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DIY乐趣篇:平衡巨无霸功放 [复制链接]

查看: 27348|回复: 173
101#

markh 在 2006-5-24 10:26:51 发表的内容
先引用一篇文章介绍一下这对6仔:

Celestion:这是英国最古老的音箱厂牌之一,历史超过60年。Celestion在英国算大厂,除生产家用hi-fi箱外,还生产舞台专业箱,称为百变龙系列。Celestion早年生产三路分音的Dittion系列,音色柔美,是七十年代英国家用箱的代表之一。八十年代初,设计出著名的两路分音书架箱SL6,成为英国音响界的一 件大事,也是Celestion历史上里程碑。SL6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专门匹配设计的高质素聚丙烯盆中低音单元和铜振膜球顶高音单元,单元面板与音箱前障板匹配成型压铸,有内加强支撑的MDF板中型书架箱体。SL6的设计追求是一方面继承“BBC音箱”的平衡度“音乐时”,另一方面减少乃至消除箱体共振染色,改善音场、定位、扩大动态范围,以迎接“数码时代”的到来。SL6的成功在海内外影响很大,音响界的许多人由此改变了对“书架箱”的传统认识,领略了精品级书架箱在动态、气势、低频质感 、音场营造力、定位、层次……方面,凌驾于传统多路分音落地箱之上的潜力。“不以尺寸论音箱”,这个观念是由SL6带起来的。由于SL6太成功,此后Celestion基本上放弃了落地式精品音箱(除了那次采用铝带高音单元的Celestion 7000的不成功尝试之外),十余年来一直坚持发展两路书架箱。在SL6基础上,改用航空上的蜂窝铝结构(所谓“飞机地板”)整体音箱,诞生了一代名器SL600。八十年代,SL600价格和质素皆鹤立鸡群,被公认为两路书架箱的皇者。SL600的音质在6仔的基础上更上层楼,声音极为开扬自然,几乎毫无染色,音像完全脱离箱体,真实感惊人,“淡而有致”是对SL600的确评。此后,昂贵难造的铜膜高音单元存货消耗殆尽,SL6改用同样结构的铝膜单元,甚至新出的SL700,虽然是SL600的后继产品,也只好用铝膜单元,剩余的铜膜高音全用来制造了最后一批专供香港的SL600。由于改用铝膜高音,SL6Si、SL700的韵味已逊于600仔,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实,但Celestion利用搞6系列时积累下的经验,以低廉的价格推出3号仔。这是低价英国音箱中的异数,平衡度颇佳,音色淳正朴实,效率高易推动,是发烧初哥入门佳选,我曾经推荐无数朋友采用,都甚满意。Celestion的最佳制作我认为仍系SL600。近年来在强手如林的英国喇叭厂的竞争下,Celestion渐失方寸,100号,300号都反应平平,倾尽全力的新旗舰Kingston,又在箱体上下功夫,想重夺回至尊地位。不过今非昔比,物是人非,重温旧梦恐不易矣。现今Celestion归属香港金山集团,大规模运作下,新一代产品转向经济级家庭影院,且与同属金山的KEF渐渐靠拢。我只希望厂方不要将历史名器6仔系列断产,让新一代发烧友们可以领略到它的不朽。或者铜膜高音也有复产的一天?
[upload=jpg]Upload/200652518141775106.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52518143028894.jpg[/upload]
TOP
102#

markh 在 2006-5-25 13:40:40 发表的内容
有机会想问朋友借台CELLO350来攀比一下。


好啦好啦,朋友肯借台350我在听音室玩下,就在这个星期天,高兴死了。
TOP
103#

KENTRYFO 在 2006-5-25 20:41:33 发表的内容
markh 在 2006-5-25 20:37:34 发表的内容
markh 在 2006-5-25 13:40:40 发表的内容
有机会想问朋友借台CELLO350来攀比一下。


