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大师遮掩光芒的钢琴师-(第4页新更新“李云迪和朗朗的合作唱片... [复制链接]

查看: 8467|回复: 39
11#

死得早,也是有好处的。比如liszt他是最伟大的钢琴家,以后都不可能有人超过他了。为什么?因为,他那时候没录音技术,后世的人没法和他比较,也就是说他是个神话,人们能想象出他有多厉害,他就可以那么厉害。传说中的传说,永远坐第一把交椅。
[upload=jpg]Upload/20065141051786338.jpg[/upload]
最后编辑ttsoo
TOP
12#

蒂博戴今天竟然没有演奏拉威尔,而是改成李斯特第二。我倒!!!失望!
TOP
13#

[upload=jpg]Upload/200651323131597629.jpg[/upload]

         李云迪是靠肖邦钢琴大赛金奖一举成名的。人们谈起他往往要和chopin联系起来,但我觉得他演奏的liszt 更是出类拔萃,好得不得了。看过李云迪2004年5月31日在德国的一场音乐会DVD,开始是四首chopin 的诙谑曲,感觉一般,特点就是比其他演奏家演奏的要响,轰鸣声成为了“亮点”,但是我不喜欢。接下来是liszt的钢琴奏鸣曲,幻觉出现了,瘦弱的中国小伙子变成强大的演奏“机器”,这个词经常被用到horowitz身上。说实话,这版演奏和rca霍罗维茨1978年的录音象极了,但结构感觉更紧凑。先前还稀稀拉拉的掌声在该曲目结束时再也不拉稀了,观众毫不吝啬的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同样也是轰鸣声但是这不是台上施坦威发出的,而是德国人的手拍出来的,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甚至和小孩子一样边拍手掌遍在椅子上一蹦一跳,屁颠屁颠的。

     然后,李云迪仿佛被观众热情所感染,安可曲精彩绝伦。1、太阳花(中国曲目)2、肖邦夜曲 3、李斯特改编曲"Rigoletto"de Verdi Concert Paraphrase。  特别是最后一个安可曲,闭上眼睛,我仿佛觉得最伟大的arrau在台上演奏这首曲子。(有机会各位朋友可以验证下,找arrau在philips的该曲目录音,arrau录的是全曲,李云迪的安可是第一段,神似。)


    傅聪说“李云迪和朗朗没得比,朗朗全身上下都是音乐,意思是李云迪不如朗朗,差好多个档次”。我深不以为然,大家可以拭目以待,看20年后,李云迪是否会成为arrau一样的超一流大师。古典音乐的精神就是经典音乐,所谓经典音乐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就需要能够潜下心来,下大力气、大功夫不断磨练自己,所谓十年磨一剑。伟大的阿劳正是在进入70年代以后才真正意义上登峰造极。这之前,他是没法和horowitz以及richter做等量观的,arrau自己也曾说过自己是属于那种开窍的比较晚的类型,幸好他寿命比较长,我还是更喜欢千锤百炼的东西,就好象中国的诗一样,我更喜欢“僧敲(推)月下门”之类的、反复推敲、苦心经营出来诗句。
最后编辑ttsoo
TOP
14#

朗朗也是很厉害的,他最大特点就是弹钢琴很活,不死板,有种玩的感觉,这非常好,钢琴就应该是这样的,是种实验的工具,各种可能都有。

但要说的是,朗朗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模仿别人,大部分时间模仿horowitz,而且很象。DG公司看中他,估计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horowitz的商业号召力依然还在,找个人填补这个巨大的市场真空。而且从发展空间看,朗朗这么年轻就全世界出名,这笔投资绝对只赚不赔。巴伦伯依姆带朗朗,估计也是DG公司的商业运作的一部分。希望朗朗会越来越好,成为新一代的大师,正如hororwitz对贾尼斯说的一样,不要模仿我,你要有自己独特的琴声,贾尼斯的琴声。

     应该说朗朗是很有明星相的,他父亲也在这方面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但早熟的天才,更要细心呵护,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巴伦伯依姆说“朗朗有希望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希望这句话,能够成为现实。
TOP
15#

郎朗是从演出市场里混出来的,李云迪是通过比赛一夜成名的。
相比之下,后者的有一定的偶然性。当然,从演出市场里闯出来也有一定的市场因素。
但是不代表他们的能力。我觉得这些因素不影响他们成为优秀的钢琴家。
TOP
16#

我仔细听了李云迪的李斯特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按照唱片介绍这应该是李云迪很擅长的曲目,但我听来真的没觉得那里好?个人觉得很机械,没什么好品的。
TOP
17#

这张碟片对于不喜欢听钢琴的朋友没有什么,但对于喜欢钢琴的朋友听到这对组合就是好啊,难怪伟大的钢琴家系列就这么一张双钢琴碟片可见他们有多厉害,音色美的如同一个人用两双手在演奏非常的统一绝了。
TOP
18#

还真有DG公司国内工作人员希望考虑这个建议,碟片一个是在亚洲具有影响力,而且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由纯粹国人录制的第一张真正够级别的双钢琴大蝶,也可以近距离的感受的朗朗和李云笛的钢琴特点还有合作的默契程度。
TOP
19#

最近买了朗朗的新专辑《回忆》,主要是冲着他演奏的肖邦第三奏鸣曲去的,李云迪在DG的首张肖邦专辑主打曲目就是第三奏鸣曲,陈萨最近在HM公司的最新专辑也收了这个曲目。三者相比较,陈萨明显胜出,其演奏具有相当的意境,是我近年来听过的最令人感动的肖邦演奏。而李云迪确实有点机械,不功不过,朗朗则不知所云,只能垫底。
TOP
20#

有些知名的艺术家评论后起之秀,往往不是很准确,看走眼也是家常便饭。就好象足球界的乌鸦嘴“贝利”一样,预测的结果很是“了得”凡是被他看好的球队一定没好结果,搞得后来连巴西总统都出面干预说为了巴西队能走得长一点,请“贝利”千万别看好巴西队。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大师专家,一定要用心去感受,然后要做的就是让时间来检验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