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来了,很高兴见到这么多朋友讨论马勒。
几个月前好像也有一篇帖子讨论马勒,远没有这篇热闹。
可能因为我不是音乐专业出身,所以听一首交响乐往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听出一些道道,甚至吉年时间。
马勒第一:喜欢伯恩斯坦的SONY,他给了这首音乐以生命,这种鲜活的感觉只有在瓦尔特的贝6,小克的贝4,扬松斯的曼弗雷德,腾斯泰德的马7中才能看到。
马勒第二:我在《寻找生命高峰》一文中详细阐明了偏好。
马勒第三:腾斯泰德充满爱意的末乐章让我难忘,最近购到因巴尔的版本,出人意料的优秀,无处不呈现音乐的线条美和和对马勒“爱”的主题的深刻理解,另外有些柔性美存在于演绎中。一直想找托马斯的版本,努力中...
马勒第四:海汀克是我不二的选择,尽管别人说塞尔好,反差是一冷一热。海汀克是我比较喜欢的指挥家,他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气质:低调不哗众取宠,有时候会觉得听他的作品会沉闷,但是我相信他的作品很耐听,在快餐文化的社会,听一个老人娓娓道来的朴素而蕴含生活真味的机会实在太少了(和伯恩斯坦截然相反,呵呵,不说明我不喜欢伯氏)。
马勒第五:腾斯泰德更让我接受,他表现了马勒骨子里的核心:暖意。这为整部全集画龙点睛。很多朋友注重马勒的音响、磅礴、矛盾、神经质,却很少有人看见马勒的作品中隐含的“爱”和“暖”,腾斯泰德找到了。另外梅塔的版本也很印象深刻,可惜遗失了,可能是应了“得不到才是好的”那句话吧。
马勒第六:伯恩斯坦。正在细细品味版本中,还没有太多评论,伯氏是给我第一感觉最出挑的。
马勒第七:也在品味中,在一张EMI的广告片中听了腾斯泰德指挥的末乐章(现场音乐会),如同伯恩斯坦第一的鲜活感,怎不叫人热泪满眶。
马勒第八:绝对索尔弟,尽管能看见有些伯恩斯坦sony版的影子,但是索氏是最完美、大气的,无懈可击。而伯恩斯坦DG的版本似乎缺少了SONY时候的率真,而多了一些急躁,行乐时显得比较“粗”。听说西诺波利也是三星带花,一定要买来听一下。
马勒第九:记得我说过(在另一篇帖子里),我有十几个版本,而很难抉择“最喜欢”,终了还是选择了瓦尔特的立体声版本,如丝如画的旋律起伏,厚重而清晰的音色(让我仿佛看到了他在排练时要求乐手:“sing,sing...),在思想上也许没有经过大悲大喜的磨难,就很难演绎出第九中包含沧桑而又宽厚超脱的境界。海汀克的版本也很不错。
我相信没有一个指挥家能指挥好马勒全集,因为每一部作品之间的差异太大,特别是在短时间录制完成专辑,就会有“赶着完成唱片公司合约”的动机--这点我很赞赏小克莱伯--他可以为了音乐撕毁合同。
布莱兹我已经收了几张上市的唱片,第一感觉很不错,他很善于用音乐和聆听者交流,还是需要时间去听...
阿巴多听过早期的几部(和芝加哥合作),感觉很一般,太软。不知道现在新出品表现如何,但是一直提不起兴趣去买他的作品。
个人拙见,如有冒犯,请勿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