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181|回复: 807
21#

Raxel 在 2005-11-4 0:31:00 发表的内容
[quote]开心果 在 2005-11-4 0:27:22 发表的内容
表面上看,店铺生意与工作室制作,生产线压片,完全是两回事情,但它们的利益是紧密相连的吧。
雨林过去不出LP ,现在试探性的出些LP,说明什么?

Raxel 在 2005-11-4 0:31:00 发表的内容

1,那个店铺说不定主要是靠周杰伦,S.H.E.的专辑维持的吧.反正上海的九龙专门卖发烧软件的是没混下去.全国发烧软件卖的好,可能也就李源,南方等几家不超过一个手吧.
2.雨果也发行过SACD啊.偶尔发一张,我不知道说明了什么,还是你直接告诉我吧.

以古典、经典曲目为主。
雨林出LP ,说明LP 是长青树?
雨果发行SACD,说明什么?
TOP
22#

数码就这样玩完了?
TOP
23#


开心果 在 2005-11-4 0:27:22 发表的内容
表面上看,店铺生意与工作室制作,生产线压片,完全是两回事情,但它们的利益是紧密相连的吧。
雨林过去不出LP ,现在试探性的出些LP,说明什么?

Raxel 在 2005-11-4 0:31:00 发表的内容

1,那个店铺说不定主要是靠周杰伦,S.H.E.的专辑维持的吧.反正上海的九龙专门卖发烧软件的是没混下去.全国发烧软件卖的好,可能也就李源,南方等几家不超过一个手吧.
2.雨果也发行过SACD啊.偶尔发一张,我不知道说明了什么,还是你直接告诉我吧.

开心果 在 2005-11-4 0:44:55 发表的内容
以古典、经典曲目为主。
雨林出LP ,说明LP 是长青树?
雨果发行SACD,说明什么?

刚才打电话问了一下,周杰伦,S.H.E.的专辑没有现货,需要的话要预定,一般每月的预定量在3 到 5 张,基本是学生。
最后编辑开心果
TOP
24#

开心果 在 2005-11-3 13:59:09 发表的内容
DVD红是事实,但DVD与VCD比优势是明显的。SACD与CD比优势明显否?为什么还没有盗版?

Raxel 在 2005-11-3 14:04:17 发表的内容

不知道你在国内是什么时候开始玩DVD的,但DVD机的大面积上市,是在98年后半年有盗版出现以后.SACD没有盗版,当然是因为没有破解.dCss如果没有那个程序员的错误,不出现破解,你现在看的DVD盗版还是得用机子转录的,效果怎么样就难说了,是否会像现在这么红,我也不清楚.

盗版问题值得商讨,盗版似乎和大众的关系更密切些,虽然烧友也是大众中的一员。但是烧友有其特殊性,他们对软、应件的要求更高,投资比大众更舍得,也就是说他们能承受SACD的正版价,况且他们(部分吧)早就希望新的格式来替代CD。在这种情况下红不起来有点说不过去(指国内的情况)。
TOP
25#


开心果 在 2005-11-4 12:49:08 发表的内容
    我不是仅以我的系统的表现就得出结果,别的系统也听过。且是综合别的烧友的听音感受。

    另外我觉得你没有完全理解我顶帖的意思,我是用低频时的抽样点已经很多,但低频还不理想的事例来说明抽样会引入干扰。

menn 在 2005-11-4 13:29:32 发表的内容

    您似乎也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在低频方面的表现,并不是CD不如LP,更不是取样率偏低的原因;而是恰好相反的,您或您朋友的LP系统都还未进入最佳之状态!也就是说,LP系统调整好了才可以在低频表现方面接近或等同于CD。但在CD中高频表现的方面,您的这一套采样率程度决定品质的理论才有可能成立!


在低频方面的表现,我并不是说是因为取样率偏低的原因,相反我认为已经够了。就取样率这点已有共识。

但感受正好相反,我和我的朋友认为LP的低频更有音乐味,更耐听。我朋友在北海听到的最好的LP系统(我没听过):
[upload=jpg]Upload/20051141359586012.jpg[/upload]
TOP
26#

开心果 在 2005-11-4 1:07:52 发表的内容
数码就这样玩完了?


