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920212223242526» / 7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D佳丽大荟萃兼谈【音响发烧三大定律】的应用--高文Goldmund E... [复制链接]

查看: 127622|回复: 753
221#

经过近三个月的煲机,对先锋989的脾性已了解7788(先锋989虽然不算入围佳丽,但却已是泳装出场),与此同时对ASR配世霸小名琴的脾性也了如指掌。

时至如今,根据俺的口味,俺对上何特性的纯CD机机也成竹在胸啦!
俺心目中的纯cd机机“意中人”必须具备:古典音乐韵味一流、高频柔美高贵、中低频饱满淳厚,高频延伸泛音和低频下潜出色、分析力佳。
看来,这种纯CD机机可是凤毛麟角呵。

试听时店家的推荐是:极品绝配上瑞士WEISS转盘加解码,一般搭配上英国和弦CHORD转盘加解码。
由于俺的花心,于是开始了漫长的寻觅佳偶纯CD机机历程。

期间得到众DX的指点,在此表达谢意。与此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CD佳丽资料,借此帖逐步贴出,以方便以后寻找CD佳丽的用家。
选择CD佳丽的过程中,俺对俺的【音响发烧三大定律】的应用也有一定心得,顺带谈谈。
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或者将其他好的CD佳丽资料在此贴出,信息共享。

俺为人人、人人为俺……
最后编辑musicwalker
TOP
222#

很有必要声明的是:关于俺贴出的众CD佳丽资料,象选美推介一样,或者象征婚启事一样,资料中对瑕疵或者缺点往往是避而不谈,能够极为委婉地表述其瑕疵或者缺点的,已是弥足难得珍贵。这点请读者务必心中紧记。
当然,俺可就不同,对俺所知道的瑕疵或者缺点,肯定是直言不讳,讲错了请拍砖,也欢迎大家补充各CD佳丽的瑕疵或者缺点。

首先郑重推出的便是俺之首选“意中人”--英国LINN CD12
最后编辑musicwalker
TOP
223#

LINN CD-12音色纯正、音触畅顺、音质优美的高性能唱机

如果听到「Linn Sondek」这个名子,大概有许多人会想到「LP12」这款唱盘。的确此仿真唱机是多年来受许多音响爱好者支持的实用机,当然现在仍作为现役机继续制作,并在销售。那坚实机体中,没有甚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潜在着一种优秀的声音。这是一种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制品。Linn Products Limited是苏格兰的音响机器厂家,后来发展成为生产唱机、放大器、扬声器系统综合音响组件厂家,但些Linn Sondek唱机,后来成为所有Linn制品的开发哲学的象征。随着模拟机魅力的深入,此厂家还积极向新式数码技术展开挑战,对这种刚柔并重的做法,我们深感满意。作为一种温故知新的精神,表现出此公司独特的产品制作。经过创业25年以来,该公司基本上是以「创造」为理念的厂家,和不管品牌的质量而大量生产产品的大电动机器厂家不同,我们认为Linn是地道的音响专业厂家,长期受到好评的理由也正是在此。
如果厂家在现阶段创造出「Linn」牌汽车,就可想象出是甚么样的汽车。例如……
对汽车不感兴趣的人士就不必讲了,即使此厂家现在生产出「Linn」牌汽车,我认为完全能想象出是一种怎样的汽车。例如,是下面那样的汽车。
尺寸为小型,有着非常优质而且刚性高的特性。小巧型后箱盖相当可爱,虽不能说是人见人爱的汽车。但一眼看过去,就能看出它明确的个性。亮无矫揉造作感,车身的甚么地方,可隐约看出一种「Linn」的名称与Model ID,它不像Deluxe Super Saloon,以及DOHC、24V等那些国家的汽车上可看出国家及标志。实用,不浪费空间,是一种追求平衡的优秀汽车。座位虽有些硬,但尺寸不大不小却很舒服,承受力也很好,绝对不会出现开几小时车后有腿脚及屁股痛的现象。内部装饰基本上是以黑色主旋律,再配上黑灰色与米黄色,这种色彩与外观很配合。对于能体会厂家意识与概念的人们来说,喜欢买这种车。Viscos Copid 4WD,强韧而且富有弹性的机壳与巧妙,特殊构造的无骨架车身,即使在坏路上驾驶,也不会发出嘎嘎的声音。□盘一般的支架和齿轮。采用有适当速感怠型动力辅助,而且毫不敏锐,也不迟钝。前引擎盖的里面,为精密的布局,这种布局具有燃发出一种生命力的排气歧管。中心处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丽上盖的发动机,标准吸气水冷为1.8升,V6为180ps/5000rpm时可转动20kgm的转矩,最高可转7500圈。由专门开发的软件与最新CPU组成的引擎管理,为与吸、排气巧妙构造的组合,既俊敏又有着一种平圆滑的感觉。作为高旋转引擎可发挥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低速转矩,与绝妙的自动运作相转相承,与任何驱动可对应的灵活运作都可能。
而且,对清洁排气与降低燃费都很有效。
这不正是那种在现实性与合理性范围内,实现浪漫主义的高性能汽车吗?

