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论音响器材薄声的七个原因 [复制链接]

查看: 12111|回复: 38
11#

海阳 在 2006-1-24 14:12:00 发表的内容
[quote]卖油翁1 在 2006-1-24 9:37:42 发表的内容
1、CD转盘抖晃大,误码多,声音缺乏空气感,变干变瘦。

答,,空气感好不一定厚,转盘精度高也不一定厚,比如我用过马兰士94当转盘就比马克纯转盘厚,有的高级转盘声音单讲厚还不如低假,

2、系统各处滤波并联过多小电容,使中高频通路重复,相位超前,声音刺耳。

答,,试过会这样,但有的器材这样设计也不见得瘦

3、忽视了线材作用,线材杂质、电感、电容过大,频带窄,声音毛噪不圆。喇叭线尤甚。

答,,纯度较低的线更容易厚声,当然更多的方面不如纯度高的,所以有的线厂就用高纯度线材并低纯度线,

4、CD或DAC后的摸拟电路素质差,多模块共用电源,声道分离度差,低频潜不下去。

答,,有的高级CD是以精致见长的,低频一般,比如瑞宝

5、耦合电容频响窄,或者不平坦。用电解电容耦合,不但低音潜不低,还会拖尾,切忌。

答,,没试过不清楚

6、后级电源设计不良,驱动力、控制力过弱。低音多时会混乱,低音少时声音单薄。

答,,后级电源设计精良,驱动力、控制力好,不一定就是厚声,关键看厂家的风格.

7、音箱设计安装不良,中高音衰减不够、低音灵敏度过低或高音上不去,频响不宽不直。
以上七点,纯个人之见,期抛砖引玉!

答,,个人觉得单讲厚度,低档是有可能胜过高级的.


海阳兄和楼主的观点都有道理,也没多大的矛盾。卖油兄分析的是可以能产成声薄现象的原因,而且更多的是从摩机或者DIY的角度去分析的,而不是说“并了小电容、CD转盘读盘精度不够。。。”就一定会声薄,是可能原因而不是必然原因。在摩机或者DIY的过程出现声薄的现象时,可以作为找出问题的参考。
TOP
12#

海阳 在 2006-1-24 14:12:00 发表的内容
[quote]卖油翁1 在 2006-1-24 9:37:42 发表的内容
1、CD转盘抖晃大,误码多,声音缺乏空气感,变干变瘦。

答,,空气感好不一定厚,转盘精度高也不一定厚,比如我用过马兰士94当转盘就比马克纯转盘厚,有的高级转盘声音单讲厚还不如低假,

2、系统各处滤波并联过多小电容,使中高频通路重复,相位超前,声音刺耳。

答,,试过会这样,但有的器材这样设计也不见得瘦

3、忽视了线材作用,线材杂质、电感、电容过大,频带窄,声音毛噪不圆。喇叭线尤甚。

答,,纯度较低的线更容易厚声,当然更多的方面不如纯度高的,所以有的线厂就用高纯度线材并低纯度线,

4、CD或DAC后的摸拟电路素质差,多模块共用电源,声道分离度差,低频潜不下去。

答,,有的高级CD是以精致见长的,低频一般,比如瑞宝

5、耦合电容频响窄,或者不平坦。用电解电容耦合,不但低音潜不低,还会拖尾,切忌。

答,,没试过不清楚

6、后级电源设计不良,驱动力、控制力过弱。低音多时会混乱,低音少时声音单薄。

答,,后级电源设计精良,驱动力、控制力好,不一定就是厚声,关键看厂家的风格.

7、音箱设计安装不良,中高音衰减不够、低音灵敏度过低或高音上不去,频响不宽不直。
以上七点,纯个人之见,期抛砖引玉!

答,,个人觉得单讲厚度,低档是有可能胜过高级的.


掌声响起来.
TOP
13#

环境的影响很大。我原来的听音面积大约27,现在是40多,器材没变,虽然房间经过了简单处理,但还是有些回声,整体声音略显清淡,现在还真是怀念原来的声音。请教各位,增加吸音柱回有多大改善?
TOP
14#

卖油翁1 在 2006-1-24 21:41:36 发表的内容
回音乐小虾:丽特的什么板?是胆机还是晶体管机?


是丽特的A-15前级,是晶体管。
TOP
15#

纯搞技术的人,就这样, 以偏概全.
TOP
16#

呵呵。口气不小
TOP
17#

面积大了,有利啊。多摆点杂物啦。或找到回声的频率,对症吸音。
TOP
18#

而且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没重点.
TOP
19#

高手的总结,都是内行话。
TOP
20#

[quote]卖油翁1 在 2006-1-24 9:37:42 发表的内容
1、CD转盘抖晃大,误码多,声音缺乏空气感,变干变瘦。

答,,空气感好不一定厚,转盘精度高也不一定厚,比如我用过马兰士94当转盘就比马克纯转盘厚,有的高级转盘声音单讲厚还不如低假,

2、系统各处滤波并联过多小电容,使中高频通路重复,相位超前,声音刺耳。

答,,试过会这样,但有的器材这样设计也不见得瘦

3、忽视了线材作用,线材杂质、电感、电容过大,频带窄,声音毛噪不圆。喇叭线尤甚。

答,,纯度较低的线更容易厚声,当然更多的方面不如纯度高的,所以有的线厂就用高纯度线材并低纯度线,

4、CD或DAC后的摸拟电路素质差,多模块共用电源,声道分离度差,低频潜不下去。

答,,有的高级CD是以精致见长的,低频一般,比如瑞宝

5、耦合电容频响窄,或者不平坦。用电解电容耦合,不但低音潜不低,还会拖尾,切忌。

答,,没试过不清楚

6、后级电源设计不良,驱动力、控制力过弱。低音多时会混乱,低音少时声音单薄。

答,,后级电源设计精良,驱动力、控制力好,不一定就是厚声,关键看厂家的风格.

7、音箱设计安装不良,中高音衰减不够、低音灵敏度过低或高音上不去,频响不宽不直。
以上七点,纯个人之见,期抛砖引玉!

答,,个人觉得单讲厚度,低档是有可能胜过高级的.
最后编辑海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