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聊聊舒曼的几张钢琴录音 [复制链接]

1#
舒曼年,自然要多听舒曼了,在我的钢琴录音唱片中,除了肖邦,最多的好像就是舒曼了。理解和演绎舒曼的钢琴作品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尽管如此,但几乎所有的钢琴家依然争相邀宠,留下了大量录音。这几年,听唱片“考古”之风盛行,越是新挖掘出来的,不容易见到的,老的掉牙的似乎更容易被大家追捧,这里聊的几张唱片都要满足以下条件,演绎和录音俱佳,还很容易买到,所幸我们这个年代依然不乏优秀的舒曼钢琴演绎文献。当然这是一家之言,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争相献宝,添砖加瓦。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9/9 23:15: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2#




在超一流的钢琴大师中,留下大量演录俱佳舒曼唱片的只有李赫特和霍洛维茨,他们二人的演绎风格大相径庭,一个概括抽象,一个丰富具象,但都有着权威性的说服力。每次听李赫特演奏的舒曼《交响练习曲》会得到极大的愉悦感,其主题和十二首练习曲代表了舒曼钢琴技巧的最高水平,李赫特充分掌握了曲中交响性和幻想性交织的风格,潇洒之极,他的演奏不仅满布感情,而且一气呵成,有一种自然的连贯性,舒曼的精神气质渗透其间。第五首练习曲,李赫特在变奏中弹出了有深度的诗意,速度转移自由自在,热情的沸腾与诗人的幻想充盈着每一个角落,表达了一种沁人肺腑的美感。最后一首练习曲,更是充满了不可遏制的激情,轮廓清晰的音乐张力和恢弘的霸气。而在舒曼的《彩页集》中,李赫特以从容的速度和深邃的气质深入作品的深层,再辅以色彩鲜明的造句和变化幅度很大的情绪,使作品的抒情性和戏剧性都更加凸显。他对细微变化的掌握非常完美,那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就像海底涌动的暗流,令人动容,李赫特的整体处理少了几分早年的随意,多了几分幽谷老树般的苍劲与挺拔。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3#




霍洛维茨晚年在DG公司的舒曼录音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特别是1985年他在录音室弹的《克莱斯勒偶记》一直是我心目中的NO1。他那无与伦比的高贵琴音充满着清澈和灵性,使我们欣赏到了舒曼清丽、脱俗的一面,和那种美丽幻想下深深的感伤。其中第二曲的演奏落寞而又散淡,霍洛维茨似乎把所有的枝蔓都剥离了,剩下的只是一颗颗孤独音粒的闪动;第四曲“非常缓慢地”,句法不拘一格,既澄澈又有着深邃的意境;而第五曲“非常快活地”,节奏又变的异常精致;第七曲“极快速地”,表现出霍洛维茨特有的凌厉气魄,火花四溅;终曲优美、浪漫而又不沉溺。8首小品被他演绎的浑然天成,天马行空,甚至带点放浪形骸,很多段落都带有冥想意味,充满着神来之笔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4#




佩雷西亚的舒曼《大卫同盟舞曲》是一张十分迷人的唱片,充满着浪漫和甜美,而且丝毫不过分,体现了某种中产阶级的品味。佩雷西亚的演奏,第一曲最初的几小节就能轻易把听众带入舒曼的音乐世界,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充满着跳跃性。而由感情外露的个性转入内心世界的第二曲,佩雷西亚的琴声像是忧虑的叹息,全曲都笼罩在一片忧郁的气氛中。高潮出现在第四曲,佩雷西亚的激情在快速连音的弹奏中喷涌而出,像是强烈的冲动中夹裹着不安和焦虑,佩雷西亚从头至尾没有丝毫放缓,让听者无暇呼吸。最精彩的演奏出现在第十四曲,佩雷西亚轻抚琴键,弹出了一首无限温情的歌,钢琴的琶音营造出极为甜美的旋律,使我们联想到了佩雷西亚那些著名的肖邦录音。最后一曲,佩雷西亚弹的不动声色,忧郁和激情似乎都已化成往事,只有淡泊的音符从黑白琴键上从容升起。佩雷西亚整体弹的都非常潇洒,奇思妙想无处不在,鲜明的反映了舒曼的多重性格和矛盾的艺术个性。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5#




