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200|回复: 807
11#

Raxel 在 2005-11-1 23:20:39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1-1 23:06:07 发表的内容
咳,别什么你方我方的,搞得跟打仗似的,哪有有什么方啊.我CD,SACD,LP都玩过,算什么方啊?还有我不知道你现在是在讨论单声道,双声道,多声道的区别,还是在比较LP,CD,SACD?都不拿同一套后续系统,同一张片子来比了.这好象有点大欺小,PLAY不FAIR了吧?要比也要象科研组织的那样吧.


我不知道你参加过几次SACD欣赏演示会,有哪几次不是器材商办的?KRELL可能机器卖得不错,不大出来混,要批评啊.

KRELL STANDARD可能也的确一般,但也要卖到4万出头了.不知道你的TEAC售价几何?和它比过?高它几班?


现在讨论的是SACD优势,当然多声道是他的组成部分之一,你LP不能播放多声道,是你的缺陷之一啊.对比当然要全面.当然是把各自最好的表现拿出来了.

Krell出来混得多不多不清楚,反正用户和好评我看到的不多.

至于价格,我记得你以前不是说什么器材不能用价格来评价的,我倒是挺赞同的.不是你说的?是我记错了.

当然如果一定要谈价格,
那么
Krell standard北美定价4000美元,如果你在国内被人斩冤大头,付了4W多人民币不能说他就是这个价格噢.
dv-50s,北美定价6000美元.

不过价格的确不重要,能胜过比自己高价的器材也很多.但上http://www.audioasylum.com,问问说选SACD,Krell和DV-50s应该选哪个,我有把握说你会得到一面倒的回答.



老兄既然一再坚持,那也行啊,什么时候找两套你认为同档次的LP和多声道SACD系统比划一下呢.我一定抽空到场.

KRELL好评你见得不多,TEAC中下级产品的好评我就没见过.那谁的认识可以算谁比谁好的依据?

拿美国货在本土的售价和日本货出口到美国后的产品价格做比较,你认为合适吗?我们现在是在那里讨论价格啊?你的TEAC在中国卖多少钱啊?

还有,如果你对自己的某些判断有把握,请去实践一下,然后把结果告诉我.
TOP
12#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1 23:22:42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1-1 23:18:14 发表的内容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1 22:58:04 发表的内容
我反问一个问题:什么才算好声?
看我前面的帖子,约两好友听了几个箱子,两人都表示不太喜欢TALON的声音,如果我认同其声音是不是就是表示我不正常或是我木耳?各人对声音有自己的理解。。。。。。再看了一遍STEREO上的那篇专题“自己的声音”,萌生出很多想法。目前对音响美学观点上人存在很多分歧,有人认为英国声才是好声,例如我一个朋友就喜欢B&W的声音,但我就很不喜欢。WADIA的CD机也是以其高密度,高信息量和惊人的声场稳定度及权威感吸引我,却有包括E版,周道DX等很多朋友认为其很不好听,说是AV声。。。。。



对啊.科研兄阅过诸理论,拜访诸名家,会过诸好汉,听过诸名器,终于发现问题了.

其实要我说,什么好声不好声,什么真不真,美不美?自己听下来觉得好,喜欢的,就是好声.这个判断和认知是一个流动的变量.


听音响,是为自己听的,不是为书听的,不是为别人听的.管它什么大师,高论,听过算数,以我为主,永远不要迷信崇拜.你不是他,他不是你,大家立论的心态,背景,依据,环境,器材,文化都不一样.

听音乐,不抄书,享受人生,欣赏自己.



引Raxel 兄的文章:--------
3.模拟和数码都是取样的.DSD并不神秘,但已经得到各个方面的完全认可.DSD制式录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音乐公司采用.那些对PCM制式有异议的各位发烧大家对DSD也是采取肯定态度,Mark Levinson在个人日志上有评论.DMP的首席录音师,天碟榜的HP都认为DSD可以让我们更接近母带的音质.请注意虽然这里许多玩家喜欢拿LP来衡量,但国外的评论家,录音师都是觉得SACD/DSD是接近母带的音质,而不是LP的音质.-------------

有无想过这种分歧不是素质而是风格的差异?



我早就说过,不同素质的差异于存在于不同级别的器材上,风格的差异则存在于不同品牌的器材上.两者不是一回事.