丰富经验努力的成果,
投入LP12所积累的高音质技术
这次,作为此公司25周年纪念机型而登场的,名称是Linn Sondek Cd12这种高级CD唱机,给人一种上述汽车的印象。这种出色的CD唱机中所装的是此公司自行设计的新CD传送器,多种数码,模拟两方面兼具的音质改善技术,不但如此,还有那若无其事的一体型小巧外观,还有着高硬度高质量高性能的筐体。Linn本身称这种传送器为「CD Engine」,从外面看不见,是因为CD拾音部制作的精致,而牢固的装置,是高硬度机箱构成的。另外,简易而醒目的主体外彀,与外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是一种由纯铝材切削加工而成的坚固而厚重的筐体。从照片上也许很难判断出这种质感,但更加可以说这是一种有着高级品位的构造。CD唱机与汽车不同,即使罗列出规格也没甚么意义,原因是1万日元的制品与280万日元的CD12几乎没有甚么不同。



更进一步举这种例子的话,大概就是内置HDCD译码器与独特小巧的控制器了。

在大约一张LP封套的面积,有表面装有许多部件的高集成化基板与传送部(中央)及电源部(右)紧密排列的筐体内部构造,自行设计的传送部装在硬度铝材内,激光等伺服电路都可用数码控制。

数码输出与模拟输出的各端子,分别以不同插头方式布局,一种设计独特的后面板。

小巧的托盘,由硬铝材进行磨光处理的美丽托盘部,可兼做操作键机能,通过触摸时间的不同控制其变化,可见这是一种感觉极其敏锐的设计。
Linn Products Limited原来是一家由规任社长阿巴提芬布伦先生的父亲办起的,以机械加工厂家家为创业基础的独立音响厂家,听说现在由其弟弟继承了后业,为了制作这次的纪念机型外壳,听说他们购买了新的工作机器CNC精密旋盘机,从这里就可以想象出对此制品倾注了多少热情。所使用的所有金属材料,以筐体高张力块为首,其物理特性已融入了音质之中,加工及润色,也包含着许多经验性努力的成果,尽管这些成果不是太引人注目。但也可以说是自LP12以来Linn的高音质技术吧。这些将所谓低科技所带来的音质追求,与最新数码高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做法为此公司的音响音念与哲学,没有这种意念,技术也难已发挥。
从未感触过的CD音色。
所谓音响的精华,
就是表现难以表达的特殊魅力
现在,在CD回放方面,也同样在利用抖晃对策对音质进行改善,各公司都已发表解决此问题的策略的机器,Linn也在CD12中,采用无抖晃作为最大的音质改善为题目而进行开发,「抖晃存在所有CD数据与数据修正与补偿系统中,这是由于本身的不完善造成的。」于是,此公司自行开发的无抖晃变换系统完成,并装在此CD唱机中,CD唱机Karik与D/A变换器Numerik也像Linn一样有音乐性丰富的回放制品,这些制品当然都建立在所积累起来的技术的基础上。但用此CD12欣赏的CD音色可感觉到无比真实。所谓的一体型风格,是将电路的单纯化及短路化优点与失真问题进行衡量而得出的结论。总之,声音是很出色的,阴影中透出一种音的粒子感。立体感出色,音触也流畅得体,可感受到一种有着适度的音色风格。也可以说将乐音的真实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从前从未接触过这种感触的CD音色。当今的Esoteric P0不管怎样表现音响特色,都不会感到不合适的感觉。CD12的声音在音色上有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相同CD中都有这种多样性的音质表现吗?这正是音响的趣味之所在。
通过指尖感觉的变化,进行计算机控制的托盘操作机能中,几乎所有的用途都可满足,因此,面板上就没有其它多余的东西,丰富的控制机能都可以使用带专用学习机能的遥控器来进行,这种简易性与巧妙性是本机的一大特征。然而,这也许是作为高级音响组件的一种危险的冒险
TOP
224#

台湾刘汉盛谈LINN cd12
http://audioart.audionet.com.tw/0Review2002/194/Equipment/312-318.htm

丝绸般的美感加果香 Linn CD12/Klimax Kontrol/Chakra 500 Twin/Akurate 242

大编制的音乐一般器材能够听得顺耳就很不错了,但Linn还能够把管弦乐内声部里面那些细微的乐器演奏旋律,甚至演奏质感通通表现出来。可以这么说,一般音响系统在听这张CD时,有如「雾里看花」,而Linn则是「清澈见底」。
CD12 CD唱盘:


    24bit8倍超取样,每声道采用二个DAC,雷射机械拾取系统自己制造,RCA模拟输出二组,XLR模拟输出一组,BNC、XLR、ST光纤、Toslink光纤数字输出各一组。体积320x350x80mm,重量12公斤。参考售价:95万。

Klimax Kontrol前级:


    三组WBT RCA输入端子,一组XLR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则RCA、XLR各一,输入阻抗10k 奥姆(非平衡端子),输出阻抗300奥姆(非平衡端子),总谐波失真0.0025%,动态范围115dB,体积350x355x60mm,重量9公斤,参考售价:60万。

Klimax Chakra 500 Twin立体后级 :


    备有RCA、XLR端子输入,每声道100瓦(8奥姆负载)增益28.6dB,总谐波失真小于0.01%,峰值电压输出40V,体积350x355x60mm,重量9公斤,参考售价:55万。

Akurate 242落地式喇叭 :


