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看作品的曲式结构 [复制链接]

1#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进入古典之门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殊途同归,最终我们的目的就是享受古典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任何快乐首先都是感官的,特别是音乐,“好听”是压倒一切的,在这方面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完全没必要妄自菲薄,在我看来,不会看五线谱,不懂乐理基本上不影响我们音乐欣赏的能力,但如果能懂一点作品的曲式结构则对我们全面把握一部作品特别是篇幅较大的作品是有很大裨益的,这是任何一个想充分领略古典音乐之美的爱乐者都无法回避的。道理很简单,有很多作品都不是让人“一听钟情”,而是在反复聆赏后才慢慢迷上的,此时如果了解一点作品的曲式结构将大大缩短这一过程。下面我就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例,谈谈这部作品的结构,由于不能上传音乐所以只能上传部分总谱。主要是为了使大家一目了然,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业余和专业人士指正。(待续)
分享 转发
TOP
2#

主题的第三次变奏由乐队全奏,进一步加重了庄重而沉思的气氛。
[upload=jpg]Upload/200581616382990091.jpg[/upload]
TOP
3#

主题的第二次变奏由大管奏出,显得更为庄重,而小提琴仍在高音区作装饰音伴奏。
[upload=jpg]Upload/200581616344285624.jpg[/upload]
TOP
4#

接下来在弦乐拨奏的背景下,小提琴奏出了一段极为动人的旋律,那种充满慰籍和期望的特质令人动容。
[upload=jpg]Upload/20058161645525270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8161646459962.jpg[/upload]
TOP
5#

音乐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三段式,即ABA结构,所有复杂的结构都是由其发展变化的,从最简单的单三部曲式到庞大的奏鸣曲式莫不如此,了解到这一点就很容易把握了。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由三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是通常的奏鸣曲式(奏鸣曲和奏鸣曲式是2个概念),其三段结构分别由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组成,和很多古典协奏曲一样,贝多芬也采用了双呈示部,即先由乐队演奏,小提琴随后再介入,后来也有不少作曲家采用单呈示部,像我们熟悉的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就是直接由小提琴奏出主题。乐曲一开始随着四声定音鼓,乐队首先奏出了简洁有力的第一主题。(待续)
[upload=jpg]Upload/20058161553598656.jpg[/upload]
TOP
6#

经过逐渐激动的连接部后,出现了柔和恬静富于田园色彩的第二主题。
[upload=jpg]Upload/20058161556834135.jpg[/upload]
TOP
7#

第三乐章是回旋曲,这是协奏曲末乐章最常用的,主要结构为A+B+A+C+A+D。即主题至少出现三次,每一次出现后会有不同的插部。这个乐章的主题是我最喜欢的,欢快、跳跃、坚定而又从容,非常迷人。
[upload=jpg]Upload/200581616522654521.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81616523985799.jpg[/upload]
TOP
8#

专心听讲!支持肖邦兄!!
TOP
9#

在这个乐章,小提琴对第二主题的表达尤其迷人,呈示部结束后就进入了展开部,这里大段的旋律并不多见,小提琴主要是用一连串的音节和琶音展开,直到再现部,在乐队全奏的第二主题中达到高潮并进入华彩,直到乐曲结束。
[upload=jpg]Upload/200581616123067845.jpg[/upload]
TOP
10#

说到其中的华彩乐段,我个人最喜欢克莱斯勒的,任何其他人的我都难以接受,会觉得别扭,著名的版本中,大卫使用的就是克莱斯勒的,米尔斯坦使用的是他自己写的,而被企鹅评为三星带花施奈德汉和约胡母合作的这个版本比较有意思,贝多芬本人曾把这首协奏曲改编为所谓的第六钢琴协奏曲,而施奈德汉则把其中的钢琴华彩再改回来了。尽管这个版本古朴苍劲,速度均衡,极具德国味道,是个好演奏,而且早期的AAD录音也非常舒服。可惜就是这个华彩完全游离于乐曲之外,非常突兀,每次听到这儿总让我烦心,好像是正在高速公路上享受着快速行驶的乐趣却突然遇到了障碍物,心里老大的不爽。哈哈,这完全是我的个人感受,听音乐是非常个人化的。
TOP
11#

主题的第二次出现转为A大调,而其后的插部则转为b小调,充满柔情般的倾诉。
[upload=jpg]Upload/20058161751924412.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8161762695554.jpg[/upload]
TOP
12#

高人啊!沙发
TOP
13#

主题的第三次出现终于回到了D大调,直到乐曲辉煌的结束。
[upload=jpg]Upload/2005816177581830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8161781311860.jpg[/upload]
TOP
14#

在乐队奏完第一个呈示部后,小提琴就以八度装饰音急速进入,对第一主题作了尽兴的发挥。
[upload=jpg]Upload/20058161558612602.jpg[/upload]
TOP
15#

第二乐章采用的是变奏曲式,顾名思义就是由一个主题经过多次变奏。乐章一开始首先是以弦乐四重奏的形式奏出主题,显得庄重而又沉思,接着主题的第一次变奏由单簧管奏出,圆号则模仿和陪衬,而小提琴则在高音区作装饰音伴奏。
[upload=jpg]Upload/200581616301965869.jpg[/upload]
TOP
16#

又一大作
帮主怎不射经呢
TOP
17#

听乐20多年越来越感到贝多芬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的伟大之处,他将浪漫主义的情怀纳入了古典主义的框架,初听优美动人,详细分析之下更能感到其结构之精妙。二者的结合堪称完美。
TOP
18#

拿板凳来——认真听课!
TOP
19#

TOP
20#

回复:从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看作品的曲式结构

哇!!!!!!

两年前这个时候我还在入门中呢

在听着贝多芬交响全集
非常喜欢某张唱片,曾经一夜之间,连听九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