同档次的LP和SACD的分歧,更多的是听者的审美观和口味的差异,而不一定和素质和风格有关.就是有大比拼,估计到最后还是谁也不认输.大家赛前抄了一箩筐的书,还是白费.信否?
最后编辑johnleeh
TOP
13#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1 22:58:04 发表的内容
我反问一个问题:什么才算好声?
看我前面的帖子,约两好友听了几个箱子,两人都表示不太喜欢TALON的声音,如果我认同其声音是不是就是表示我不正常或是我木耳?各人对声音有自己的理解。。。。。。再看了一遍STEREO上的那篇专题“自己的声音”,萌生出很多想法。目前对音响美学观点上人存在很多分歧,有人认为英国声才是好声,例如我一个朋友就喜欢B&W的声音,但我就很不喜欢。WADIA的CD机也是以其高密度,高信息量和惊人的声场稳定度及权威感吸引我,却有包括E版,周道DX等很多朋友认为其很不好听,说是AV声。。。。。



对啊.科研兄阅过诸理论,拜访诸名家,会过诸好汉,听过诸名器,终于发现问题了.

其实要我说,什么好声不好声,什么真不真,美不美?自己听下来觉得好,喜欢的,就是好声.这个判断和认知是一个流动的变量.


听音响,是为自己听的,不是为书听的,不是为别人听的.管它什么大师,高论,听过算数,以我为主,永远不要迷信崇拜.你不是他,他不是你,大家立论的心态,背景,依据,环境,器材,文化都不一样.

听音乐,不抄书,享受人生,欣赏自己.
TOP
14#

Raxel 在 2005-11-3 15:08:05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1-3 14:59:38 发表的内容
呵呵,我有说你是盲人吗?我也是说盲人摸象呢,怎么到你那里就变成能睁眼开的盲人了?你这是篡改我的著作权,改写魔幻小说啦。



你看学样就不好了.前面我是一个人自己发贴,你跟上来的.这次是你回我的贴,当然我觉得你在说我了.虽然你学的快,但没学好啊.



学什么?学摸?
TOP
15#

Raxel 在 2005-11-3 13:23:32 发表的内容
汽车刚开始出现的时候也是跑不过马车,还总是有各种机械故障.哪怕是汽车淘汰马车称为交通设备的主流后,某些人仍然骑马更显品位,更能体验奔跑的感觉,这是坐车体会不到的.但科技的发展是不以少部分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实有人在比较LP和SACD的时候念念不忘设备的价格和档次.这只能反应在某个层次上的设备在播放LP和SACD差别.是不可能获得一个普遍,通用的回答.20年前,CD的声音非常差,但同样一片CD在现在的CD机上播放,音质完全不能相比.你究竟听到了你手上软件的全面实力吗?还是盲人摸象,今天听了这套就以为是这样,明天听了那套就说是那样.还不停的告诉别人,这就是我摸出来的感觉,好像一副非常客观的样子.



呵呵,1,摸象总比想象好。2,你想说的是不是SACD机现在未能普及,过不在软件,而在硬件?那你谈的是现实还是未来?以现时之科技速度及SACD之现状,你能确定20年后还有公司在大力发展SACD硬件,而不是BLU-RAY等更新更大储存量的技术?

如果一切都没把握,请不要想象,去摸然后告诉大家你摸到了什么,哪怕你把象说成了驴,也要比把象想象成比驴小好。
TOP
16#

开心果 在 2005-11-3 11:34:01 发表的内容
在以往有关模拟与数码的讨论中,我觉得有个问题没有弄清楚,那就是“圈子”的问题。事物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圈子”,离开了那个“圈子”,它的活力就降低很多。比如电子管在计算机领域应该说是被淘汰了,但在高频大功率的领域它还是主角。

虽然大众和发烧圈的没有明显的界线,但我们还是可以分出是两个圈子。发烧圈里按不同的性质又分成若干派。这些圈子里的人对声音还原的要求是不太一样的。

因此派系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差别会很大,就象印度的宗教派系还不时闹出流血事件来。普通民众能接受(说忍受可能更准确)CD、MP3等音源的所谓数码声,但我们这些烧友对此就有微词。所以胆、LP、换机换线、模机等才出现在发烧圈里。

因此模拟和现行的数码在不同的圈里的地位是不同的。



对,还有听过的人和没听过拍着脑袋想想的人的看法也肯定是不一样的。

注:听过DISCOMAN级的LP,SACD,CD的朋友的评论,个人认为不能作整个制式定性的参考。听也看听过的是什么。
TOP
17#

felixcat 在 2005-11-3 12:27:29 发表的内容
我始终还是认为,一种载体制式是否能红起来,最关键的还是它的可获取的资源的数量,还有销售的价格。

为何美国仍有一定数量的LP聆听者?这是因为LP在美国市场上的数量很多,并且价格相当低廉。

请看我今天的一个小收获,虽然此LP的收藏价值在某些DX眼里并不算有什么份量;但关键是,请看它的价格啊,您看了能不心动?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86662&ftdate=20051103&nTypeId=11




