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理性读解LP与CD的特点优势,以便大家根据自身喜好发高烧~! [复制链接]

查看: 18809|回复: 102
1#
理性读解LP与CD的特点优势,以便大家根据自身喜好发高烧~!

近年以来,随着数码的不断地发展,音响系统素质的提高,大家对CD的音质要求也越发严格~!

在刚出世时的CD是以极低的背景噪音和大动态爆棚音响效果为"诱人"宣传,

之后,有更多的爱乐之士理智地发现CD在音乐表现上的种种缺陷:如音色不够圆润,细节也不够丰富,

重放音乐与现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缺乏一种感人的音乐韵味~!特别与优秀的模拟系统(LP或开盘机)

做对比,重放同一版本录音时,这种区别更为明显~!

于是许多对音质极为苛求的专业人士和烧友就得出CD综合音质不如LP的结论~!

公平地说,CD系统在信噪比,失真度,频响的均衡度等重要电声指标上比模拟系统有明显的改善~!

而造成CD音质差距的主要环节在哪里呢?

好久没打字,好累,待续............
复件 20090506_ae1d6d2caa28a8513901BUWWTfWN2fi7.jpg (, 下载次数:12)

jpg(2009/6/22 14:56:56 上传)

复件 20090506_ae1d6d2caa28a8513901BUWWTfWN2fi7.jpg

最后编辑名媛 最后编辑于 2009-06-22 15:51:27
分享 转发
音乐的感触,作曲家的心血,演奏者的眼泪,来享受音乐吧!
TOP
2#

沙发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3#

个人觉得最根本差别就是密度,LP的密度,CD难以企及。
TOP
4#

原帖由 winndy 于 2009-6-22 15:11:00 发表
个人觉得最根本差别就是密度,LP的密度,CD难以企及。

--人眼 人耳也像数码产品一样对真实世界取样,也有一定的分辨率;而模拟的东西也有一定的颗粒,比如照相底片。目前,照相数码已经超过普通胶卷的分辨力的。音频领域也是一个道理,许多数字化母带不是也才20bit,48khz,也许16bit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分辨的极限,那么专业人士是多少?20bit,24bit?所以说,这是个有点臆测的个人化的东西。
TOP
5#

LP与CD最大的区别是“活生感”与“声音密度”。CD可以做到LP一样的“活生感”与及一样的“声音密度”,但它不能两者兼顾!而LP就能把“活生感”与“声音密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听起来声音是如此的立体、自然、活灵活现,充满着空气感!使人感触到灵魂的深处,令人感动、令人向往!!
TOP
6#

原帖由 挠挠 于 2009-6-22 15:24:00 发表
--人眼 人耳也像数码产品一样对真实世界取样,也有一定的分辨率;而模拟的东西也有一定的颗粒,比如照相底片。目前,照相数码已经超过普通胶卷的分辨力的。音频领域也是一个道理,许多数字化母带不是也才20bit,48khz,也许16bit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分辨的极限,那么专业人士是多少?20bit,24bit?所以说,这是个有点臆测的个人化的东西。  

朋友,其实问题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我也是在最近2,3个月才接触模拟音源,仅仅1个月以前看了朋友拍的胶片用投影机和数码相片比较。
你说得没错,数字的东西解析力作得很好,数码相片的细节还原度也超过胶片,但是我的耳朵,我的眼睛很清楚地告诉我,模拟的东西更加接近真实,更加好看好听,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这是切身感受。也许是我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抑或一种怀旧情结欺骗了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呵呵,有机会接触一下吧,你也许也会觉得很奇怪。
最后编辑kevinlove 最后编辑于 2009-06-22 15:59:32
TOP
7#

LP唱片中,音质最理想的个人觉得是全模拟唱片;DMM数码直刻唱片,次之,已有数码声可闻,细腻程度已经打折,但尚可接受;最不理想的是电脑修声较严重的唱片,类似RCA公司的DYNAGROOVE技术唱片,几乎不能接受。
TOP
8#

原帖由 kevinlove 于 2009-6-22 15:40:00 发表
朋友,其实问题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我也是在最近2,3个月才接触模拟音源,仅仅1个月以前看了朋友拍的胶片用投影机和数码相片比较。
你说得没错,  

《无间道》音响店里,华仔对梁朝伟
:"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总之一句话,就是通透。"
TOP
9#

数码成像和胶片成像之间的争论在摄影论坛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反转片,特别是大画幅底片,无论是否发烧友都不得不承认底片的成像质量是最好的。这里面还有个关键,反转片是透射稿,而且冲洗后直接在灯箱下观看,无任何转换,其细腻程度(类似LP的密度),无法用语言描述,即使是大画幅底片,哪怕是电分,用专业打印机打印在最好的相纸上,其魅力一定是大打折扣的,原因就是透射稿的色彩密度之大,反射稿目前的技术还差得很远。真正的摄影高烧发烧友,是不看照片的,直接拿反转片在灯箱上观看,因135反转片实在太小了,打幻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拍摄反转片对摄影师的要求要高得多,不可能像数码相机那样,无限制得按快门,大底片价格也较昂贵,没点水准还真玩不好大画幅。
说了这么多底片的好话,也该说说数码相机的好处,数码既然成为主流,自然其优越性不是胶片可以代替的,首先是广告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搁从前,拍一张广告,光波拉片就要耗费多少,其次,体育摄影,新闻摄影,野生动物摄影等等,以前胶片消费大户现在都可以换用数码,一台高素质数码相机,足以担当重任,对一般发烧友来说,降低胶片的消费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TOP
10#

原帖由 pyzn805 于 2009-6-22 15:40:00 发表
LP与CD最大的区别是“活生感”与“声音密度”。CD可以做到LP一样的“活生感”与及一样的“声音密度”,但它不能两者兼顾!而LP就能把“活生感”与“声音密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听起来声音是如此的立体、自然、活灵活现,充满着空气感!使人感触到灵魂的深处,令人感动、令人向往!!


CD机可以把活生感和声音密度结合,只是在如今的市场上,已经没有多少厂家愿意做这样的CD机了,量少自然价格也是天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