老浦东 在 2005-11-4 8:43:14 发表的内容
根本不必如此忧心忡忡,数码音响是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必将以主流地位统治音响世界,其他形形色色的东西只能乖乖地俯首称臣,成为遗老遗少家中的宠物。

怪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说数码仅玩到CD就很难再有什么质的飞跃了。
TOP
27#

enrique 在 2005-11-4 20:34:27 发表的内容
CD之所以声音不一样,和存储方式有关,因为CD DA不是以文件方式存储的,而以音轨方式存储,不能保证两张内容看起来一样的碟的文件是存在一个位置,一般说来,offset 总会有差异,所以直接比较两个CDDA 抓轨的WAV如果不是一批盘的话会有很大不同,但实际的有声音的部分是非常相似的。

为什么不是全等?

因为一是CDDA格式固有的缺陷,如果有数据错误的话也不容易发现。虽然有C2纠错,但是一般情况下都不用,一般光驱也不支持纠错。所以如果用较差的光驱去拷贝,那么即使不报错,实际上也有错。

这种机制对于消费者不是一件好事,除非你拥有压盘很好的正版,但对于发行商则是好事情。如果你很容易就拥有了100%正确的数据源,那么他们的头版和再版还有廉价版还有啥区别?

DVD-A, SACD等克服了这个CDDA缺乏有效的纠错机制的问题,或许正是发行商意识到了这个对消费者大大有利,对他们则不是很有利的技术,所以DVD-A,SACD发展的才不是非常顺利。


这些理由好象经不起推敲吧。

假如你有了一张头版的,你还会去买它的再版、廉价版?

假如 SACD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很多烧没有不升级的理由,他们又捞一把。

另一方面,烧友一代接一代,需求量不会饱和的。
TOP
28#

[quote]menn 在 2005-11-4 12:07:01 发表的内容
您的听音经验的确有问题!与其说在低频的还原上CD赶不上LP,倒不如说是CD集中在高频段上的表现不如LP。相反,单就CD的低频而言,无论在动态表达、质感、清晰程度等方面都已经能与真正好的LP系统不相伯仲了,至少现在如此!而您所感知的低频不如LP,我个人认为还是由于您的LP系统在结构方面未进状态所至,应从唱头、唱臂、轴承、基座等的结构稳定性入手调整,并尽量使用自带低频截止的唱头放大器,去过滤掉因上述结构部分不稳定而产生的极低频杂音,或直接称之为失真。也只有这样才会从LP系统上得到一正确的低频回放!此时再与CD系统的重播相互比较,您也许就能明白我为什么仅从高域表现力方面去这样描述CD与LP之间的差别了。
    有了这样一个最基础的认识后,您所描述的通过取样率去比较两种媒介优劣的问题也就可以成立了!
quote]

我不是仅以我的系统的表现就得出结果,别的系统也听过。且是综合别的烧友的听音感受。

另外我觉得你没有完全理解我顶帖的意思,我是用低频时的抽样点已经很多,但低频还不理想的事例来说明抽样会引入干扰。
TOP
29#

Raxel 在 2005-11-7 17:20:01 发表的内容
科学有局限性,所以在不断的发展,第一辆汽车开不到200公里/小时以上,但不能否认生产第一辆汽车时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而你上面想通过正弦波来研究CD和LP差异问题,本身这个命题就有我提出的诸多,不合理不严谨的地方.而且你并不能给出合理有效的解释.

所以请不要把你上面的方法等同于严谨的科学研究.


我不是通过正弦波来研究CD和LP差异问题,这是以前做的一个试验,现在是顺着JWang大侠的那几张图,想说明示波器只是一种精度不太高的测试仪。

请教一下,怎样科学研究才是严谨的科学研究?
TOP
30#

Raxel 在 2005-11-7 17:50:13 发表的内容
不严谨就不要这么做不就可以了.如果你提出一个用正弦波什么的来比较,自然要经的起大家推敲.有漏洞,或者有不合理的时候,那么出来的结果就没有你预期的意义了.

信号源相当于从模拟调音台来的信号,CD机出来的信号就是经过一系列数字处理后还原出来的信号。这样的对比有什么不可以?
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