    五音路,超高、高、中音单体模块化,称为3k Driver Array,二个6.5吋低音单体,频宽49Hz-33kHz(被动分频),可使用主动式或被动式分频网络,平均阻抗8奥姆,效率87dB,体积1000x210x380mm, 重量32公斤,参考售价:60万。
进口总代理:志仁(02-25604599)。

    Avantgarde这张「Nice To Meet You Again」可说是测试堂音的最佳利器,同时也可以检测自己的音响系统是否过于生硬尖锐。在一套平衡的音响系统中,您从头到尾都可以听到很长的堂音,甚至可以感受到录音场所的空间大小。假若您听到的堂音很少或很短,代表着音响系统对于细节再生的能力不够。如果您听这张CD时会觉得生硬尖锐,那就表示音响系统的高频段太多,中频段与低频段太少。

    您一定看过「如丝绸般的光泽」这句形容词,但是您真正听过吗?您一定听过许多透明感很好的音响器材,但是既清澈又甜美,又柔细,又飘逸的音响器材您听过吗?您一定听过解析力很高的器材,但是一方面解析力很高,另一方面听起来却又非常顺耳、一点都没有压迫感的器材您听过吗?告诉您,能够发出「如丝绸般光泽」的器材不多,尤其是弦乐,可是,今天这套器材外烩的Linn器材就是能够。在它们身上,我听到了非常甜、非常柔、非常细致、非常透明、非常清楚、非常多细节、非常长的堂音、非常好的乐器演奏质感。这些可说是我对Linn高级产品的第一次体验,而且是印象深刻的体验。

上等巨峰葡萄既甜又香


    不要以为我是第一次接触Linn的器材,早在大约二十年前,Linn推出第一对喇叭Linn Kan时,我就是它的主力经销商。可以说,从Linn开始转型生产喇叭与扩大机等电子产品以来,我就看着Linn一天一天长大,对于Linn的器材特性虽不敢说了如指掌,但至少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是,这次器材外烩的声音却令我相当惊讶,如果与我脑海中Linn的声音印象相比,这次外烩所听到的声音就好像净化过的声音,许多不该有的糟渣通通被滤除了。而且,这次所听到的声音也好像上等巨峰葡萄,不仅甜度特别高,还带有一股特别诱人的果香。如果以这次外烩所听到的Linn声音来论,Linn这几年真的是进步很多,难怪他家旗舰级器材售价都不便宜。到底这么迷人的声音是在Linn顶级器材身上才听得到呢?还是一般等级的器材就可以听到?我想应该是顶级器材才能听到吧!假若连Linn的一般器材都能够有这么优质的声音表现,那真是音乐迷与音响迷之福。

    这次我听了什么器材呢?Sondek CD12、Klimax Kontrol前级以及Klimax Chakra 500 Twin立体后级。当然,还有Akurate 242落地式喇叭。以上这些器材的售价随英镑汇率浮动调整,不过大概的价格是前级大约60万台币,后级大约55万台币,喇叭大约60万台币,CD12大约95万台币。 这样一套器材加起来要价270万,值得吗?这么说好了,假若您不喜欢大家伙而钟情于细致小巧的精品,这套器材就值得。还有,假若您府上空间空间不大,无法容纳大家伙,但却又要求高质量,那么这套系统也适合您。反过来说,假若您府上空间很大,您又喜欢大动态大气势,那么这套Linn恐怕不是您要找的对象。

智能型抽屉是专利


    在继续说声音表现之前,让我简单介绍这次外烩所使用的器材。Linn CD12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但是真正用过的人保证不多。这部于1998年就推出的CD唱盘真是精致,光是机箱的设计就非常高级,如果没有面板上的数字,您还会以为是一块金属雕塑品。CD12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外观,而是设计的巧妙,您在正面根本看不到一般CD唱盘的各项操控钮,可是,当您轻轻触显示屏上面那块「金属」时,抽屉竟然无声无息的滑出来,原来那块「金属」就是金属抽屉的前端。这个智能型抽屉是Linn的专利,您只要轻触抽屉前沿,开、关、播放、下一曲、上一曲等各种动作一一显现,这绝对是别家CD唱盘所无。当然,您也可以在遥控器上做以上操控。除了操控之外,这个抽屉的进出动作也非常炫,它进出的速度很快,不过在抽屉进入最后三分之一时,突然会慢下来,再缓缓进入。这种超炫动作让人忍不住要多玩几遍。

自己制造雷射机械拾取系统


    除了智能抽屉之外,Linn的雷射机械拾取系统竟然也是自己制造的,这真有点夸张。为什么要自制雷射机械拾取系统?难道不知道这样会让成本大增吗?我想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Linn对市面上的现有系统看不上眼,所以自己制造最好的。

    外观有如金属雕塑,雷射机械拾取系统又是自己制造的,加上智能抽屉,光是这三点就已经让CD12散发出诱人的芬芳,其它内部24bit、8倍超取样、HDCD解碼等就不说了,总之都是最高质量。对了,Linn的顶级产品采用的电源都是顶级交换式电源,这也是异于一般Hi End厂商之处。您可不要小看CD12体积小小的,它竟然有12公斤,拿在手上沈甸甸的像铁块。

