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播放到最后,要特别留意余音是否平滑的消失,够不够长气。
好了,现在听第二首《被遗忘的时光》,只听20秒就够了。一开声,就是一串风铃从左边拨到右边,要留意铃声是否纤细悦耳,结像是否过大,基音之上是否带有极高频的尾音,颗粒感如何?有的器材听起来铃音颗粒过大、过亮,或者音符都粘起来,颗粒感不强,都表明高频分析力不好。
有意思的是,高频走向和前端器材所用钉尖形状休戚相关,以镁声钉的A3和B6为例:A3是尖头,高频纤细延伸好; B6是用陶瓷珠的,圆形,高频就圆润有余延伸不足。当然,B6是专门设计给音箱用的,避免了这个缺陷。挪威钉和ISOPOD也是这样的听感,某国产品牌的脚钉也用了珠子,同样是这样的听感。
说到这里,跑个题,很多老烧教育初烧,说评价系统的唯一标准就是“像现场”。模拟现场是音响系统和调音的追求目标没错,但不能作为评价器材的唯一标准。因为这个目标其实很有局限性的。就拿前面提到的风铃来说,现场的风铃怎么可能从舞台的一端飞到另一端呢?还有很多小提琴独奏,不插电的现场演奏的提琴是听不出太多细节和松香味的,例如听穆特的《流浪者之歌》CD或黑胶,都不会像任何在音乐厅欣赏到的提琴演奏,以现场为标准来调音,岂不是缘木求鱼? (当然,如果您说您经常在两米的距离听音乐家演奏,心中早有了真正的现场听感,那我就真是服了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