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yilinliulin
清水亚当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10-4-25 11:59:00 发表但这些并不是音乐的全部,这也就是为什么切利、郎朗始终没有更上一个台阶的原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构方式和一种处理方式,用到越过极致,也就会变成“滥情”,切利尤其陷入了这种无法自拔的“静謚”的泛滥。我是批判切利的。
万众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10-4-25 11:59:00 发表写得很好!静謚之声,那种无可名状的张力和情绪,确实切利和郎朗用这种静謚之声抓住了听(观)众,尤其是切利的静謚之声,绵无边际,无声之中绵延起伏,是只有他能做得使极弱这么具象。但这些并不是音乐的全部,这也就是为什么切利、郎朗始终没有更上一个台阶的原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构方式和一种处理方式,用到越过极致,也就会变成“滥情”,切利尤其陷入了这种无法自拔的“静謚”的泛滥。我是批判切利的。
原帖由 qsyd 于 2010-4-25 12:14:00 发表这有什么好批判的。登上顶峰的指挥大师是一个群体,各自自成一体,各领风骚。我等凡人,领略他们的风采还忙不过来呢。何况,较之他们,我们何等卑微渺小,拿什么来批判他们?[quote]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10-4-25 11:59:00 发表但这些并不是音乐的全部,这也就是为什么切利、郎朗始终没有更上一个台阶的原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构方式和一种处理方
jshaks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