    再来是Klimax Kontrol前级。这部前级的外观就像是一部拉长拉扁的CD12,面板中央是块半月型显示屏,显示屏左右各有三个小按钮,看起来气质非凡。您相信吗,这部前级的机箱竟然是用整块铝去车出来的,机箱本身就具有散热功能。在厚度仅6公分的机箱内,要安置一套电源供应系统,还有四块线路板。为什么不使用一块线路板就好呢?这是为了避免相互干扰,同时要让音乐讯号路径达到最短化,所以才设计成四块线路板。看着这么高雅的机体,我真是服了Linn的老板Ivor Tiefenbrun,这个人具有梦想家的气质,为了求好可以疯狂的不计成本去做。如果没有他,今天的英国Hi End音响领域恐怕会有一大块  

空白。Klimax重量9公斤,虽然比笔记型计算机还重,但质感不是笔记型计算机可以比拟的。

Linn的专利Charka线路


    前级如此,后级呢?Klimax Chakra 500 Twin后级每声道100瓦(8奥姆负载),这部后级不仅前面漂亮,如果您转到背面,看到后面有一个突起的栅状设计,更要叹服设计者的巧思。老实说,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精致、精巧的机箱设计。这个突起栅状物有何用途呢?其实这是散热通道的尾端,因为这部后级内部安置一个超静音风扇,风扇连接着中央那组散热片,而散热片上方的机壳是镂空的,冷却空气就这样从外面循环到机箱内。老实说,这也是既漂亮又精巧的设计,如果没有这套散热系统,那么薄(不连脚架不到5公分)的机身是无法完全散热的。 这部后级因为采用Linn专利的Chakra线路,所以名之。至于Twin是什么意思呢?二声道的意思。在机箱内,一边是Linn的高级交换式电源,另一边则是孪生设计的Chakra放大线路。或许有些人会怀疑,这部后级也是采用交换式电源,那么它是否D类放大呢?不!Linn的Chakra线路采用的是双极晶体传统AB类线性放大线路设计,并非D类放大。Linn会自己设计Chakra线路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目前的D类(或数字)放大还无法达到他们所认定的好声标准,所以才会自行研发这套最新放大系统(Chakra 500 Twin是2004年才推出的最新产品)。据Linn估计,十年内D类放大恐怕都还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如果D类放大能够满足他们的标准,Linn也会采用。您知道Charka 500 Twin多重吗?才9公斤而已!一部每声道100瓦的后级才9公斤,真是惊人!

独创的3K Driver Array


    最后要说到今天的主角Akurate喇叭了。Akurate其实是一套完整的多声道喇叭设计,包括242前声道、225中声道、212环绕声道以及221超低音。无论是前声道、中声道或环绕声道,它们都拥有Linn独创的3K Driver Array系统。所谓3K Driver Array是一个三喇叭单体连成一体的模块系统,这个系统以金属铸造成容器,安装在喇叭木箱上端,底下再安置二个6.5吋低音单体。这三个喇叭单体分别为最上面的一个软凸盆中音单体(估计至少有3吋直径),中央是一个高音单体,最下面则有一个更小的单体,我猜应该称为超高音单体。这三个单体负责中频段与高频段,可以让高频段向上延伸至33kHz,可说性能优异。

    高频段可以延伸到33kHz,低频段呢?Linn非常老实,如果采用被动式分音器,它的低频可延伸到49Hz。如果采用主动式分音器,则可延伸至40Hz。我说Linn不仅老实,而且务实。这话怎么说?如果您曾经留意过早期的喇叭设计,就会发现50Hz或45Hz是以前老喇叭的低频底线,包括更大的B&W 801或大型号角喇叭。为什么以前的喇叭会以45Hz或50Hz为低频段底线呢?原因之一是如果要让低频「诚实」的向下延伸到30Hz甚至20Hz,即使单体性能或技术上可以达到,也将会付出高昂的代价,这样做划不来。原因之二是45Hz或50Hz已经几乎可以满足爵士乐或古典音乐的乐器音域需求。要知道,虽然有许多乐器的最低音域可以达到50Hz以下,但作曲家很少会用到乐器音域的底限,所以当时的音响设计者都认为50Hz或45Hz已经够用了。原因之三是如果能够扎扎实实的把50Hz做好,其回放音乐的效果远比虚的30Hz还更好。

可以做五路电子分音使用


    我猜,就是基于上述三个原因,所以Linn才会利用二个6.5吋低音单体再生49Hz频率,而不是采用更大的单体去再生更低的频率。或许您要怀疑:49Hz的低频够用吗?Bass够、脚踩大鼓够、绛州大鼓够、一般的管风琴够,您还嫌什么呢?当然,拿242去跟比人还高的大型落地式喇叭或四件式喇叭比低频,那是不公平的,242的身高只有1公尺而已。

    在242的正面,那个3K Driver Array有个性、有看头,而且让中频段与高频段好听。在242的背面,除了二个低音反射孔之外,还有一个惊人之处,那就是为了配合电子分音,242的喇叭线端子共有六组,其中五组是以薄铜片连在一起,另外一组空着。五组喇叭线端子做什么用途呢?您可以用五部后级分别推动242的每一个单体。真的?真的!只要您有钱,买主动式分音器,就能够过五音路电子分音的瘾啦!不过我怀疑会有人那么疯狂吗?一部Klimax Chakra 500 Twin就要55万,五部要多少钱!除非买Linn的平价后级还有点可能。

