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ixcat 在 2006-1-7 9:40:37 发表的内容
乱讲 在 2006-1-7 0:44:50 发表的内容 有些话讲的太明白怕叫人无法接受,呵呵,那就讲清楚吧:《龙迹》的动态不是少了,是相当大!大的如同在现场欣赏。冷、硬,失真?劝你调好自己系统再说吧! |
哈哈,这里不想再在这个帖子里面争论《龙迹》的是是非非。这里只想告诉兄台一个铁一般的事实:《龙迹》里第一轨,CD碟上的信号的动态范围只有50多分贝,另外也请你不妨看看沙漠之鹰网友征询《动态神功》的作者对于《龙迹》这种处理,用处何在?——看他是否有可能赞同“动态不是少了,是相当大!”呢?假如兄台硬是要把这个仅仅50多分贝的动态(连一些EMI 60年代的录音的正价版CD都远远超过它),称为“大的如同在现场欣赏”,那我实在无话可说 :)
冷、硬?兄台去隔壁“HiFi乐趣”上我写的关于《龙迹》的帖子里面,里面有许多网友的个人见证,指出《龙迹》音质上的冷和硬。当然,每个人使用的器材不同,的确有可能存在一些系统,不管什么唱片都能营造出温暖的音色,所以我从来不会说各位网友所报告的听感有撒谎的成分;但是请不要认为:“只有自己的系统才是最正确的”!——连专业的录音室监听系统(甚至用耳机)都不能做到100%还原音色的真实度,因此我觉得无谓拿自己的音响系统来说事。
对于以上种种争议,我只相信:计算机算出来的结果肯定是对的;音响系统的听感和计算结果吻合,那说明音响系统、阁下的听觉、辨识能力是正常的;否则,有错的只可能是音响系统,或者是阁下的听觉。
这里我不是一定要大家承认什么观点。但我觉得,别人指出自己的系统上不能分辨的一些东西,但自己却指责别人“调好自己系统再说吧!”,这并不有益于讨论的进行哦!恐怕,这只是一种逃避而已。 |
felixcat兄,笫500贴送给你了,呵呵..............................
这样说吧,如果冷,硬,失真的cd都能在JBL的系统里可以营造出温暖的音色,那也不叫JBL了,我也无话可说.再有,前面我也说过软件的剪辑方式,只是代表剪辑技术人员处理软件的手法和风格.实际效果还是以听音为主.混音,剪辑,录音的技术我是不懂的,作为消费者我更关注的是实际效果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