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果
- 论坛博士后
- 19720110
- 2904
- 3226
- 2004-02-06
|
32#
t
T
发表于 2005-11-07 17:15
|显示全部
Raxel 在 2005-11-7 13:35:18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在 2005-11-7 13:25:07 发表的内容 用波型分析不是不科学,相反它是最科学的手段之一。但要选好适当的条件。象JWang大侠所选的频率就显得太高了,效果虽然明显,对CD来说,同选10Khz的正弦波没什么区别。
另外波型分析法是一种快速但精度不太高的测试方法。正因为精度不太高,所以它不能反映出LP与CD的那点微小区别。只要有一台全模拟的信号发生器和一台CD机,我们就能够在播放的声音里感觉到它们的区别。
|
根据上面所说,就科学研究的角度而言,有非常多不严谨的地方,从而导致结果毫无实际意义.
1.你比较的是什么?是LP和CD的播放效果,还是模拟和数码录音的差异?还是模拟音源在PCM编码后产生了多少误差?究竟比较的主体是什么? 2.LP和CD有一个压片,生产,播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自都会有劣化音质的因素. 3.在回放的时候,LP和CD设备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回放效果,不同的转盘,唱针,调试,CD的DAC解码器,线材等等.你怎么知道最终的结果是哪部分起了主要影响作用? 4.退一万步来说,就是你上面能够得出客观的结果,那你只是说明了在这个频率2者的差别.你需要从20-20K,每个频率测试一下,最后整体比较你还要对各个频段失真进行加权,各个频段对整体的比重是多少,谁说了算,怎么来计算???
我个人觉得,不论从哪方面而言,这种波形比较,既不能反应实际情况(LP,CD真实的回放效果),也不可能实际实现(20-20K,你都去比一下?).结果更是说明不了丝毫问题. |
我的测试是非常简单的那种,用CD机播放一些正弦信号,用信号发生器(自制较简易的那种,就失真度而言比CD的标称值大许多)产生同一频率的正弦信号。这两种信号用示波器是看不出区别的,但是经过音响系统后就能听出区别了。 就这个结果当然不能作为评判CD优劣的依据,但和其它的对比结果就可汇成重要的依据了。 “就科学研究的角度而言,有非常多不严谨的地方,从而导致结果毫无实际意义”。 CD是在严谨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但落下数码声的结果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实际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