    242还有一处漂亮的设计还没说到,那就是脚架。它的脚架以金属制成(看起来应该是铝合金),四个角设计有非常好用的高低调整,除了漂亮还很实用。

如丝绸般的声音


    好了,这次外烩的器材都大概介绍过了,您对这套顶级Linn产品应该已经有概念了,接下来我们要回头进入声音表现部份了。让我们回到本文的开头,我在开始就说到了「丝绸」,这是整套音音响的「中心表现」。这话怎么说呢?因为「如丝绸般的滑软」、「如丝绸般的光泽」、「如丝绸般的细致」等形容词都可以用在这套音响上。真的!这种「如丝绸般的声音」真是令人愉快极了。尤其,当我听Philips那套罗西尼「弦乐奏鸣曲」时,这种「丝绸般」的美感更发挥到极致。小提琴在丝绸般的软滑与光泽之外,还有很甜的味道,很飘逸的高频延伸。大提琴与低音提琴除了发出非常美的「嗯嗯」鼻音魅力之外,还有很清楚很软质的擦弦质感。钢琴除了温润的木头味之外,触键质感也一齐浮上来,即使轻轻的触键也都    还能保有圆滚的音粒形体。除此之外,弦乐的线条在非常多的细节包裹之下,还能浮出于空气之上,这种感觉真是非常特别。当您在听这套CD时会觉得小提琴太尖太硬吗?您会觉得小提琴没有擦弦质感吗?您会觉得没有甜味吗?您会觉得不够细致甜美吗?等您用这套Linn顶级器材听过这套CD之后,才会发现为什么我一直说它录音很好。

甜味与香味


    这套Linn的顶级器材第二个让人听了舒服已极的地方就是「甜味与香味」。如果说音响器材的甜味能够用水果的甜味来模拟,那么我要说这套器材的甜味就像优质巨峰葡萄那种甜中带有果香的甜,而不是一般巨峰葡萄只有甜味而没有果香。或许有些人没有吃过优质的巨峰葡萄,那么我举比较普遍的苹果好了。优质日本苹果与美国苹果最大的差别不在于水分、也不在于脆度或单纯的甜度,而在于甜度之外那股特殊的香味。我相信很多人吃过优质的日本苹果,那才是真正好吃的苹果。而Linn这套顶级器材就是日本苹果,除了甜之外,还有香。这种甜味与香味弥漫在音乐的每一个音符中,我不需要特别举例说明。

堂音特别长


    这套顶级器材第三个让人竖起耳朵的地方在于堂音特别长。为什么堂音听起来会特别长呢?难道扩大机内部有装置卡拉OK的回音线路吗?当然不是!堂音听起来特别长的原因只有二个,那就是电子线路的噪音特别的低,喇叭振膜的运动特别的灵敏。电子线路的噪音降低之后,所有的音乐细节都会浮现出来,录音空间中的堂音都是很细微的声音,如果电子线路噪音高,这些细微的堂音就会被抹煞大半,此时您所听到的堂音就会显得很短,甚至听到很少的堂音。再来,喇叭单体振膜运动的灵敏与否也左右了堂音的长短。堂音那么的纤细,如果喇叭振膜运动不灵敏,这些纤细的堂音根本就无法从振膜发出来,您怎么会听得到堂音呢?

    要听堂音,可以选用Avantgarde那张「Nice To Meet You Again」,这张CD从头到尾都有很真实的堂音,只要乐器一演奏,堂音就好像很轻微的「轰然一声」出现在音场里。假若您听不到此处的堂音,那就严重了。如果听到的堂音不长,那也不对。必须听到很长很丰富的堂音才对。这套Linn器材不仅听得到堂音,而且听得到「很长」的堂音。

    再来,您也可以用Opus 3那张「Test CD 4.1」来试,这张CD也是充满堂音,您可以在任何一首曲子中听到很真实的录音空间堂音。其实,从堂音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大部份流行音乐的录音是各项乐器分别录好之后再混音的,这种录音方式会加入人工残响,只要您的器材表现正常,一听就知道这不是自然的堂音。要听自然的堂音,古典音乐录音绝对都是「一体成型」,不可能分开录,所以会有自然堂音。另外,现场爵士乐演奏也一定会有堂音,您可以试试。

清晰细节多而不强调


    Linn这套器材第四个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声音非常清晰,细节非常多,而且又不强调,不刺耳,没有压迫感。要知道,要单独有清晰的声音并不难,要有细节也不是困难的事,难就难在清晰细节多之余,还不刺耳,没有压迫感。换句话说,清晰细节一定要附带着让人听起来很自然很舒服的大前提,这才是杰出的清晰与细节。否则,清晰与细节可能反而会成为耳朵的负担,让人觉得魔音穿脑,如坐针毡。

