能就是我听过的唯一的版本,现在我不搞版本比较,一是没有实力,二是没有必要,
分享 转发
TOP
2#

李源 在 2006-5-6 1:29:42 发表的内容
学习中


俺系一穷学生,多亏四哥好碟.
TOP
3#

[upload=jpg]Upload/2006566553045025.jpg[/upload]

最抒情的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第四号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的五首钢琴协奏曲是音乐世界之中的瑰宝,象其他的一些作曲家一样,贝多芬在他那个时代还以钢琴家的身份混饭吃,因此他的钢琴协奏曲大多数是为自己创作的,用来给自己演奏,因此钢琴协奏曲创作在贝多芬的生涯之中是伴随着他的身体状况的改变而改变的,贝多芬的生命是极端不幸的,因为他的耳聋阻碍了他继续作为一个钢琴家进行演出,这个打击直接的后果就是妨碍了他继续创作钢琴协奏曲,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悲伤的遗憾啊,如果贝多芬不耳聋的话,他或许还回为我们留下更多的钢琴协奏曲,事实上即便现实世界之中,乐友们也时常幻想他能够多写出哪怕是一部钢琴协奏曲,曾经在网络上流传一个很大的谎言说失传多年的贝多芬第六钢协终于重见天日,音乐家们把他起名为皇后,用来区别先于它的皇帝,而且还在中国进行了首演,为什么人们没有幻想莫扎特多了一首,为什么人们不幻想肖邦多了一首,我觉得那是因为那五首代表作曲家早期和中期最高水准的钢协甚至超越了同期创作的交响曲,它们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而且在更多的时间之中它们会让没有熟悉它们的人惊叹隐藏在这些音符后面的天才的独一无二的灵感和他英雄的性格,这种体验是在其他作曲家的钢协甚至所有作品中找不到的,贝多芬给听者的是一种对绝对的理念追求的信心,也带来了听者心灵的升华,无论是那些坚定华丽的快乐章,还是虔诚优美的慢乐章,抑或舞蹈一般的回旋曲,都是一个有如神助的天才的灵感无限的崩发.

如果让我在这五首里面再选一首最好的话我是没有办法作出选择的,因为贝多芬是一个不断追求超越自我的人,他每写完一首,下一首便不会在去模仿前一首了,因此对于他的每一首钢琴我们都可以有百分之百的期待,可能这也是有人会说发现了贝多芬的第六首钢协,按照贝多芬的习惯,后一首钢协肯定比上一首牛,而且风格非常不同,所以把新发现的叫成皇后一点不过,遗憾的是这仅仅是乐友们的美好的无法实现的愿望.但是在这五首钢协中却有一首的风格的确可以把它称为皇后,那便是第四钢琴协奏曲.

对于什么是贝多芬最优秀的钢琴协奏曲,大致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说法,一是认为第五号,一是认为第四号,这个问题本来就没有什么谁对谁错,全看个人的喜好,如果在一年前的话,我可能会选第五号,但是现在我则倾向于第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历的事情的增多,你会从第四之中发现很多值得人细细回味的东西,从第一乐章钢琴轻轻引出的端庄的主题,到第二乐章对个人和地狱的冲突的逼真的描述,直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第三乐章,到处都弥散着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质和朦胧之中让人渐入仙境的感觉.这首钢协虽然在技术上对于现代的钢琴大师们不是什么难题,可是要想营造出一种海市蜃楼一般的意境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贝多芬在这一首作品之中可能目的不是表达一种理念而是营造一种意境,无论是诗意般的第一乐章还是对比明显的第二乐章还是热情的第三乐章,我们都能够从中发现贝多芬都在试图摆脱先前已经大获成功的第三钢琴钢琴协奏曲的影响,而是尽量隐藏自己的英雄性,把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梦想和对爱对生活的渴望完美地展示给了我们,因此演奏此曲主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演奏家能否尽情地投入进入到作曲家的心镜,我听过三个版本的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分别是肯普夫,波利尼和扎卡里雅斯的,它们在第一和第三乐章的表现都堪称一流,不分伯仲.但是在第二乐章,肯普夫的演绎却明显胜过一筹,尤其是在钢琴声部的表现上,肯普夫仿佛就是在展示他自己个人的心境,我相信虽然这个乐章仅仅六分钟左右,但是却足以检验演奏者的人生阅历和对于艺术的信仰,而且对于听者,如果你把全集听到一定次数时,最感动你的一定就是这部钢协,尤其是它那独特的第二乐章,一些近代的研究者们用格鲁克歌剧中的奥菲欧和尤丽迪亚的故事来和这个乐章做类比,认为贝多芬是在描述这一个情景,的确是十分确切的,我一直是以这个简单却又充满了理想主义崇高气息的故事来理解这个乐章甚至整首钢协.其实我觉得完全有可能贝多芬确实是通过这首钢协来表达他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他心目中的爱到底是什么样子.第一乐章还可以看作是作曲家对于自己理想的女人的描画,乐章的主题是女性化的主题,英雄性是隐性的,我们所能够感觉到的是无比真挚的抒情和对梦幻世界的淋漓尽致的描绘.有人专门列出了贝多芬风格独特的柔美三巨著:第四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和这首钢琴协奏曲,如果你们想要了解以对以命运的反抗而著名的贝多芬性格中多情幻想的一面,那就选择肯普夫单声道版的录音在一个你最伤心的时候听吧,那时候你就会知道竟然有人能够把伤感表现的如此华丽如此彻底,然后抱头痛哭.
TOP
4#

