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2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见证仲裁者 [复制链接]

查看: 39094|回复: 271
91#


2. Dynaudio的单元已经放弃了以前当中音圈位置的凹入的形状設計,而改变成通俗常的見凸出的形状;

音圈位置的凹入的形状設計其实是追求低频的相位一致的设计,主要是因为当时是使用单磁钢时的设计才可是用。因为音圈位置的振膜的背后有特殊的调音手段,所以现在的双磁钢磁路只能用凸出的形状,而且由于凸出的形状其实有利于中频的扩散及增加推动空气的面积与能量,其实是利远大于弊。

待续...
TOP
92#

3. Dynaudio的单元音圈位置的凹入的形状看来是整体成形的,现在凸出的形状的单元音圈位置半球体,看来有胶水痕迹,与其它厂产品般是以膠水贴上去的;

记忆所及到现在为止好像只有最新的12寸低音单元以外,所有的DYNAUDIO MSP振膜都是一体成型的,所谓的胶水其实是DY认真执着的又一见证而已。(详细的过程请看DYNAUDIO的介绍DVD)。

待续...
TOP
93#

我知道丹拿的单元,采用双中心内磁对称磁路设计,由于丹拿设计者坚持采用大直径的音圈设计,所以是以内磁型式磁路去减少整体体积。在磁体中间有两个环形的软铁硼磁体,紧紧地夹着5 mm厚的导磁材料,音圈就悬浮在两磁体的导磁体所处的位置中间,音圈的上下方,是两个模样相同的钛铁硼磁体,因此磁场绝对称的,令丹拿单元可以承受很大的动态。但因电磁因数不高,所以低音单元的灵敏度会下降。高音单元的线性冲程很短,想令音圈无论何时都能处身于磁场之内,这样磁体的利用率低,成本高,但可保证不会因电磁力不足造成的失真。两款Esotar系列高音的磁体颇大,采用了双磁体防磁结构,而且没有场心柱,振膜的后向反射声,不会因为碰撞到场心柱而产主共振。另外何个别独特的胸腔形后腔,后腔内加入长羊毛吸音纤维,可以将振膜后向能量吸收大部分,令单元的声音特别清晰无染。

后腔的作用是降低谐振频率,控制单元的机械品质因数。新款Esotar高音设计完全不同,读者可以从单元外表看出来,振膜底部是一个圆形喇叭状开口,下面为突起的尖级有关作用原理,有机会再向读者报告。这种设计使磁体大为缩小,而磁素却大为提高,它在2O kHz以上,还看不到任何波峰,响应极其平坦,丹拿说用它来对应DVD-Audi哦或SACD等新的数码片源非常理想。

高低音单元所用的音圈,全用纯铝线绕制,优点是可以承受极大的电流,而不会失真,重量很轻。动作快散热效能也高。这些铝线的横切面是六角形Hexacoil,排列时可作常紧密,达到93%左右的占空系数。为使音圈的耐高温性能增加,磁路的利用率灵敏度提高,丹拿以很薄的铝片来制造音圈筒,并在上面开很多小孔来加强散热效果。
TOP
94#

富盛 在 2005-9-6 13:08:44 发表的内容
VV 在 2005-9-6 13:01:30 发表的内容
没去听听可能是憾事了。

超越定音鼓的器材呀。听现场也未听过定音鼓的轻敲能让地面共振的


把定音鼓拿到酒店就会的了。^_^
TOP
95#

富盛 在 2005-9-6 10:56:09 发表的内容
harvey 在 2005-9-5 23:46:49 发表的内容
Consequence音箱后,就已经有这样的改变。

