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DVD的劣质声音给了中国音响业新的机会 [复制链接]

查看: 20083|回复: 107
51#

看HI-FI器材犹如看武侠小说的众生相。没有开发出一种"武林秘籍”,依靠“拿来主义“的师承武术想立足武林,往往是一代不如一代。祝愿新生代HI-FI界开山鼻祖早日问世,呵呵~~
TOP
52#

我不喝酒,但他人喝酒我不会反对或反感。同样,我没本事成为“开山鼻祖”类的人物,并不代表别人也没能力,因此也不会反感,倒有些敬重之意,即使他有些自吹自擂——因为他有真功夫。
TOP
53#

老6 在 2005-9-15 3:58:02 发表的内容
莱卡兄没有发言,所以偶来冒个泡炮。

HIFI公司是什么规模,相比DVD厂家,属于蚊型,它经不起变化,而DVD硬件技术差不多半年一变,这里还包括DVD光头变化,所以HIFI厂家哪里敢用,光维配件就没有办法解决。
如今是变的差不多了,可全部集成到一块芯片,一个27M时钟产生包括CD需要的时钟,尽管有人用什么PLL技术,但终究不如单一CD时钟。(注,好象ESS可以使用外部D时钟,但如今ESS让别人挤得几乎要放弃DVD改换其它了)
另外就是生产,HIFI厂有几个自己生产CD机控制部分,大多数都是买现成方案,但目前没有哪家提供DVD架构的CD方案,当然,以后国产方案在有市场的情况下会出现的。
欧美小厂有用DVD驱动器的做CD,甚至有用ESS/SUNPLUS-DVD方案做CD,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找不到CD方案+好的机芯架了。
其实目前CD方案很简单,要不sony3059,要不philips7824,加机心60元RMB全部搞掂,因为技术发展,性能一点不比什么以前的什么pro差,就是没有个好架子让人发愁。至于机心,sony213为标准(估计sony很快就会因为价格放弃),sanyo,sumsung大把,20元好用又便宜。
别感叹CD技术了,没有什么好做的了,目前便宜SACD方案(实际上就是DVD架构)很快就会普及,多50元成本。
不要说DVD机没有好声,料给足了,加上注意几点完全可以代替CD机,不过,先要克服心理因素。


老6兄高手啊!又长了见识,我虽然老朽一个,但对于新事物热烈追求的心从未冷却过(因为那就等于挂了)。
CD和LP都是属于淘汰类的产品,缺点多多。没有必要再去钻研如何让此类技术‘咸鱼翻身’而且对于CD和DVD为何不好声,理论多多但至今尚未有平价的HI-END级产品面世,说明这些理论尚未经受实践的考验。做出便宜的好东西而且能为大家所肯定,这才是过得硬的产品。
希望能经常得到老6兄的指点。以慰我抛砖引玉的一片苦心!
TOP
54#

我提个问题,各位摩机高手都觉得几W的CD机器很容易就超过。那么来个比较容易客观的摩机。

把7百的PIONEER DVD的画面表现,内部花费多少来改摩,能达到PIONEER 969的效果呢?想来这个市场更广泛呢。

可找大画面投影来鉴定结果,我想这个比听声音更客观了吧。
TOP
55#

DVD 转盘 和 传统的 CD 转盘在读盘时有着本质的不同。 传统的cd转盘是一个半数字半模拟的东西,他的信息虽然是以数字格式储存,但它没有时钟频率也不是双工工作。他的工作原理类似于LP,通过转盘的匀速运转来以一定的频率读取盘面上的信息。所以cd根lp一样,转盘的转速是以及是否匀速成了声音的关键。这也cd转盘jitter的来源。而dvd转盘在读取信息时有了自带的时钟系统和而且是双工模式,就算它在读cd是也是一样的,他会先以较快的速度吧信息以及时钟信息读取到缓存里面,然后倚赖自己系统里面的时钟把缓存里面的信息以一个固定的频率送到解码器,这跟电脑听音乐的过程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转盘系统是否稳定已经不在重要,因为dvd系统支持双工,如果读盘过程中出现差错系统可以发现并回头重新读。在dvd转盘系统中影响声音的关键因素是系统里面的时钟是否精准。如果精准,那么可以达到理论上的完美音质,但目前的技术要达到皮秒的精度还有困难,所以DVD系统也就有了jitter。