虽然众多的钢琴大师都演奏过舒曼,但鲜有阿格里奇演奏舒曼时所显示的强烈的个人气质和风格,她在这张唱片中所表现的铿锵富丽和流畅奔放的速度与节奏,就像夜空的烟火,夺目耀眼。她慢时很慢,快时更快,而这种戏剧化的对比又完全出自本能,不假雕饰。阿格里奇的演奏,无论是《童年情景》还是《克莱斯勒偶记》,从技术和音乐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准。快速的音节和连奏弹的干净利落,大力度的和弦及双八度都做到了强而不噪,细腻的乐句更弹奏的弱而不浮,整个演奏在音色变化的处理上更是多姿多彩。《克莱斯勒偶记》第一曲就显出她的“野性”和“犀利”,第二曲的演奏峰回路转,叫人如坠梦中,而第四曲则音色澄净,意境深邃,终曲可谓气势凌厉,光辉灿烂。阿格里奇的演奏,强调了舒曼浪漫热情的本质,淡化了“病气”,以感情自然而然的流露独具风骚。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6#

是传说中的直播么。。。
最初听肯普夫的舒曼,感觉都想睡觉。后来听到鲁宾斯坦的克莱斯偶记,狂欢节才感觉到舒曼的魅力。嘿嘿
TOP
7#




皮蕾丝最初以演奏莫扎特闻名于世,签约DG公司后又以演奏肖邦名满天下,她的舒曼演绎也是魅力无穷,这位女钢琴家可以把德国浪漫派的音乐弹出真正的优雅,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从容而舒适的舒曼,不论是《森林景色》还是《维也纳狂欢节》。皮蕾丝处理这些作品有着非常完整的结构感,细细体味之下,我更喜欢她那十分明显的画面感。听皮蕾丝的舒曼,就像欣赏一幅幅波澜不惊的名画,布局得当,色泽均匀,线条流畅,骤耳听来,闲适、惬意、自然,还不乏会心的微笑。《森林景色》是舒曼的晚期作品,9首小曲被皮蕾丝处理的恬静、和谐而又略带冥想意味。《阿拉伯风格曲》巧妙地插在其中,皮蕾丝把很多钢琴家热衷的戏剧化和内在的紧张度都降到了最低,更突出幻想性的诗意。最后的《维也纳狂欢节》即使一样掀起戏剧波澜,皮蕾丝也是极有分寸感的,触键依然轻巧而清澄,踏板营造的和声效果毫不过火,丝毫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这是一种如诗般秀丽典雅、抒情写意的诠释手法。
最后编辑chopin 最后编辑于 2010-08-21 13:06:26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8#




鲁普最早在唱片中大放光彩的就是舒曼和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他在DECCA公司留下的这张舒曼钢琴独奏作品录音体现出他是一位真正的钢琴诗人。他在《童年情景》中的演奏貌似波澜不惊,并未增加太多的感**彩,但恰在这冷静而朴实的诉说中,那种自抑式的内敛和含蓄的沉静特别令人感动。他在音色上也有自己的追求,不是像阿格里奇那样的流光溢彩,而是把钢琴的颗粒感塑造的格外圆大,显得肃穆而雅致,也许童年在他眼里,是一段只有自己才能梳理的时光吧。鲁普弹的《克莱斯勒偶记》整体上不输于任何一个版本,八段小曲,如同绵延不绝的灵感之流,如水花般荡然四溢,第二首在精致的分解和弦下奏出的旋律依然平静而有节制,那层淡淡的感伤色调,就像是远在天边的一抹云彩,若有若无,时隐时现。而第四首鲁普又弹出了微妙难言的色调,给人一种藏于外表之下的无奈的寂寞。鲁普的演绎把情感的宣泄和理性的克制结合的恰到好处,独具一格的抒情句法和浓淡相宜的色彩处理,使他的版本具有一种高贵的气质,令人百听不厌。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9#