    清晰与细节是Linn的第四个特长,我可以举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为例。这种大编制的音乐一般器材能够听得顺耳就很不错了,但Linn还能够把管弦乐内声部里面那些细微的乐器演奏旋律,甚至演奏质感通通表现出来。可以这么说,一般音响系统在听这张CD时,有如「雾里看花」,而Linn则是「清澈见底」,整体管弦乐在块状移动时,还可以清晰的听到各部门乐器的细微旋律变化。除了管弦乐之外,无论听小提琴、钢琴或人声,您也一样可以听到非常杰出的清晰加上细节,这当然是解析力的最高体现。例如听幕特那张「Tango Song And Dance」时,琴弓与琴弦摩擦所发出来的细微沙沙声以及空气的波动非常清楚。钢琴弹下去之后所激起的泛音非常丰富,Shirley Horn「Loving You」与江蕙「风吹的愿望」的唇齿喉音杂音更是好像浮现在面前。老实说这种超高的解析力与细节许多器材都有,但是能够表现得那么自然,一点压力或强调都没有者倒是罕见,Linn就是其中之一。

乐器演奏质感特别好


    Linn的第五个得意之处在于乐器演奏质感特别好。当我听二胡演奏时,弦在振动时引起蒙皮的发声时,那种蒙皮的振动与细微杂音的质感的确真实到无与伦比。听绛州大鼓时,鼓槌打在鼓边的坚硬声音,以及鼓皮的弹跳质感也都是那么的真实。听Opus 3 「Test CD 4.1」第二首时,鼓刷轻轻刷在鼓皮上的沙沙声既轻柔又清晰,脚踩钹上下二片轻轻接触又分离的质感真实极了。这些乐器演奏的质感如果清晰无隐,我们就会觉得乐器非常的真实,Linn就是这样,它让所有的乐器真实感往上大大的提升,让人听了既舒服又过瘾。

细微的强弱变化特别清晰


    最后,我要说Linn的细微强弱变化特别清晰。一般而言,很小声与很大声之间的变化要表现很容易,难就难在二个同样很小声的声音变化要能够清楚的分辨出来,这就比较困难。如果能够分辨,那就好像数字解析力从16bit进化到24bit一般,音乐强弱变化的阶层更丰富。音乐强弱变化阶层更丰富会有什么好处?让音乐更生动,活生感更好。其实,一件音响器材的细微强弱变化越丰富时,也就好像一位指挥能够驱使乐团演奏出更多细微的强弱变化,这样的指挥,这样的乐团当然是更优秀的。Linn这套顶级器材就是这样,不仅在管弦乐、室内乐,甚至吉他独奏,您都可以感受到音乐细微强弱变化阶层的丰富,这绝对是最高Hi End级的成就。

    看过上述Linn这套顶级器材的优异处之后,不知道您还想了解什么?它们的人声够不够饱满雄壮?钢琴规模感够不够?低频量感是否丰富?在此我可以告诉您,由于Akurate 242的体积并不大,喇叭单体的振膜面积也不大,因此并非一对以雄壮威武取胜的喇叭。相反的,它提供的是在一般空间中所能表现的精细平衡感。所以,它们的人声表现绝非宽厚到很过瘾的那种,而是很平衡、很传真的形体。它们的钢琴规模感也不是四件式喇叭那种超大规模感,不过却很适中。它们的低频量感不会让您有低频按摩的那种快感,但聆听各种音乐都足够,请您不必担心。

好东西永远有识货者


    经过这次器材外烩,我深深感受到Linn产品的优秀处可能有很多音响迷都不了解,包括我自己也是在聆听过这套顶级器材之后才彻底了解。究其原因,这与Linn的台湾代理商一向采取低调、鸭子划水的销售策略有关。这些顶级器材几乎都透过长期爱用者口耳相传的方式在销售,而非敲锣打鼓的大肆宣传。好东西永远有识货者,我由衷期待更多人能够像我一般,真正体会到Linn CD12、Klimax Kontrol、Chakra 500 Twin与Akurate在制造工艺与音乐表现上的杰出成就。


文章来源:《音响论坛》/刘汉盛
最后编辑musicwalker
TOP
225#

LINN (莲)IKEMI(奇美)CD机
    自从在本实际试用过Linn CD12以及KRELL KPS-25sc这些超级CD唱盘并听到它们卓越的声音表现以后,让笔者对一体式CD唱盘所能够达到的水准有更进一步的体认,最好的CD音质不再只由CD转盘+D/A转换器的组合产生。特别是Linn CD12的优秀测试规格几乎超越以往所有的CD转盘+D/A转换器的组合,证LinnCD12的超卓声音表现不只是靠元件的搭配调音达成,而且还拥有相当高层次的技术背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CDl2的价格不是大部分人所能负担的,因此我们开始注意Linn声称利用了CD12的技术而价格要低许多的Ikemi CD唱盘。

Linn Ikemi CD唱盘
    Linn的Ikemi CD唱盘在外观上承袭了CD12的尺寸,只有在深度上较CD12少了2.5公分,同样常小巧,重量也只有4.1公斤,很容易看出Ikemi是CDl2的姊妹机。最大的不同在于Ikemi全机是哑黑色的烤漆而成,看来较为深沈内叙。面板上的控制按钮及指示都显得非常简洁,右侧是CD承盘及电源开关,所有的控制按钮及指示都集中在左侧,控制功能相当单纯,使用非常容易。附带的遥控器不但可以控制所有的功能,同时遗可以遥控Linn一系列的其他器材,包括前级以及调谐器。


