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186|回复: 807
11#

scfan 在 2005-11-1 10:05:25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1-1 9:47:38 发表的内容
我不清楚你上面的评论是局限于古典还是什么.

Mobile Fidelity的SACD听过没有?Audio Fidelity的SACD听过没有?Rolling Stones的摇滚专辑SACD听过没有?这些都是从模拟母带做的.RCA的古典SACD,共30张,也是好过原先的普通CD的.


R兄,你讲话的火气好像很大,请注意

Mobile Fidelity的SACD我没听过,但是我听过它家的CD,声音已经和DVD-A不相上下了,这种专做顶尖软件的小厂我一向是很佩服的

我讲的SONY私藏不是指软件,我也没啥研究,我讲的是SACD Player,我自用的高文通吃机放SACD也一般,不由得怀疑SONY在SACD解码技术上留了一手


DVD-A很难说的.因为SACD的制式是固定的.但DVD-A,每张不一样,48/24,96/24,192/24,77.6/24,154/24的都有.上下差别大了.
TOP
12#

menn 在 2005-11-1 21:19:36 发表的内容
     霍洛维兹的几张后期数字录音,由Sony Classicial发行;如果说这样算是在夸大折旧所造成的影响?那么您是否又在夸大混音师所在角色的作用?对!无比传真的处理母带技术可谓独步天下,其效果也远胜某些原版,但现在他还这样干吗?他的“改版”精华全集中在10年前。为什么?因为当时还有较完美的模拟母带可寻!而现在呢?2005年,他们又会有什么大师级的新作面世???


Mobile Fidelity的混音技术不是最好的.更谈不上独步天下.DCC的只在MF之上,不在它之下.Classic Records也不比MF差,这些公司都是有当家的混音大师,什么叫处理母带的技术?说得不就是混音师的工作吗.后面几句我读不懂你在说什么,MF, Classic Records, AudioFidelity (DCC的现在公司)都有产品不断推出,什么叫现在呢?不明白你说什么.

   这不是过分地夸大模拟母带的折旧,而是事实如此!巧妇也得有米可炊呀!谁让当时模拟母带仍在状态的时候,DSD还没来得及出现,就被PCM抢了头去呢?调侃没劲:
    MASTER (以模拟形式录制并保存的) > PCM (CD) > DSD (CD/SACD) (能使用模拟调台搞出天碟的家伙肯定是疯子,用数字调台妄想捣鼓天碟的一定是傻子)
    MASTER (以模拟形式录制但经数字化并保存的) >/= PCM (CD) > DSD (CD/SACD) (都用数字调台,那就得看此人是工作还是在创造了)
    MASTER (以PCM形式录制并保存的) >/= PCM (CD) >/= DSD (CD/SACD) (同上)
    MASTER (以DSD形式录制并保存的),那是谁在演绎?李云迪还是朗朗?可大师在哪里?特别是我们所认知、热爱的那一些!!!  


1.是master tape,不是master.
2.什么叫模拟形式录制,但数字化保存?
3.什么疯子,傻子,真的听不懂,许多天碟不都是模拟设备调音的.数字调音出的天碟也很多.

Elvis发行了几十,上百张专辑,音质最好就是DCC 24 Karat Hits,是1997制作发行的,里面的录音都是20,30,40年以前的,为什么?
Pink Floyd的The wall是1979年发行的,为什么最佳版本是90年代后期的MF版本.
Rolling Stones的Beggars Banquet是60,70年代录制的,你找一个比2002年发行的SACD版本音质更好的给我看看?

你要多少例子我可以给你多少例子.
TOP
13#

rraallm 在 2005-10-31 22:54:50 发表的内容
但实质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它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预期的是什么效果?如果它有明显超过LP的音质,就能达到你们所谓的预期的效果?
TOP
14#

dr kuang 在 2005-10-31 23:32:33 发表的内容
现在从所得到的消息,以前推出的SACD并没有真正使用上DSD技术。SONY和PHILLIP撒了个弥天大谎,在它们的宣传中,刻意地把它们的SACD和DSD混为一谈,SACD所标称的技术指标,其实是DSD技术的指标,而从未有任何一张SACD唱片达到了由EMM LAB公司开发的DSD技术的指标。一些SACD和原有CD版本听感上的提升是来源于重新制作时,制作者对原有唱片重新混音;而有些听感上没有提升的,是制作者只是使用了SACD的设备把原母带直接转换成SACD格式。


