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332|回复: 807
21#

Raxel 在 2005-11-3 15:13:50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1-3 15:10:50 发表的内容
学什么?学摸?



哈哈,这样下去就不是讨论主题,变成市井吵架了.有内容的话,还是继续主题吧,否则就算了.



就是,扣字眼,占小便宜,有什么意思,多说实际的,实践的,少意气,记旧帐。
TOP
22#

松香味 在 2005-11-5 20:46:24 发表的内容
yyy9 在 2005-11-5 18:49:35 发表的内容
clk 在 2005-11-1 8:54:13 发表的内容
[quote]eric 在 2005-10-31 23:15:14 发表的内容
哈哈,我发现Raxel是SACD的铁杆支持者。
不过,我讲一个事实:有过这样一张碟,同一张SACD,同一台SACD机,播放CD层时比播SACD层好声。所以,无语。当然,我相信这是一个例外。
也同样一个事实,是在周道前辈家听的,克莱伯的贝5交响曲CD版本比SACD版本好声(两张碟,同一台MF的SACD机播放)。


可能SACD分析力太高变薄,反而没有CD听感自然。

分析力高只能有好作用,否则就不是真的分析力高!
与CD相比,SA CD与真实的现场演奏接近的程度更高些,最好的分析力就是听现场!听现场最自然,哪个与现场接近哪个实际上就更好些,但这可能与长期听CD的习惯不一致.
  很多真实的演奏我并不爱听,但我并不认为我不喜欢的就不是好音乐!SA CD比CD确实好,但不一定所有的人都喜欢.






基本同意yyy9 在 2005-11-5 18:49:35 发表的内容 ;

好的音源,
低频给人听感是;有凝聚力且"无限下潜",有弹性,有重量感,同时应该具有适当的张力和松弛度,.
中频听感是;在具备厚实丰满音色的基础上,有适当的透明度,有密度感和能量感,.有张力.
高频给人听感同样应该具备"厚度感",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透明度和密度感,象空气般细致松厚的"无限"延伸.(高频的"厚度感"是最难做到的)
从低频到高频总体上给人"信息量非常丰富"的听感.平衡,象征度高.
这样的好"音源",没有足够小的失真和足够大的信噪比,没有足够小的输出阻抗和足够大的"控制能力"(对后一级电路而言),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然而,"足够小的失真和足够大的信噪比"与"足够小的输出阻抗和足够大的控制能力"恰好就是一对矛盾,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举例,在一台"音源",设备电路中,类似的"矛盾"不胜例举.如果某兄设计出某"音源",输出电路,其输出阻抗非常小(比如小于20欧姆)而且具备足够小的失真和足够大的信噪比,那就恭喜你了,你会通过专利申请.
说明一下;上述对低频,中频,高频的描述表达不一定完整,不善文墨,多多见谅.[/quote]


你所描述的中高频特色,形容LP的话太贴切,准确了.CD比之差之远矣.
TOP
23#

54888 在 2005-11-5 21:18:54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1-5 17:14:14 发表的内容
爵士鼠 在 2005-11-5 11:17:11 发表的内容
还有钱喽,你SACD统一卖50块不红也难,XRCD卖50块保证出货块.哈哈


上个月我在李源处看到"水星"公司新出的古典名版SACD,已经只要70多元一张了,比很多发烧CD都便宜了.基本和正价版CD同价了.




片子里面印着 Made in Hongkong 。MERCURY把生产线搬到香港去了吗?



MADE IN HONG KONG就不是MERCURY的正版了?就不是SACD了?
TOP
24#

yyy9 在 2005-11-5 18:23:41 发表的内容
felixcat 在 2005-11-1 0:57:31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在 2005-10-31 22:28:04 发表的内容
抽样,其本质是混频的过程,那就是要通过非线性器件才能实现。多个信号同时通过非线性器件就会产生新的频率,有些新的频率有的就落在听觉范围内,从而引起干扰,这就是数码声的来原。


假如要批评数码取样里采用的非线性器件导致失真,那么对于LP或者磁带来讲:模拟电路里面的非线性器件和电路的非线性性质也一样严重,比如任何一个电容、二极管之类的都是非线性器件。所以“多个信号同时通过非线性器件就会产生新的频率”这句话也可以应用于模拟录音格式上面,磁带、LP制作、播放时照样会有这样的缺陷。

这里请教一下开心果朋友,对于电路的非线性特性,有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可以给出有效的分析,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方法(或者理论)吗?比如说就拿一个最简单的二极管来做例子,假设二极管的输出电流由此理想公式给出:

[upload=jpg]Upload/20051110391812497.jpg[/upload]

能否请开心果朋友告诉我们:

1. 首先,模拟式磁带录音机和LP刻盘机、LP唱机、唱放等电路里面要不要用到二极管呢?

2. 此二极管输出电流 Id 与二极管两端电势差 Vd 之间非线性二阶项和三阶项的系数是什么呢?

3. 现在假设输入的是一个频率为w的正弦波信号,能否告诉我们这个二极管输出的信号频率是否有变化呢?相位呢?振幅呢?

