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TC令人感动的音箱 [复制链接]

查看: 49525|回复: 74
1#
      
       ATC50到家也有2个月左右了,这也是我等待时间最长的1对音箱,足足等了10个多月,如今却静静地屹立在家里的客厅,远远望去,还可以看到箱子上的木片花纹,散发出原木天然的致密质感,给我一种错觉,好像很久以前这对箱子就在这里似的,心里悄然泛起一丝感动,一霎间百感交集…


      熟悉我的朋友肯定也知道这对ATC其实是我第3对箱子了,前面我玩过德国ME RL940同轴音箱,法国FOCAL的主动旗舰SM11,都是好箱,如果不折腾的话,要求低一点的话,相信都可以退烧了。但是我作为器材发烧友(说来惭愧,其实我是伪烧),折腾是免不了的事情,亏钱也是免不了的事情,相信很多烧友都应该和我有此共鸣吧,呵呵,闲话少说还是谈谈ATC吧。

      对于ATC这个品牌的信息源于我结交的烧友小朱,小朱绝对是个音响迷,年纪轻记忆力好,找资料的能力超强,对主流高端音箱如数家珍,同时他生性随和乐观,也很乐意和我分享,如今我的电脑里的音响资料,很多就是他发我的。当然烧友间也免不了彼此打听一下音箱的升级目标,从他这里我才关注起ATCPMC两大品牌,不过限于我们的财力,当时探讨的结果感觉还是ATC更能够得着,于是ATC这个品牌开始进入我的视线。那时候我的音箱已经从2分频的940升级为3分频的SM11,但不幸的事情来了,SM11左音箱有明显的交流声,经调查取证代购公司没有从美国甜水网站买全新的给我,而是在纽约买了对2手箱,结果出现质量问题,没有办法只好淘宝维权,几经周折损失了货款的20%,最后退货,教训深刻,不过冥冥之中终有定数,这家店现在也是生意寥寥,勉强维系,厚道才能载物,可惜他不懂这个道理,该!


       送走SM11后,接下来要考虑升级的问题了,当时主要锁定3大目标:赤脚MM27 gen2ME RL901KATC50主动。我没有考虑民用器材,因为民用器材的搭配实在太费心思和精力,而且有些组合搭配试听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数太多,我自己实在把控不好,倒不是说民用器材不好,事实上民用器材的目标更高、要求更远,关于这个问题,我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欢迎大家拍砖,呵呵,未完待续。

11.jpg (, 下载次数:4)

ATC SCM50ASLT(2014/7/23 20:55:18 上传)

11.jpg

IMG_1225_编辑.jpg (, 下载次数:9)

以前的FOCAL SM11(2014/7/23 20:55:18 上传)

IMG_1225_编辑.jpg

最后编辑jwd950 最后编辑于 2014-07-23 20:55:18
分享 转发
TOP
2#

顶顶群里的兄弟。
TOP
3#

不错的箱子啊,一直没有机会听过,楼主赶紧上听感啊!不知楼主是哪里人士,有没有可能蹭听啊
TOP
4#

是在网上购吗??价格多少??
TOP
5#

晕死  LZ被JS坑了................
能简单谈谈ATC和SM11的风格 差距吗
TOP
6#

顶,好箱子。1997年在北京听过ATC的落地箱。当时刚入门,在新街口一家音响店有一发烧友真在试听ATC的落地箱,给我的感觉是宽松大气,声音饱满,试音室里被ATC的声音灌满。(声音不大)
TOP
7#

