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197|回复: 807
21#

jm 在 2005-11-1 13:30:47 发表的内容

想问一下RAXEL,你那同一张唱片用你的SACD机和用莱卡转盘+解码,差别在哪?


我比过,风格一点也不接近.DV-50s是分析力高,凌厉,速度快,冷色调的那种.MF DAC21解码是速度慢,着重于音色,暖色调的那种.你的Benchmark DAC1风格接近DV-50s许多.
TOP
22#

其实还不如说说哪些SACD软件代表了SACD应有的水平.
TOP
23#

开心果 在 2005-11-2 0:06:49 发表的内容
以我们现在能买到的软件而言,从LP、CD、HDCD 、XRCD到新格式的SACD,它们耐听性的差别有多大呢?


这个我觉得比较难有一个通用的回答,要看具体专辑而定.
TOP
24#

开心果 在 2005-11-1 11:35:56 发表的内容
基本属实。

我的意思是说SACD不能象当年的密纹唱片淘汰粗纹唱片、CD淘汰LP那样顺利。至少目前在大陆是这样,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音质的原因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我帖子的中心内容就是这个。

如果SACD的音质比CD的音质有非常明显的改善的话,情况就不是现在的样子。耳朵挑剔的烧友不会因为价格的原因拒绝SACD吧,黑胶谜的增加并不是因为LP的价格比CD低很多的原因。

就技术而言,细节的东西不了解。但最基本的地方还是略知一二。不论是CD、SACD还是什么D,涉及到模数变换的都少不了抽样这一关吧。SACD只是采用了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的增量调制这一基本形式而已,没必要把它神密化。


1.请不要拿中国市场来衡量.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你也明白.没有盗版面世,是不可能占领市场的.回头看看CD和DVD在中国的成功,你不应该表示异议吧.所以下面的讨论不应该拿中国市场作为参考系统.

2.CD淘汰LP用了8-10年.粗纹,秘纹的转换时间我没有信息来源,但我认为不会少于5-10年.SACD面世了多长时间?而这个制式已经在发烧软件市场起到了一部分取代CD的局面,看看各大发烧软件厂商的发行计划.

3.模拟和数码都是取样的.DSD并不神秘,但已经得到各个方面的完全认可.DSD制式录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音乐公司采用.那些对PCM制式有异议的各位发烧大家对DSD也是采取肯定态度,Mark Levinson在个人日志上有评论.DMP的首席录音师,天碟榜的HP都认为DSD可以让我们更接近母带的音质.请注意虽然这里许多玩家喜欢拿LP来衡量,但国外的评论家,录音师都是觉得SACD/DSD是接近母带的音质,而不是LP的音质.

我觉得你顶贴的见解,是建立在错误的市场参考环境上得出的.可以看看国外几大发烧软件销售商店的销售榜,已经给了你最好的回答.在国外市场,耳朵挑剔的发烧友并没有拒绝SACD,而LP的复活和它庞大的软件财富是有紧密关系的.

http://store.acousticsounds.com/topsellers.cfm

http://elusivedisc.com/products.asp?dept=963
TOP
25#

奋驴 在 2005-11-1 19:47:28 发表的内容
很长见识!
以前一直都木搞清楚SACD是肾玩意!
已听感来说,听过EMM LABS之后,发现,CD\SACD原来可以这么好听的.....


米人啊,EMM Labs是我音源的终极目标.Sony的DSD ADC就是Meitner帮它们做的,他自己做出来的DAC,当然是最匹配的了.
TOP
26#

Menn同学说为什么MF的"改版"集中在10年前?

1.不是10年前,是5-10年前.
2.现在的MF已经不是原来的MF了,已经转手了,消息不畅通啊.
3.保存了几十年的母带,这么巧,到1995-2000年的时候状态还很好,可以出这么多音质很好的CD,到了2005年一下子不行了?
TOP
27#

开心果 在 2005-11-1 23:15:41 发表的内容
CD和DVD的成功有其特殊,因为它们的确比LP、VCD有明显的优越性。SACD呢,它和CD比操作的方便性、价格、效果等有这么明显的吗?
就技术而言,新的应该比旧的好。但听感的好坏就只能靠耳朵了,当初不也把CD说得如何如何,现在也认同它是有缺点了,当然是和LP比较的结果。
就咱们老百姓来说,只能无条件的接受唱片公司向我们提供的软件。因此那个好,一听便知。

另一方面,我们无法指定唱片公司向我们提供何种格式的软件的条件。


请问你的顶贴观点是什么,我的理解是你认为SACD之所以没有在主流市场火起来,是因为它的音质不够好,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相信我上面的回复已经解释的比较清楚了,为什么我不认同这个观点.
TOP
28#

开心果 在 2005-11-2 0:34:16 发表的内容
就发烧圈而言,不论硬件还是软件,SACD的价格也不是高到不可攀的地步吧。至于购买渠道更不成问题。


恐怕不是吧.SACD的软件资源目前来说根本无法和LP相比,LP有几百万的历史财富,而SACD目前就3000多种,而且就以我目前自己在国内感受而言,如果不能直接从国外网站购买,国内的SACD,包括从李源这里购买,选择是非常非常少的.我想有些是要你亲身玩一下,才能感受到环境的,如果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许多是感觉不到的.
TOP
29#

menn 在 2005-11-1 18:52:00 发表的内容
    很片面、很牵强的判断!CD会好声一些。原因有二!一、当原母带为数字格式时,DSD的处理方式并不见得要比PCM来得高明。二、当原母带为模拟制式时,由于时间、保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抢在前面的模拟转数字所取得的最终效果最接近于原始状态,而时间落后的DSD所扮演的角色绝大部分是一种修补!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老霍的一些重要录音都是CD比SACD来得更具动态与细节。


你说的老霍的几张,我不清楚是哪几张,但Sony的大部分都是模拟母带制作的.Rolling Stones的23张专辑重新发行的效果也是公认的.抢在前面一定好,我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结论.是否头版CD莫名其妙的爆炒就是来源于此?这是,完全忽视了混音师在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Mobile Fidelity, DCC那些都是后发行,但声音好过公司原发行的版本.母带的折旧固然重要,但你太夸大了作用.

虽然解释得也牵强,但总体而言认识倒也正确。


愿意倾听您的见解.

    当DSD真正统领市场,也真正名副其实地好声起来的时候。您就会发现真正名副其实的大师都没有了!要听?还是找CD或LP吧!


请不要混淆DSD和SACD,DSD是编码格式,退一万步如果SACD失败了.不代表DSD就是失败了,它可以用在今后的blu-ray等新制式上.我不否认LP的历史财富,但不要过分夸大母带的折旧,特别是现在许多数码录音,不存在母带折旧的问题.
TOP
30#

johnleeh 在 2005-11-1 22:41:37 发表的内容
刘,何是谁,你问问科研去.可能在发烧友中的知名度现在已经不如你.

抱歉,我不知道现在全球SACD风采榜是你在评.请介绍更多排名顺序.

LP是双声道的,我还没想明白SACD为什么一定要出动多声道比才算公平.

另外说一句,KRELL SACD机是多声道的.我玩过了.说人家残疾,先别忘了看看人家的体检表喔.


既然玩过多声道,那么大家就有聊啦.不是你方说了上将对上将吗.SACD当然应该使用各种展示自己能力的优势了.你怎么不拿早期的单声道LP来和CD比呢?

至于SACD机的风采榜,还真是没看到哪次SACD展示,欣赏会,有拿Krell出来.兄台不是说了没有几W元的转盘听不出LP的味道.SACD机也上台好的啊.
最后编辑Raxe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