所以,传统cd转盘可以通过机械的方法提高转盘的稳定性,这样做的缺点是成本很高而且对机械加工的工艺要求非常高,优点是对电路系统的技术要求比较低。
dvd转盘提高音质的途径包括采用高精度时钟晶振,加强时钟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减小时钟系统附近的干扰。这样做的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对电路系统调教以及晶振的技术要求极其高,所以走这条路子的公司不多,Meridian就是成功的典型

综上所述,国内hifi厂家在近几年发展的方向还是继续采用cd转盘并且在转盘的机械系统的稳定性上着手,以提高音质,因为首先中国的原材料人工都比较便宜,这方面有优势。另外中国的机械加工业正在飞速发展,达到世界级水平已经指日可待,加工一个高精度的转盘系统应该不在话下。

对于老浦东的看法,本人保留意见,理由是对dvd转盘系统的时钟精度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个不小的难题,仅有少数公司掌握了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这对于中国公司根本么有任何优势而言。但这也不失为一个长期投资发展的方向,因为既然别的国家在这方面也不是很发达,我们就还有着机会超越他们,如果真的有一天那个中国的公司能做到为dvd转盘系统提供超高精度的时钟系统,中国音响业翻身的日子也就到了,我们就可以把器材以天价卖到国外。。。 这才叫可耻续发展战略,嘿嘿~~ 想多了~~

最后,老浦东同志有一个观点我是非常赞成的,电源,无论是cd还是dvd系统,电源都是好声的基础,好的电源不但要功率足够,更要精确稳定,这样才能给后面用电系统发挥的空间。
TOP
56#

学习
TOP
57#

佩服bzy83兄!
TOP
58#

老浦东,什么时候试听?在哪里?有空一定参加。
TOP
59#

莱卡兄没有发言,所以偶来冒个泡炮。

HIFI公司是什么规模,相比DVD厂家,属于蚊型,它经不起变化,而DVD硬件技术差不多半年一变,这里还包括DVD光头变化,所以HIFI厂家哪里敢用,光维配件就没有办法解决。
如今是变的差不多了,可全部集成到一块芯片,一个27M时钟产生包括CD需要的时钟,尽管有人用什么PLL技术,但终究不如单一CD时钟。(注,好象ESS可以使用外部D时钟,但如今ESS让别人挤得几乎要放弃DVD改换其它了)
另外就是生产,HIFI厂有几个自己生产CD机控制部分,大多数都是买现成方案,但目前没有哪家提供DVD架构的CD方案,当然,以后国产方案在有市场的情况下会出现的。
欧美小厂有用DVD驱动器的做CD,甚至有用ESS/SUNPLUS-DVD方案做CD,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找不到CD方案+好的机芯架了。
其实目前CD方案很简单,要不sony3059,要不philips7824,加机心60元RMB全部搞掂,因为技术发展,性能一点不比什么以前的什么pro差,就是没有个好架子让人发愁。至于机心,sony213为标准(估计sony很快就会因为价格放弃),sanyo,sumsung大把,20元好用又便宜。
别感叹CD技术了,没有什么好做的了,目前便宜SACD方案(实际上就是DVD架构)很快就会普及,多50元成本。
不要说DVD机没有好声,料给足了,加上注意几点完全可以代替CD机,不过,先要克服心理因素。
TOP
60#

我现在使用的是PRIMARE CD31,用的DSL-710A的DVD-ROM机芯,用同样机芯的还有Cary 303/200,CREEK 50MKII,霍尔主轴电机,光头移动采用双金属滑杆,这些一般是大部分DVD机芯的标准配置(飞记在PRO上才用到双滑杆),仔细看了我自己的机器,机芯方面用了一个Crystal的高精度振荡器,这个他在自己的说明书里面也特别提到了,Cary还特别提到了“CD-303/300的光学及机械部分,采用了CD-ROM驱动器作为转盘基础,经过重新调校及改良后,使303/300无论是读碟精度、误码率及稳定性更加好,根据Cary厂方表示其唱盘素质有了“质的飞跃”!”,英国之宝的CD就不说了,后期的产品大家都知道使用是DVD-ROM。
  反观CD机芯却要在机械,抗震方面付出沉重的费用代价,用DVD机芯何乐而不为呢。
    大家自己去判断吧DVD机芯优劣吧
最后编辑yiiiiu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