好啦好啦,朋友肯借台350我在听音室玩下,就在这个星期天,高兴死了。

繁死了!到时候又一大堆人?!
星期六又有什么节目?atc7?pm好了。


看看能否安排一对7仔,欢迎光临。
TOP
104#

markh 在 2006-5-25 10:08:17 发表的内容
1。一时难以从B & WS805的震撼中摆脱出来!
下午回到了听音室,将CELESTION SL6放上了君子脚架(据说用上原装脚架声音表现会更好一些),但个人感觉,君子的这款“和谐”声音真的不错,比它上线的产品设计更为合理。开声系统:音源ROTEL不知名的CD机做转盘(因为声音不怎麽样所以型号也懒得记),WADIA12解码(WENZI很喜欢它的模拟输出的部分,已经进行了抄袭)。WENZI前级,WENZI 9800后级。
放了张周华健老翻预热了半小时,一边在打扫昨天晚上遗留的战场,口里唠叨着:死WENZI,什麽时候也叫您两公婆过来搞卫生!
象其他后级一样,这个WENZI98000后级是需要预热的。好了,收拾心情,正式聆听这对家伙,介绍一下,这对6仔是我帮网友买的,二手价格3300,品相不错!钱不是我出,我最乐意做这些事的了。
既定程序,放了张经典的梅纽因+肯普夫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怎麽这个箱子这麽柔,讲得好听是柔,难听一点就是模糊了,前几天,聆听S805的印象是高频细节极多,而且透明,相比之下,打个比喻,S805,梅纽因的琴弦是钢丝,SL6就是羊肠,而且小提琴和钢琴的比例好像不怎恰当,有点象小提琴伴奏的钢琴奏鸣曲。


2.它更多的是给您一种气氛,一种设计者所要表达的音乐文化。
帮朋友拿下这对二手的6仔之前,我是做过功课的,“听爵士一流”,从它比较宽松的低频表现来看,不无道理,选了张DIANA KRALL IN PARIS来重播我最喜欢TRACK 4、5那两首,果然,6仔表现下的爵士天后的声音更具磁性,更为突出,会让您全心投入在她的演唱当中,场感不算宽阔,有点象在PUB表演的感觉。
以后下来上场的就是邓丽君小姐了,一向比较遗憾的是邓小姐没有多少好的录音,特别是她的CD,这次聆听却给了我一种很好的感觉,她的声音确实委婉且甜美,难能可贵的是更多几分厚度,在重播她的首支粤语歌曲“忘记他”的时候,仿佛能看到邓小姐在台上的妩媚,和台下填词人黄沾那惯常带着的色迷迷的眼神!
整张15周年下来,我已经昏昏欲睡了,随手放了张“机遇”,摊睡在沙发上,“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徐志摩的作品蔡琴就是演绎得那末沧桑。
最后编辑markh
TOP
105#

markh 在 2006-5-25 20:37:34 发表的内容
markh 在 2006-5-25 13:40:40 发表的内容
有机会想问朋友借台CELLO350来攀比一下。


好啦好啦,朋友肯借台350我在听音室玩下,就在这个星期天,高兴死了。





可惜呀!!!今天才看到这。
TOP
106#

做这些管多电容多要出靓声成本很大的,功率管的选零件配对.
TOP
107#

wenzi 在 2006-5-19 11:23:15 发表的内容
承蒙“这帮子”对小弟的信任,他们委托小弟DIY的作品目前正密锣紧鼓地制作当中,约半月之后,将再次肇庆行,如果时间上合拍,很高兴与KENTRYFO兄你同行。




参唔参我呀?
TOP
108#

音响之间的对比,我不主张用谁“输”谁“赢”之类的言辞来形容,而主张客观一些地看问题。对音响器材的评价,不可否认,亦往往带有个人喜好方面的主观影响,其实,音响文化是百花齐放的,个人认为,正是器材之间风格的差异,带给发烧友的选择就显得缤纷多姿,不同的个人口味,当然就有不同的审视标准。
Cello350,毕竟是一代发烧铭器,其自身具有强烈的个性,相信欣赏的人不计其数,我个人亦比较欣赏其通透、线条优美的个性,但同时,我也会从剖解其自身硬件的规模、素质等方面,客观地理解到,Cello350追求的侧重点,并非全面性,而是设计师追求的强烈个性。
TOP
109#

其实,严格高要求的DIYER,早就知道管子配对的重要性了!实际上,P或N同极性管子之间的配对,废件率是不太高的,而互补电路需求的高精度P、N异极性管之间的交流参数尽可能的一致,就是庞大耗件率产生之最大因素!!与一些高级器材的“攀比”当中,我们的严谨,已经被不少聆听者证实了:DIY器材,谁可以说与“精配”两字脱钩了?呵呵
最后编辑wenzi
TOP
110#

白云蓝天 在 2006-5-29 6:38:09 发表的内容
markh 在 2006-5-25 20:37:34 发表的内容
markh 在 2006-5-25 13:40:40 发表的内容
有机会想问朋友借台CELLO350来攀比一下。


好啦好啦,朋友肯借台350我在听音室玩下,就在这个星期天,高兴死了。





可惜呀!!!今天才看到这。

我倒是赶了过去。失望啊.........
cello还是车佬!我很不喜欢!!所以,wenzi的9800实力到了那里?还是不敢下判断,今天总共听了两台机轮番推雨后初晴的35a、台湾diy原单元、分频的“35a”、4425、celletion sl6,在我的印象中,除了wenzi9800在极高频因音箱响应的限制形成的微小积聚外,cello t350?——全输!!!wenzi9800?——赢了个满堂红!!!!嘿嘿,但是,蚊子话——cello线条感很值得欣赏,这个似乎有点道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