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enrique
烈破
speed8888
Dr kuang
花祭
老浦东
dr kuang 在 2005-11-10 12:51:36 发表的内容 可能是我的理解能力问题,好象有点看不明白楼主想讨论什么内容?好象很广泛的问题。
dr kuang 在 2005-11-10 14:04:46 发表的内容 当一件产品到家,要考虑的主要是“匹配”问题。1:和环境的匹配一套声频曲线平直的组合,在频响曲线不平直的环境中,出来的声音就已经是“失真”的。而现实中家庭民宅中,很难有“无失真”的环境。2:和其它器材的匹配别的复杂的不说,单要找到一对“频响曲线”接近平直的喇叭线,价格可能已经超过多数发烧友整套器材了。3:和自己欣赏喜好的匹配先不说每个人欣赏喜好差异这么大的问题,就看看WINDOWS的MEDIA PLAYER,为不同类型的音乐就设置了不同的频响曲线。而对于在一个特定环境中一套固定的器材,我们所得到的信息量不可能超过唱片所携带的,越往后,丢失的信息就越多。如果想在调声时获得“准确”的效果,除了“减少信息丢失”的环节外(减少细节的丢失),更重要的是“调整出最接近平直的频响曲线”。第一点非常好理解,发烧们常用来来标榜自己的器材“分析力”高时,就爱以呼吸声,翻谱声,母带的嘶嘶声来证明。而对于后者,其实对于听感来说,造成的失真要比前者大得多,但偏偏就最容易被忽略;而且,为了达到后一个目的,不少情况下要通过部分牺牲第一点来达到(信息量只有减不会加),而这恰好是绝大部分发烧友所不愿意做的,也是很多“高档器材出衰声”的原因所在。再补充个调声的小窍门:一套监听级的耳机系统,能给出非常准确的频响曲线和丰富细节,而且不受环境影响,可以作为以“准”为目的的调声参考标准。
小反 在 2005-11-10 13:29:29 发表的内容 首先有“标准”的音箱,才能谈功放的‘校音’
小反
花祭 在 2005-11-10 17:05:38 发表的内容 哈哈,自己喜欢就行,干嘛要弄个标准呢?
laovo
qy123
我信神话
飞翔的翅膀
松香味
老浦东 在 2005-11-10 9:34:39 发表的内容 ‘校音’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字眼,我是去年10月才从一位音响公司大佬口中听说,网上也有人写作‘校声’、‘较声’,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写?是舶来品还是伟大的中国人发明的字眼?不过觉得蛮有道理,因为测试功放只需要很简单的仪器就可完成,但市场上卖的功放却是每一个品牌都有它独特的声音走向。看来‘校音’这一说法还是成立的。但如何‘校音’呢?这里不谈技术手段,因这是每个DIY友和发烧音响厂工程师们的‘秘技’。只谈‘校音’的器材和软件。器材比较容易,声源部分可用‘EMM labs’、‘Studio A730’甚至常州大侠们推出的‘CD PRO2’等等,都是比较标准的声源。而音箱就更多了,如JBL或丹拿或B&W的监听音箱也都是比较标准的声音。器材选定之后就是软件了,本以为‘校音’良好的器材应该能把所有的CD片都放的很好听,因为录音师是不可能把难听的录音做为产品推出来的。但实际试下来却不是这么回事,好的声音重放应该是鲜活的、悦耳的、平衡的。但我‘校音’出来的功放却不能把所有的CD片都播放的非常好听,很多唱片公司如红牌RCA、LONDON的FFSS、中国的柏菲、雨林、雨果、涂鸦都有比较平衡性良好的声音。但当根据这些公司的唱片‘校音’好的功放,再播某些录音公司的唱片时却会觉得声音的平衡度会变得很差。如张宇的‘消息’当年吹嘘是专门去美国录制的,由中唱发行但听起来声音平衡度极差,无法久听。而一些著名歌唱家的老录音CD听起来平衡度就更差了,只觉得中频过亮,究竟应该怎样选一个平衡点呢?确实使人很困惑。我说的声音不平衡不是指失真或‘发刺’、‘发破’,这些唱片的高中低都有,只是听感不平衡,不耐听。通过一段时间的‘校音’觉得有些录音师就是‘好声’的代名词,如RCA的LEWIS LAYTON,国内的就不说了,免得挨批。想到LAYTON在1960年录制的音乐就有如此好的发烧声音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同样RCA录制的‘VIOLIN SHOWPIECES’在一般器材上放觉得发烧味很浓,但如按现在‘校音’手法调出来的功放,听这张片子却觉得平衡性较差,远不如LAYTON录制的‘STOKOWSKI’的狂想曲,前段时间一直想在168上向录音师们请教上述问题,但未能如愿。所以,在此发表一点浅见,请各路大侠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