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场音乐和HIFI音响音乐的对比 [复制链接]

查看: 9203|回复: 40
1#
大家都来说说,别总说谁对谁错什么这个高级那个HI-END拿出大家听现场的听感我们大家在这里讨论一下。

不要把什么房间不允许这类词汇都拿出来,这里只说现场音乐的感觉和音响播放音乐的感觉对比。

我的的感觉就是好的现场音乐音响是无法替代的,音响就是现场音乐的附属品,我们只所以购买音响就是再也听不太多的好的现场尤其是历史大师级的演奏或者历史名演以上就是我的观点。那些个发烧录音碟就是现场白给大家票估计都没有人去看。
分享 转发
TOP
2#

音响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听自己想听的名家的演奏,对于小编制的作品,我认为好的音响是非常接近现场的;对于大编制的曲目,如有机会听好的现场演奏当然是不错的,但毕竟对于普通烧友,机会还是不多的。
TOP
3#

能够带听者进入意景的就是好演绎、好录音、好器材!
TOP
4#

l学习了!!!!
TOP
5#

音响效果对比是天与地。乐器当然是现场听的真实。小提琴独奏时的声音现场小声很多(如星海音乐听的现场演奏,没有麦克风,需要现场非常宁静),声音却柔和很多。现场乐器的声音真实,可以对号入坐,但齐奏时,有的乐器声音被其他的声音盖过,不能听清。
TOP
6#

今天一个发烧友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播放交响音乐的时候,在乐队表现柔板的时候能不能临时加大录音电平意思就是在弱音的时候音量更大一些信息量也多一些,他说在弱音的时候他总要加大音量,在全体齐奏的时候还要减小音量,估计连DG这样的公司也不会这样为发烧友们着想吧,都是有缺陷的美,达成部分共识就是成功的录音了。
TOP
7#

壮家汉 在 2006-12-30 21:58:58 发表的内容
像国产的口水歌碟,歌手简直是在啃麦克风,用音响重播时弄得整个房间都是口水声,但在现实中,有谁会把耳朵凑到歌手的嘴前听歌的。
所以HIFI与现场,除了器材的失真导致不能百分之百还原现场外,HIFI欣赏角度的不同也带来了不一样的现场(说得有点别扭)。

今后要立法,禁止在演出和录音棚里啃麦克风!
TOP
8#

动态压缩是录音过程都会有的,一般发行的CD,除了特别定制的发烧CD,一般都是在合理的动态范围之内。

但是这样的CD如果在自己的器材上播放感觉动态范围太大,那就是器材的问题了。
TOP
9#

关于“小音量美学”,我努力实践过,对于人声、小编制室内乐,甚至一些流行节目,都是可以的。交响不行。


抱歉没有说清楚,我的意思是通过《小音量美学》的文章证明我的论点“细节表现好了,小音量也可以听得很清楚很过瘾”。


其实很多交响乐中都有很柔和的片断,只有一个小笛子或者一把小提琴在哼鸣,这时候虽然动态很小但是器材也应该可以表现好这个质感。
TOP
10#

“在弱音的时候他总要加大音量,在全体齐奏的时候还要减小音量”
这是因为器材对小细节信号的表现不好,需要开大音量把细节逼出来。参见老关的《小音量的美学》

事实上,由于我的功放和CD机的一再改进,在我的系统里面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甚至让我感到有些迷惑,因为我切切实实的分不出来声音的大小了。

我的意思是说,白天不论我开多大,我都感觉不到吵闹,根本不觉得是音箱在发声,因此开再大的声音只会感觉离演奏者更近了。而到了晚上,为了不影响四邻要关小音量,可是我一再的关小音量,无论我关到多小,都感觉所有的东西听得一清二楚,一点不觉得声压不够,和白天大音量听感没啥区别。
最后编辑sprs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