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调教我的发烧小窝,请大家多提提意见 [复制链接]

1#
好久没有来了,先灌灌水:)


我的发烧小窝

1、菲利浦951+华韵DAC-1
2、国都24胆前级+606第一代后级
3、Rogers Studio 1a大书架箱+君子为1/2专配的脚架

[upload=jpg]Upload/2005101310284734639.jpg[/upload]
最后编辑zyh
分享 转发
TOP
2#

除音箱外,其他部分下面少垫石材。。。
TOP
3#

呵呵,海洋兄已经提了很多意见了。我还想集思广益,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和绝招。
TOP
4#

zyh 在 2005-10-13 12:59:58 发表的内容
庄园兄,哪天回泉州来坐坐。

没有垫板材的声音还可以,温暖有弹性,但是定位低了,前段时间比较忙少听,有听也是边看书边听的,因此没有发现。国庆期间MBL兄到我家来指出了,发现这个毛病以后心理一直觉得怪怪,所以昨晚才又开始调整的。


MBL兄也指出定位低的毛病 ?

我的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1。你的视听室空间太小,1a没有办法呼吸了,气堵在胸口发不出声音,把整套系统搬到客厅试试看。小空间玩大音箱,功放要有极高的控制力,现在的功放是否真的在小空间对付得了 Studio 1a。
2。线材好坏主要体现在音场有无被压缩,三段是否平衡。
你用951当转盘+解码+前级+后级+4条电源线,线材极多,第一道线材如果就被压缩,到了后面在被压缩,就有可能音场压缩到蹲着唱歌了。
有可能就把海阳兄的整套线材办过来试一下,然后整个系统搬到客厅再试一下。
3。脚钉和相位问题也可琢磨一下。
TOP
5#

这样听了一段时间,声音感觉还可以。某天朋友来坐坐,提出了声音结像太低了。自己仔细听听,还真是的。以前都是在器材下面垫上石板材和1cm厚的橡胶的,结像都在高音单元左右,自我感觉可以了。前不久把石板材撤下,器材如图直接放在器材架上,自己忙也很少认真去听。没有想到这次认真听听结像竟然低于高音单元了,心里真有点怪怪的。

昨晚试着把石板材垫上,由于以前的橡胶片大都送朋友了,因此只能暂时剪下一块薄薄的布料,垫在石板和架子之间。三层的架子,估计最上层的最不稳,因此仅在上层和中层垫上石板,转盘和解码没有垫。

再开声一听,结像回来了,定位在高音甚至高于高音单元。但是估计是石板较薄的原因,声音有点偏亮,音场没有以前的稳,也没有以前的耐听了。
TOP
6#

器材架下加钉对定位有帮助,既然海阳可以到您处,直接听他的意见即可,因我个人觉得他对器材避震隔震有很深的研究。

现在我认为器材的避震隔震的作用可能大于线材,这个结论是否成立,有待继续研究。
TOP
7#

楼主用到了马田罗根的电源线,说说此线的表现?
TOP
8#

我自己感觉三层的架子,估计最上层的最不稳。
TOP
9#

606开关是在背后,因为你的机架是开放的,操作应该不是问题,而且这样设计也是说可以常开保持好的状态。
这样放就使用经验来说对声音的稳定,层次和力度等个方面有好的改善。
试下吧。
TOP
10#

注意喇叭后墙共震处理
TOP
11#

前天朋友也是建议我把606放在最底下的,但是由于606的开关是在背后的,放在最底下很不方便才作罢的。不知这样放置有何作用和理由?谢谢
TOP
12#

后墙的共振目前到时没有,背墙的桌上原来有只很大的玩具熊,作吸音用的。曾经在背墙的桌上放了几片木制扩散板,结果音场变得空荡虚无。现在扩散板放在沙发的背后,效果不错。声音的压迫感少了很多。
TOP
13#

庄园兄,哪天回泉州来坐坐。

没有垫板材的声音还可以,温暖有弹性,但是定位低了,前段时间比较忙少听,有听也是边看书边听的,因此没有发现。国庆期间MBL兄到我家来指出了,发现这个毛病以后心理一直觉得怪怪,所以昨晚才又开始调整的。
TOP
14#

606放在最下面听下,把木钉先撤退,总之加或不加石板也可再尝试
最后编辑leslie
TOP
15#

谢kick兄的建议。

我的是木地板,因此脚架下面垫2片10mm厚板材,板材和木地板底下铺着一层很薄的pvc,取其结合好。
架子下面加钉是个好主意,改天我试试。
我的脚架灌了铅粒了,再加上音箱,整体很重。如果没有垫板我怕伤了木地板。现在的声音不会太冷硬。rogers studio1a的声音本来就是比较干、爽、透,现在在国都的推动下还可以。

前天海阳带了一条AQ的猎豹来,换上了声美丽,小提琴的声音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声音也更细致顺滑了。可惜猎豹太贵,而且那天比较匆忙,只听了小提和人声,没有认真比较低频,哪天有机会再详细比较一下。
TOP
16#

线材:

转盘-解码:三根银线绞合+CMC头。声音通透、解析力高
解码-前级:AQ的美洲虎。声音通透细致、平衡性好,中性略甜,细节也多。
前级-后级:声美丽X10。高频延伸一般,但是中低频量感好,很有弹性,音乐味很好。声美丽是较音高手,他的东西很有个性,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我比较喜欢他的“有弹性”的特点。
喇叭线:MIT T2。这是早期的美国版,高频汁水特别的多,中频比较厚,低频量感也多但是不好控制。整体声音柔和耐听。
跳线:金宝8TC自制。声音通透、解析力高,搭配不当高频会有尖亮感。

以上用了好几款个性鲜明的线材:如MIT和声美丽,都是因为本人喜欢柔和耐听,音乐味至上的的口味,俗话说:水清则无鱼。
AQ是比较中性的线材,个性没有那么的鲜明,很百搭,随便什么器材用上了都不会太差。

个性鲜明的东西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趋之若鹜,关键还是要于自己的器材和口味相配。
最后编辑zyh
TOP
17#

从图中可以看出,您在器材架下加了个胶垫,说明了您已经注意到架子的问题,声美丽虽中低频量感好,但是否过多而影响低频解析力?如果在架子下加上一种圆头的钉,相信对提供低频解析力会有所帮助。
君子脚架下的是大理石?如果是,则大理石可能是衰声根源,可有音色偏冷、燥现象?如果有,请抛弃之,另找钉垫。后级承板下的钉垫移到君子脚架钉下试过吗?
后墙的柜请仔细注意是否共振。
未听过,只是根据判断简单说说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主要的还是请自己判断。
最后编辑kick
TOP
18#

那天我们几个一起去听,觉得最主要是线的问题,换线后解决了大部分问题,然后再搞其他的问题,后级最好搞个垫板放地下,,这种器材架,蒙,音场紧缩,下潜延伸不好,细节确缺,当然也会有人说音乐味好,这种器材架象KICK兄说的要再下面垫金属钉,我以前也是在下面垫合金钉,器材和架子之间在放垫板.后级垫石板有时还行,前级最好不要.人声的高度我觉得应该是跟真人差不多的,其实个人觉得不管喜欢什么样的类型,一些基本的是不能丢的.
TOP
19#

首先考虑更换后级,功率不足以控制好音箱的低频,这样搭配的低频很容易肥而欠缺下潜,影响分析力。
但QUAD的前级输出特别低,如果换后级往往要连前级一起换,这点比较头痛。
TOP
20#

晕了,又换线,又换环境,还要换器材,我暂时还做不到啊。
606推1a自觉还是可以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