如果是原始母带直接转成SACD的制作,那么音质是不错的,因为你可以获得非常非常接近原始母带的音质,而不仅仅是LP的音质(Sony的单层SACD,滚石摇滚乐队的23张专辑重发等实例).而音质不好的是那些在混音制作过程中经过PCM格式处理,再转成DSD的制作(包括雨果的SACD都是这类).特别是有些根本就是用了第2,3代的数码母带,而不是原始模拟母带.
TOP
15#

不知道各位是否同意,整体水平而言,Top Music的SACD好过FIM的SACD.Top Music的SACD大部分封面上都有32/192的标记,但里面没有详细介绍,所以我不清楚它是用PCM混音制作的还是用了Sadie DXD工作台,等同于32/192的格式.

但Top Music里面的代表作响宴,如果手头有的可以看看它的小册子,里面详细介绍了制作过程,从母带出来后都是在DSD信号领域处理的.
最后编辑Raxel
TOP
16#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1 14:41:52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1-1 14:39:57 发表的内容
其实还不如说说哪些SACD软件代表了SACD应有的水平.


LIVING STEREO系列的SACD你觉得如何?


我没有LP做比较.根据RCA公司自己的说法,是目前这个母带状况下,你可以获得的最好的音质了.而且还有3声道版本.但如果要找SACD的最高水平,怕还是要找那些新的录音了.例如SFS的马勒6.
TOP
17#

johnleeh 在 2005-11-1 22:22:26 发表的内容
科研兄什么时候能组织一下,?我一定到场学习.如果SACD能胜LP,EMM LABS SACD机我当场就买.


以我用过的SACD机和LP机用后的感觉.SACD片子的SACD层可以在CDS层可以耀武扬威一下,但在LP面前,只有两个字:歇菜.

如需其他人的书证,请查阅各期等书刊上刘志刚,何森等人的文章,我就不一一抄录了.抄来抄去我嫌累.


刘志刚,何森是谁?

展示SACD风采,随便怎么也轮不到Krell啊.

没有欣赏过SACD多声道,就说玩过SACD,套用JWang的说法,真的是残疾啦.
TOP
18#

scfan 在 2005-11-1 9:46:04 发表的内容
felixcat 在 2005-11-1 9:38:29 发表的内容
SACD在美国的Audiophile圈子早就红了,有很多卖Hi-End的音响店都用SACD作器材示范了。可能老美的文化导致喜欢Jazz的人比较多吧,Telarc的SACD特别受欢迎。


是吗?我还一直以为北美都玩DVD-A呢,以为SACD都是欧洲亚洲在玩。。。


SACD已经发行了3000多个品种,DVD-A发行了1500不到.你说哪个更红的,前面这些数字是根据欧美市场统计的.
TOP
19#

scfan 在 2005-11-1 10:11:47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1-1 9:52:22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国内怎么有些言论都是在欧美论坛里面没有听到过的.例如SACD被Sony私藏,其他公司发行的不好声?

你上个欧美发烧论坛,发表一下,看看有人有和你相同的看法吗?那边玩SACD的玩家比这里多多了吧.


欧美论坛评价山灵CD机顶到天了你也信吗?评论声音要用耳朵不要用眼睛!


我看到有杂志说他好,但没有看到论坛上把山灵CD机顶到天,如果是顶也是因为他价格便宜吧.
TOP
20#

阿泰 在 2005-11-1 12:35:31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1-1 12:29:43 发表的内容
阿泰 在 2005-11-1 12:20:53 发表的内容
[quote]eric 在 2005-11-1 12:18:54 发表的内容
[quote]阿泰 在 2005-11-1 11:50:58 发表的内容
少有D版是因为SACD用家少.:)


不是的,SACD的数码输出才解禁不久,而且目前,中国大陆还没有一条SACD唱片压碟生产线,只有香港有。


市场有需求的话,生产线就~~~


CD淘汰LP不是因为中国玩家多,有人生产盗版,DVD淘汰VHS也不是因为中国玩家多,有人生产盗版.所以没必要拿中国市场说事.[/quote]

明白Raxel 兄意思,新技术淘汰旧技术吖嘛,不过民用技术生命的关健还是得靠市场呢。[/quote]

不是,我不是说新技术,旧技术,我是说这些技术的替换,不是由中国市场决定的.而是由欧美的正版市场决定的.所以中国有无盗版对技术的替换不重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