    背板的部份输出端子也是一应俱全,除了两纽RCA输出端子及一组平衡式输出之外,还具备RCA数位输出、TOSLINK光纤输出及AES/EBU数位输出各一组,另有一组BNC数位同步信号端子可供连结未来Linn会推出的D/A转换器,Ikemi完全可以当作一部CD转盘来使用。较特别的部份是设有可与Linn的Knekt多房间系统产品连线的遥控信号输出入端子一组,以及可供选购的RS-232-C控制功能软体升级介面,功能可说相当齐全。
    Ikemi的内部电路布局也和CD12相当类似,电源部份同样采用密封的交换式电源,以使电源对电路的影响减到最低。主电路板上使用的几乎都是SMD表面黏著的元件,包括XILINX的XC4005E可式逻辑列阵,采用运算放大器都是BurrBrownOPA604OPA2604。本机使用的D/A转换晶片为Burr Brown的OPA604及OPA2604。本机使用的D/A转换晶片为Burr Brown的PCMl732U,厶一∑转换方式,内建HDCD八倍超取样解码,可接数96k/24bit数位信号,配合高稳定性的压控震荡晶体以及Linn新开发的[2-D]低Jitter数位信号处理技术,有效提升D/A转换的品质,而整个电路板的配置都非常密集整齐。

    Ikemi面板及功能的设计极为简洁,背板上的输出端子及附属功能一应俱全。

实际试听
    搭配试听的系统是以Burmester Rondo 991扩大机以及Burmester Leo扬声器为主,Linn Ikemi刚开机的声音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在开机後的几个小时内可以听的出来Ikemi的声音一直在改善。虽然Ikemi工作时并没有什么温度,实际聆听仍需要一段温机的时间(Warm-up的时间与工作温度其实并无绝对的关系),才能有最好的声音表现,议Ikemi的使用者不要关机,以保持机器在声音最好的状况。

     传动部份Linn将所有的伺服控制电路、马达、电射拾取系统、全铝制的承片盘都整合在一块电路板上,Linn称为Mekto传动系统。雷射读取系统都是SANYO制品,品质相当优异。CD承片盘进出的动作非常快速及稳定,同时也很安静。Ikemi机壳使用非磁性的铝材制成,覆以黑色烤漆,整体上令人觉得相当有质感。

     测试由于CD12的超卓表现,我们对Ikemi这么小巧精致的CD唱盘始终非常好奇,到底它有多少能耐。在AP System2的严格测试之下,Ikemi的表现虽然没有CDl2那么完美,但是依旧令人喜出望外。首先看频率响应,从10Hz开始一直到10kHz都非常平直,从10kHz以上到20kHz都非常平直,从10kHz以上到20kHz只些微下滑了0.3dB(!),左右声道的差异只有0.1dB,几乎是可以忽略了。平直的频率响应看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直接反映了相位响应的准确度。

    1kHz的FFT(快速傅立叶转换分析)频谱图可看出残留的谐蒙极低,总谐波失为0.00197%,而且奇次谐波较偶次谐波更少。无信号音轨的残余杂讯几乎都在-130dB以下,只有在7kHz及10khz以上有些微的杂波产生,杂讯电平仅有20.51uV。敷位输出的部份lkHz号FFT频谱分析看起来极正确,无任和谐波及杂波产生,显示Ikemi的转盘性能极佳。总括来说,linn lkemi是一部规格极为优秀的CD唱盘,虽然没有CDl2那样『教科书』般示范级的测试规格,但是绝对可以列在相同的等级,傲视其他的CD转盘+D/A转换器组合。Ikemi的声音个性显得相当温顺平实,它吸引人注意音乐的内容更甚于去表现它的优异音质,这与CDl2教人立刻注意其高超的音响性能有明显的不同。Ikemi同样拥有极为优异的音响性能,音质的平衡中性而带有极微少的暖调,令声音显得丰涧,不会给人单薄的感觉;同时也保有良好的透明度,能完整呈现音乐的层次,但却不像CDl2那么强调透明的感觉。整个音域各频段的衔接及伸展都非常良好,高频的延伸极佳,而且非常飘逸(Airy),特别是高频的解析度是CD唱盘少有的,在表现锣、钹这类打击乐器音质的质感及纹理时非常出色,不会有一般CD唱盘在表现这类乐器音色时常发生的[白化](像是白色噪音的感觉)现象。中频的表现同样杰出,各种乐器及人声的音色以及泛音的结构都能正确的重现,听来相当逼真。低频的延伸及量感俱佳,并有相当好的控制力,Ikemi并不刻意强调低音的冲声力(Punch),而是将音乐的节奏准确的再现,与其他的频段完全和谐。

    雷射读取及伺服驱动组件都采用SANYO制品。IkemiCD唱盘优异的音响特性完全不会抢占音乐的风采,而是去表现音乐之中必要的要素,带领听者投入音乐本身。

    Ikemi也能完整呈现一个交响乐团及整个音乐厅空间的音场,各个乐器的定位及结像都表现良好,特别是堂(Ambience)非常丰富,加上飘逸的高频延伸真使人有置身音乐厅的感觉。演出大场面的爆棚乐段时也能稳如泰山,临危不乱,令人觉得非常安稳,只有在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空间感以及背景的宁静度这两方面较CDl2微微略逊。Ikemi的最大优点,就是播放任何音乐都能让人久听而不疲劳,更难能可贵的是,在Ikemi身上这些优异的音响特性完全不会抢占音乐的风采,而是去表现音乐之中必要的要素,带领听者投入音乐本身,而不是分心在音响器材的表现上,这才是真正Hi-End音响应致力的目标。

