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455565758596061» / 6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168的版主终于都全部倒下了! [复制链接]

查看: 82023|回复: 687
571#

.
TOP
572#


新窗口打开图片


此碟的效果可问RAXEL,FELIXCAT等人。我疑惑HP在最新的SACD TAS榜里怎么漏了这张,或许他没听到:)
[/quote]



或许是还不够"级别"呢.
TOP
573#

KEN 在 2005-10-5 21:23:43 发表的内容
需要更正一下,应该是全体广东籍的版主才对,因为还有一个上海籍的L版依然屹立不倒.



不久相信也是会的!!哈哈
TOP
574#

petershao 在 2005-10-11 10:38:22 发表的内容
非常豁达的心态!可是某些人呢,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就像墨索里尼一样,总是有理,别人都是残疾。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进步?

很简单,他们已经不需要进步了
TOP
575#

讨论结束了?
TOP
576#

felixcat 在 2005-10-10 23:57:01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在 2005-10-10 23:20:40 发表的内容
felixcat兄,什么说您呢?从两次的笔误看,我觉得您对有关音频技术不什么理解,因为您的笔误都误在最基本的常识上。也许您在别的方面很出色,但在音频技术上只是一般了。


再次感谢开心果朋友的指教。不过有一点可能您理解错了,第二次那个不是笔误,是我真正的理解错误。原因是:Clearaudio的说明书是德文的,我并不完全懂德文,因此我对它里面关于“Übersprechdämpfung”这项指标,我手边一时无德文电子词典,所以只好临时抱佛脚查网上字典,结果它返回英文里面的S/N ratio的解释,尽管我有点怀疑,但因为这个网上词典网站我经常用,所以我也采用了这个解释。后来经您的提醒,我再找了其它几个翻译网站,发现是第一个网上词典的错误。我已经发email去要求他们修改了。

felixcat最希望的是读者能够看到我100%无错误的贴子,至于其他任何方面felixcat是毫不关心的。最后欢迎各位朋友继续指出我贴子里的技术性错误,我相信我写了这么多,肯定有不止上述两处错误的。


非常豁达的心态!可是某些人呢,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就像墨索里尼一样,总是有理,别人都是残疾。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进步?
TOP
577#

非常豁达的心态!可是某些人呢,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就像墨索里尼一样,总是有理,别人都是残疾。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进步?[/quote]

说的没错!
玩CD和玩LP都是发烧友, 本来就应该携手一起进步.何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折腾一翻,有人还弄出个"残疾发烧友"的新名词出来,真是有点相煎太急了!
最后编辑54888
TOP
578#

JWang 在 2005-10-12 9:03:55 发表的内容
中国是个浮夸的国度,不要讲象你们这样,大学教授浮夸的也太多。这位旗舰老弟更是有甚。一张Harnoncourt, Bruckner9就可打天下了。Harnoncourt的实际上我也注意到了。本来也想买的,但看到英国的The Gramophone(留声机)和BBC Music杂志都对此他的Bruckner都评价不高,故没买。Harnoncourt的古乐比较好。不过也没关系,弄张来玩玩也可。


还有,我看到这段话很生气。因为看您的文笔felixcat就知道你对我们国家的了解是多么肤浅。就算您说中国是怎么浮夸,神州五、六载人飞船还是在您的骂声中胜利地飞向太空。有本事,您不妨试一试浮夸地造一艘能够飞的飞船?

还有,我也觉得不能让您来作一位评论员,因为您的评论的基础是来自于看其他杂志评论员的意见的。

“Harnoncourt的古乐比较好。不过也没关系,弄张来玩玩也可。”——我真是服您了,我觉得真是在对牛弹琴。不过这个话题应该属于唱片类,假如您有兴趣不妨在隔壁音乐唱片开个帖子,felixcat好好地跟您仔细讨论一下Harnoncourt这位指挥家。
TOP
579#

[从音响的角度来讲,没玩LP的当然就是残疾的发烧友。这话没有半点不对之处。我要是开口的话,我总是经过很多思考,而且对讨论的事物有比较好理解和接触。不象你们,一知半解就在叽叽喳喳了。所以我有道理当然也不奇怪的了。



根据你的道理你也是可能是个残疾的发烧友!
TOP
580#

felixcat 在 2005-10-7 14:51:11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0-7 14:18:23 发表的内容

我以前在数码音源上的投资更多(有一个阶段,我同时拥有2套AA+MSB,一台KRELL STANDARD SACD,一台SONY 9000ES SACD/DVD机,但我未怎么在网上和朋友中赞过我的数码系统有多好,说实话,我觉得SACD的确要比贵它一倍价的CD系统更靓声),LP我听了觉得好就是好,喜欢就是喜欢,不是吹,也不用吹,听过的自有感受.




根据John朋友的描述,可能您不太经常听管弦乐的LP吧?我举个例子,Philips的Haitink指挥皇家音乐厅乐团演绎的柴五,在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管乐齐鸣的高潮乐段,LP版本在这里可以听得出混音师在进入高潮的前一两秒就巧妙地逐渐把动态缩小了(这个绝对不是我的唱头的问题,因为唱头不具备人工智能,它不可能预知哪里动态将会很大)。当然这个时候,乐器的音色不变,细节也没减少,但是对于我来讲,我觉得把动态压缩了是一种我不喜欢的失真。我听惯了现场音乐会,所以对于LP的这种动态压缩很不适应。

相反,我拿出CD版对照,在上述这些高潮乐段,CD很轻易地就把高潮所应有的动态展现出来了,让我有很强烈的自然感。

至于说音色,我听过纽约爱乐、费城爱乐、休斯顿交响乐团的现场还有他们和独奏艺术家演绎的钢琴、小提琴还有木琴协奏曲,我也分别拥有上述三个乐团的很多LP和相对应的CD版本。可以说,唱片里的音色和现场的音色根本不一样。因此我选择唱片,我只会挑选我觉得跟现场的音色比较接近的版本,我很少相信器材评论的言论的,因为至少在美国,有好些写手比较缺乏古典音乐的素养,他们试听器材宁愿多用流行乐唱片都不用管弦乐的,他们对于音色的评判很难让我信服。

另外顺便说说国内的音乐厅,我觉得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音乐厅,是让乐队发出精确声音的“发声辅助器”,但似乎缺少音色上的个性。纽约爱乐的大本营Avery Fisher音乐厅,它音色的浓郁性,简直可以迷死人了。马苏尔棒下的拉赫玛尼诺夫《死岛》,被这个音乐厅渲染得相当厚重、迫人,这种感觉,印象中只有Philips某张CD(该死,我竟忘了是哪张了)才给我过类似的感觉。我所听过的所有LP,只有音色的美,而缺乏那张Philips CD里除了美之外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气势(这种气势不是单靠“音量大”就能够表现出来的)。

佩服!这位的见识已经超越了我等发烧友的概念了,精彩无比!实在佩服!我换了转盘也是朦胧的想追求这种感觉啊...[upload=jpg]Upload/2005101215215725675.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