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376|回复: 807
31#

开心果 在 2005-11-2 0:44:47 发表的内容
可是优秀的LP 比SACD更贵更难找。


几百万和3000千多,基数差了又不是一点点,根本不存在可比性,而且LP除了名片名版价格高,还有许多价廉物美的选择.就片源的选择,这个没什么需要争论的,数量级都差了好几位了.
TOP
32#

johnleeh 在 2005-11-1 23:06:07 发表的内容
咳,别什么你方我方的,搞得跟打仗似的,哪有有什么方啊.我CD,SACD,LP都玩过,算什么方啊?还有我不知道你现在是在讨论单声道,双声道,多声道的区别,还是在比较LP,CD,SACD?都不拿同一套后续系统,同一张片子来比了.这好象有点大欺小,PLAY不FAIR了吧?要比也要象科研组织的那样吧.


我不知道你参加过几次SACD欣赏演示会,有哪几次不是器材商办的?KRELL可能机器卖得不错,不大出来混,要批评啊.

KRELL STANDARD可能也的确一般,但也要卖到4万出头了.不知道你的TEAC售价几何?和它比过?高它几班?


现在讨论的是SACD优势,当然多声道是他的组成部分之一,你LP不能播放多声道,是你的缺陷之一啊.对比当然要全面.当然是把各自最好的表现拿出来了.

Krell出来混得多不多不清楚,反正用户和好评我看到的不多.

至于价格,我记得你以前不是说什么器材不能用价格来评价的,我倒是挺赞同的.不是你说的?是我记错了.

当然如果一定要谈价格,
那么
Krell standard北美定价4000美元,如果你在国内被人斩冤大头,付了4W多人民币不能说他就是这个价格噢.
dv-50s,北美定价6000美元.

不过价格的确不重要,能胜过比自己高价的器材也很多.但上http://www.audioasylum.com,问问说选SACD,Krell和DV-50s应该选哪个,我有把握说你会得到一面倒的回答.
TOP
33#

开心果 在 2005-11-2 0:53:14 发表的内容
SACD出了好几年了,为什么推广还那么艰难?除软件原因外,还有什么?


这样绕口令有什么意思,再回到前面,给你解释一下,SACD目前在欧美发烧小市场的销售是不错的.但在大市场,dual disc红起来了,但音质差过SACD,你给我个解释吧,怎么样?
TOP
34#

开心果 在 2005-11-1 23:56:32 发表的内容

昨天和烧友闲聊而引出的话题,定位在发烧圈和准发烧圈。


我相信我在前面已经回复过,在发烧圈,和准发烧圈,SACD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在欧美市场目前而言是成功的.虽然在大众市场SACD没有达到某些人认为的取代CD的目标.
TOP
35#

johnleeh 在 2005-11-1 23:46:18 发表的内容
老兄既然一再坚持,那也行啊,什么时候找两套你认为同档次的LP和多声道SACD系统比划一下呢.我一定抽空到场.

KRELL好评你见得不多,TEAC中下级产品的好评我就没见过.那谁的认识可以算谁比谁好的依据?

拿美国货在本土的售价和日本货出口到美国后的产品价格做比较,你认为合适吗?我们现在是在那里讨论价格啊?你的TEAC在中国卖多少钱啊?

还有,如果你对自己的某些判断有把握,请去实践一下,然后把结果告诉我.


我没有坚持什么,我只是回复顶贴,认为SACD在主流市场目前而言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它音质不够好造成的.

至于SACD和LP两者的音质差别,不论谁胜谁负,目前而言在主流市场都不足以取代CD.而在发烧圈市场,目前是共存的局面.

至于什么试听会,不需要我举办,各人听各人的.就算一起听,你说A好,我说B好,又能有个什么结果?
TOP
36#

开心果 在 2005-11-2 0:14:21 发表的内容
欧美市场我不太了解,但国内市场的现状是什么原因造就呢?