4. 再复杂一些,假设输入的是振幅相等的频率为w1的正弦波和w2的余弦波之和,并且两者的相位相差 pi/7,那么此二极管输出的信号是否只包含输入信号的频率呢?假如不是的话,还额外产生了什么频率呢?每个频率各自的振幅的表达式是怎样呢?每个频率对应的相位是什么呢?

5. 以上计算结果能否反映:模拟器件的非线性失真和数码设备的非线性失真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felixcat真心请教,请不吝赐教!

向这位兄弟致敬!这才是认真的态度!
很多人与其说是听出来的效果不如说是想当然地想象出的声音!
比如:一说到LP就说因为是连续的模拟信号所以好听,真实!一听CD就说是数码声,看到有大侠曾经说过SA CD\DVD A一听就有数码味!只要是离散的数字音频格式,永远也取代不了LP,因为离散与连续有本质的区别,...
实际上,真正明白离散与连续的关系的究竟有几人呢?而自己"听"出的结果,与客观实际矛盾的却不少!



借问一句,你在致敬之前,自己推算过,或明白FELIXCAT提的那些问题了吗?
TOP
25#

54888 在 2005-11-5 22:52:58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1-5 21:42:01 发表的内容
水星的这批我的确不太明白.美版的不在手边无法比较.水星美版的定价是17.98美元.在香港和广东买只要80元人民币左右.而RCA的那套美国定价是12.99美元,如果打折一般在10美元,就和香港/广东的价格一致.其他SACD应该说美国和香港的价格也是差不多的.为什么水星这片价格差这么多,有什么说法吗?


我估计和当年的中图RCA的性质差不多.

John兄知道最后那批中图RCA卖到什么价钱吗?


中图是一个图书进出口公司,只进原版片,自己不印制片子.我不太清楚你所说的中图RCA是指的什么片子.

如果你所说的是卖69元的那种是国内另一家好象叫"世纪四大喜"的公司出的引进版,后来卖到12元,估计不是破产清货就是盗版的了.现在象ABC,冲击波等公司也出不少此类5大公司的引进版唱片,价钱是很便宜的,在唱片上也有明确的标注.

SACD到目前好象还未听说有盗版(那种封面上瞎写一个SACD,实际根本不是的不算),也未听说有引进版(ABC等国内公司有出SACD,但也是自己的录音,在境外压片).所以,水星等公司的新片无论是在哪里压片,都应该是他们公司自己出的,符合他们质量标准和认可的原版,正版唱片,他们在好几本音响杂志上也正在做宣传广告呢.
TOP
26#

松香味 在 2005-11-5 18:48:46 发表的内容
yyy9 在 2005-11-5 17:54:15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0-31 23:26:37 发表的内容
[quote]eric 在 2005-10-31 23:15:14 发表的内容
哈哈,我发现Raxel是SACD的铁杆支持者。
不过,我讲一个事实:有过这样一张碟,同一张SACD,同一台SACD机,播放CD层时比播SACD层好声。所以,无语。当然,我相信这是一个例外。
也同样一个事实,是在周道前辈家听的,克莱伯的贝5交响曲CD版本比SACD版本好声(两张碟,同一台MF的SACD机播放)。


如果我听到1,2张LP比较衰声,我就此认定LP不好的技术,你同意吗?

Norah Jones的SACD双声道是用CD的PCM制作的.其他不合理制作的SACD也有许多.所以不是每张SACD都代表了它应有的品质.画面只有VCD质量的DVD也不是没有.所以这里有2个问题,一个回复顶贴,一个回复E版.

1.你认为SACD在主流市场的不成功是因为它的音质不够好造成的吗?
2.你觉得讨论技术,是应该举特例,还是指整体现象?

我们如果在一些基本观点上达成共识,那么讨论会顺畅许多.

坚决支持兄弟的观点!
10年前我听LP比一般的CD都好,但那时候,为此我受到很多嘲笑,如今,说个实实在在的话,LP若不是录音好的新唱片,一般都不如CD,现在的CD唱片与CD机与10年前比进步是非常大的!
  另外,说哪个种类的唱片好,不能以个别人的喜好为标准,应该与真实乐器的现场接近程度为标准.否则就太不客观了!
  听音乐,个人口味可以不同,也没有必要统一,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不应该以个人的爱好做为器材和录音的评价标准.



你这些话说了半天,说实话等于没说,

因为现在不同意见就在于有的人认为LP更接近现场,有的人认为SACD或CD更接近现场.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有的人抬出大师来支持自己,大师压不住台就算公式,

有的人不谈理论谈听感,比如你,对LP和CD的评价以及转变不也是以自己的听感,爱好为标准的嘛,也没有能证明CD比LP更接近现场的直接证据.

