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论音响器材薄声的七个原因 [复制链接]

查看: 12133|回复: 38
1#
1、CD转盘抖晃大,误码多,声音缺乏空气感,变干变瘦。
2、系统各处滤波并联过多小电容,使中高频通路重复,相位超前,声音刺耳。
3、忽视了线材作用,线材杂质、电感、电容过大,频带窄,声音毛噪不圆。喇叭线尤甚。
4、CD或DAC后的摸拟电路素质差,多模块共用电源,声道分离度差,低频潜不下去。
5、耦合电容频响窄,或者不平坦。用电解电容耦合,不但低音潜不低,还会拖尾,切忌。
6、后级电源设计不良,驱动力、控制力过弱。低音多时会混乱,低音少时声音单薄。
7、音箱设计安装不良,中高音衰减不够、低音灵敏度过低或高音上不去,频响不宽不直。
以上七点,纯个人之见,期抛砖引玉!
最后编辑卖油翁1
分享 转发
TOP
2#

卖油翁1 在 2006-1-24 9:37:42 发表的内容
1、CD转盘抖晃大,误码多,声音缺乏空气感,变干变瘦。
2、系统各处滤波并联过多小电容,使中高频通路重复,相位超前,声音刺耳。
3、忽视了线材作用,线材杂质、电感、电容过大,频带窄,声音毛噪不圆。喇叭线尤甚。
4、CD或DAC后的摸拟电路素质差,多模块共用电源,声道分离度差,低频潜不下去。
5、耦合电容频响窄,或者不平坦。用电解电容耦合,不但低音潜不低,还会拖尾,切忌。
6、后级电源设计不良,驱动力、控制力过弱。低音多时会混乱,低音少时声音单薄。
7、音箱设计安装不良,中高音衰减不够、低音灵敏度过低或高音上不去,频响不宽不直。
以上七点,纯个人之见,期抛砖引玉!



偶正为此事发愁,请内行的大虾们继续讲解、指教。
TOP
3#

卖油翁1 在 2006-1-24 9:37:42 发表的内容
3、忽视了线材作用,线材杂质、电感、电容过大,频带窄,声音毛噪不圆。喇叭线尤甚。

支持一下,第3点认同,感同身受
TOP
4#

晕啊,无人响应!这坛里懂技术的少哪!这可是老夫数十年的经验总结啊
TOP
5#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有些初哥不懂事,乱说话,我原谅你们!
所谓厚声,是要在低失真、高分析力之上的厚声,一片模糊的声音,多厚都没用!
TOP
6#

卖油翁1 在 2006-1-24 9:37:42 发表的内容
1、CD转盘抖晃大,误码多,声音缺乏空气感,变干变瘦。
2、系统各处滤波并联过多小电容,使中高频通路重复,相位超前,声音刺耳。
3、忽视了线材作用,线材杂质、电感、电容过大,频带窄,声音毛噪不圆。喇叭线尤甚。
4、CD或DAC后的摸拟电路素质差,多模块共用电源,声道分离度差,低频潜不下去。
5、耦合电容频响窄,或者不平坦。用电解电容耦合,不但低音潜不低,还会拖尾,切忌。
6、后级电源设计不良,驱动力、控制力过弱。低音多时会混乱,低音少时声音单薄。
7、音箱设计安装不良,中高音衰减不够、低音灵敏度过低或高音上不去,频响不宽不直。
以上七点,纯个人之见,期抛砖引玉!

对第一点有感受,我对比过TEAC25X和雅俊73,TEAC的声音密度和平稳明显很好,密度低,声音发颤给人的听感后有薄的感觉;
TOP
7#

TEAC的中频迷死人!但高低频就要通过摩机才会变好!
TOP
8#

听音环境不算?
TOP
9#

好文,虽然精简,但字字珠玑。收藏了!另想请教一下卖油前辈,我自制了一台前级(丽特的板),但需要10U的耦合电容,素质高的10U电容都是天价您也知道,价钱经济实惠的有什么好推荐吗?希望属于暖厚声低的类型。望赐教!
TOP
10#

都有道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