1.    Dynaudio已经放弃了他們賴以成名的compound的设计意念,而改用了哑铃式佈置單元的「新」意念;
2.    Dynaudio的单元已经放弃了以前当中音圈位置的凹入的形状設計,而改变成通俗常的見凸出的形状;
3.    Dynaudio的单元音圈位置的凹入的形状看来是整体成形的,现在凸出的形状的单元音圈位置半球体,看来有胶水痕迹,与其它厂产品般是以膠水贴上去的;
4.    看来Dynaudio的音箱已经放弃采用口径大至30 cm的单元了,连Evidence这种旗舰级音箱,也每边只是应用了4只25cm口径的低音单元吧了;
5.    Dynaudio的大型音箱已经改用90 dB灵敏度以上的设计,不再生产像compound系列般低灵敏度(85dB的) 音箱了。

为什么Dynaudio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是不是他们认为旧設計的產品已经赶不上时代,而要以新的取代呢?为什么Dynaudio不再保持旧的compound系列,而只是多增加新的系列呢,是不是旧系列产品制造成本过高?或者已经不再受市场所欢迎?




其实这些问题我在2001年到丹麦工厂开会时都有提问,而且还有比这些更尖锐的呢,由于多种原因,我们一行4人才有机会到工厂的机密部门:产品研发和测试部门去一探究竟,而一套仲裁者的真容才得以窥探。
下面凭小弟的记忆试把H前辈的疑惑解答一下:

1.    Dynaudio已经放弃了他們賴以成名的compound的设计意念,而改用了哑铃式佈置單元的「新」意念;

compound的设计其实是想把箱体和单元在扬声器发声时的影响减到最低的一种设计,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箱体的f0和Qt。确实是一种非常巧思的解决方法。不过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箱体的结构非常复杂,总体积较大。再者由于低音单元是并联的,虽然DYNAUDIO在制造时已经考虑到把两者的阻抗曲线相互配合,但在分频器的阻抗补偿上还是比较复杂,对功率放大器的驱动性能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当然也就形成一个这样的事实:DYNAUDIO很难推好,可推好了就不得了。而且知名的功率放大器厂商无不把能推好DYNAUDIO当作自己的招牌!
ps:把信心5当作一对8寸低音的书架箱就对了,因为它落地的部分其实是compound系统的一部分。

但为何把如此巧思的设计摆在一边呢?因为新的物料和新的设计使新开发的单元和箱体设计就能把扬声器发声时的影响减到类似compound系统的最低水平,同时还能有效保证箱体的f0和Qt。

有了这个前提,设计师们就可以更丰富地使用他们的想象空间去创造他们所追求的极限了。

待续..


多谢富盛大大的解释,富盛大大是不是姓周?周6第4:30场完后我曾走上前台与周先生握手,说我是harvey,来报一个「到」,可是周先生贵人事忙,大概对harvey概念太陌生,没说话,我只好没趣地赶快打的赶自己的末班车回家,否则要在深圳找旅店渡宿了。
TOP
96#

怎么还不见那天更多的实况图片?:(
TOP
97#

我去的时候已经开始了。所以只好坐在后面,还很偏,可能也影响了聆听效果。但是后来问坐在正中的朋友romeo兄,他的感受也和我差不多。
说真的,圣廷宛那个厅只适合开开舞会,生日PART什么的。在这种环境下展示这种天价的系统,实在有点对不起这么昂贵的设备了。
希望能有机会在像华夏艺术中心,至少像嘉年电影城这类的地方听。估计会有更好的表现。
至于声音,我同意backpacker兄的感受,just so so.
TOP
98#

星期天的那两场我是坐在最前的一排来控制音量的,播动态极大的敲击卡门改编板时的一下突发强音把坐在我前面的地下的一位女士吓得跳了起来。

总的来说我想我是第一次在音乐欣赏会里听定音鼓的轻敲能让地面共振的!!
TOP
99#

没去听听可能是憾事了。

超越定音鼓的器材呀。听现场也未听过定音鼓的轻敲能让地面共振的
TOP
100#

harvey 在 2005-9-6 8:21:19 发表的内容
飞翔的翅膀 在 2005-9-5 19:18:02 发表的内容
750万的东西不好才怪!


750万?看来越传越夸张了?

奥,
看错了,
是总价值350万,
不好才怪。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