当然这很正常,玩一样东西,不以自己的听感和爱好来做选择,购买,欣赏的标准,反而勉强自己去服从一些自己也不甚了了的理论,教条,去听自己可能并不喜欢的风格和声音,岂非咄咄怪事?
最后编辑johnleeh
TOP
27#



johnleeh 兄;这是我听CD得到的感受,没有偷袭他人评价用语.(名琴LP兄曾经说过;在我这里"第一次听到了高频有"厚度感"的感觉.)我听过大约十套LP了(包括大展),没有这样的感受,(很遗憾,实话直说,希望得到理解).名琴LP发过的一些LP系统照片帖子,是不是还不够水准?我相信LP能有好声(不追求"HIFI"的情况下).我非常希望亲自领教.但愿有机会而且希望得到美好的享受.
[/quote]


松香味兄,我想说的并不是指你抄袭,而是说你说在CD上能得到这种感觉,别人也能在LP上得出同样文字表述的感受,两者可能都是真实的,并且认为在其他载体上不能如此好地实现,你相信吗?

还有,我的听感上LP其实也很HIFI,实际能听到的声音动态,解析力等HIFI元素绝对不输给CD.你可能还没听到,但别人已经听到了.所以,我觉得肯定自己的听感,用不着用否定别人的听感为结语.
TOP
28#

爵士鼠 在 2005-11-5 11:17:11 发表的内容
还有钱喽,你SACD统一卖50块不红也难,XRCD卖50块保证出货块.哈哈


上个月我在李源处看到"水星"公司新出的古典名版SACD,已经只要70多元一张了,比很多发烧CD都便宜了.基本和正价版CD同价了.
TOP
29#

转一个"音响发烧站"上LDH等DX也在讨论音源制式及玩法的帖子:


CD机还是解码器? (作者:SHAZHUANG  时间:昨天 23:49  点击数: 2)  请版主指点,我的SONY SACD777ES已听将近3个年头了,分析可以但声音直白,想花2W改变一下现状,听有音乐味的
声音,但举其不定是再添一CD机还是购一台解码器,两者那种合里些,本人听古典为主,不想再添置SACD机了.
能帮我推荐几种CD机或解码器吗?谢谢版主!





最简单的办法是上个好解码 (作者  时间:今天 01:22  点击数: 3)  



请教LI大哥指点 (作者:SHAZHUANG  时间:今天 14:27  点击数: 0)  谢谢LI大哥,上一个2W的解码器后不知这777ES作转盘是否够班?如可以,是否能推荐几款2W以下的解码器,只要出来
的声音比777ES的CD有提高音乐味道,本人对解码器了解及少,能指导一下吗?谢谢!





还是音源重要 (作者:speed8888  时间:05-11-04 14:29  点击数: 3)  一套中档的功放和音箱,用LP做音源就会比较好声,用中档的CD,音箱再好也就那样了





不要这么简单的说lp比cd好哦. (作者:chen_sp  时间:今天 07:18  点击数: 2)  有些时候的好其实只是一点点而已.

有一个很奇特的问题,总有很多人说lp比cd好很多. 同样是模拟音源的磁带好象怎马就没有人说很温暖有音乐味?





谁说没有啊?我就说不但有而且远不是那些一般LP可比的 (作者:ldh  时间:今天 08:39  点击数: 3)  看使用的什么磁带机了,使用母带开盘机试试,那些LP再好听也是母带开盘机“生”出来的。当然普通的开盘机声音就另一会事了。





哦,听说过.可是那些个母带子如何有呢? (作者:chen_sp  时间:今天 14:25  点击数: 1)  对于从事录音的人肯定不是问题,对于一般人来说如何搞到母带呢? 总不能自己录吧.
lp到是能买到的.





是啊,确实母带是个难题,一般难以搞到 (作者:ldh  时间:今天 14:38  点击数: 0)  我自己玩就是转录音质内容都比较优秀CD,就这么一转听感上就变味道了,从道理上讲自然性能是越转越差的,但是事实上听感上并不差,没有了CD的“数码”味,声音自然宽松了很多。
TOP
30#

松香味 在 2005-11-6 18:39:15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1-6 0:26:38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兄;这是我听CD得到的感受,没有偷袭他人评价用语.(名琴LP兄曾经说过;在我这里"第一次听到了高频有"厚度感"的感觉.)我听过大约十套LP了(包括大展),没有这样的感受,(很遗憾,实话直说,希望得到理解).名琴LP发过的一些LP系统照片帖子,是不是还不够水准?我相信LP能有好声(不追求"HIFI"的情况下).我非常希望亲自领教.但愿有机会而且希望得到美好的享受.



松香味兄,我想说的并不是指你抄袭,而是说你说在CD上能得到这种感觉,别人也能在LP上得出同样文字表述的感受,两者可能都是真实的,并且认为在其他载体上不能如此好地实现,你相信吗?

还有,我的听感上LP其实也很HIFI,实际能听到的声音动态,解析力等HIFI元素绝对不输给CD.你可能还没听到,但别人已经听到了.所以,我觉得肯定自己的听感,用不着用否定别人的听感为结语.







如果有机会到江苏常州市,一定到贵府好好享受,不知道是否欢迎.?[/quote]


随时欢迎!享受不敢当.我家里的系统因为档次和环境(未做过专门的声学处理)的关系,和我听过的比较好的LP之声还有不小距离.但很多朋友来听过之后,认为已经完胜我的数码系统(AA+MSB)了,我个人也有这个感觉.LP让我更容易专注和投入地欣赏到音乐之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