继续继续

      这几年专业和民用之争口水不少,我初烧一个,也没我说话的份,所以我一般都是旁观者,也很少出来指东点西,保持我的低调,当然我也在默默的关注双方的论点,但根据目前我的认知水平,我个人认为专业的器材更关注一些能测试、能数字化表示的指标,比如频响曲线等、而且也更在意能否听清楚的问题,反观民用器材许多听感是只能用形容词来表述,比如密度、平衡等等,你无法用数字化的形式来表示,也不能测量,更多是主观上的感受,以听得是否舒服、能否感动作为好坏的评判标准,所以烧友的听感针对同一器材,会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受限于听者本身的认知局限。当然不管民用还是专业都是以高保真作为基本素质的,这个是前提。就我自己用过的2款都是专业音箱,因为也算是专业系列里的高端,除频响平直,波动小,比较如实反映前端外,平衡、密度等素质也很OK。但我个人认为作为HIFI,还是民用器材的追求的目标更高。一些低端专业箱往往被人诟病过于直白,其实是另外一种失真,比如2次谐波、3次谐波失真(好像就ME标注了,其他音箱厂基本都不标的),造成什么后果呢?就是专业箱被人认为就是干活的箱子,声音只有筋骨,没有血肉,直抒平淡,寡而无味,但如果是HIFI厂家生产的专业箱,这方面的问题就会少一些,比如ATC、丹拿、ME、FOCAL这些品牌。不过话说回来,真正后期放给客户听的主监听音箱,其实也应该非常好听的,而且也都是天价,比如PMC旗舰、TAD旗舰等等,而容易被批评的往往是混音用的箱子,因为它突出的是解析力和线条,主要目的是听清楚,不是为了欣赏用的。

       为了不至于太过盲目,我先去上海威武试听ATC,是ATC40(100试听需要预约,故未能开声),虽然是ATC低端的入门型号但整体感觉还是非常不错,在这个价位是不二之选(不考虑功放,哈哈),对ATC整体的风格、素质已经有了初步的评判,可以想象50以上拥有更强的素质。回去和小朱、feson兄他们探讨了一下,他们建议我还可以考虑下MM27,价格也低一些,当然这对箱子在专业圈子里也是大名鼎鼎,据说声音鲜活,素质超群,我也有心去一探究竟,联系了上海、厦门的烧友,但很遗憾,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因为我是ME的老用家,对ME940也非常满意,当然ME旗舰901K也在考虑之列,所以又联系了一下ME总代,并去杭州听了ME 901K,说实话901K还是非常有实力的,对前端比ATC还要敏感,正版、盗版CD在901播放下,能明显感觉到,而且拥有巨大的甜蜜点和低音的下潜深度,音场定位也绝对是NO1,但是901K实在太大了,从图片上看你无法想象它有多大,但实物就象两个小洗衣机!而且音箱的纵深很深,虽然带K技术可以靠墙放,但我对这个环境来说还是太大了,另外配合适的脚架也是个头痛问题。经过反复思量,最终还是选择了ATC50主动,毕竟ATC名气更响,拥有更高的保值率。

       经过网研,我决定还是选择落地主动版,我是这样考虑的:被动的优势是搭配多样性,如果合适可以压榨出箱子的最大潜力,劣势就是因为多样性才带来了不确定性,而这不确定性则以弊大于利,花钱花时间花精力,最后得到的是不是自己要的结果还不知道,因为很多人是没有这个条件尝试的。主动的特点是声音一开始就是被确定的,因为那就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声音,劣势就是少了多样性以及可能的集成功放推力不足,比如ATC100、150明显在低频上推力就偏小了些,到了200以上就不得不采用外置功放模块的设计了。我北京的烧友朋友对比过被动和主动,我和他也探讨过这个问题,他就比较认可被动,因为可以挖掘出箱子的全部潜力,而主动就达不到极致。但由于基于前面的考虑,我还是选择了主动,不想折腾了,看来我还是习惯了西方的快餐文化,哈哈
最后编辑jwd950 最后编辑于 2014-07-23 12:56:58
TOP
8#

原帖由 spitz 于 2014-7-21 14:48:00 发表
晕死  LZ被JS坑了................
能简单谈谈ATC和SM11的风格 差距吗

兄弟,莫急,后来我会写下去的,呵呵
TOP
9#

回复 1# jwd950 的帖子

顶好箱子,Atc出品的箱子确实挺好,恭喜楼主升级。希望楼主写更多关于这款箱子的听感!
TOP
10#

图片无法上传,不知是何原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