结论
    若要拿CDl2来与Ikemi比较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它们的价位相差悬殊(CD12定价九十二万,Ikemi定价二十一万),CD12可以投入更多的成本及技术,达到最高的性能及声音表现。当然也可以说Ikemi占了价格上的优势,毕竟在Hi-End音响上为了一点点的进步所需的投资是不成比例的,Ikemi显得更具C/P值。虽然在技术规格甚至声音的表现上有些微差别,其实笔者认为在诠释音乐的层面上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CDl2优秀的音响性能使聆听者从演奏乐器声音的表面及变化进入音乐的旋律之中,而Ikemi的和谐带领听者直接进入音乐的核心,由节奏的变化起伏观察乐器的演奏及音色;之间的差异已经不是好不好听分别了。Ikemi的音色并不像LP,但表现音乐的方式却是与LP相当一致,达到极高的层面,是CD12之外的最佳选择了。
    如此看来,Linn这间以LP唱盘起家并名盛一时的司至今已掌握了CD技术及音质的Know-How,以不同于以的方式设计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产品。如此小巧的CD唱盘,却有这样的技术规格与声音表现,令许多CD转盘+D/A转换器组合汗颜。简洁的功能及一体式CD唱盘设计可能令音响玩家无甚可玩,但如果您不迷信高价CD转盘+D/A转换器组合而又真正热爱并追求音乐,或是您向往CDl2的高超音质表现不打算做这么高的投资,那么LinnIkemi CD唱盘将是您可以长久相伴的对象。
TOP
226#

好贴,向往小名琴啊~~~
TOP
227#

英国LINN厂家唱盘是以黑胶唱盘Sondek LPl2闻名于世。
LINN CD12停产后,LINN厂家近期力推通用机优点1.1,价位1.2W美金。
据说CD12有89成黑胶唱盘LP12的味道,优点1.1则有45成CD12的味道。

Unidisk 1.1技术上比CD12复杂多了,用料也不差,并且毕竟暂时算是Linn当下的数码音源旗舰。

linn unidisk 1.1的音质远比不上linn CD12,这已是不争之事实。

身价7w大元的linn unidisk 1.1,着实颇显得不伦不类:

若论纯CD音质,这个价位完全可以与linn unidisk 1.1媲美的纯CD机机,比比皆是;

若论SACD、DVD-AUDIO的表现,linn unidisk 1.1又未必显得十分出色;

如论画面素质,linn unidisk 1.1也是一点都不出类拔萃;

如论AV技术的领先程度,linn unidisk 1.1就更无话可说,起码连HDMI接口都不具备。

所以,目前linn unidisk 1.1在HI END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地位的确颇为尴尬,只能借助LINN LP12和CD12的名气,靠LINN的独特音色魅力和那大约达到LINN CD12一半效果的音质作为唯一的卖点。俺猜,这也是导致“linn停产CD12、Genki、Ikemi而主推linn unidisk 1.1 1.2”的根本原因。

想立即上linn unidisk 1.1 或者1.2的烧友,

俺有个忠告――根据linn unidisk 1.1  1.2  的目前颇为尴尬的地位,按照俺之【音响发烧三大定律】的应用,俺断言:linn unidisk 1.1  1.2  快则半年、迟不过一年,必定大幅度降价!信不信由你,仅供参考。

如果强求纯CD机机,那么LINN现有的最高档产品只有奇美Ikemi  CD机了,虽停产但市场尚可找到。
最后编辑musicwalker
TOP
228#

虽说道LINN CD12是俺的理想佳人,但就是太贵,价位2W美金,更糟糕的是已经停产,据说是原材料的问题,有钱也买不到新机了。
唉,还真不只千金难买,而却真是万金难求!

哪位DX能有LINN CD12,请给个信(全新机最好,或者能够充分证明是优质二手机的也可考虑)……
最后编辑musicwalker
TOP
229#

VV 在 2006-4-23 23:30:17 发表的内容
M兄发多页帖,众网友也不做反应。。。。。。。。。。。。。。。世道冷漠~~~~


其实众网友已经提供了众多的关于音源的宝贵意见,只是俺追求得太完美,俺应该感激大家之热情帮助。

俺只是不想浪费辛辛苦苦收集得到的音源资料,为方便以后寻找CD佳丽的用家,实现信息共享。

俺为人人、人人为俺……
最后编辑musicwalker
TOP
230#

Naim CDS3
No hesitation here. The reference player in-store continues to be the latest top-line player from Naim. This two box player - the second box being the necessary (not optional) external power supply - delivers as musical sound as CD can deliver, with an often astonishing clarity and musicality in a totally non-fatiguing manner. Coupled with a well matched system the CDS3 inhabits that rare audio world where you can sit back and enjoy a system with the only concern being what CD to play next. The Naim CDS3 also comes with either Naim’s preferred 5-pin DIN output or standard phono plugs as require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