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我前面已经提到过.没有盗版,怎么普及?SACD硬件,软件的购买渠道在国内又不通畅.当年在中国CD淘汰磁带,DVD淘汰VCD都是得益于盗版的出现.所以在中国CD是在80年代末90年初左右才替换磁带的.DVD的话也是在98年下半年开始,有盗版陆续上市,才占领市场的.

发烧市场本来就小,欧美一张发烧专辑发行个几万张已经是畅销了,普通的就几千张.而中国正版消费圈子还要小许多,SACD音质再怎么好,没盗版也不可能红起来.
TOP
37#

scfan 在 2005-11-3 15:14:01 发表的内容
R兄似乎比较认同RCA出品的SACD,我手头正好有张哈农库特的WP布9现场SACD版本(CD讲解+SACD演出,DSD录制),还有一张DG的普通版数码录音的朱利尼WP布九现场CD,昨晚听下来的感觉是CD听上去像想象中动态巨大音场高宽深的SACD,SACD听上去却像想象中动态小音场矮窄浅的CD,铜管的表现让同一支WP听上去简直就是两个层次的乐队,莫非是两位指挥水平有如此巨大差别?


可能有些误会,我认同RCA的前提是在他们母带目前的状态下.对他们制作态度的肯定.如果要推荐代表SACD音质最高水平的SACD软件,肯定是不会选他们的.

你觉得这几张怎么样?

TOP
38#

开心果 在 2005-11-3 11:34:01 发表的内容
在以往有关模拟与数码的讨论中,我觉得有个问题没有弄清楚,那就是“圈子”的问题。事物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圈子”,离开了那个“圈子”,它的活力就降低很多。比如电子管在计算机领域应该说是被淘汰了,但在高频大功率的领域它还是主角。

虽然大众和发烧圈的没有明显的界线,但我们还是可以分出是两个圈子。发烧圈里按不同的性质又分成若干派。这些圈子里的人对声音还原的要求是不太一样的。

因此派系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差别会很大,就象印度的宗教派系还不时闹出流血事件来。普通民众能接受(说忍受可能更准确)CD、MP3等音源的所谓数码声,但我们这些烧友对此就有微词。所以胆、LP、换机换线、模机等才出现在发烧圈里。

因此模拟和现行的数码在不同的圈里的地位是不同的。


所以你的顶贴犯了一个你自己说的逻辑错误,你用SACD在主流市场(不注重音质的市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来说明SACD的音质不够好.是否犯了你自己说要避免的错误?
TOP
39#

scfan 在 2005-11-3 15:36:22 发表的内容
我拿这两张比主要是因为RCA和DG都是古典乐大厂,正价片的录音质量接近,可以代表目前市场上各自的平均水准,也都不以顶尖发烧闻名。

其实CD并非不能做好,如R兄说的那家“无比传真”,我仅仅听过一次它家的CD,水准高得惊人。

希望能有机会听到它家的SACD片,或者R兄贴出来的这几张马勒。


Mobile Fidelity,就是原来出24K金碟的那家,其实已经转手了.原来的MF只制作过一张SACD专辑,只发行了5000张,现在挺难找了.现在的MF,质量仍然不错,但主要都是Patricia Barber什么的爵士,我也收了一些.其实和MF相比,我个人更喜欢DCC公司的金CD.不过他也倒闭了.他原来的老板重新开了audio fidelity.混音师仍然用原来的steve hoffman.其他classic records, APO什么的都经常有很好的SACD面世.

Classic Records出过一批DAD,不太受重视,就是他停产24K金碟后开始搞的系列.现在基本绝版了.现在又开始搞HDAD,音质也都很好.
最后编辑Raxel
TOP
40#

johnleeh 在 2005-11-3 15:10:50 发表的内容
学什么?学摸?



哈哈,这样下去就不是讨论主题,变成市井吵架了.有内容的话,还是继续主题吧,否则就算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