好文!
受益了!
TOP
5#

似乎德沃夏克的钢协录音很少
可能这个曲子评价不算很高
TOP
6#

好文,多交流,钢协作品非常喜欢
TOP
7#

huobs
我也是大学生,有空大家交流下^_^
TOP
8#

[upload=jpg]Upload/200656162357298.jpg[/upload]

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1901

俄罗斯民族之中深沉而又忧郁的性格在这首著名的钢琴协奏曲之中表露无遗,看过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朋友一定深深记着那几位牺牲的女兵以及唯一活下来的华斯科夫,整部影片是在诗一样的意境之中展开, 也诗一样地借助那些人,那些森林,那河流用影像勾勒了这个虽然强大但是同样饱经风霜的民族的内心的跳动,这种北方的冷静,沉思和包含着苦难的忧伤是只有这个民族具有的. 罗斯托茨基用人物,影像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拉赫马尼诺夫那里他则用音乐来表达,而这里同样渗透着他个人铭刻永远的人生经历.

在音乐史上有很多后来名垂青史的作品却在首演的时候因为有悖于当时主流的审美曲向而失败, 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一交响曲则更加明显,因为第一交响曲的失败,作曲家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并且以后的四年甚至没有进行过创作,这就好象一个老师被学生吵闹之后整整四年不敢上课一样.最后得到了一位心理学家的治疗他才慢慢地缓解过来,并且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如果这部作品首演也失败的话我想拉赫马尼诺夫会彻底崩溃,就算佛罗伊德再世也白搭,庆幸的是它成功了,并且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一部钢琴协奏曲之一, 有的人甚至认为它胜过了老柴的第一钢协和贝多芬的第五钢协,的确,独特的创作背景使得第二钢琴协奏曲
具有浓重的自传色彩,也正因为如此它的意义不在于那简短的三十分钟,而是作曲家艰难的人生旅程,在感情的真挚程度之上,的确是无人能及,虽然其感情是阳刚的,但却是有着催人泪下的阳刚力量.

从色彩暗淡的开头的独自进入的钢琴开始全曲就一直笼罩在一种浓重的抒情的氛围之中.第一乐章的钢琴冷静但又飘忽不定地引出了完全是一种英雄主义的自传式的厚重的弦乐,而伴奏的钢琴始终象游走的个人一样找不到归宿,直到在一段不小的高潮结束之后钢琴开始以主角的形式出现,由钢琴作为作者讲述自己人生苦难历程的载体,仿佛象是一首忧伤的歌曲,在一开始的雄壮的弦乐再次出现时钢琴开始变得激动,似乎在努力挣脱什么束缚一样,钢琴和乐队之间的张力无比强大, 达到了全曲的高潮,令人激动不已,尤其是能够激发人对于苦难的感受的共通感,在后半部分的趋于平静的钢琴和乐队的互动之中是一种对于苦难的回忆,苦涩而又遥远…..这部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把先前的回忆继续了下去,短短的十分种却构造出了一个无比内敛微妙的心灵世界,它的旋律可以列为音乐史中最精致美丽的旋律之一,大多数人肯定有意无意间听过他,无论你是否喜欢古典音乐,这个慢乐章就象贝多芬的给爱丽丝一样让你毫无障碍地进入其中,这是作者压抑多年之后重新拾起信心的内心的独白,每一个音符都真挚动人,其中有忧伤,也有作曲家对于命运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信心,虽然很微小但是却存在着,这很多的元素一种在一起,钢琴部分经常会奏出许多飘忽不安的声音,但是很快就被弦乐部分那美妙的主题掩盖,对生活重新拾起爱的关怀是艰难的,但是命运不会永远捉弄我们,即使这样,苦难也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需要的是自己的信仰,只有一颗充满信仰的心灵才能拯救自己.

我的感受只有这些了,第三乐章觉得怎么也写不出来了,自己自从上了大学语文表达能力是一日不如一日,看来以后还是不能忘记读书,呵呵.
TOP
9#

johnspider 在 2006-5-6 11:29:00 发表的内容
huobs
我也是大学生,有空大家交流下^_^


很乐意哦,
TOP
10#

这是对第四的酷爱,所以文字都是真情实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