还有一方面就是产品生产,使用,保养,内容复制,传播的方便性,低成本性,耐用性。当一样新产品能在这些方面同时令生产商和消费者同时感到更满意。那么替代就不可阻挡了。

当初CD取代LP成为主流因为如此,现在SACD对CD在这些方面并无太多明显优势,那么不能立即取代甚至前途未卜,沦为现时的小众化也是正常的了。而CD目前在一般年轻人中遇到MP3后早已式微,亦与声音优劣无关。前前后后,谁的声音更好,倒未必是换代决定的关键。
TOP
18#

Raxel 在 2005-11-3 14:53:19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1-3 14:48:16 发表的内容
回去翻翻老帖子,看看你有没有先说出XA?

不知道尊驾的盲人睁开眼就可以看得见的,原来是装瞎呢,模拟着呢。呵呵。



哈哈,你盲不盲我不知道,我也不关心,但我不是盲人啊.我说盲人模象,你自己接嘴接上来,不能怪我啊.如果你是盲人,不要以为和你说话的也都是盲人啊.


呵呵,我有说你是盲人吗?我也是说盲人摸象呢,怎么到你那里就变成能睁眼开的盲人了?你这是篡改我的著作权,改写魔幻小说啦。
TOP
19#

Raxel 在 2005-11-3 14:23:22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1-3 14:16:15 发表的内容
不用抱歉,你离我很远,踩不到我,放心。只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而已。

你已经想到不要拘泥形式了,有进步。不妨再进一步:管它什么模拟,数字,再过1000年,人听到的还是声音,而不是模拟,数字满天飞。我们要的,关心的,赞是靓声音,而不是制式,介质,概念,理论,名言。


听过DISCOMAN便说CD的声音不过如此,发烧友听了会笑,听过DISCOMAN级的LP便说LP实在也没什么好听的,发烧友的表情可能也大同小异。上次我在广州摸了一把同象,听了宝碟后,对你的言论深表理解。


的确是这样,上次说Sony SACD,还有人硬要像我推荐Krell的,我告诉他是XA9000ES,他说听过,还能放DVD,阅历丰富啊.

数字满天飞?放心,不会,只有认识不清楚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论是数码,还是模拟,改变的只是链路中的一段.你最终听到的还是模拟的声音.也不是一段一段的声音.

有人说我摸到了象头,比别人摸到了象尾的,描述的象的样子一定更准确.我只能笑笑,睁开眼睛,直接看看不就可以了.


回去翻翻老帖子,看看你有没有先说出XA?

不知道尊驾的盲人睁开眼就可以看得见的,原来是装瞎呢,模拟着呢。呵呵。
TOP
20#

Raxel 在 2005-11-3 14:00:56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1-3 13:52:48 发表的内容
呵呵,1,摸象总比想象好。2,你想说的是不是SACD机现在未能普及,过不在软件,而在硬件?那你谈的是现实还是未来?以现时之科技速度及SACD之现状,你能确定20年后还有公司在大力发展SACD硬件,而不是BLU-RAY等更新更大储存量的技术?

如果一切都没把握,请不要想象,去摸然后告诉大家你摸到了什么,哪怕你把象说成了驴,也要比把象想象成比驴小好。



我只是发表我的看法,没想到踩到你了,不好意思.

其实每次LP和CD争论,支持LP的这方都在玩个概念.把LP等同于模拟,而把数码局限于CD.差别?支持CD?支持SACD?为什么要支持某个特定的介质.我支持PCM,DSD,现在DVD-A,DAD,SACD,Dual Disc,以后Blu-Ray, HDVD.不论具体使用什么容量的存储介质,离不开PCM和DSD这两种编码形式.你们说的LP,是局限于某个特殊的LP软件形式吗?不是?那为什么要把数码这边局限于某个特定介质呢?我不需要确定20年后具体采用哪种介质,不论他是硬盘,软件,存储卡,但编码形式不变.这就是思维,不是靠盲人摸象能够得出的.



不用抱歉,你离我很远,踩不到我,放心。只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而已。

你已经想到不要拘泥形式了,有进步。不妨再进一步:管它什么模拟,数字,再过1000年,人听到的还是声音,而不是模拟,数字满天飞。我们要的,关心的,赞是靓声音,而不是制式,介质,概念,理论,名言。


听过DISCOMAN便说CD的声音不过如此,发烧友听了会笑,听过DISCOMAN级的LP便说LP实在也没什么好听的,发烧友的表情可能也大同小异。上次我在广州摸了一把同象,听了宝碟后,对你的言论深表理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