最后说说弗莱雷的这张舒曼专辑,他被称为“钢琴世界中雪藏的秘密”,舒曼专辑就是他在DECCA公司录下的第二张CD
我第一次听这张唱片几乎是目瞪口呆,这还是舒曼吗?这和我以前听过的大多数舒曼唱片大相径庭。《狂欢节》一开始的演奏速度快迅捷无比,那种阴郁、敏感和抒情气质都被刻意淡化了。弗莱雷的演绎自然洗练,健康疏朗,不事雕琢,大气磅礴,尽显阳刚之态,完全是男性化的解读。不仅如此,弗莱雷的演奏还创意十足,已经听得滚瓜烂熟的曲目经他这么一弹,立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狂欢节》在混合着轻率的放纵与理性的克制中,20个短小的独立片段中个性古怪的角色在弗莱雷充满想象力的十指下栩栩如生,仿佛是在黑键与白键之间舞蹈的玩偶。《蝴蝶》是舒曼钢琴作品中的另类,弗莱雷的演奏集清新抒情与狂放激情于一体,挥洒出相当浪漫的情感,他把一些看似相对独立的特点,完全融合在一起,12首短曲自始至终气氛热闹,又不失优雅。弗莱雷的诠释和一些刻意表现舒曼音乐中诗人气质的处理截然不同,但谁又能断定舒曼就不能如此演奏,也许弗莱雷认为一味表现舒曼音乐中女性化的柔弱之美长期以来就是一种病态的误导吧。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10#

真巧,今天早上听了肯普夫的童年情景,很喜欢,老霍的在路上,马上到,照单再寻碟
TOP
11#



这张里的舒曼幻想小品集很不错!
TOP
12#

最近越发觉得,舒曼的钢琴曲比他别的作品要好得多了。
TOP
13#




最近刚买了波利尼这套双CD的舒曼,一直对波利尼的舒曼心存疑虑,始终不敢下手,我的直觉一向很准,很少出错,这次也不例外。这套唱片演绎和录音都非常透彻明净,无菌室发声名不虚传,实在是挑不出毛病。可听完后会觉得舒曼的神经如同钢浇铁铸一般坚硬,哪里会发神经,更不会跳河了。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14#

音乐艺术有个双张柯托的舒曼,喜欢舒曼的似乎不该错过,只闻此公肖邦好,不料舒曼更妙,可惜上不了图。
TOP
15#

原帖由 chopin 于 2010-8-28 12:00:00 发表



最近刚买了波利尼这套双CD的舒曼,一直对波利尼的舒曼心存疑虑,始终不敢下手,我的直觉一向很准,很少出错,这次也不例外。这套唱片演绎和录音都非常透彻明净,无菌室发声名不虚传,实在是挑不出毛病。可听完后会觉得舒曼的神经如同钢浇铁铸一般坚硬,哪里会发神经,更不会跳河了。


  说起波里尼的舒曼,隆重推荐他早年弹的C大调幻想曲和第一钢琴奏鸣曲,以前是一个正价,现在和舒伯特的搭乘,分散成两张大荷花了。尤其是第一钢琴奏鸣曲,这是不太常见的冷门曲目,结构庞大,作曲和演奏水平都是顶级。
  还有就是波里尼和阿巴多的舒曼钢协,有张有弛的浪漫,录音很好。可以选择的是一张正价,和勋伯格钢协在一起。还有一张大师系列的,加上了阿拉伯风格曲,交响练习曲——交响练习曲是舒曼的巅峰之一,上接贝多芬狄亚贝利,下启勃拉姆斯,波里尼弹得真是太棒了!
  回过头来,波利尼的这套双CD,弹得很重很特别,而且更重要的是挖掘了几首冷门作品,其中就有“拂晓之歌”,op.133,这是舒曼最晚期的作品之一,完成于投河之前的几个月,听懂了就明白他为什么会跳了。偶认为此曲这是本套碟里面演奏最精彩最具价值的曲目。
最后编辑拂晓之歌 最后编辑于 2010-08-28 12:50:56
TOP
16#

华纳《钢琴的艺术》中节选了一段科尔托给学生上课,讲解童年情景演奏技巧、意境等的情节,引人入胜,那是大师晚年的录影,偶有错音但无伤大雅。
TOP
17#

Rubinstein 的舒曼非常的不错,多不说了,还是听听就是了。
my life is music, wine and belle...
TOP
18#

回复 15# 拂晓之歌 的帖子

波利尼的舒曼第一钢奏确实很难得,他的交响练习曲包括了5节其它版本里没有的东西,而且是在演奏完主题后,先演奏这5节变奏,然后再入其它变奏,非常罕见。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19#

赞助一张极品
TOP
20#

很不喜欢波利尼和阿姐的演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